劇場如何與「公共」產生連結?本文透過「近代劇場的7道歷史切片」,從行動劇場、閒置空間、文創園區、身體解放、藝術工程、部落尋根、文化治理等關鍵字,提供大家思索劇場公共性的可能方向。
切片1:核廢、蘭嶼、行動劇場
80 年代中期,因世界各地的核電廠事件頻傳,台灣的反核聲浪達臻高峰,也在同一時期,政府預計擴大蘭嶼貯存核廢料的容量,關曉榮則前往蘭嶼進行一年的報導攝影,成果發表於當時的《人間》雜誌,亦為促成隔年由王墨林、周逸昌等人策劃行動劇場《驅逐蘭嶼的惡靈》的近因。
他們飛抵蘭嶼,與達悟族青年郭建平等人會合,著手製作數個象徵惡靈的大偶、結合惡靈祭的時節與意象,連結劇場形式與社會運動等,要「核廢遷出蘭嶼」!行動劇場的聚眾性,以及將惡靈祭轉換為行動意象與殖民主義批判,將此一「犧牲的體系」翻轉為群體的行動,反抗治理的去公共性。
參考資料
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 ,群學,2006年12月。
吳瑪悧主持,王墨林、陳界仁對談,〈身體解嚴〉,春之文化基金會,2014年7月。
切片2:酒廠、聲響、身體解放
1995 年在即將拆除的板橋酒廠發生的「後工業藝術祭」(即為第二屆破爛生活節),核心人物為吳中煒,繼首屆後再次創造一個地下文化集結的另類場域,眾團體輪番登場,以極端的聲響與行為,反向推動觀眾的身體表現,甚而「創造了台灣藝術表演出現至今少見的觀眾身體,最早能夠在完全無調、無拍的噪音中集體狂歡起舞的群眾。」
但「這個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從喧嘩到沉寂的這一年,「意味著1990 年代上半極端主義噪音『渾沌』階段的結束」,橫越80到90年代,在地下噪音與小劇場,都可以發現諸多觀演關係難分難解的演出現場。可不可以說,這些演出現場,藏起了一個謎樣的身體公共領域?
參考資料
括弧內文字皆引自林其蔚〈台灣地下噪音:學運反文化之聲〉,羅悅全策劃、主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遠足文化,2015年5月。
切片3:部落、演出、尋根
90 年代的「部落主義」熱潮,許多原民回返部落,在地紮根。台東的布農文教基金會,在部落地圖繪製與傳統領域調查逐漸展開的原民社會,開始尋根運動。在基金會支持下成立的阿桑劇團,於2002 年,創作、演出《內本鹿事件簿一.海樹兒的故事》;這也是「內本鹿元年」,在被迫遷徙的60 多年後,15 位耆老乘著直升機,最後順利上山,而重返內本鹿的行動,一路延續至今不輟。與文化復振相互結合的戲劇,進而在劇場之外延續重返內本鹿的軌跡,把家屋蓋回來,不但尋回舊部落,也尋回了犧牲的歷史。
參考資料
劉曼儀,《Kulumah.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遠足文化,2017年1月。
布農文教基金會,《第3屆原住民藝術創作研討會:創新與認同》,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