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未來相談室》思考參與的美感經驗(林育全 攝 原型樂園 提供)
戲劇

從《未來相談室》思考參與的美感經驗

在參與式劇場成為顯學的現下,於2010年開始運作的原型樂園,已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創作團隊。其創作極重視表演、空間、媒材、觀演互動的探索與實驗,以公眾參與及關係美學為主要關注,不斷引介策劃新型態展演計畫,並連結藝術創作者與常民共同創作。尤其各種在夜市、街邊、機車行、洗衣場等生活領域發生的展演,不僅在生活中發動戲劇場景、讓藝術成為探索社會的方式,更因著主動靠近人群的過程,深化人與人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的交流可能。

在參與式劇場成為顯學的現下,於2010年開始運作的原型樂園,已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創作團隊。其創作極重視表演、空間、媒材、觀演互動的探索與實驗,以公眾參與及關係美學為主要關注,不斷引介策劃新型態展演計畫,並連結藝術創作者與常民共同創作。尤其各種在夜市、街邊、機車行、洗衣場等生活領域發生的展演,不僅在生活中發動戲劇場景、讓藝術成為探索社會的方式,更因著主動靠近人群的過程,深化人與人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的交流可能。

原型樂園《未來相談室》

2021/1/30  15:30

台北 空總C-LAB聯合餐廳展演空間

You & Now:一對一參與,獨享的未來

2021年伊始,原型樂園的新作品再次與英國藝術家約書亞.沙發兒(Joshua Sofaer)合作,共同發展《未來相談室》,邀請9位不同的人生預測師,涵括中醫師、物理治療師、職涯規劃顧問、理財專員、哲學諮商師、家族系統排列師、量子信息解讀師、占卜師、高齡社會研究員,與參與者一對一相談。

展演進行總計6天、兩個週末,一天有5五個場次,而每場次有5位參與者,各有10分鐘時間與專家對談「預測未來」。「未來相談」是作品核心,卻不是唯一。《未來相談室》實分為三部分,在相談之前,先由引路人帶領參與者在空總進行小型導覽。導覽重點不在對於空總歷史通透的認識,而是對應該空間於政權轉換與治理移易的轉變,並帶入當時的小人物故事——無論是受中美衝突與抗議影響的劇團伶人,或是被豆漿燙傷的運飯兵,甚至園區中的植栽選擇,都邀請參與者思考感受個人命運與國族發展的相互關聯,藉此提問下一階段的「未來相談」:關於未來,有多少是我們可以自行決定、主動改變?又有多少只能順應時局,實無能為力?而在50分鐘的相談之後,則又進入第三個環節〈說說看〉:該場次的參與者共同圍圈,分享與5位專家對談的經驗與感受,讓個人的體驗有初步的交換迴響。

不希望《未來相談室》只是限定參與的稀缺式展演,創作團隊同時拉出三層次的觀看可能,擴大也加深觀演的影響。除了最直接的5位參與者,相談現場也設置桌椅,開放群眾在場內遊走或透過鏡頭轉播「圍觀」。然而各相談室的聲音未有輸出,作為圍觀群眾只能聽到隻字片語,主要的經驗來自現場氛圍以及視覺的窺探。桌面上也設置提問紙,提供寫下疑惑與好奇,讓專家在直播時間回答。直播即是第三層次的觀看,在5場演出後,每晚將有半小時的網路直播,專家會分享對當日經驗的25名觀眾的觀察,並且回應提問紙的問題。

作為實際參與的觀眾,《未來相談室》實是一個美好的體驗。獨享50分鐘的專屬時間,能直接面對5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在他們的協助下以不同角度檢視自己。不如文案上寫的「未來預言」,就當天的經驗更像是「當下檢測」,從看不見的能量到看得見的身體、由社會經濟而至家庭心理,認識現下的自己後,再由此想像未來。作為一個已經相對認識自己、也清楚目標的人,當天專家的分析其實給予我許多肯定和鼓勵,即使與每位專家都只有10分鐘的初相會,然因彼此的誠懇與專注,而有真實的交會。縱使參與後對個人有很大的撫慰與啟發,然而步出相談室的時候,有個的疑問一直困擾著我:這,算是一個「演出」嗎?

Performativity:語言的述行與操演

《未來相談室》直觀上較不同於原型樂園過往的作品,一方面未如《夜市劇場》(2014)以夜市攤位為概念讓觀眾點單演出、《跟著垃圾車遊台北》(2015)讓表演者跟著垃圾車出巡移動,就所穿梭的城區路線設計演出;又或是《機車好樂地》(2018)在機車行中展開音樂會或是邀請機車相關職人分享。上述作品皆直接進入庶民生活領域,藉由創作放大與轉換日常的趣味與提供新的觀看體驗。其也不像《保一有保庇》(2019)半帶角色成為警察體驗保一總隊的訓練與工作,並藉由耳機在園區移動思索(編按);《小星星》(2020)邀請觀眾靠近掃描一個個裝有QR-code音檔的玩具娃娃,以藝術形式處理田調訪談內容。至於《未來相談室》,除了現場空間裝置與影像處理,我著實感受不到其「展演性」何在?

這樣的困惑興許來自我作為觀眾對「展演性」的既定想像,然而卻也帶動思考展演性的確切定義為何?是不是我個人想像的限縮造成理解的誤會?為了避免落入與表演(Performane)的混同,回頭爬梳Performativity的意涵,尤其參考德國學者麗希特(Erika Fischer-Lichte)的《行為表演美學》(Ästhetik des Performativen),知其起源為1960年代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 L. Austin)的言說行為理論,強調日常語言的約束性與行動性,如結婚的證詞與新船命名典禮,都藉由語言敘述形成儀式感並建構與深化事件意義。而1980年代美國學者巴特勒(Judith Bulter)更提出文化社會對語言述行的影響,發表性別操演理論(Gender perfotmativity),再次展現語言建構的概念對人們身體與身分認同的影響。而現階段Performativity的展演意涵,則來自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開展。

就此再連結回創作理念:「《未來相談室》邀請觀眾在不安的社會氛圍裡,從自己的『個人未來學』研究起:檢視過去(past)和現在(present),舖展出一個連結他人的全景未來(panoramic)。設定的展演基地是承載了多重歷史的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希望藉空總C-LAB的未來文化實驗場定位,回應藝術工作者在社會上的角色。」可見《未來相談室》試圖由空間場域出發進入心理景觀,立基在語言的實驗上,進一步拓展一場無形的內在展演。這個實驗甚至可以說在演出消息發布時就發生:預測未來、單獨相談,卻又被觀看,種種明白又充滿想像空間的文字敘述,已經影響著參與的意願與行動——我想要知道多少未來?被觀看的狀態下是否還能真心坦白?知道未來以後會不會有影響?是否想要這樣赤裸地被分析?而即使下定決心報名參與,當下又能交託出多少的自己,或是有必要交託嗎?是我決定了未來,還是預言決定了我?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