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箭發射:24位當代馬戲大師的創作方程式》(書林出版 提供)
藝@書

打造一本屬於每個人的馬戲書

對於身在台灣的我們而言,第一次接觸「馬戲」的契機或許藏在電視機或遊樂園內,而我們對馬戲的記憶便停留在那些丟瓶子的雜耍者與跳火圈的獅子上。不過,這種單薄的想像很快就會被《火箭發射:24位當代馬戲大師的創作方程式》(後簡稱《火箭發射》)打破了。

對於身在台灣的我們而言,第一次接觸「馬戲」的契機或許藏在電視機或遊樂園內,而我們對馬戲的記憶便停留在那些丟瓶子的雜耍者與跳火圈的獅子上。不過,這種單薄的想像很快就會被《火箭發射:24位當代馬戲大師的創作方程式》(後簡稱《火箭發射》)打破了。

此書由凱蒂.拉弗斯(Katie Lavers)、路易.派翠克.勒胡(Louis Patrick Leroux)與瓊恩.伯特(Jon Burtt)3位馬戲研究者撰寫而成,總共有4個章節,分別探討了當代馬戲和道具、政治、表演者和作品的關係。雖然本質上此書是訪談錄,但在編輯上採取了「先理論,後訪談」的策略,以當代馬戲的批判理論帶領讀者進入實踐者的創作心房,拓寬我們對於馬戲的想像。

理論反映當代馬戲的質問精神

追溯世界史,上個世紀的60、70年代可謂叛逆之巔,很多國家皆以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挑戰傳統價值。當時這份叛逆也影響了馬戲,質問、革新「傳統馬戲」的聲音呼之欲出。於是,70年代在馬戲史上也有了意義——「當代馬戲」誕生了。

在一段可以被歸納為「傳統馬戲」的表演中,我們或許會看到一名拿長竿走鋼索的白人男性,腳步沉穩、信心洋溢,從10米高台的一端走向另一端。這段在我們看來精采的表演,卻會被當代馬戲實踐者質疑:除了長竿和鋼索,哪些物件還可以成為表演時的道具?為什麼表演者通常都是白人男性,缺乏更豐富的身分組成?表演者可以不展現信心,而是揭露自身的恐懼與脆弱嗎?有沒有其他的創作路徑,可以讓表演不只是一套經過反覆練習、操作而達成的超人秀?

經過3位作者的理論化,這些從「當代馬戲」發軔之初即存在的叛逆提問成為了《火箭發射》中對道具、政治、表演者與新作品的質問。〈道具〉一章顛覆了「人操控物」的概念,並以多種創新的道具說明了表演者與道具其實是相互影響的共同體;〈政治〉記錄了外表更豐富、身分更多元的表演者如何加入馬戲;〈表演者〉挑戰了傳統馬戲中「征服自然」的想法,把表演者從「超人」的標籤中解放出來;〈新作品〉則透露了當代馬戲實踐者共同發展、創作的傾向。

訪談打開馬戲實踐者的創作心房

《火箭發射》中的精采理論,其實只是3位作者歸納而出的「預告」。此書的主體是這些理論的出處——3位作者與24位大師的創作經驗訪談錄。這些訪談不只讓前面的理論更容易理解,也可以提供更多創作上的方法與思考上的刺激給有興趣的讀者。

舉例而言,在雀兒希.麥谷芬(Chelsea McGuffin)的訪談中,我們便能看到當代馬戲如何擁抱愈來愈多元、百變的創作方法。她在每部作品中的創作路徑都不同,有從華爾滋的舞步出發的《地窖》、從表演者的心臟病出發的《法洛》,也有與劇作家合作而成的《走在天上的她》。這些創作方法與合作對象,都意味著跨領域在當代馬戲中變得愈來愈頻繁,傳統馬戲所建立起的分野逐漸變得模糊,有時甚至無法辨別其與戲劇、舞蹈、裝置或行為藝術等其他領域的不同。

有些受訪者也透露出非常有趣的藝術觀和人生觀。此書第一位獻聲的受訪者菲利浦.佩帝(Philippe Petit)就以「婚姻般的關係」形容他與鋼索之間的熟悉與親密。菲亞.梅納(Phia Ménard)與珍妮佛.米勒(Jennifer Miller)等也揉合了自身的性別事件與馬戲專業,讓更彩虹、更酷兒的身體得以在長久為男性所把持的表演場地現形,諧擬了傳統馬戲中的「常人」思想。這些關於馬戲的思考與策略,都證實了自發軔以來,當代馬戲逐漸變得不只是「呈現超人的極限技藝」而已。

此書中有句口號:「馬戲屬於每個人」(Circus for Everybody.)。當代馬戲對傳統馬戲的質問是為了跨越每個人在種族、性別、年齡、政治與宗教上的差異,建立更平等、多元且眾人皆能參與的藝術領域。《火箭發射》則像是這句口號在出版品上的實踐,其理論博大精深,訪談深入淺出,開放給各種背景的讀者。或許,這本書可以是屬於每個人的馬戲書。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