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工作的影集劇本,遇到了順敘還是倒敘的問題,而且是在已經都寫完了差不多全部的分集大綱、一半的分場大綱,陸續完成劇本時遇到了這個問題。因為是改編,第一直覺選了跟原著不同的敘事方式,為了開頭就跟原著做出差別,主角的過去透過來回跳接回溯來闡述。
但因為太擔心與原著過度相像,導致特別著重在現在這個時間線,現在這個時間線最多的事件是餐廳經營,但不管主角做什麼,如果沒有過去發生的事情奠定基礎、給予動力,都很難讓人有感。「沒有復仇感。」「要看到主角被踩得多低,才能同理他要復仇這件事。」「沒有看到敵方出招有多強大,對於主角的反攻舊沒有感覺。」大致收到了這些回饋,看這個戲的觀眾對於「經營餐廳」不一定感興趣(不一定是職人劇),但對「怎樣透過開餐廳來復仇」感興趣。
但復仇,得先讓人對角色共情。
而Netflix的創意人才投資暨發展總監Chris Mark在一次工作坊中提問,假如亞里斯多德有Netflix會如何歸納戲劇要素?
他提到,觀眾共鳴是跟著人物,而非劇情,觀眾之所以入戲,取決於他們能否跟角色連結,了解人物動機,如果觀眾不覺得人物有趣,他們就不會在意角色有沒有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怎樣的故事與媒介,通常就會有最適合的敘事方法。
復仇,比如《哈姆雷特》,就是先看到國王的鬼魂出現,再看到王子一直為此而痛苦,以及他對於要不要復仇的各種猶疑,歷經失去愛人、發瘋、誤殺大臣,最後才走完這個兩敗俱傷復仇經歷,但奠基於《哈姆雷特》的《獅子王》,與其接近《哈姆雷特》,其實更接近《基督山恩仇記》——先展現主角究竟失去了什麼,大家才會期待他把失去的事物奪回;王子在各種猜測跟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查案」中,必須演一場戲中戲來確定自己心中的猜疑,《獅子王》建立在強烈的父子羈絆、辛巴是不是害死木法沙的愧疚、最後要給辛巴反攻的夥伴,所以過去的事情很多,辛巴長大後可能的幫手(彭彭、丁滿、娜娜、媽媽)、敵人(叔叔、土狼),都必須先在故事內建立。《哈姆雷特》的猶豫是戲的主體,發現父王可能被害死之後造成王子的種種困境,是「發現沙灘有屍體然後怎麼了」之敘事,由一個發現引起的連串變動,《獅子王》則是從辛巴這個角色、他的成長、他的失去慢慢說起,讓人共情。
要讓人共情的復仇故事,還是得用順敘。倒敘式的故事,過去不能複雜到難以用一個事件說完(比如爸爸被叔叔倒入水銀毒死)。
劇場、電影、影集非常不同。劇場最自由,最可以直接跟觀眾說話,要穿插什麼類型的表演敘事風格,只要在該齣戲的邏輯裡面,常常沒有什麼不可以,台詞可以介於角色的話與帶有表演目的要講給觀眾聽的話╱作者自己的話之間(比方莎劇那些聽起來爽感十足的獨白、比方布萊希特、比方野田的《Q》裡面就有很多其實是跳脫角色情境,故意開玩笑的台詞,比如彈幕那整段),寫實的舞台劇,常常會依著場景,變成獨幕劇或一幕一個固定景,常常是遲著手點,如同《伊底帕斯王》,先告訴你結果,之後再來揭露「為什麼如此」,主角要付出什麼代價。
影集真的好長啊,彷彿沒有盡頭一樣。需要足夠分量的「角色旅程」,因為光一段旅程是撐不起這麼多集,需要事件,這時候時間的配置就十分重要,編劇與其說是文字工作,不如說是歷史工作與譜曲工作,文學是時間的藝術,戲劇更是,非常需要釐清事情的前後因果,以及怎樣的排列順序會達成最好的效果。
目前看到最能按步驟操作的編劇方法一個是好萊塢三幕劇,另一個就是平田織佐的獨幕劇。希望有天可以整理出這些不同戲劇媒介的編劇法,不然,加入門檻很低,但做得好的又沒幾個的編劇之路,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