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的永字八法:書法與樂活的科學秘密
(Yun-Pei Hsiung 繪)
腦海裡的旋律

大腦的永字八法:書法與樂活的科學秘密

我和我的婆婆組了一個「東西女子文化交流俱樂部」:會員只有兩名,就她和我,婆婆負責教我義大利美食最道地的做法,從手擀麵、餃子、紅醬青醬,到各式甜點例如提拉米蘇;身為學生,這些古老食譜我悉數收下,每道料理都妥貼學會了。「妳可以教我寫書法!」西方學生向東方老師提出明確需求,「我看到報紙上說,古老的書法藝術可以對抗焦慮,為生活帶來幸福感,還能創造自我良好的感覺。」

原來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報告,科學家做了大規模調查,受試者都是喜歡書法或愛好類似藝文活動的人,樣本數超過5萬:有超過一半的受試者表示,他們把寫書法當作沉思工具,讓大腦進入專注卻又放鬆的狀態;參與研究的人有超過七成都說,從事書法創作能讓他們展現自信;約75%受試者認為,寫書法能在他們緊張時將情緒穩定下來,也幫助他們分散注意力,減低焦慮感。「我們的研究首次顯示大腦在參與創造性活動時可以調節情緒、穩定精神,對人類的認知功能有益。」領導這項計畫的高級研究員黛西.方寇特(Daisy Fancourt)博士如此表示。

我們的大腦的確很需要放鬆,而寫書法近似有意識的冥想,人類進入專注卻舒緩的狀態,的確對時時緊繃的現代人非常有益處,世界頂尖的科學團隊都提出證據證明:譬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顯示,隨著年紀增長,長期從事冥想活動者,比起那些不冥想的人,大腦狀態好很多。科學家特別比較銀髮族與年輕人大腦中的灰質體積——大腦灰質涵蓋了負責記憶、情感、語言等區域——發現冥想經驗超過20年的受試者,即便他們年齡已長,比起年輕的大腦,灰質體積有所減少,但程度不像非冥想者那麼顯著。

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則發現,進入有意識的沉思狀態是大腦的最高休息法,能有效降低大腦的能量耗損。每個人肯定都有發呆、做白日夢的經驗,這些時刻,我們的大腦進入「預設模式」(default mode network),雖然腦袋沒有特別思考什麼,甚至根本不事生產,但大腦處在預設模式時其實非常耗能,有時甚至占去全腦消耗能量的六成;所以,有的科學家形容進入預設模式的大腦充滿「暗能量」,要對抗暗能量,有意識的沉思狀態或冥想,是最有效的節能手段。想想也有道理,透過寫書法放鬆大腦,的確比起發呆、做白日夢更加充滿正能量。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則專注在找出冥想和焦慮、憂鬱等心理症狀的關係,科學家發現冥想是有效的抗憂鬱處方,能積極訓練大腦。研究人員指出,冥想並不是坐著一動也不動,什麼都不做,而是積極訓練思維的方式,能有效控制許多文明心理病的症狀。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甚至指出有意識的冥想能改變大腦結構,包括增加大腦皮層的厚度,尤其是在海馬迴,這個區域是控制情緒與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科學家也發現,冥想練習能減少大腦杏仁核中負責恐懼、焦慮、壓力的細胞體積,證明練習冥想不但改變大腦結構,也連帶重塑我們的日常認知與感受;實驗受試者則在受訪時提到他們的情緒得到改善,並在冥想時得到幸福感。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受試者,發現他們接受了兩個月的冥想訓練,數年之後還能保持低焦慮心理狀態,效果持久。史丹佛大學科學家特別觀察減壓冥想訓練(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對大腦專門負責注意力的區域的影響,指出冥想對這些腦區帶來正面變化,有效緩解焦慮,在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身上特別明顯。台灣的大腦神經科學研究也提出類似成果,證明冥想相關活動——例如,寫書法或欣賞書法藝術——可以減輕精神病相關症狀,「書法療法」能幫助大腦有效緩解負面情緒,減輕憂鬱症狀,並且對抗精神分裂症。

看了這麼多研究都提出好結果,我當然義不容辭,接下任務,擔任「東西女子文化交流俱樂部」的書法老師,準備陪著婆婆大人練習。盛夏離開台灣、返回義大利前,也許先看看國家戲劇院在6月中旬推出黃翊✕董陽孜✕黑川良一《墨》:結合舞蹈、書法、音像藝術,「化墨為光,化身為墨,一幅細緻、張狂的流動畫」,讓自己進入五感獲得極大享受的冥想狀態,會是何等盛宴?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