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真地想過,為什麼打鼓的人特別帥氣。
少女時期,我迷戀披頭四的鼓手林哥.史達(Ringo Starr),也好愛伍佰和他的樂團鼓手Dino Zavolta。舞台上,鼓手面前有數個圓形的鼓和鈸,散發冷冽的金屬光澤,宛如星際駕駛艙裡的精密儀表板;演奏者全心投入,氣勢非凡,那意氣風發的樣子,實在太帥氣。
外甥6歲時開始學打鼓。有時,我會陪他去上課,有時,我會陪他在家練習。必須承認,這不是太愉快的差事:練習過程中,聲響極大,當外甥進入對的手眼協調時,有節奏可言,就勉強可聽;不過,當他敲擊到鬼打牆,我的靈魂幾乎出竅,耳邊聲響隆隆。看著外甥像八爪章魚,手腳往四面八方交織穿梭,我常分不清楚他在打鼓還是在跳舞。
現代父母經常鼓勵孩子學習樂器,鋼琴、提琴家族、木管或銅管樂器是較熱門的選擇。大腦科學研究團隊發現,學習樂器的過程中,因為雙手必須進行複雜而精細運動,外加讀譜練習和手眼協調訓練,長久下來,大腦會產生重組現象,這是人類有效因應環境變化,以成功解決困難任務的最佳展現:我們的大腦有極高的可塑性:以絃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演奏者為例,他們高度使用左手手指按壓琴弦,大腦皮質與手指對應的區域明顯大過沒有彈奏樂器的人。彈鋼琴也會影響大腦結構:鋼琴演奏者平均使用雙手,不若一般人有慣用手;即便鋼琴家發展出慣用手,當研究人員掃描他們的大腦時,卻發現大腦幾乎沒有登錄慣用的是哪一隻手,鋼琴演奏者大腦運動區域的成像也相當對稱。
比起鋼琴或絃樂器,打鼓似乎不是父母心目中的樂器學習首選,也許是練習時可能產生的噪音,也可能是一套鼓的體積太大,而現代家庭空間有限。但打鼓對大腦的影響力是十分驚人的。每次我觀察外甥打鼓,他總是展現驚人的手眼協調能力,我常想像打鼓過程中人腦裡的火石電光。打鼓是充滿律動和活力的藝術形式,對大腦也有關鍵性影響:鼓手擁有的節奏感,不管是內建還是後天訓練而成,都被科學家證實能調節大腦的各個區域,對生理和心理也能產生益處,在認知和情緒面也有深遠的影響。
英國研究團隊發現,打鼓可以幫助改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技能和社交能力,對那些情緒不穩定或有過動行為的孩子特別有幫助。科學家將36名患有自閉症的青少年分成兩組,一組參加為期兩個月的打鼓課程,另一組則是對照組,完全沒有接受訓練。結果顯示,參加打鼓課程的青少年,除了過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情緒也變得比較穩定,而且壓力指數降低,但,有趣的是,上打鼓課的孩子們,運動技能有明顯提升。
為什麼打鼓有這麼多好處呢?研究人員解釋,因為打鼓重複中有變化,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有效幫助容易渙散的青少年專注於眼前的任務。另外,鼓手必須統合手、腳、眼,多項感官功能要協調也要同步,才有辦法產生精準的節奏,大腦運動皮質和其他負責控制運動的區域之間的神經連結因此加強,日常生活中與協調性相關的活動也得到正增強。打鼓的強烈節奏也對情緒有深遠的影響,甚至能帶來幸福感:打鼓時,大腦會釋放內啡肽和多巴胺,它們是大腦的快樂物質,可以幫助人穩定情緒、減緩壓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心情愉悅、精神放鬆。
歐美國家也利用打鼓來緩解焦慮、憂鬱和創傷,並把它當作相關疾病症狀的治療工具。更有研究指出,打鼓的節奏可以幫助調節心率,誘導生理達到深度放鬆的狀態,也能讓心理平靜。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團體打鼓的治療效能,發現一起打鼓可以提升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感和社會歸屬感:敲擊共同的節奏能讓參與者感到團結,並且透過合作增強個人與團體的親密度。
我曾經和義大利的博士班同學一起去參加非洲鼓的「鼓圈」課程(drum circle),實在是太好玩、太療癒了!鼓圈並不是隨便一群人聚在一起隨便敲打出聲音。對我這種毫無經驗的新手來說,鼓圈中同時打擊的人,對我展現莫大的支持與包容。他們讓我放下心防,完全享受即興創作的自由。我專心聆聽,然後慢慢抓到團體的節奏;一但跟上,那種終於同步所帶來的成就感,太令人滿足。得到信心後,我愈來愈放鬆,說也奇怪,本來默念著的節奏口訣,不再派上用場,打擊變得自然而然。
我和同學試著分析擊鼓時的大腦,知道在鼓圈中演奏時,我們大腦的「運動區」進入異常活躍的狀態,當我們試著掌握新的節奏,並與其他鼓手同步時,大腦變得更敏銳、更敏感,而且大腦中的神經通路本來只是鄉間小徑,現在透過打鼓,一條條原來的小路既拓寬,也加深,成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讓各個腦區可以進行最有效、最順暢的溝通。我和同學更發現,當自己與團體同步時,走在一起的不只有節拍,還有情緒和能量;這種集體經驗增強了同理心和社會理解,兩者都會讓大腦掌管情緒的部分得到正向刺激。
當我們敲打節奏,大腦也同時在進化。打鼓真的超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