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凡.沛瑞茲(國家兩廳院 提供)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西班牙編舞家

伊凡.沛瑞茲 這一次,讓我們獻上內心恐懼為祭品

海德堡舞蹈劇場 x 舞蹈空間舞團《火鳥.春之祭》

2024/5/4~5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2024 TIFA舞蹈空間海德堡舞蹈劇場《火鳥.春之祭─異的力量》

2024/5/10  19:30

2024/5/11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當德布西在一個朋友家聽到用鋼琴彈奏的斯特拉溫斯基最新作品的第一段,他大受震撼,並且對其中的新意感到興奮。那份新意來自遠古的深處,來自祖先的儀式、歌唱和舞蹈,同時採用了一種新的速度,應和著機器的節奏、飛機的螺旋槳,未來主義作家的詩作。

——弗洛里安.伊里斯《1913—意猶未盡的黃金時代》(註1)

即使我們已經離少女獻祭的世界很遠了,斯特拉溫斯基音樂中的複調和聲、不和諧聲響、獨特配器形成的怪異音色,以及不規則節奏拍型,如今人們也習以為常,不再感到驚愕冒犯、不知所措,然而自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版本首演至今,依然吸引一代又一代編舞家,試圖從其破格又撼魂的樂音中,探究人性如何面對規律與秩序。來自西班牙地中海岸,現居德國擔任海德堡舞蹈劇院(Dance Theatre Heidelberg)藝術總監的伊凡.沛瑞茲(Iván Pérez)正是其中之一。

從異質學習中,重返佛朗明哥

伊凡的創作歷程與身體軌跡,始終透露異質元素既衝突又互襯的關係。如同許多西班牙的習舞孩子,他在10歲時進入藝術學校學習佛朗明哥,課程並涵蓋芭蕾技巧與身體訓練,兩者差異極大:「佛朗明哥是由節奏與角色所催動的,也更重視身體和地板的關係,有種強烈霸道的原始感,一出場彷彿就在宣告『我來了』,宣示空間主權。」至於芭蕾,在伊凡眼中則是:「以理想化的動作形象超脫現實,抵抗重力,向上飛躍,以突顯身體如何能夠優雅輕巧地落地。」

就西班牙舞蹈教育體制而言,學生一開始雖會同時接受兩種訓練,但大約在12-13歲間就得選定專長。伊凡後來較投入於芭蕾,認為「芭蕾的身體技巧最困難,能讓我得到最扎實的訓練」;日後來到馬德里深造,成為西班牙第一代拿到高等教育編舞學位的舞者/編舞家。在馬德里就學期間,他接受來自古巴的艾莉西亞.阿隆索(Alicia Alonso,為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創建者)指導,對其他身體技巧也有了更多認識。

自學校理論課、舞蹈史打開眼界,19歲的伊凡接著進入荷蘭舞蹈劇院(NDT),從實習開始一路待到27歲,在此接觸到基利安(Jiří Kylián)、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歐哈德.納哈林(Ohad Naharin)等大師作品。「這些經驗加在一起,形塑並啟發了我的編舞創作。」伊凡說。有趣的是,現代、後現代舞蹈反而帶領伊凡重回佛朗明哥:「現代、後現代舞蹈再次回返原始動能,不再隱藏身體重量,讓我重新找到與身體、地板與環境的關係」。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伊凡.沛瑞茲(Iván Pérez)

1983年出生於西班牙,現居德國海德堡。曾為荷蘭舞蹈劇場NDT舞者,2011年在荷蘭科索劇院支持下開啟編舞生涯,曾受邀為荷蘭舞蹈劇場、西班牙國家舞蹈團、芭蕾莫斯科舞團、英國的芭蕾男孩及台灣舞蹈空間等舞團編舞。2018年起獲邀擔任海德堡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