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試想,有一方土地,沒有音樂的演奏、少了舞蹈的律動、不再有扮戲歌唱的瘋迷癡傻?那會是什麼樣的景況?在那上面生活的人們,應該都只能成為喜怒哀樂無所感、婚喪喜慶辦不成、生老病死都麻木不仁的僵屍孤魂吧。

但是還好,在我們之間出現了一群人,為藍天譜下了樂章、為大地舞出了生機、或唱或演地為生活甘苦「扮」下了調料,讓生命更顯滋味。於是眾人將他們稱為音樂家、演奏家、舞蹈家、表演家,為了使表演更加的生動、讓世界更添美好,人們也願意用自己辛苦所得,換取這份精神的饗宴,於是有更多的人投入這份工作,形成分工,也因此形成了表演這個產業,而表演藝術也於此萌芽。

當然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的喜愛或是其他因素而投身於表演,但無論如何「有觀眾的參與,演出才得以完整」卻是這個產業不變的定律。可是翻開近幾年來本刊持續觀察記錄的年度十大現象:〈全球通膨危機,觀眾荷包空票房也空〉(2022)、〈難敵本土疫情驟升,表演藝術票房一片慘澹〉(2022)、〈蓬勃背後卻見蒼白,產業未來仍待努力〉(2018)、〈增加場次分攤成本,打響口碑也面對票房難題〉(2018)、〈物價連三漲,票房倒!倒?倒…〉(2008)從這些標題可以看出,台灣表演藝術市場低迷,絕不是今日才迸出的議題。

問題在哪裡?這也不是一次性的討論就能解決的。但不可諱言地,表演若是一門產業,無論是內容、產量、價格等「供」、「需」上,一定有某些不對等,才會有此陳疴難醫。於是,在本次專刊中,我們試圖從需求端回望「誰需要表演藝術?」,探訪觀眾、創作者、從業人員、資源的供給者們心中的想望,盼能縮小距離,擴大彼此的交集,好讓未來的天平兩端,能更為均衡。

王宇光,跳舞20年的此刻廣告圖片
版面資料庫-試閱活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精采文章試閱開放時間為 2025/02/01 ~ 2025/04/30,敬請期待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