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舞蹈
回歸舞蹈本質的清新勇氣
身體性的場域,以貼身的牛仔褲與襪子構成,一反今日劇場喜愛的大目標大論述,編舞家以最靠近身體的小物件著手,一面玩耍物件、改變符號意義成為象徵,城市、人群、地鐵車廂、行駛方向一面讓舞者真正成為舞台上的主角,焦點集中在舞蹈動作本身,光是這個樸素回歸舞蹈本質的策略,就是一個今日已經難得的清新勇氣。
-
戲劇
召喚的,不再是悲壯
《再見!母親》一劇,潛流著一股跨文化交流中的劇場能動性,展現在詩性的身體和語言中。這裡,展現的並不是轉譯的企圖。亦即,絲毫沒有要運用戲劇性的文脈,將一個台灣觀眾陌生的自焚事件或人物,重現或再現在舞台上。相反地,是以受難前後,對於生與死的價值性質問,往返於全泰壹和他的母親之間,這便也讓表演者與觀眾一起融入(或沒入)在一種召喚中。
-
回想與回響 Echo
擺明跟自己過不去的王嘉明
《李小龍阿砸一聲》的底蘊就是這麼沉重,雖然處理的手法大半是輕盈的、幽默的,有時甚至是Kuso。王嘉明可非「擺明就是要作一齣膚淺的戲,讓濫情還要更濫情下去。」其實,正好相反,王嘉明擺明就是跟自己過不去。難得有此「殊榮」在國家劇院作戲,王嘉明偏偏不走便宜路線,沒出賣自己風格,反而向自己挑戰,處理一則史詩般的國族寓言
-
舞蹈
現實束縛之下的狂亂自由
這些散亂、散置很像重置,反覆抽搐或扭曲的身體,相互交疊在一起有時候竟然無比地契合,卻沮喪地可能會在一瞬間瓦解。像是在表述一個人際的網絡,人塞在這些網線上交錯著並相互影響,前段動作契合無比,後段卻不堪折疊無法動彈。多像人際關係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外圍勢力的美學游擊戰
台灣這股強調「邊緣」、「實驗」、「地下」,拒絕進入體制「收編」,反全球化浪潮和資本主義消費的非主流勢力,自八○年代小劇場運動至今就不斷地以各種型態和名目,從外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美學突擊、串連匯演。有別於官辦大型藝術節的拼盤式大雜匯演出,這種訴諸特定族群的「秘密結社」、「內部聯歡」的另類藝術節,其實往往主題鮮明,在策展的理念和行動上,更顯企圖和野心。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讓我們靠很近 一起玩偶飆創意
去年,飛人集社團長石佩玉策劃了以台北市南區為演出基地的「超親密小戲節」,初次面世就頗受好評。你會在各種生活場域中,與演員和戲偶相遇,就在你身邊,各種奇趣創意鋪展,顛覆你的感官體驗。今年的小戲節已在如火如荼準備中,十一月,九齣戲,九組玩物不喪志的創作者,將帶你再度進入親密小世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快閃!快閃! 就在身邊發現藝術
「這麼好的環境空間,為什麼不讓更多藝文活動在裡面?」世紀當代舞團團長暨藝術總監姚淑芬這麼說。「歡迎光臨.永康藝族」自二○○七年十月發起,每年以「歡迎光臨」和「食、衣、住、行、育、樂」兩個與社區特質扣合的主題,由入選團隊發揮創意,進行室內小劇場,和戶外「快閃」的行動展演,甚至還有免費的藝術體驗課程回饋社區。與當地居民、遊客、商家一同為社區空間注入更多藝術氣息,進而提升民眾參與藝文活動的興趣。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打破慣性思維 歡迎群魔亂舞
一九九六年創辦的「女節」是台灣相當具特色的藝術節,以提攜年輕女性創作者為出發點,廣納主題、形式、風格大不同的女性創作,四年舉行一次,今年將舉辦第五屆了。從創始一路走來的策展人傅裕惠表示,「女節」希望打破「藝術節」慣有的遊戲規則,「去中心、反理性」,也不設辦公室,企圖開創「有別於主流劇場語彙」的實驗性,甚至是「更著墨於連結女性主題的表達方式」,希望「作品更偏激、更前衛、更群魔亂舞」。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一個觀眾一間房 私密經驗極致發揮
旅館客房的本質和劇場極相似,朝生暮死,每個晚上扮演旅客的演員,走進房間,上演著一幕幕的人生戲碼,只是少了觀眾。這一次,旅館客房為你而開,郭文泰策劃的小型藝術節「開房間」,邀來詩人鴻鴻、新生代導演賴志成、視覺藝術家何采柔,四位創作者共同以一間旅館客房為發想,每一場四十五分鐘的演出僅限一位觀眾觀賞,每位觀眾都將擁有一個量身打造、「一生一次」的獨特觀賞經驗。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環遊世界 參加好玩藝術節
要說到主題特色鮮明的藝術節,國際上更是充滿琳瑯滿目、奇想妙點滿天飛的藝術節慶,請準備好你的藝術護照,拿好你的想像力機票,搭上我們「PAR狂想號飛機」,跟著四位藝術節達人,環遊世界去「玩」藝!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策展狂想之一:藝術正在移動中
我一直想像著某種移動中的藝術節,也許這和我小時候對馬戲團的懷念有關,也可能與後來對電影裡吉普賽人的嚮往有關;但其實若深沉的思考,也許更與我們此刻人人的真實生命有關。 是的,這是一個移動的時代,我們無時不刻、且不管願意與否,都必須藉由捷運、火車、單車,或是手機與網路,在空間與時間裡快速地移動。移動是一種關乎生存的競爭,絕對是極其殘忍的,但也因此足夠迷人,足以當作藝術節的主軸。 那要怎麼做呢? 其實,任何一種我們日日所使用的移動工具,都可以拿來作為藝術節的方式。就譬如以「火車」來作個藝術節吧!(就叫做:移動藝術節/Mobil: An Art Festival) 可以像國道馬拉松一樣,選擇在某離峰的時段(譬如某個週日晨或某午夜等),然後找出兩個定點(譬如台北與新竹),安排對開的區間慢車,一輛載著購票的觀眾由台北開往新竹,一輛載著另個方向的觀眾由新竹往台北,兩輛車各有一個劇團(譬如金枝演社與台南人劇團)作演出,劇碼與演員必須拆碎到每一個車廂,且站站都得出車廂,在開車前要重新組合並繼續(也立刻)轉換到另一個車廂的接演下去,像是在許多舞台(車廂)同時演一齣連環戲,無始無終也綿綿不絕。(且必須準確地配合各站的停車與發車時刻,並同時與嘈雜的環境積極相呼應) 當然,這也可以從單一的兩齣戲,擴大成一週或一月的火車藝術節活動,如此就可以看到有許多類型的戲劇或表演,出征般地四處奔馳於全台各地的鐵道上。 在時間與空間的移動速度上,火車其實已經算是相對較慢的,若是要作更快速的移動藝術節,當然也是可以的,就譬如手機藝術節吧!這樣的藝術節可以散居並隱藏在城市的各角落,然後觀眾必須追隨手機的訊息與暗碼,隨機地立刻移動與反應,有些像之前的快閃族,而演出者則必須以事件與瞬間行為來與觀眾互動,像某種秘密結社,既神秘也神聖! 基本上,移動藝術節是要企圖回應我們的真實生存狀態與藝術表演的相互關連,因為那些殿堂般脫離現實的演出空間、佈道似單向的演出與觀者關係,以及真實時空被抽象脫離的經驗,或許太古典也太烏托邦了些吧! 讓藝術節與真實時空互動,藝術節與藝術家們:大家開始移動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策展狂想之二:做臉不輸小美容藝術節
名稱:做臉不輸小美容藝術節 形式:表演藝術、臉書專頁、線上聊天室三大類。涵蓋表演、音樂、舞蹈、裝置藝術、研討會、工作坊、展覽、論壇等等。以受邀團隊擅長之議題與形式自由決定。 主旨:語言有味,面目可愛。以臉書書寫的百怪千奇現狀為主題進行各式創作。 內容:鑒於臉書人口激增人人重度倚賴不可一日無臉,露臉哈啦塗鴉牆門面作為人際關係拓展加朋友第一印象日趨重要,且已發展成熟迫切需要美容醫學相關技術支援,或做臉換膚或微型美容或切開整型等等皆環繞一重要主題,即是到底要讓人看啥樣的臉呢(臉是臉我是我知人知面不一定知心)是關心國家大事憂頭結面天下大事你們都不對我面子最大我說了算,或疼愛自己朱顏粉面頻換造型各角度自拍報告三餐隨時打卡要人追蹤不時抒發己懷面有菜色說生活充滿疲憊或紅光滿面元氣充滿凡事以哈哈喔耶作結外加符號笑臉,或面面俱到四面出擊轉貼各式文章圖片影帶夾議夾敘顯露品味喜好內涵思考勤於回答民調參加各式活動勤作表面文章硬撐門面滿臉風霜,或犧牲小我笑容滿面分送愛心推薦遊戲為人回應留言有讚就按善緣廣結看人臉色慈眉善目總之,不管朋友人數多寡大有面子或小臉美麗,勤奮做臉四面八方體體面面是首要正所謂輸人不輸面啦。 合作的藝術家:臉書上知名的個人或團體。例:一直社(舞台有夠大劇場美學改革小組)、少女手術中(野性妹妹藝術治療基金會)、你老師(教師表演評論語言促改會)、憂鬱少年(青少年搖頭矯情打氣同學會)、開喃商工夜補校一年級槍枝改造學校(校園霸凌宣導重點學校)、庸俗青年(青年文創創業輔導會社)、沼氣公園(快樂擁核核德核能環保單位)、摸溼溼薑(基因改造全面塑化烹飪作家)、面面(日日變臉會贏專業美容諮商師)等等。(請相信我這些臉書團體真的存在不信你去查) 場域:不拘。以其主題擇一適合的大小展演論述空間。叮嚀:空間大小觀眾人數多寡不是問題,論述方法意識形態美學高度創作操守才是重點。 觀眾:所有關懷臉書美容做臉議題之書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策展狂想之三:寫真×劇場×文本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策展狂想之四:即興時空機2041-2011
時間:卅年後。科技發明讓所有今日電影情節變得可能,可以讓人回到過往任何年代的粒子轉換時空機隆重登場。 時常在思考「即興」所可以爆發的能量有多少?它只能是特定時間與空間環境的即時感知投射嗎?如果卅年後,我們有了可以隨心所欲的「粒子轉換時空機」,那將可以有一個完全突破的展演模式。時空轉換模式設定在二○四一到二○一一年間,受邀展演者可以任意地回到這卅年間的任何時間與地點,但在每個新時空只能停留三分鐘,在停留時間裡可盡情的即興演出。活動期間,每天晚間的十一點到十二點,將同時有一百組受邀藝術家可進入時空機中,飛奔回逝去的卅年間,進行兩千場次的時空串流。首位被邀請的表演者是已年屆五十五歲的Lady Gaga。她已脫離流行音樂圈,而成為全職歌劇演唱家,在一次又一次的時空回流之中,她重溫了當年驚世駭俗的瘋狂時代。 「即興時空機 2041-2011」借助科技的文明進展,讓記憶與歷史的定義曖昧化,發生在歷史中的特定人物、時間與事件,不再安分地組合在一起,它變成可重組的拼圖,也是無預警的介入。這個介入,引發歷史的震盪,格格不入的各種人事時地物,顛覆了人類發展的文明。與其將「即興時空機 2041-2011」看成是一個時代科技成就的藝術展演實驗,不如將它稱為促進人類文明毀壞的爛點子。今日瘋狂安樂享受的各種爆炸資訊與過去昨日無人聞問的歷史,最後都將毀壞於某個臨界點。
-
先修班 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低音管的天才十問
為什麼低音管又長又直的好像甘蔗啊? 低音管看起來這麼重,小朋友能夠學嗎? 學低音管會不會很難呢? 低音管又稱巴松管,造型特別的它在樂團中分外引人注目。七月份,徐家駒低音管室內樂團將舉辦「百人巴松慶百年」音樂會,上百人拿著長長的低音管站在台上演奏,聲勢想必相當驚人!趁此機會,我們也來請教台灣的「低音管教父」徐家駒老師,請他帶著我們,進入這個有趣樂器的世界!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請給我們一個「合格」的劇場吧!
台中PUB的一夜惡火,燒出了政府對公共安全的重視,卻也延燒出台灣的小劇場空間與替代性展演空間的使用安全性與合法性問題,這才發現多個民間長期經營的演出空間都是妾身未明的狀態,但如想取得合格身分,卻完全找不到合用的法條,而其他的臨時性展演空間就更不可能了。從小劇場的發展來看,獨特的空間的確幫助了獨特的劇場形式表現,這讓劇場人更渴望地呼喊:請給我們一個「合格」的劇場吧!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讓音樂「合理」說話的魔幻力量
應台灣「瘋戲樂工作室」之邀,美國音樂家、曾任《獅子王》等多齣知名音樂劇音樂總監的約瑟夫.邱吉(Joseph Church),首度訪台舉辦大師班,分為「詞曲創作」與「演員訓練」兩組,指導台灣學員創作與表演音樂劇的訣竅。藉由大師的提點,學員們學到了「在音樂劇中,不只要讓音樂說話,還要讓音樂『合理地』說話」的種種秘訣。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劇場「演」電影 鋪陳「超大中年危機」
來自比利時的劇場導演伊佛.凡荷夫,自二○○一年起就擔任荷蘭劇場第一把交椅阿姆斯特丹劇團的藝術總監,執導過多齣舞台劇,也導過數齣音樂劇與歌劇,甚至拍攝電影。擅長在劇場中運用多媒體科技的他,曾提過,他對於科技在劇場裡不排斥也不濫用,要用就要用對地方:「我從不只是為了美學上的需求使用這些技術,而是為了使戲更臻完整的必要需求。」在《安東尼奧尼計畫》一劇中也如實驗證了他的話。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透視液態社會的愛無能
凡荷夫認為,劇中角色的人際網絡,沒有父母、兄弟姊妹,也沒有家族血緣,就如同生活在液態社會的現代人,看似交流密切實則關係疏離,兩人關係的崩解,漸次開展至家庭、城市、社群,再到國家,直至全球化下的世界。因此,凡荷夫把全劇搬到當下時空,阿爾塞斯特與塞莉曼娜之間對愛的辯證貫穿全場,液態社會中愛的不可能,也成了導演詮釋該劇的嶄新觀點。
-
藝視窗 News
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名單揭曉 李小平、曾道雄獲獎
【台灣】 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名單揭曉 李小平、曾道雄獲獎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國家文藝獎」,於6月27日,由國藝會施振榮董事長正式公佈第十五屆得獎者,分別為:戲曲導演李小平、電影導演張作驥、小說家陳若曦、攝影家莊靈與歌劇藝術家曾道雄。 李 小平出身專業戲曲演員,長年關注現代劇場的發展,從傳統戲曲出發,結合現代劇場整體概念,掙脫窠臼,可說開創台灣戲曲的新風貌。張作驥善於運用邊緣演員, 且電影作品對於社會邊緣與弱勢群體,充滿悲憫之情。陳若曦以冷靜、含蓄、深刻的藝術手法,表現社會真實;豐富的寫作經驗,見證歷史,顯露人性關懷。莊靈的 攝影藝術創作面向多元,取材豐富,兼融人文紀實與現代美學創意;引進歐美現代影像及影劇思潮,為國內影像、實驗電影及劇場開啟先河。曾道雄集演出、指揮、 導演、編劇、作曲、製作等歌劇藝術於一身,成績斐然。 國藝會預定將於9月27日下午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分別贈予五位得獎者獎金一百萬元及由楊英風先生所設計的獎座乙座。 文建會基層巡演七月起展開「藝傳千里」 文 建會「表演藝術團隊巡迴基層演出活動」今年委請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辦理,並和各縣市政府共同主辦,共計辦理16場次,其中大型巡演5場,中型巡演11場, 自7月2日起於宜蘭縣舉行首演。本次活動主題為「藝傳千里」,不只希望能將藝術之美傳遞至里鄰鄉鎮、讓優秀的年輕藝文團體也有表現的機會,也希斷能將藝文 欣賞的年紀向下紮根、橫向延伸。參與團隊有蘭陽舞蹈團、拉縴人男聲合唱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東方之翼創樂坊、原兄樂團等共計廿餘隊。索票請洽各縣市政府 文化局,詳情參網站www.nhclac.gov.tw。 吳建緯肢體工作坊 七月招生 擁 有豐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