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劇場思考
關於兩個人,實驗些什麼?
此次以「只有兩個人」為主題的地下開放藝術節中,有的創造了如大劇場般的磅礡氣勢,有的充滿了多媒體特有的熱鬧與目不暇給,有的浸淫在簡約的舞台道具中享受自語,有的又將唯一的時空地設定視為嚴謹的劇場挑戰,兢兢業業地迎向它。相異的領域加上歧異的舞台呈現方式,讓此次的藝術節萬般紛陳中不見重點。
-
藝史探索
英雄與歷史之歌
迷戀表面的繁榮,沉浸於當中形式化的英雄、歷史性的題材,貴族們在「莊嚴歌劇」裡,好似看到自我的反影,卻也慢慢消耗他們所享有的特權和尊容。在桃花源式的鄉愁裡,無意識到,當時啟蒙運動,已匯聚成改變歐洲歷史的動力。
-
藝史探索
暗室裡的拼圖遊戲
關於舞蹈文獻的管理,美國舞團有幾種做法,或是舞團自設文獻室,與其他舞團合聘顧問、或由自家行政人員接受訓練後來做文獻整理,或是選擇捐出文獻,由其他機構保存。而史料保存的工作不只在保存而已,還包含有效地運用史料,讓人們了解昔人的努力成果。
-
現象視察
開啟台灣舞蹈研究新頁
由一群新生代的舞蹈學者發起的「台灣舞蹈研究學會」成立了,這標示了台灣的舞蹈研究進入一個新紀元;透過將舞蹈「智識化」的過程,不但可讓舞蹈工作者在表演、教學外另闢出路,也期許讓台灣的舞蹈產業生態趨於完整。
-
系列
太陽如此光輝上升
馬勒妻子對他上一分鐘還在逗弄孩子,下一分鐘就關上門寫《亡兒之歌》不以為然。而大女兒竟然在五歲的時候夭折,導致馬勒精神與身體的崩潰。《亡兒之歌》一曲成懺。「天以百凶成一詩人」,成就一作曲家。
-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 2002演評面面觀
《表演藝術》陪伴了台灣表演藝術十年,也刊登了十年的表演藝術演出評論,除了留下歷史的軌跡,我們也希望為台灣的演出評論建立良好的基礎。趁十週年社慶之際,我們希望藉此對當前的表演藝術演出評論環境進行一次體檢與分析,看看演出評論的「體質」、「體能」是否還能承載衆人的期待? 為此,我們特地針對各領域的創作者和評論者、與相關媒體工作者設計問卷,藉以了解這三方人馬的看法與期待。以下三篇文章,即為此次問卷發送的結果分析,與進一步的採訪報導。
-
現象視察
鬼門關前走一趟的「毛哥」
十五年前,劇場燈光技術人員周凱,意外地從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燈桿上摔落舞台,結束了他正青春的寶貴生命,首度引起了表演藝術界對於劇場幕後技術人員安全的重視。十五年後,劇場再傳重大意外。經驗豐富的資深技術劇場工作者──劇場人暱稱「小毛」的程健雄,於宜蘭文化中心演藝廳裝台時,不愼由傾倒的調燈梯上摔落,昏迷了三天之後,奇蹟似地醒來。由於傷及腦幹中樞神經,當初經過四個多月的休養,除了視力無法正常對焦,整個身體的左半邊仍呈現麻痺現象,目前已經復建逐漸好轉,現在也開始在固定機構上班。面對這個嚴重的創傷,根據曾去加護病房看望他的朋友轉述,病房中的小毛只是淡淡地說:「經過我這麼一摔,至少十年內,大家會多注意一下劇場工作安全。」這段令人聞之頗爲心酸的玩笑,卻戳破了台灣表演藝術界一切幕前光鮮幻境,直指這群身著黑衣,隱身於光圈之外、揮汗賣命的技術劇場工作者,其內心深處最不願碰觸的擔憂。 百餘人撐起數千場的演出 所有的劇場人都知道「劇場是一個無時無刻充滿危險的地方!」小至舞台佈景上一根突出的釘子,大至複雜懸吊系統的不當操作,發生意外傷害的機率可說是相當高。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露出左右各有一大塊傷疤的雙臂,心有餘悸地表示:「高壓電從左臂進去、右臂出來,還好心臟沒怎樣,算是撿回一條命。」剛退伍的林致平工作時被側燈架砸到,右手指斷了三根,這就是劇場幕後最常見到的景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有人受到大小不等的意外傷害。面對這個高危險工作環境,諷刺地是,投身於這個危險場域的工作人員,除了少數大團或表演場地的正式支薪人員,大部分都是沒有勞保,四處接案子而毫無保障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沒有組織健全的公司作爲後盾,也沒有工會組織的保障,這群不過百餘人的劇場主力技術工作者們,日以繼夜地支撐起台灣一年數千場的演出舞台。 採訪時陪著毛哥來到綠光劇團的辦公室,一群老朋友除了關心他傷勢的復原狀況,還不忘熱心地關心他若長期無法工作,是否會有經濟困難,同時一邊七嘴八舌地替他找工作。的確,最後能維繫這批技術劇場工作者堅持下去的因素,大概就是同行中相互扶持的溫暖人情了。離開辦公室之後,再問毛哥如今面對著這麼大的創傷,考不考慮轉行。他笑著說:「這是我的專業,而且年紀都四十了,還能轉到哪一行?」看來,既使是從鬼門關前走了一趟,毛哥
-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 表藝X檔案
關於《表演藝術》雜誌社生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住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B153室(這地方,原是設計用來當員工餐廳的)今年十歲囉! 一路走來到底是誰陪著它長大呢?它又旅行過那些地方呢? 這些都是屬於《表演藝術》的回憶歡迎關心《表演藝術》的你與我們一同分享
-
十週年專題
漂洋過海讀表藝
攤開一張世界地圖,試著把一個抽象的地理名詞,經由指認、標示與註記,得以稍微明確地想像。東京、大阪、巴黎、柏林、紐約、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在這些國度城鎮的某一戶人家的某個地方,正存在著一本漂洋過海抵達的《表演藝術》。 想啓動一種集點裝置、尋寶遊戲,看來日何年,《表演藝術》滿人間!
-
發行人的話
發行人的話
陪著台灣的表演藝術走過十年,《表演藝術》雜誌社透過雜誌與年鑑,記錄了本地創作的輝煌、國際性演出的興盛、大師蒞臨的身影,也留下了多面向的思索與辯證,雖不敢自詡是唯一,但應該也是這一段表演藝術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如今,面對未來,除了增設了《表演藝術網站》、更廣泛與快速地提供藝術知識並記錄演出事件外,《表演藝 術》還能在新興的環境趨勢中,扮演什麼更積極的角色? 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從創作演出的萌發到蓬勃,從與國際的隔閡到密切接軌,即便經過幾波經濟不景氣的市場低潮,但並未減損其追求更上層樓的毅力與決心;而所謂的更上層樓,更應包含創作品質與經營品質兩種面向。呼應「知識經濟」的潮流與政府標舉的「創意產業」政策,表演藝術界本身現在也正在思考,如何提昇自己的永續經營實力,甚而眞正發展出「表演藝術產業」,讓「自立自強」成爲可能。但如何發展合於表演藝術體質的「產業」模式,如何不讓表演藝術的「產業化」流於以量致勝的「商業化」,如何在產業發展的前景下,持續鼓勵實驗性的創作、以讓創意不斷源頭活水,凡此種種,無不需要表演藝術界本身,以及相關產業領域的工作者,來積極進行激盪與交流思考,以釐清發展的目的與步驟。 另一方面,「跨界」創作蔚然成風,跨文化、跨領域的作品不時出現,這可能也標示了藝術工作者在各自專業中埋頭苦幹的時代,已經過渡到了多重領域互相聆聽、互相影響,舞蹈、音樂、戲劇的界線愈趨模糊的「新文藝復興」時代。那麼,要深化「跨界」創作的意義與藝術價値,不只停留在演出行銷的賣點,「對話」便成爲不得不經歷的重要創作過程。 其實,《表演藝術》,不論是雜誌、年鑑或網站,都可以是上述所提的各種「激盪」、「對話」的催生者或發生場域,任何的思考、辯證、甚至論戰,都可以在這裡留下痕跡,並且藉由媒體的傳播效應,擴大影響的範圍,進而引發更多的討論。若果如此,《表演藝術》將不只是個歷史的記錄者,也會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台灣表演藝術追求進步的歷程中,成爲有力的推手。 我們期許未來十年會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轉捩點,也期待《表演藝術》能夠繼續伴隨台灣表演藝術界一起飛向更遼闊的天空。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編輯室報告
首先說一句:「《表演藝術》,生日快樂!」 有人問,你們不是六月就辦過十週年慶祝酒會,還請了一堆藝界名人來扮裝嗎? 其實,那是配合我們的新成員《表演藝術網站》誕生、宣告雜誌社進入新時代的正式儀式,但《表演藝術》眞正的生日,不折不扣是一九九二年的十月一日,所以,我們怎麼能不在這個特別的月份,好好在雜誌上「慶祝」一番?! 走過十年,對《表演藝術》這樣一個並不算大衆化的媒體而言,的確是不容易的事,若非在政府的財力支持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讀者的鼓勵下,恐怕早已淹沒在滔滔的市場洪流中。所以,當我們在思索要如何企劃這本「十週年特別號」的內容時,我們並不想耽溺於絮叨自己的歷史,作成一本「紀念冊」,而仍想從長期以來《表演藝術》扮演的角色出發,探討《表演藝術》相伴十年來的台灣表演藝術環境,如何面對當下與未來。 面對大環境的思考,我們特地邀請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撰寫專文,從寬廣的文化視野來關照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當下處境與未來,並對兩廳院的定位與《表演藝術》的走向提出見解。 而從《表演藝術》這本雜誌的角色出發,我們選擇「演出評論」這個《表演藝術》長期耕耘的領域,規劃專題探討當前的評論環境與大家的期待。爲此,整個編輯部花了兩個月時間進行問卷調查,並經由問卷結果再行深入採訪,期能描繪演出評論的現況。 最後,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將我們的「內部機密」拿出來與讀者分享:包含了我們這十年來所記錄的表演藝術影像精選、編輯部幾位重要推手的「檔案故事」、支持我們的讀者特地寄來的圖文來函,以及《表演藝術》的世界之旅──一張標示著《表演藝術》足跡的世界地圖。 走過十年,或許只是個開始,我們也期許「只是個開始」,因爲這代表著《表演藝術》還可以走得更久更遠,那麼再多慶祝幾個「十年」,將不只是個夢想。我們希望,《表演藝術》可以在無數個十年中,繼續陪伴台灣的表演藝術。
-
十週年專文
浴火之後,如何重生?
在這個經濟蕭索,表演藝術尤其慘淡的時刻,適値兩廳院成立十五週年與《表演藝術》創刊十週年,台灣的官方和表演藝術界開始思考兩廳院之法律定位、功能角色,以及《表演藝術》雜誌的未來等問題,這不能說不是再出發的開始。但我們卻也不能忽略了,思考固然重要,但若問錯了問題,找錯了答案,則所謂的思考卻反而有可能變成更大錯誤的開端。如何問對問題,找對答案,已成了台灣表演藝術是否能浴火重生的關鍵。
-
十週年專題
期待利劍,期待戰場
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這十年累積下來,是「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我們可以看到評論的媒體版面起起伏伏,評論人來來去去,到底創作者、評論者與媒體人,對現在的演出評論有什麼想法與期待?本刊特別設計相關問卷,希望經由問卷結果的分析,能對當前的評論現況,描繪一個大槪的輪廓。
-
十週年專題
永遠的十三角關係
是遇上知音的快樂,或是愛恨交錯的糾結?創作者與評論者之間,總是有這麼一層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藉著問卷的導引,我們試著釐清這複雜的糾葛情結,發現沒有宿世怨仇,一切都是愛之深責之切。
-
十週年專題
一絲文化良心,撐起演評舞台
如果沒有媒體版面,演出評論何來發揮的舞台?但媒體的有限版面與評論對象的有限選擇,卻又讓人感到「不滿」。媒體工作者如何在「上有政策、下有要求」的處境中,為演出評論打造施展空間?請聽他們的想法與經驗談。
-
戲曲
編導演合一,有突破也有盲點
吳興國以「演腳色不演行當」的獨特方式,同步詮釋老生行當的宋江,與方巾丑的張文遠,堪稱史無前例的大膽突破。不過,「行當」的層次複雜,包含演員表演技藝的訓練依據、劇中人物外型分類與人物性格象徵等多重含意。吳興國既然已經突破行當,他的表演當然可以跨越行當的外在限制,但也不可避免地犧牲了行當的内在意義。
-
戲曲
國際化的死角
《金烏藏嬌》的創新企圖,不只擺在角色重新詮釋,更大一部分如編導所言,是在於「金烏」的重新堆砌。然而這個堆砌,似乎偏離了重點,反倒弄巧成拙地堆砌了一場意向並不明顯的繁瑣。燈光的多重切割,甚至道具的裝飾堆積,不斷給予觀衆大量的文化符碼,但它們的意義,沒有超越填補空白的心理焦慮。
-
劇場思考
嘻笑之餘,體悟人世艱辛
「不瞞觀衆、只瞞劇中人」式的懸疑本是傳統戲曲慣用的技法,而《求騙記》設計巧妙,關子扣子精彩絶倫,對人物心理、社會集體意識尤其有深刻描繪。更値得注意的是,構設出了「真誠/虛假」相互辯證的題材情節之後,編劇並沒有把全劇朝向「尖銳批判、刻薄嘲諷」的路子發展,反而只以「幽默」為基調,呈現世事洞明的人生觀照。
-
環球舞台
沉吟大師的身影
岳美緹以《獅吼記.跪池》一齣折子戲,表現江南士子陳季常的灑脫與小知識分子的情態,以神帶形、以形寫神的表演風範,幾乎使俞振飛的神韻音容風貌,重現舞台。反之,蔡正仁以新編歷史劇《桃花扇》的侯朝宗一角,儘以俞振飛晚期的發聲與龍鍾老態為本,雖得其形而忘其神;因此人物的表演,不僅做作而且呆板。
-
環球舞台
舞過生命的叢蔓幽境
季里安並不常讓舞者在他的舞作中做具有角色性的演出,也很少讓他的舞和某個時代有特別關聯。舞者的服裝大多簡約,舞台上也少有複雜的佈景。他感興趣的是某些恆久、無時間性的命題,例如生與死的糾纏;他的舞蹈企圖捕捉的總是某種深刻的人類情感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