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台北
不只看男人跳舞
新舞臺繼去年第一屆「新舞臺.新舞風──炫.白」雙人舞系列之後,今年又推出「Men Dancing」系列舞展,總共邀請到來自四個不同國家、文化的舞蹈團體,分別是來是德國雅莉絲.畢舞團、來自西非布吉納法索的薩力亞與席渡舞團、來自法蘭克福的日裔編舞家勅使川原三郎,以及來自倫敦的馬來亞籍編舞家庫瑪文演出的印度舞蹈。 這一系列演出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男舞者(除了《絶對零度》)包辦,然而「男人跳舞」不過是這一系列演出的顯性特徵,真正精采之處是在於不同文化影響下的舞蹈所傳達出來的心靈面貌。以下將以專文分別介紹這幾場演出。 編按: 關於勅使川原三郎的《絶對零度》,請參見本刊第八十四期《時間之子舞流光──淺談勅使川原三郎及其作品》,黃琇瑜。
-
台北
新非洲舞蹈的誕生
許多人初聞「非洲現代舞」一詞,會感到訝異。非洲的傳統舞蹈歷史悠久,擁有與音樂、戲劇密切結合的特色,功能多屬祭典或社交娛樂。但想理解非洲當代舞蹈劇場化的趨勢,不得不提起歐非兩大洲──尤其是西非與其前殖民者法國──近百年來的密切關係。非洲新型舞蹈直到最近十年,也就是九〇年代開始,在前歐洲殖民者(如法國)的贊助下,逐漸開花結果,並受到歐美各地的邀約。 這整個發展的過程應該從來自塞內加爾的傑緬.阿肯妮(Germaine Acogny)談起。阿肯妮是從體育界轉到舞蹈發展的教育家。她小時曾向擔任巫師的祖母學習非洲尤陸巴(Yoruba)祭典舞步,後來和法國舞蹈界的頭號人物──莫里斯.貝扎(Maurice Bejart)習舞,被他的西方舞蹈訓練所吸引。往後便致力於推廣歐非兩地的舞蹈交流。 一九七六年,法國與塞國合辦貝扎舞蹈學校(Mudra)的非洲分校時,阿肯妮出任主任。雖然後來因塞國新政府不支持,經費不足而僅維持了六年,但在這短短期間,讓不少非洲年輕人首度接觸到西方現代舞,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到非洲學習非洲舞。 非歐文化交融生長的代表 八〇年代正逢法國當代舞蹈的迅速發展期,編舞中心相繼成立,培養不少編舞者與舞者。位於法國南部蒙布里耶(Montpellier)市的編舞中心,因地理位置的關係,與非洲交流甚密。現任藝術總監莫妮耶(Mathilde Monnier),在一九九三年接任早逝的著名法國編舞家巴古葉(Dominique Bagouet)之位。九二年,她爲了編排探討非洲文化的舞作《安提歌妮》(For Antigone,1993)和《夜》(Night,1994),而到非洲尋找合作的舞者。來自西非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的舞者薩力亞(Salia Sanou)與劇場工作者席渡(Seydou Boro),就是因此與莫妮耶結緣,而受邀到法國推廣非洲舞蹈,以及發展他們編舞方面的才華。其中,薩力亞在非洲時,還向阿肯妮習過舞。 九〇年代,法國政府積極協助非洲當地推廣舞蹈創作。九二年在巴黎成立的「非洲創作」組織(Afrique en Crations),於九五年在非洲飽受戰亂的安哥拉首都盧安達舉辦第一屆的「非洲編舞大賽」(Rencontres de
-
台北
庫瑪文與印度古典舞蹈新詮
人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然而自小就開始接觸印度古典舞蹈,包括Bharata Natyam與Odissi的庫瑪文,年僅十歲就立志成爲專業舞者,十六歲就開始在國際間以Bharata Natyam獨舞者的姿態嶄露頭角。他曾是印度國際音樂與舞蹈節最年輕的開幕獨舞者;近幾年,除了以英國爲主要演出地之外,足跡也遍及日本與法國的重要舞蹈節,包括 International Festival des Arts。庫瑪文的國際化,還反映在他所接受的技巧訓練上,除了深厚的印度古典舞蹈基礎之外,在旅美與旅英期間,他繼續學習西方古典芭蕾,並接觸模斯.康寧漢現代舞技巧。他在英國的幾場演出,包括 Moksha、No Male Egos、 Warna: Colours of Bharata Natyam(此次來台演出的作品),除了展現出紮實的 Bharata Natyam技巧之外,也透露出受過西方訓練的身體所散發出的「異國情調」,例如在亞洲舞蹈中較爲少見的一種開展的身體姿態。 最令人稱道的是庫瑪文個人所散發出的靈巧與纖細氣質。如果說Bharata Natyam的特殊足部技巧令人炫目,Odissi的手指訓練則賦予舞者出人意表的柔軟,這兩種訓練的結合使得身形嬌小的庫瑪文在舞台上呈現出一種輕巧的女性特質。對於這點,庫瑪文表示不是他刻意使然,而是當他在專注在舞台上的呈現時,所致力的是一種凌駕於性別的二分,一種自我(ego)的超越,使得陰陽兩種能量都能在舞者的身體上(對他而言是舞蹈的工具)顯現出動力的過程。這也是他在一九九九年與另一位陽剛味濃厚的印度Kathak舞者Akram Khan同台演出No Male Egos時,展現出的是形體上、卻非精神上的陰柔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庫瑪文──一個馬來西亞籍,結合了東、西兩種不同系統技巧的亞洲人──的身體上,印度古典舞蹈Bharata Natyam找到了實踐的異域。 文字|趙綺芳 英國瑟瑞Surrey大學舞蹈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
柏林
身體記憶的活體實驗
《軀體》這齣舞劇是莎夏直至目前的顚峰之作,是一個以輾壓靈魂、滅絶身體來革新人類視覺與身體槪念的現代主義作品。莎夏並非只是創造出新的舞步,而是宣告新的身體的誕生──一種器官易位、畸形衍生的身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威爾第百年祭/歷史篇
從歌劇舞台上緩緩走下的英雄
威爾第將歌劇創作視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歌劇貼近現實的人生,卻被視為通俗歌劇的代表;他的作品響應了義大利的統一運動,而被視為義大利的民族英雄;他的歌劇也呼應了當代浪漫主義,但是人們卻忽略了他刻意將音樂、戲劇與文學作緊密結合的用意,來賦予戲劇中的人物鮮明的性格,以展現戲劇的最大張力。他傳奇的一生就是一齣永不謝幕的浪漫歌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威爾第百年祭/文學篇
徜徉在浪漫主義中的音樂家
威爾第之於浪漫主義文學,有其獨特的見解與詮釋,他筆下重新刻畫的人物,以嶄新的風貌栩栩如生地站在歌劇的舞台上;莎翁筆下的法斯塔夫原是飽受訾議的貪瞋爵士,搖身一變為歌劇中的喜劇人物。音樂有可能化醜為美,或化美為醜,然而,威爾第為了戲劇的效果,並不抗拒,只要沉浸在浪漫主義之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威爾第百年祭/表演篇
以人聲戲人生
各種人聲在威爾第的筆下,似乎早已安排妥當;飾演反派角色的女中音、受到命運捉弄的男中低音,比起女高音與男高音是幸運多了,他們不一定是主角,但是是歌劇中的靈魂人物。威爾第給予女高音與男高音吃重的音樂與悲劇性的角色,讓他們遭受命運的撥弄,他更以暴烈的音樂凌辱歌手,教他們嘔出心血,以製造威爾第式的悲劇,而讓觀衆處於這施虐與受虐難分的痛苦快感中。
-
跨台演出
認真生活的人最幸福
不論文字或影像創作,與人「溝通」都是吳念真創作的目的。但人通常是善忘的,對於生命情感、生活經驗,未必能鉅細靡遺。吳念真則有一雙澄澈的眼睛,直視不諱的坦率。
-
舞與影的對話
舞動的草書
海林拍了六張瓊斯的人體彩繪照,保羅.凱澤運用電腦程式,將這些照片變成八分三十秒的動畫。
-
舞與影的對話
有雲無云.有伊無影
運用動畫與舞蹈穿插,使用的動畫估計會有二十多分鐘,對慣以三十秒計算的電腦動畫來說,代表了相當龐大金錢與人力!
-
回想與回響 Echo
愛之所至,痛亦隨之
《交際場》最耐人尋味的焦點之一,便是溫柔與殘酷、愛與暴力之間的關係,但我覺得最吸引人的是溫柔與暴力兩者間的曖昧轉折。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大千世界的愛恨嗔痴
《交際場》裡的舞者扮演的是社交場合内的孤男寡女,也影射現實生活中,尋尋覓覓、不甘寂寞的男女,更是排練場上、面對鮑許呈現動作元素,任由她檢視、記錄和篩選的舞者。都是想保護自己,但是卻得展現自己、暴露弱點的一群人。
-
回想與回響 Echo
靜水流深的韻味
秋生與他既相惜又對立,秀蘭對他有歉疚也有真情,三人鼎足,勢均力敵;李金龍與原版男女主角愛怨情仇的糾葛難分,使得《彼》劇不只是移植《羅密歐與茱麗葉》,而是進一步地改編為本土原創新劇。
-
演出評論 Review
色呈繽紛!花落何方?
《彼岸花》的愛情背後,既要背負《羅密歐與茱麗葉》情節結構的壓力,又要背負探討「漳泉械鬥」的使命感,最後還要歸向「心靈重生、人間沒有淨土」的超脫思想,使得「彼岸」花色顏色紛呈,究竟「彼岸」要開出一朶什麼樣的花?訴求什麼樣的主題?
-
戲曲
攀越山頭後又見風景
長久以來,有些專家學者以明華園擅長於舞台技術,將之歸類為「金光戲」。堅持「一桌二椅」的歌仔戲,必將遭時代淘汰;其實無論是傳統戲、金光戲,只要好看都是好戲。雖然《乘願再來》有其劇情不合理、前後風格不一、台語「離離落落」的缺點,但整體而言,仍算是令人感動、趣味十足的製作。
-
音樂
指尖下的詩意
由於他是一位抒情鋼琴家,而能夠將柔美、細緻的音樂藉由漂亮的音色與詩人般的氣質作最細膩的表達,這正是蕭邦音樂中最獨特的韻味。
-
音樂
生命的思索與低吟
在第三樂章狂亂的死神之舞樂段後,大提琴在類似加護病房滴滴答答機器聲的陪伴下,似自我對談般地將樂曲靜靜地引向無垠的天際。
-
名家訪談
帶著樂團步入無人之境
一個指揮家要有膽量及自信在音樂會上帶領團員突破排練時的規範步入無人之境。所以每次演出都是帶著未知數的旅程,這也是現場演出迷人之處,這不是唱片能取代的。
-
名家訪談
音樂是用一生來追尋的信仰
對音樂家而言,最理想的狀態──像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可以將他的理念在他的作品中完整地展現出來──這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遙遠的,似天上的星星般,我們能做的只是在通往理想天梯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慢慢地往上爬。
-
十年演藝
十年一覺戲棚夢
不論從演出形式或劇本内涵精神來看,河洛歌仔戲的舞台演出並沒有脫離台灣歌仔戲歷史發展的背景機制,反映出台灣歌仔戲在實踐所謂「現代化」的過程中,尚未找到屬於現代的主體性定位;京劇化其實只是表面問題,河洛移植外來劇本作為歌仔戲内涵的情形,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