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舞蹈
拼圖花園
這些元素在每段舞蹈裡營造出的視覺效果或者編舞者試圖表達的詩意,不過,對欣賞者而言,像是編舞者丟出了一片片舞台圖像,讓人自行拼貼或串連。
-
音樂
冷漠澆熄冰原之火
筆者對陳慕融一直保持夢幻的完美印象,然而當天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技術、詮釋、台風各方面無一及格,甚至表現出心不在焉的輕忽態度,讓有心觀衆無法接受;以陳慕融這樣等級的獨奏家來說,也有負夏漢(Gil Shaham)當年所說「Robert Chen與我同等級」的美言。
-
音樂
正餐與點心的錯亂
結合多種媒體完成的音樂劇場作品中,音樂必須是主體,當以寫作音樂為出身的作曲家放棄他的媒體主導地位之時,就會落入《門》不上不下的困境。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多媒體歌劇」多在哪裡?
「媒體」多不多,只是手段,關鍵在於能否提供不同的觀點。把三個苦命女人放在一起,聽完原已耳熟能詳的命運,再允她們復活,這,完全沒有「戲劇性」。所有的期待、所有的發展、所有的轉折,都在音樂上,在音樂風格的企圖上。這樣的戲,不過是提供了音樂成立的藉口。
-
回想與回響 Echo
沒有「糖」吃的耶誕夜
文化經驗移植不易,各演出環節、整體配套思維等問題能夠有效果地處理解決,才能真正提昇本地表演藝術的素養。
-
回想與回響 Echo
擺盪於符號與意象之間
小池博史對於意象的迷戀,比較缺少的正是對於意象背後精神狀態的反映,很容易就變成一個象徵性的符號而已。我們在《WD生之祭》裡看到各種意象化的動態圖形,可以從中意會到生命的脆弱或戰場的陰影,但,我們卻幾乎感受不到舞台上身體的「現在性」。
-
回想與回響 Echo
引發「東方主義」焦慮的《金寶貝》
本劇弔詭的是,「戲中戲」呈現中國傳統文化在西潮的衝擊下付出家毀人亡的代價,但是故事結尾時,「金寶貝」阿安肯定父親所做的一切改革。劇本的表面「教喻」可以簡化為:當東方遇見西方,新舊思想引爆致命的衝突,毀滅後的救贖則寄託在信基督、生小孩,如此這般地才獲得重生。這樣的命題的確頗令人不安!
-
回想與回響 Echo
琤琮曲音難掩瑕
《四世同堂》改編成曲劇以後,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曲劇誇張一點、反常一點,並無大礙,因為觀衆的注意力常常為演員的聲腔所奪,不會太計較邏輯及像真的問題。缺點當然是難以改變原作的失實之弊。最可惜的是,因為匆匆交代故事、介紹人物,反倒忽略了小說《四世同堂》中那種對北京氣氛的營造,作為一齣以北京為背景的地方戲,使人覺得「京味」不足。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一曲單弦話蒼涼
北京市曲劇團的團員們有著在台灣不多見,或者說已經看不到的紮實、完整的舞台基礎訓練,不但有傳統曲藝的根柢,更有西方舞台劇的「新」概念,從而在舞台上創造出了一種不失傳統風韻,但卻寫實内斂的表演方式,十分適合用來表現老舍的作品。
-
回想與回響 Echo
開不完的春柳春花滿畫樓
正由於老戲的表演形式已經一磨再磨,新戲則一切大都還在摸索嘗試當中,所以觀衆不必吝於給新編戲再次上演的機會,或許可以在某些新編戲中尋找足以發展出折子戲的好段落,加工之後再度上台,這樣才可能會有新的優質元素匯入傳統戲曲表演藝術之中,繼續傳承下去。
-
回想與回響 Echo
在部落與劇場間的山脊上放歌
一場感動人的演出,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絶對「忠於原著」;演出者與觀衆之間的共鳴,是成功的劇場首要目標,是形式的堅持等考量所不能取代的。
-
回想與回響 Echo
落花的心道
想當年的《獨步》在幽幽的大提琴音樂下,與風與傘跳舞,仍猶在耳目;此次放諸福克旺舞團的多位舞者身上,有内化、婉約而飄逸的聲音,也有活潑、強壯和豪情的一面;體現了中國傳統風韻與德國著重力量質感的成功雜交。
-
藝鄉人
永遠自我挑戰的林坤暘
林坤暘的坦率與直接令人印象深刻,略顯纖瘦的個子,卻有著堅實的肌肉。他總是積極地鞭策自己不斷嘗試新的挑戰,從不停滯在某個舞蹈生命階段。
-
越界
「聲音」,在劇場中漫舞
陳建騏並非音樂科班出身,而劇場音樂對他來說也完全是興趣、娛樂。儘管如此,這幾年來,他卻替劇場演出設計了不少出色的音樂。接受採訪時,陳建騏細數跟不同導演的合作經驗、也提出自己對劇場音樂的看法。
-
歌劇名家檔案
歌劇年代,硬底子打造
細數瑪頓的演藝資歷,確實是硬底子打造出來的。她嗓音的光譜,從最早靠近芙蕾妮、舒瓦茲可芙那端,遞移到卡拉絲、蘇莎蘭,乃至最後追隨妮爾森、瓊絲。如果說有所謂「女高音文憑」,瑪頓確實是二十世紀末葉,罕見「學歷」完整的女高音。
-
回應與挑戰
遺憾的苦痛
拜讀九十七期表演藝術雜誌所載,現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中國音樂系講師的歐光勳先生之大作〈一次遺憾的交響化演出──高市國《兩岸音緣國樂情》聽後〉,心底未免也有幾許的遺憾!雖然筆者以超過八年從事專業樂團藝術行政的工作經驗,亦深諳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之道,但對於該文在全國矚目文化媒體所做的絕對個人主觀之評論與將之來和「讀者分享」(見原文所載撰文之目的)的內容,由於多所存在與事實偏頗或過度臆測的搖頭立場,致使筆者不得不以當事人之立場稍作澄清,一以減少歐老師在此次所感遺憾的苦痛,二則尊重高市國全體音樂家的努力心血。也感謝《表演藝術》編輯部門願意提供版面,以平衡兩造訊息交流之媒體責任。 一、主題的失焦與聚焦 首先,在歐氏撰文中提及:「兩場音樂會的曲目,雖有些具有時代性與代表性,但曲目造成聽覺上主題失焦的連貫性與整體性,早已削弱了聽眾聚精會神欣賞音樂内容的能力令人不得不懷疑,節目規劃時的隨機性是不是大於内容嚴謹性?」筆者則相對質疑,以一般高雄國樂的觀衆水準而言,對於本團連續兩場音樂會的主題都清楚地知道──第一場是以樂團合奏爲主的「龍舞音緣」(關迺忠指揮)、第二場則是以樂器協奏爲主的「協奏曲之夜」(郭哲誠指揮)的規畫形式與內容;兩場曲目的設計均圍繞著兩岸國樂在廿世紀較具代表性的樂曲之選奏、以及高市國青年音樂家協奏的藝術展現;如此節目的製作安排乃用以區隔樂團連續兩日演出的迴異內容與多樣的演藝型態,他們不但有著最基本的狀況了解並且親臨盛會──這可從《表演藝術》雜誌同期另一篇由任職《表演藝術》雜誌編輯部門的黃俊銘先生所撰文提及:「二場非假日卻連連爆滿的盛況,也令台北來的媒體膛目結舌,驚訝高市國」一文中,得到再清晰不過的驗證,自是不必多言!試問如果本團的策畫和演奏眞的如歐氏所言那樣令人失望,則請問第二場還有那麼多的觀衆湧入,難道他們都是無處可去而勉強來湊熱鬧嗎?!因此,除非歐氏不愼自陷深井之中而未能目睹現場湧入千百觀衆的高度熱情與如雷貫耳的掌聲,或者未能熟悉高市國在音樂會策畫的運作模式,而選擇鬱悶地在其「心裡盤算」與「懷疑
-
專欄 Columns
江文也的「中國情結」
對江文也來說,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傳統,不單單祇是他創作的根源,也同時是他的「信仰」!二十世紀是被史惟亮先生稱之為中國音樂史上「對中國音樂傳統認識最少的時期」與「對中國音樂最無信心的時期」的時代裡,江文也對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傳統的「信仰」,會被人視之為白癡?或是先知?
-
專欄 Columns
多元智慧的理論找到了表演藝術才能的科學證據
表演藝術界的朋友在回想成長的歷程中,是否覺得自己優勢的智慧缺乏有利環境,但終於還是突破重重困境而有限制地發揮。不管你的回憶是什麼,我們可以很慶幸地說,終於有個心理學家尋根究柢,肯定了音樂、肢體動覺等等的獨特智慧,而且可以應用自己擅長的智慧在某一相關的領域中表現創意。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狂想年代2001舞展外一章》甄選 古名伸舞團繼《狂想年代系列舞展2000》後,又推出一套推動舞蹈與跨領域藝術合作的計畫《狂想年代2001舞展外一章》。 此計畫將公開甄選強調舞蹈與其他領域創作者「跨領域合作」的全新企畫;作品以六個月的時間分三階段公開呈現。希望以鼓勵跨領域創作的方式,延續台灣舞蹈的旺盛活力。詳情請洽:古名伸舞團(02)28232618 (編輯室) 英戲劇教授里昂.魯賓(Leon Rubin)來台舉辦戲劇營 英國Middlesex大學戲劇系主任里昂.魯賓(Leon Rubin)將於三月初,應英國文化協會之邀來台舉辦戲劇研習營,並介紹英國戲劇教育。 曾任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副藝術總監、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Lyric Theatre及威爾斯布里斯托Old Vic Theatre藝術總監等職位的里昂.魯賓(Leon Rubin),此次來台將主持一項為期五天的戲劇營;屆時他將以其對表演藝術豐富的專精,用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為主軸,深入淺出地帶領學員領略英國戲劇的樂趣。 戲劇營將免費開放給一般大衆參加,每場僅限二十名。詳情與報名請洽:英國文化協會(02)2396-2238。 (編輯室) 〔香港〕 歐亞演藝圈與香港新劇場展 香港藝術節與香港藝術中心延續去年「歐亞舞蹈共同睇與香港獨立舞展」所建立的文化交流模式,今年再度合作並聯合香港藝穗會共同舉辦「歐亞演藝圈與香港新劇場展」。活動將以亞洲現代藝術為主題,邀請歐洲具推廣亞洲藝術經驗之工作者至香港進行交流,並安排六個香港本地劇場與舞蹈作品觀摩演出,藉以展現與推介香港當代藝術的新風貌。 與會人士包括義大利BIG Torino總監Luigi Ratclif、德國漢堡Kampnagl藝術節總監Gordana VnuK、英國倫敦LIFT藝術節總監Lucy Neal、菲律賓教育劇
-
即將上場
戲班子劇團《上班女郎教戰守策》
今年戲班子劇團創團十年,將曾獲教育部優良舞台劇本獎的《上班女郎教戰守策》搬上舞台。 《上班女郎教戰守策》内容藉由一群女性上班族對事業與愛情的矛盾糾葛故事,來探討女性之間的友誼與競爭。風趣詼諧的對白與情節,希望能讓觀衆感受些許輕鬆無壓力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