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台南人劇團《求婚記》
台南人劇團將於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於華燈藝術中心演藝廳推出《求婚記》,並巡迴南部各大專院校及社區演出。 《求婚記》是俄國劇作家契可夫的作品,是齣極爲逗趣的輕喜劇,故事敍述一位前去女方家求婚的地主,卻因與女方家爭執土地所有權及家犬優劣等芝麻綠豆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差點求婚不成。劇團仍以一貫擅長的台語,添增本土語言的趣味性。本劇由劇團資深演員陳玉惠擔任導演,主要演員有郭吟香、蔡鑫昶、黃詩媛等人。這次演出由文建會主辦,是該會「輔導地區劇團人才培育極戲劇推廣計畫」活動之一。
-
即將上場
樂壇新秀系列─蔡佳憓鋼琴獨奏會
甫獲選參加克里夫蘭國際鋼琴比賽的蔡佳憓,是九七年兩廳院甄選「樂壇新秀」系列的鋼琴新人,一九八五年代表台灣赴日本參加J.O.C.國際創作發表大會,隔年以最高分考入德國國立Freiburg音樂院,師事匈牙利鋼琴家Tibor Hazay,一九九三年以特優成績取得藝術家文憑,同年再考上Freiburg及Trossingen國立音樂院獨奏家最高硏究班,並隨俄籍大師Boris Lvov學習。一九九三年進入Gottingen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準決賽。一九九六年返國任敎後,經常應邀演出。此次她將帶來莫札特的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及史克里亞賓的第五號鋼琴奏鳴曲;下半場安排的是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
-
台前幕後
「圓三重奏」舞台趣事篇
「圓三重奏」的三位團員佳斯棟、尙皮耶、威利,因爲演奏的關係而幾乎天天見面,彼此相處的時間比家人還多,很多作品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所以可能很多人會想:那麼每場演出的表現一定是完美無缺囉?答案是──才怪呢! 「有學問的」水缸! 看過Jules Verne的觀衆,一定很難忘懷佳斯棟在劇中的表現,他只穿著一條泳褲,光著上半身演奏,後來還跳進四方形的水缸,一邊撥弄水花,一邊舀水潑在身上,甚至整個人都潛入水中;大家嘖嘖稱奇之餘,一定不會想到,這個水缸背後可是「有學問的」! 怎麼個「有學問」法呢?根據曾經跟他們共事的打擊樂家王小尹所描述,水缸內的水溫必須控制在攝氏四十度。爲什麼?難道水溫在四十度時,潑起來的聲音會特別好聽?還是在這個溫度下音樂家會特別振奮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爲了不讓佳斯棟感冒而已。 而在演出之前,佳斯棟會不厭其煩地拿著溫度計,一次又一次地確定水溫,不明究理的人,會覺得佳斯棟簡直是嚕囌到極點,殊不知咱們這位音樂家以前也是很「阿莎力」的,直到有一次演出,舞台工作人員爲他準備了一缸「熱騰騰」的水,只見佳斯棟才把一隻玉腿放進水中,馬上就像蝦子一樣跳開了,從此以後,佳斯棟「逢水必測」,眞是「一朝被水燙,十年怕浴缸」啊! 嬉笑怒罵合作了數十年 雖然樂團取爲「圓」,但卻是不折不扣的「三角關係」,當意見產生歧異時,第三個人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王小尹記得有一次看他們彩排,尙皮耶突然停下來,指著佳斯棟說:「你錯了!」而佳斯棟也不甘示弱地說:「我覺得我沒有錯!」兩人爭論一番之後,只見威利不急不徐地說:「我和尙皮耶的看法相同。」於是威利加入尙皮耶的行列,一起指責佳斯棟。 表面上看來,佳斯棟處於可憐的弱勢,其實這齣戲碼常常上演,而且每次的「主角」都不同,今日你是趾高氣昻的獅子,明日可能成爲低聲下氣的羔羊,所以誰都不必得意太早,嘿嘿,人人有機會。 不過,王小尹也強調,這三個人在爭論時,氣氛也不如大家所想像的緊張,有時聽他們的對話,反而還覺得很好笑,而由於有許多他們演奏的作品都設計了對話的情節,所以常讓人弄不淸他們到底是在演戲,還是「來眞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演奏必須嚴謹對待 凡事同樣待以眞情,才得善美。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請問在《吻我吧!娜娜》這齣大型歌舞劇中,演員均非歌唱科班出身的,訓練時會不會很辛苦?當初在挑選演員時,甄選的標準?(台北.陳素卿) 答:音樂劇在台灣的起步和發展不過是近幾年來的事情,嚴格說來,國內並沒有所謂的音樂劇的「科班」訓練,就連基本的音樂劇演唱的「發聲」和「咬字」都付之闕如,遑論音樂劇的表演訓練。因此,這幾年果陀在做這些音樂劇的同時,也就是在做這些人才的培養,從《大鼻子情聖西哈諾》開始,到今年的《吻我吧娜娜》,已經看到一些人才、經驗的累積,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是,我們也深知,光憑一年製作一兩個音樂劇的經驗的確有所不足,因此果陀計畫針對音樂劇的表演,開設專門的訓練課程,不僅僅針對剛剛接觸劇場、對劇場有興趣的人,更希望是對一些已經在專業劇場中擁有演出經驗的演員,加以專業的訓練,培養更多音樂劇的創作人才。 至於在甄選演員方面,當初在構思《吻我吧娜娜》的架構時,就朝著歌、舞、劇三者並重的方向思考,因此在選角時,至少這三者之中,能夠有兩者可以兼備的人才我們才予以考慮。歌唱方面,音色和音質先不談,「音準」是首要條件,因爲劇中有很多首重唱、合唱、齊唱,若是演員之中有一個人的音準不好,就可能影響到全部音樂的品質。同樣的,不是每個演員都是「科班」的舞者,但至少在動作發展的可能性和學習能力上應該要有相當的水平,如此才不會影響整體舞蹈的演出。 文字|梁志民 果陀劇場負責人、導演
-
焦點
沙丁魚、蘿蔔糕與比薩餅
九二年的電影版本,可說是相當忠實地詮釋了麥可弗萊恩的原作,最著名的場景,應當屬約翰瑞特從兩層樓高的階梯,在一個鏡頭內像滾雪球般地摔下樓來。這次台北故事劇場的編導徐譽庭,卻把「沙丁魚」從蘿蔔糕再換成了比薩餅。
-
跨台演出
嚴肅搞笑 輕鬆哭泣
台灣電影不景氣,但是專業訓練出身的陳湘琪仍然邀約不斷,她謙稱自己幸運、也常告訴自己:「態度放輕鬆,能力再低也要盡力。」
-
台前幕後
走向內在天堂
父逝百日後,陸愛玲提筆寫就《行走的人》,獻給父親,也獻給生者。
-
台前幕後
視覺與聽覺的探險之旅
三個貌不驚人的中年男子,在舞台上,透過音樂表現,近距離碰觸觀衆的心靈深處,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奇幻魅力?
-
台前幕後
迴盪底層的聲音
以台灣民衆戲劇發展的稚齡狀況而言,本地的民衆劇場工作者,無不抱持著使命感,期待民衆戲劇能在本地生根茁壯。然而台灣的現代劇場發展,在激越的六、七〇年代是缺席的一員。因此,在國際分工和社會情勢都更爲專業進步的台灣現況中,如何爲民衆戲劇找到著力點,則需要很高的智慧。
-
專欄 Columns
現代節慶與傳統節令
傳統燈節的消失與其說是社會變遷的自然淘汰,倒不如說是因爲官方大力提倡的新型活動而燈火黯淡,官方在爲自己的「魄力」沾沾自喜的同時,實際上也摧殘具傳統特色的民間燈節,對元宵節令「除舊佈新」做最大的扭曲。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歡樂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間
華山藝文特區、雙連藝術特區、中正二分局小劇場的建立,都値得樂觀的期待。但是由歐洲的經驗看來,人文藝術的日常生活空間之所以能夠活潑且被支持,乃是這些空間的眞正主人是市民。這些空間能妥善規劃設計、文化藝術工作者能與市民良好互動,歡樂的生活才能產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小劇場結盟搶攻灘頭堡
「游擊」了許多年,小劇場習慣於在咖啡館、pub、實驗劇場等不同的空間演出,但是對於擁有一個可以安定下來求發展的「家」, 仍是抱持無限憧憬。中正二分局彷若沙漠中的綠洲,激發了籌畫多時的「台北市小劇場聯盟」在八十六年七月成立,也讓小劇場的未來發展大業進行得更爲積極。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歷史與文化圖騰的驛站
中華舞蹈社不拆了,如今已更名爲「蔡瑞月舞蹈館」,這幢近六十年歷史的老建物走出了風雨搖擺的命運,從去年開始活力旺盛地成爲台北文化歷史的地標之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斷壁殘垣的藝文夢
爲爭取「華山特區」爲藝文空間,藝術界成立了促進會,以各項活動向各界爭取認同。然而,去年年底金枝演社在此演出和土地所有者引發衝突,凸顯了「特區」懸宕未決的問題。
-
交流道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與「重」
中國旅程II(Journey to the East九八)演出已在元月二十五日落幕。張平、賴聲川、林奕華、林兆華、王景生、張獻、邱金海、蔡明亮、王純杰、黃柏武、魏瑛娟、榮念曾共十二位創作者,客居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依著「一桌兩椅兩名演員」的遊戲規則,各自交出了一齣二十分鐘的作品,除了邱金海因忙於電視劇後製作業未到場,其餘十一位導演均親自監督自己的作品上演,並參與演後座談。
-
交流道
詰問與嬉戲
「中國旅程II九八」參與的導演作品,不單拓展了華人戲劇的多元與異質性,也拓展了舞台表現的無限可能,然而也走向極端的個人化。儘管「百無禁忌」是當代藝術家所夢寐以求的,但事實上,這種百無禁忌的權利同樣也未經質疑。
-
交流道
搞戲不是請客吃飯
當前中、港、台及其他的華人文化地區,在身份認同的政治潮流下,重新檢驗個體存在與不同華人文化之間的矛盾,因此跨文化的交流有其必要性。但主其事者的菁英式做法,卻使「中國旅程」的題旨導引出一個混合慾望、政治及權力的場域。
-
新加坡
年輕生命與世界的對話
新加坡必要劇場於九七年舉辦了「靑少年戲劇節」,希望勾勒靑少年的生活面貌,看到他們燦然動人的哲思。九八年舉辦第二屆,除了更名爲〝M1 Youth Connection〞,更擴大邀請波西尼亞、英國等靑少年劇團演出。
-
新浪潮
性、危言、錄影帶
對於堅持舞蹈是甜美無害的高尙娛樂,必須表現眞、善、美的那些人,我只能說抱歉。我要的是事實,充滿挑戰,能讓人從位子上跳起來的事實。我對那些抽象虛無的觀念毫無興趣──洛伊.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