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一個學琴的小孩要如何了解音樂的情感?有沒有什麼曲目特別會造成小孩的壓力?是否有什麼曲目因而成爲不成文的禁忌?(板橋 王月美) 答:音樂裡的情感與語言中的情感是一樣的,要由老師(或是對音樂瞭解的父母、成人)來解讀。就如學習一種新的外國語言,如果生活在一個都是以此種語言來表達情感,講這種語言的國度裡,自然而然小孩子會耳濡目染,吸收體會,而瞭解如何運用此種語言(音樂)來表達情意。 應該沒有什麼曲目會造成小孩的壓力,除非是小孩對太強、太激烈聲音感到害怕,好的音樂是無年齡限制的。 不過,當然如果音樂是描述成年人的情感(愛情),小孩子是比較無法領會的,節奏明確、旋律淸晰的小品應是小朋友們的最愛,而冗長的華格納歌劇是連許多大人都無法接受的。 問:對演奏者而言,有沒有所謂的表演訓練?演奏者或如歌劇演員等的肢體需要什麼樣的訓練?演奏者有沒有最基本的肢體表演訓練?目前學校是如何敎導?(桃園 林惠敏) 答:對演奏者來說,最佳的表演訓練就是「實際上台演出」。上台演出,感覺聽衆的反應,在不同場合對不同音樂好好控制掌握,都是對演奏者的表演訓練,也因此,對眞正的演奏者而言,如果一個曲子未曾正式演出過,就不能算「會彈」這個曲子。 歌劇演員的肢體訓練,依不同學校水準有不同的要求,通常最平常的有舞蹈、韻律、西洋劍等,但最重要的應該還是音樂、語言上的訓練。 演奏者(器樂)的最基本「肢體」訓練,應該就是正確的用力,正確姿勢及技巧運用了,但是這些都無法單獨學習的,必須與音樂內容合併訓練,全然瞭解音樂的內容仍是演奏者最重要的訓練。 在台灣的學校,並無特別的演出訓練,只有固定的實習演奏。但在國外則有特定的課程,依各個學校水準而異。 文字|葉綠娜 鋼琴家
-
焦點
菁英成軍展現古樂之美
該團創立的宗旨不僅僅在發揚被湮忘的巴洛克及更早的音樂作品,更重要的是,還得讓聽衆愛上這些樂作。
-
焦點
老樹新枝
茱莉亞弦樂四重奏樂團來台,帶來的是莫札特、史麥塔納和巴爾托克弦樂四重奏黃金時代的經典。該團在詮釋古典樂派、國民樂派和現代派上的不同手法,對於任何喜愛室內樂的人而言,這都是一套最具誠意且份量十足的大餐。
-
焦點
探史取經、構人織緯
《鄭成功與台灣》是國光劇團「台灣三部曲」計畫中的第二部,也是三位主題人物中最有政治歷史意義的一部,由從事戲曲硏究與敎學工作近三十年、卻從未編過任何一部京劇劇本的台大敎授曾永義執筆,織構一代英雄宏偉卻短暫的生命情態。
-
紐約
偶戲人生 York
在這個藝術節裡,你看不到偶戲的過去,你看到的是偶戲的現在與未來。
-
香港
薈萃香江 一九九九香港藝術節
儘管因爲上海崑劇團《牡丹亭》不能上演而忙亂了好一陣子,節目設計改以本地觀衆爲主,但是節目性質依然不乏「國際性」,香港藝術節這一年的演出節目名單,仍然十分吸引各地觀衆前來。
-
台前幕後
由小看大 皇冠舞蹈世界異人館
皇冠舞蹈節向來舞戲並重,不過,這一屆的節目卻只有一檔舞蹈發表,除了資深舞者詹曜君、新舞者譚惠貞之外,還邀請姚淑芬參加新作發表,成爲一檔風格迥異的舞展。
-
台前幕後
戲樂舞於斯 《荔鏡奇緣》
「漢唐樂府.梨園舞坊」繼《艷歌行》、《儷人行》之後,再一次結合南管音樂與梨園戲身段,進一步取材梨園戲經典《陳三五娘》的故事,編合而成兼蓄傳統與創新的復古舞劇──《荔鏡奇緣》。
-
台前幕後
知性思考的歡樂場
敎育劇場需要演敎員來執行,他兼具演員和敎師的雙重身分,因此在表演上,要能入戲傳情,並能運用理智與觀衆互動,在互動中,他必須很淸楚要與觀衆討論什麼,並了解敎育的契機何在。
-
表演賦比興
春水初泮的身體 觀雲門《水月》演出
有人慕財、有人慕德、有人慕權、有人慕才。但茫茫人間,短短身世,眞正値得渴想思慕的,無非是這般蒙上天祝福的身體啊!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分門別派演練身手 調査報吿
大致上來說,國內開設的「演員訓練班」,其性質有劇團專爲招募志同道合者的社團性活動,有將訓練當成治療成長的團體,有專門提供學習技藝、技術的地方,甚至以市場供需爲導向的也不在少數,還有一些演歌星的私淑班、靑少年推廣敎育班、公司行號社團活動等等各有特色;甚至許多保險業、直銷業、補敎業、潛能開發、成長團體都曾嘗試將表演加入其訓練課程當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背後的那雙手 表演訓練老師
由於表演訓練的觀念與應用逐漸被國內其他非演藝事業的領域所接受,現在表演老師跨領域的敎學已是越來越明顯的趨勢。而敎學內容上不單只是表演的練習,更是一種心理的輔導。我們訪問了幾位有多年敎學經驗,且跨越不同敎授領域的老師,提出他們的看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假情真的自我追求
那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無比巨大的綿密的啓蒙過程──探求自己的潛能,探索自己的本心,碰觸自己的極限──不管他們留在劇場或離開劇場,這個過程都在他們的生命中無限延展著。
-
世界民族樂
天神的號角,無疆界!
一場年輕與遠古的交會中 隱約可見鄉野「民謠家族」式的默契 與非職業特質
-
現代音樂盒
亞拉岡的聲音 愛布瑞爾
愛布瑞爾的音樂相當獨特 是未與任何潮流結合的一種風格
-
電影配樂
在命運星河裡浪遊的憂傷傳奇
近似說書人角色的 音樂主旋律迴轉、變奏著 猶如「暴雨」穿透性的指涉
-
舞蹈
「淨土」 被期待的未來
以一位未接受完整肢體訓練的創作者而言,可能會令人擔心舞作的語彙是否合理?內容是否豐富?會不會覺得「外行」,但從「畫家從舞」的方向去看它,創作的元素更爲豐富,表現的方式又有更大的可能性。
-
舞蹈
侏儒與巨人 《水月》裡的巴哈
一件藝術品的形成往往是由內而外,以便一切相關要素能夠密切配合以形成一個有機體,而不是在創作者有了意念之後,拼圖式的尋找相關的要素,否則其創作結果將只是一種觀念而已,而非一個實體的藝術品。
-
舞蹈
延展的雙翼
《海燕》以擅長的平實細膩,展現徐紫櫻對舞蹈前輩蔡瑞月的最高推崇與對自我極深的期許。卻因緣際會地離開了與蔡瑞月淵源深刻的中華舞蹈社到皇冠小劇場演出,在舞蹈的表現上反而獲得釋放,情感得以純粹的形式呈現,不受敍事情節的牽絆。
-
戲劇
破除「修身齊家」的千年魔咒
在本地劇場充斥著關於情愛、身體、歷史的「大」論述的情況下,《黑》劇與《也》劇雖不足以挽回「家庭」這個命題被八點檔肥皀劇濫用糟蹋的情勢,但或許可以提醒劇場創作者與觀衆「以小見大」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