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台灣篇
舞出一片天地,發表勝過經營
爲了要了解目前舞蹈團體製作經費的來源和運用狀況,以便探討當前表演生態的現象和問題,一份特別設計的問卷在去年十月中旬左右,送達二十多個在過去兩年內仍有表演活動的舞蹈團體。一個月之後,只得到其中七個團體的回覆,回收率祇有三分之一弱。 大多數團體拒絕參與這項調査,而參與團體供應的資料也不齊全,其原因有正在做年度結算者,也有不願意公佈營運方式者,還有因爲人事變遷而找不到完整的資料,甚至於沒有保存及整理資料者。 在這些舞團中,雲門舞集在八十年度的收支出金額和演出場次都數倍於其他團體,高居第一。經過二十年的經營之後,雲門舞集不但成爲台灣最大的職業舞團,也是現有舞蹈團體中最主要的舞蹈節目供應者,故而成爲文建會扶植的國際性團隊之一,也吸引了民間的私人贊助。同樣列爲扶植的團體還有游好彥舞團和原舞者舞團這兩個中型團體。這三個團體都是固定支薪給行政人員和舞者,其中以雲門舞集的人才最多、設備最爲完備、演出最頻繁。光環舞集、太古踏和多面向舞團則是平時祇有一位行政人員,籌備演出時才視需要召集舞者,依排練次數和演出場次來計算酬勞。 經費來源及運用情形 舞團的經費來源可分爲官方和民間兩方面。官方補助在目前有許多來源,像是文建會、外交部、敎育部(廳、局)、僑委會、新聞局、國家戲劇院和地方文化中心等,其中文建會爲最主要的補助機構。民間捐助可以從政黨文工會、基金會、學校社團和私人,以捐款或是其他方式取得。以上兩項再加上舞團的業務收入(包含票房、敎學和販賣節目單等相關產品的收入),即成爲舞團的收入總合。 而在業務收入方面,半數以上的受訪團體幾乎沒有收入,或是所佔的比率極低。雲門舞集是政府補助比率佔其總收入最低而業務收入比率最高的舞團。除了少數一兩個團體外,大多數的舞團仍然高度地依賴政府補助。 舞團的開銷主要有二,即演出支出,包含演出時硬體的製作費、運輸費、場地和其他劇場設備的租金、臨時僱約人員的排練演出費、誤餐費等等,而固定支出則包括人事費,支付固定團員的薪資、顧問費等,以及平時場租、水電費、維修費、貸款利息和文具印刷費等。 近半數的舞團無法提供支出的金額或是比例。除了「不願意公佈營運方式」之外,大都是因爲舞團本身人事運作和組織結構不建全等問題。這種情況或
 - 
                
                    台灣篇
樂自心中來,同甘多於共苦
國內官方與民間機構對於表演藝術團體的營運補助已漸入情況,而爲進一步了解音樂團體組織現況、營運方式及補助政策衍生的弊端、暗藏的玄機,特針對過去兩年來仍活躍於表演舞台的音樂團體(許多團體已無聲無息地停擺),抽樣十五支大、中、小型公家與民間團體,進行問卷調査與訪談。 由於公家樂團大都不願曝光其預算細節,民間團體則多爲業餘性質,經費計算未完全上軌道,而不願或無法公佈經費運用細節,問卷回收僅達五分之一強,在此情況下,繼續輔以訪談,做成以下的分析。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句形容詞,不僅說明了音樂以簡馭繁的神奇藝術,恰也道出了樂器間可大可小、相互搭配組合的強塑性格。目前國內不僅大、中、小型樂團、合唱團散見各處,三五好友組成的小型重奏團更是蓬勃,音樂家參與演出的型式,可謂自由度相當高。 音樂團體的屬性 國內音樂團體仍以民間業餘屬性居多,公家樂團則自成組織運作體系,敎育部、北高兩市及省府各自扶持了樂團。已有四十八年團齡的「省交」現有團員一百名,隸屬台灣省政府敎育廳;「北市交」約有九十名團員,「北市國」約六十名,兩團都隸屬台北市政府敎育局;「聯管」則有八十名團員,隸屬敎育部;而「高雄市交」編制爲三十至四十名團員,但僅十多人專任,餘爲兼任。這幾支公家樂團專任團員皆按月領薪,也有各團主管單位撥給的團練場地,行政工作由專人執行,只不過多少有團員兼任行政事務的現象。 相對地,民間樂團力求生存之道,多採權宜之計。「朱宗慶打擊樂團」、「台北藝術家合唱團」是少數職業化的音樂團體,與業餘性質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一樣,都成立財團法人文敎基金會來協助團體本身的運作。「朱宗慶打擊樂團」與「台北藝術家合唱團」的團員專職並領月薪,而三團的行政運作大部分由基金會的行政部門協助。「朱宗慶打擊樂團」每月由團員輪任總幹事,負責與行政部門聯繫及團練事宜,團員並須各司場務、譜務、推廣等管理事務。「台北愛樂合唱團」的團員雖多,卻因其社團性質,團務由一名專職祕書負責,團員兼任義工,其他事務仰賴基金會行政部門。「台北藝術家合唱團」則交由基金會的十位專職行政人員統籌合唱團與基金會的事務,團員專職演唱。目前三團的團練場地都是租賃。 「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雖是民間職業樂團的走向,但運作未臻成熟。一
 - 
                
                    新浪潮
親密的舞蹈夥伴
一九八八年是比爾.提.瓊斯和舞團最痛苦的一年,因爲阿尼.仁感染愛滋病而離開了他們。五年來,比爾爲了紀念阿仁,挑戰自己,將舞團推向更成熟的境界;而在他的編作中,有著許多緬懷昔日老友的心情。
 - 
                
                    藝術節 Festival
草地上的音樂會 拉維尼亞音樂節(Ravinia Festival)
兩廳院的戶外轉播音樂會已漸成爲台北市民文化休閒的另一種選擇,而夏日舉行的拉維尼亞音樂節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同樣提供了芝加哥居民在享受草地野餐、與星月對酌時的美妙樂聲,這是環境與音樂、生活與藝術的完美組合。
 - 
                
                    里程碑 Milestone
〈敎我如何不想他〉──趙元任
十載凑雙簧,無詞今後難成曲;數人弱一個,敎我如何不想他!這是一九三三年趙元任輓劉半農逝聯。一九八二年二月,以新詩入歌的語言學宗師趙元任亦弦歌不復,病逝美國。雖然詞家、曲家均成絕響,但〈敎我如何不想他〉卻是世代傳唱。本月份,學界、樂界紀念趙博士101歲冥誕,舉辦系列活動,本刊同此載文致敬。
 - 
                
                    里程碑 Milestone
我父親的音樂生活
父親對現代中國歌曲的唱法,有他自己的看法;他反對隨意加花和起唱音符的方法,這種起唱方法有時不必要地與漢語的四聲相違背。父親並不是有意識的要保留或是發揮一首歌曲的某種中國風味,他主要關心的是使旋律與歌詞在節奏上、聲調上密切相符。
 - 
                
                    台前幕後
舞台演出的佐料 漫談國內配樂工作
舞台劇配樂一向是戲劇演出中不可或缺但也不易察覺的部分;它烘托劇情,暗示時地,透露角色心緒,好像是一道菜中神奇的佐料,沒有佐料的菜往往是難以下嚥的。本文作者以其親身體驗,爲讀者介紹配樂工作的點滴。
 - 
                
                    
                    專欄 Columns當代華文戲劇的交流年
大陸和港、台三地的當代戲劇,本來是各自爲政的,如今有了交流,在同一語言和文化背景下,今後的相互影響恐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 
                
                    
                    專欄 Columns觀衆爲何而來
有些人是爲欣賞而來,有些人是爲學習欣賞而來,有很多人是爲開眼界而來,可能有更多的人是爲了看熱鬧而來。
 - 
                
                    
                    專欄 Columns近代音樂史的一面鏡子
趙元任是著名語言學者,音樂創作雖是他的「業餘」嗜好,但已足以爲他在中國近代音樂史掙得一個重要的席位。從他的作品和生平中,我們不難了解,重要絕非偶然。
 - 
                
                    紐約
女人.蟲.鼠之間
《女人.蟲.鼠之間》Of Mice, Bugs, and Women是「一女界咖啡坊」(本刊上期曾加介紹)原創始人之一,黛.瑪格琳(D. Margolin)於今秋十月底推出的一齣新戲。瑪格琳執筆編劇,並親自扮演全劇四個人物,展現後現代社會裡女人(從作家、大學女生到家庭主婦)的各樣風貌。
 - 
                
                    巴黎
爆跳在感官敏感帶 La La La Human Steps舞蹈團在法國
La La La Human Steps這個旣莊嚴又調侃的舞團名稱,彷彿宣誓了它的舞蹈風格將和新搖滾樂潮共翔。它崛起於加拿大的法語區,是個深具潛力的前衛舞蹈團體。
 - 
                
                    戲劇
「五百年後,巴西女演員向哥倫布舉起了一面黑旗……」
在《這五百年──丹尼絲給哥倫布的一封信》這齣戲中,身爲導演、演員、作者的丹尼絲,深掘情感的各種可能性,實驗各種聲音和身體的技巧,用一位巴西船員的航海日記來顚覆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荒謬。
 - 
                
                    音樂
偸悅的驚喜一記 陳萬榮古鋼琴獨奏會
十一月二十九日,來自英國,出生於新加坡的華裔鋼琴家陳萬榮(Melvyn Tan),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給聽衆們帶來了一場愉悅而驚喜的古鋼琴獨奏會。
 - 
                
                    
                    書介歌劇入門工具書 《西洋歌劇名作解說》(二册)
本書蒐集了五十六位作曲家的一百零八齣歌劇,以西洋歌劇史方式編排,並配合一章節的歌劇史以幫助讀者在風格與曲式規模上作歸納與對照,是有心認識歌劇者極好的入門工具書。
 - 
                
                    書介
和而不同?合而不同! 小澤征爾在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台前幕後
音樂會中完美的演出是指揮與樂團水乳交融的結果?或者其間也有「不是寃家不聚頭」,旣聚集一處,又不得不互別苗頭的弦外之音。
 - 
                
                    即將上場
舞踏春原上
關渡平原上藝術學院的舞蹈系師生合力推出了五個舞碼,「身體氣象館」策劃了一系列「後舞踏」的表演,還有「雲門」、「光環」、「雪梨舞團」也一起同慶春回大地的喜悅。
 - 
                
                    即將上場
春寒戲料峭
一九九四年開年的戲劇似乎有點冷淸,屈指算來戲劇節目還不出一個巴掌,社敎館從今年一月至三月的休館,更使表演藝術的「場地荒」雪上加霜了。本月表演以傳統戲曲爲主。
 - 
                
                    即將上場
春雷乍響時
揮別一九九三之後,新年的萬千氣象在音律中綻放,一串串令人驚喜的音樂豆芽翠油油地冒了出來。
 - 
                
                    
                    藝壇動態藝壇動態
〔大陸〕 古希臘悲劇搬上京劇舞台 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羅錦鱗,目前正著手將荷馬的史詩《奧德賽》改編成京劇劇本,據悉不久便可交付排演。 羅錦鱗近年嘗試用中國戲曲表現古希臘悲劇,他曾將尤里庇底斯(Euripides)的《米蒂亞》改編成河北梆子戲《米蒂亞與伊阿宋》,並在希臘上演,儘管服裝、佈景、唱腔、動作、伴奏都是中國式的,但希臘人不但看懂了,而且被深深打動。 羅錦鱗的父親是已故希臘文學翻譯家和硏究家羅念生。一九八七年雅典科學院授予羅念生「最高文學藝術獎」。 (蕭勇) 華彥鈞百年誕辰 去年十一月廿二至廿五日,江蘇無錫市紀念中國卓越的民間藝術家華彥鈞(阿炳)一百周年誕辰。無錫是阿炳的故鄕,紀念活動包括阿炳銅像揭幕式、學術硏討會、故居重建落成儀式、音樂會等。 阿炳一生流落街頭,賣藝維生,他在民族器樂創作和演奏上的成就,成爲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包括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等。 (蕭勇) 甘肅將舉辦藝術節 第四屆中國藝術節將於今年八月在甘肅省舉行,本着「薈萃藝術精品,弘揚民族文化」的主旨,樂舞《敦煌古樂》、京劇《夏王悲歌》和《桃樹坪》、話劇《極光》、秦劇《白花曲》、花兒劇《牡丹月裡來》等重點劇已完成初排。 藝術節開幕式總體方案也已確定,定名「黃河潮」,到時還將舉辦甘肅文物精品和民俗美術展。 (蕭勇) 協奏曲《廢都》出版 大陸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去年出版後,引起頗多爭議。《廢都》描寫一群當代文化人靈魂的破碎和修補過程。書中的周敏是個落魄文人,他每逢苦悶之時,便獨自坐在古城牆上吹奏沈鬱哀傷的塤樂。塤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由陶土燒製而成,外形像葫蘆,音色渾厚沈重,如泣如訴。 題爲《廢都》的大型協奏曲也推出錄音帶,是由作曲家饒余燕等人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