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如果這是我的藝術出神儀式
《群眾》是編舞家、導演吉賽兒.韋安二○一七年的舞台作品,《如果這是愛》則是奧地利導演派屈克.希沙在幕後拍攝《群眾》彩排和演出中舞者台上台下角色的紀錄片。靈感來自《春之祭》的舞台演出,以一系列慢動作暫停或抖動的動作,來剖析狂歡派對的群體行為和身體,而紀錄片則透過舞作的排練與巡迴,映射舞者之間若有似無,邊界模糊的多重關係。兩者交織探討了當代虛/實、野蠻/文明、藝術/儀式間的模糊曖昧。
-
藝@書
由島至島 語言、聲音交疊出的詭譎處境
旅台多年的馬華劇場編導高俊耀,將三部劇作〈死亡紀事〉、〈親密〉與〈大世界娛樂場II〉結集為《親密:高俊耀劇作選》,從中可以看出其擅長調度語言與聲音,讓讀者隨之迷眩,掉入生命幽微,也藉著劇本觸及的多個島嶼,映照出其間國家與個人生命的詭譎處境。
-
藝@展覽
瘟疫蔓延時,藝起來抗疫
肺炎疫情蔓延之下,多項國內外指標性藝文活動停辦,台灣的美術館、畫廊、藝術博覽會等也陸續調整空間營運及活動辦理措施,只有公辦美術館的展覽部分依照原定計畫執行,部分受疫情影響做了調整,展場僅局部開放,維持低限的展覽動能,另提出強化線上導賞功能的服務。而為維持生計也維持創作能量,英國藝術家馬修.伯羅斯發起「藝術家互助行動」,台灣藝術家王建揚也發起「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期盼攜手前進,即便漫漫暗夜不知終途
-
藝@電影
沒有奇幻影展 我們仍繼續奇幻
瘟疫之下,原訂五月上陣的金馬奇幻影展也停辦,但愛讓異想無邊奔馳的影迷,仍可在將上映的幾部新片中,找到奇幻類型的影片如《熊熊大作戰》、《皮諾丘的奇幻旅程》、《說再見前的30分鐘》與《初戀》,讓童書改編的動畫、真人版的童話、靈魂交換的奇聞與邪典導演的純愛電影,帶著你腦洞大開
-
藝視窗 News
推出「疫情期間特別方案2.0」 國表藝三館一團以六大方針儲備未來
【台灣】 推出「疫情期間特別方案2.0」 國表藝三館一團以六大方針儲備未來 繼3月12日推出「三場館防疫期間特別方案」之後,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一團又於4月27日宣布推出「特別方案2.0」,以「及時」、「溝通」、「同理心」之共識與原則,研擬相關紓困措施、振興計畫,具體明列「六大驅動方針」,將表團和藝術家、藝文工作者,以及觀眾等面向均予納入,包含:對於延期節目投入重製經費,協助重新上檔演出;擴大孵育計畫、擴充展演計畫活動;提前啟動委製、展開製作研發;推出劇場技術認證機制、偕同參與劇場設備維護;啟動網路劇場播映製作、開發線上展演新形式、研議推動線上收費機制;規劃疫情緩解後之相關戶外演出活動。期能達到擴大參與機會、專業人才升級、厚實創作內容、研發創新,以及儲備觀眾回流能量等目的。 國家兩廳院方面,除了替因疫情延期或取消之主辦節目增加製作預算,增加排練與技術整合的試演,以於疫情紓緩時重新登場外,也要提前啟動原訂明後年委託製作的展演,先行提供研發經費,讓團隊提前展開製作。另將邀請創作者及中小型團隊參與兩廳院剛啟動的藝術學習推廣再造計畫,拓展表演藝術的校園學習可能性。而在數位觀演方面,兩廳院預計擴大NTCH togo兩廳院藝術生活影音平台,以開發潛在表演藝術觀眾,也將開啟「不(只)在劇場」創作╱徵件計畫,共同研發數位時代虛實相映的新型態的藝術創作可能。另兩廳院售票系統則推出「雨天,我們撐傘票券退款捐贈方案」,開啟群眾支持的可能性,主辦單位將可委託兩廳院售票系統,代為處理觀眾申請票券退款轉為對主辦單位之捐款,提供多元方案以支持團隊營運。 臺中國家歌劇院方面,預計將因疫情取消而節用的國外節目經費,移作為期兩年的藝術振興計畫,包含支持70個表藝夥伴及團隊的延期重演或創作孵育,其中60%來自中部傑出表演團隊及青年藝術家,26個影音專案製作及戶外展演。並對過去展演錄影進行「二次創作」,提升作品能量之餘,將現場觀賞轉型成為藝術教育「自主學習」體驗,打造線上藝術學習平台「NTT數位學苑」。並特別啟動「藝術孵育計畫」:為科藝題材的創作者、以及中部在地團隊,提供前期製
-
穩住當下儲備未來 國表藝各館團推出「疫情期間特別方案2.0」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今日公布「疫情期間特別方案2.0」,加強力道振興藝文,希望幫助表演藝術界「儲備未來」。
-
雲門經典零距離 《水月》將於英國沙德勒之井線上劇院播出
英國舞蹈重鎮倫敦沙德勒之井推出線上劇院,將於台灣時間五月十六日凌晨3:30播映雲門經典舞作《水月》,上線七天,可於沙德勒之井劇院官方臉書和YouTube頻道免費觀看。
-
一起走一段創作路 IDEAS Lab-R&D 計畫 專訪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施馨媛
創作路或許並不熱鬧,若有人一路相伴,或許能看到更多自己沒注意到的風景吧?這回,透過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馨媛的介紹,告訴我們「IDEAS Lab-RD 計畫」是怎麼樣的核心。
-
疫情不減藝情 台新線上音樂廳登場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自四月廿四日起,邀請音樂家每週五中午12:30共同合作推出「線上音樂短賞」,將在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臉書播出。
-
那一年,與音樂經典共舞
香港編舞家黎海寧的作品, 出身音樂世家的黎海寧選用兩部音樂鉅作, 用新編和經典, 充滿詩意又極具張力的肢體呈現舞蹈與音樂交織的響宴。 香港週@台北城市當代舞蹈團《冬之旅.春之祭》 2019/9/18-19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
公視表演廳4月15日中午起上架 公視+影音平台免費收看
「公視+」串流影音平台推出「公視表演廳」藝文影音隨選頻道,自四月十五日中午起推出限時免費收看,總計有八十場以上、超過一百小時的演出,隨選隨看。
-
一致之中,仍有自我
集體性的社會, 每個人似乎變得一致, 或仍可保留一點點自我的存在。 舞蹈空間 X 伊凡.沛瑞茲《BECOMING》 2018/3/16-18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
如何從瘟疫海嘯倖存 藝文團體必備關鍵字
你真的有話想說嗎?你比別人更認真嗎?你的作品可以貢獻這個世界什麼,讓世界變得更好?還是你根本就走錯辦公室,入錯了行?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疫情之下 找到向前走的勇氣
很難想像,一場疫情改寫了廿一世紀的歷史,無人能不受其影響,且至今仍在持續升溫肆虐。封城、關店、居家隔離、自我檢疫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它讓人與人的距離變得遙遠。而表演,這個與「人」緊密相連的藝術,更有聚眾、臨場、勞力密集等特性的行業,在這波不得不讓人「保持距離」的疫情下,自是難以倖免、受到重創。 在面對這樣險峻且變動迅速、尚未明朗的情勢,對表演藝術團隊而言的確是難以承受的重,對國家文化發展無疑更是一大艱困挑戰。文化部秉持著「防疫為重,紓困並行,振興在後」的原則,在高效率下率先爭取到十五億元的紓困補助經費,盼這及時雨能為表演藝術界爭取些許喘息的機會。而國內各場館也莫不繃緊神經因應各種狀況。防疫當前,身為國家級場館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旗下的北中南三座場館,也在一切以安全為優先的前提下,同時提出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並且也盤點旗下各項資源,幫助各團隊度過難關,並累積後續的動能,就如同在本期中接受訪問的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所述:「期許兩廳院成為表演藝術圈裡『穩定的力量』,扮演一個能被依靠的角色,沉著、穩定,與大眾共同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表演藝術界在疲於應對的同時,其實考驗的也正是整體產業的體質,此時各界可能尚未有時間沉澱思考,但如何記取教訓,讓未來表演藝術的生態環境更為健全,應是接下來要義無反顧、審慎面對的課題。 最後,值此非常時期,本刊也邀請了高旻辰、王連晟、布拉瑞揚、鄭嘉音、紀蔚然等五位,橫跨了不同世代、領域的藝術家,請他們回顧自身的人生與創作之路,探問自身在經歷成長時所遇到的種種,從夢想到恐懼,讓他們重新回到「成年禮」的那一瞬間,與讀者分享他們在生命中面對試煉時,是如何跨越、如何自處。盼能在這波人心躁動不安的疫情下,藉著閱讀他們的成長,讓那份平時隱藏在作品背後,藝術家創作時面對自我的勇氣,給我們啟發,找到向前走的力量。
-
思想不短路
地球、病毒:故事,就從一張照片說起
一九六八年的聖誕夜裡,負責先遣探路的阿波羅8號太空船首度繞月飛行,太空人無意間拍下一張從月球地平線緩緩升起一輪藍色星球的照片!那是人類首次從外太空的遠方視角回觀地球,在玄黑寂靜的宇宙畫布烘托下,一圈藍海白雲綠地的景象讓人凝視許久而不能自已。諷刺的是,在那彷彿時空凍結的神聖畫面下,地球主宰者正經歷著慘烈的越戰、方興未艾的文革
-
蜉蝣ㄘㄗ
破在家,還是好出門?
潘京樂懷抱八角月琴,坐在幕邊彈唱模樣,幾乎沒印象了。「『前聲』潘京樂最神,他會隨著劇情人物『演出』,模擬小旦假嗓時,嘴巴噘得小小的,臉蛋隨著小旦婀娜神態左右搖晃;劇情緊張時,他瞪大眼神,『演』給其他後場看,鑼、板胡知曉,節奏跟著就急促起來。」這般鮮活,挺像作假,廿五年記憶淘洗的結果是,自慚遺忘能力無比噓稀。
-
挑戰邊界
重新看懂「看不懂」
倘若我們能欣然擁抱與特瑞爾的作品及藍天相遇的經驗,毋須「懂」它們的意義就可以享受它們的美,為什麼同樣的態度不適用於劇場呢?觀賞演出時,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受到邏輯或敘事的束縛呢?倘若我們放棄理性上對理解的需求,而單純地沉浸在與作品相遇的奇蹟裡,又會如何?
-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賺錢的手段(藏在細節裡的天使紅蝦)
也有服務盡善盡美出了名堂但食物食之無味的,也漸漸好像不再奇怪,或者,讓你用沒想過的方式進食,主打前所未有的用餐經驗,食物平凡的可以但沒有用這種方式吃過吧!進食的體驗成為特色主菜,沉浸於原來可以這樣吃的用餐感受,而不是吃到什麼味道,吃進什麼養分。到這邊,不知道為何突然想起友人小李子說過:「強調自己不加味精的餐廳通常都不太好吃。」
-
黑夜白
丟開
老先生到站了,隨著火車減速,他把報紙對摺再對摺,丟進前座椅背的網袋裡,走了。打動我的是那個丟開報紙的動作。方才的他是那麼全然地沉浸在讀報裡,所以丟開報紙的一剎那,更讓他顯得一派輕鬆,腳步輕盈。我從來就沒有在一個關掉手機的人身上感受過這種輕鬆。人手一機之後,丟開變成生命中難以承受之輕。
-
紐約
當SHOW不能 Go on 表演藝術圈哀鴻遍野
面對愈趨嚴重的肺炎疫情,美國當局與民間終於採取了嚴厲手段來防止擴散,包括大都會歌劇院和卡內基音樂廳暫停一個月,百老匯劇場立即停演,這對表演藝術界可說是一記重擊,如多是自由業的從業人員當下沒了工作收入、團隊劇組沒了票房收入、非營利表演界無法募款等等,而篤守The show must go on的百老匯無法推新戲,無戲可角逐的東尼獎是否也得延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