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銘
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曾任本刊編輯。
-
特別企畫 Feature
書寫表演藝術的重量
《PAR表演藝術》(以下簡稱《表藝》)創刊即將滿30年,作為華人首刊綜合性表演藝術雜誌,它見證台灣藝術發展及全球的表演藝術變化。30年一瞬,《表藝》是整體台灣「文化奇蹟」的一環,它的摸索代表理想與現實感的追尋。 閱讀1992年試刊號,仍令人怦然心動。時任兩廳院主任的戲劇學者胡耀恆在〈發刊詞〉寫道:一般媒體追求新聞價值,「我們則企盼藝術內涵」。新刊採公開發售,面向公眾,避免成為「政府刊物」,「同時保持特有的品質與風格」。總編輯黃碧端並指出,《表藝》雖為兩廳院主辦,但藝術無國界,更沒有「廳院」之界,已見公共設想。在專業藝術尚起步的年代,這種「獨立媒體」般宣告,實具前瞻定位。1992年的兩廳院幼齡5歲,教育部官員曾經垂詢,貴院工作已夠繁重,為何還要自添業務,胡耀恆說得真切:「為了藝術,為了文化」。 是的,若非為了文化,基於長期發展,誰有餘裕辦理想雜誌?但是,若沒有書寫,誰來記錄瞬間的藝術。沒有記錄就沒有評論,藝術無以成長,觀眾也無從培養。 30年分期史 細數《表藝》30年史,從中山大學外文系借調來的黃碧端(創刊至11期)起始,奠定「專業主義」時期,她以專題與評論為雙核心,將表藝「文化」化;拔高規格,廣邀名家執筆,例如試刊號裡〈懷念約翰凱吉〉由譚盾、林懷民、潘皇龍執筆,爾後專欄還有姚一葦、韓國鐄、漢寶德等大家,是重要起步。「林靜芸(第12至90期)、鴻鴻(第4至11期)」主編的「專業發展」時期承續精緻、「嚴選」之選題與評論,採責任編輯制,畫分戲劇、戲曲、音樂、舞蹈等領域,「專業」程度有時像學術期刊。 《表藝》100期,曾推出「尋找百分百的表演藝術雜誌」專題,是典型的「表藝架構」:深、廣、國內與國際。它跨國專訪德國《芭蕾舞蹈》(ballett-tanz)總編輯、英國《留聲機》(Gramophone)總編、美國《村聲》(The Village Voice)主編,穿插引介倫敦《Time Out》、東京《PIA》周刊、法國《影音視綜覽》(Telerama)及世界音樂雜誌《Folk Roots》等情報型刊物,另有德、法、美、日等國重要戲劇與音樂期刊的專文導讀,後附「台灣表演藝術類雜誌現況與未來」座談會,邀專家學者共商,這種慎重,是一個時代特徵。國際視野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想像「國家」:一段公共性的旅程
國家交響樂團(NSO)廿五歲了,作為以「國家」為命名的交響樂團,NSO所歷經的體制性變革、挑戰與重生,乃至於曲目、創意及節目製作的轉變軌跡,都與整個社會怎麼敘述「國家」有關。NSO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路,正是台灣歷經開放黨禁、報禁、解嚴、政權輪替、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及全球化/在地化重新思索的時程,台灣社會曾顛簸跌撞,NSO走得亦不輕鬆。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風城的璀燦樂音─第一屆「新竹之春」音樂節 兩廳院最近面臨十五年來最大的翻修計畫,台北音樂市場正悄悄南移? 最近新竹文化人士結合了產官學與在地媒體,籌辦第一屆的「新竹之春」音樂節,這項號稱「十倍速」的造城計畫,預計以十場音樂會、五場導聆、另有座談及向音樂耆老致敬等活動,邀全台各地「新竹幫」音樂家回老鄉報到,據悉主辦單位將邀李遠哲信心喊話,新竹人團結就是力量,排出的陣容一律是台北規格的高檔貨。 新竹幫有誰?醫師之子呂紹嘉、牧師之子徐頌仁、科學家之子林昭亮(菁英的小孩兒乎都會點什麼「音樂」,一點兒都不誇張)、青壯輩作曲家吳丁連、錢善華都有新竹血統。 首屆音樂節最大特色在於向新竹音樂耆老蘇森墉、楊兆禎致敬。前者高齡八十五,二年前交通大學才以口述歷史的記錄方式將其音樂創作、生平概要等網路化,建構了「蘇森墉音樂館」數位館,為新竹樂風鼎盛的來龍去脈,留下歷史的記錄;大會並將演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由子弟兵學生組成的新竹市立混聲合唱團、竹嶺合唱團協助參興,預料場面溫馨感人,深具傳承意味。 此番媲美「布拉格之春」的藝術盛宴,台北NSO難得全團出動,展開多場室內樂及交響曲,其中吳庭毓領軍演出貝多芬、莫札特的三重奏,而銅管組則在星期日午後專為親子打造兒童音樂會,其他尚包括林昭亮、王健等人的國際巨星系列、及鋼琴家辛幸純的貝多芬奏鳴曲目。 新竹人向來自傲有香山夕照、大清牌坊、巴洛克老火車站,也有清交名校為新興科技業打造人才,但這座「平均每四人就有一名大專以上知識分子」的風城,如果要更上層樓,第一屆的「新竹之春」,將是一個觀察指標。(黃俊銘) 【舞蹈】 偶像與經典齊飛─《拭窗者》與《天鵝湖》 威力強大的四月,有偶像,有經典,這個偶像屬於創作型,品貌兼具、才華洋溢,絕非一片玉女;這個經典則是沉澱了百年以上,被翻演的次數如天上繁星數也數不清。 要介紹偶像與經典,是史上最容易但現在最不容易的事。最容易是:愈早寫愈好寫,不過,愈晚寫,則愈容易找到「標準公式」;不容易是:要
-
最PAR!
會有改變的,也許
「我呈獻的是對音樂的一種愛,沒有特定的對象。這是一種無私的愛,可能是最大、最廣博的愛。」 「你確定五年後還會這樣回答嗎?」 「嗯,會有改變的,也許。」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無處聽樂,何不讀樂?─李歐梵《音樂的往事追憶》 農曆過年如果想要進入表演藝術殿堂,可能要失望了。二月照例是各大表演場地的年保養時間,音樂家多休兵居家養精蓄銳,預備三月再戰。好藝有好報趁時鼓勵各位愛樂人攜本好書,圖個耳根子清靜,徹底賞心「樂」目一番。 文學批評界的重量學者李歐梵出音樂書,有沒有搞錯?除了家學淵源(其父為作曲教育家李永剛),數些人不知,這位任教於哈佛名校的文學家至今猶以未能出走維也納習指揮引以為「終生遺憾」。李歐梵過去嘗抱怨其名西化,註定了他的漂泊人生,可是他似乎不忘父親所取的「歐梵」(Orphens),可徹徹底底是希臘神話中音樂神的名字。 書名《音樂的往事追憶》,李歐梵坦言追憶是一種悖論,過去一去不復返,充其量只是一種「重尋」(re-search),他相信過去人生片段所能追拾的「浮光掠影」盡在音樂,也盡是音樂,因此寫就成書。 李歐梵談心目中的「荒島唱片」、也自曝發燒友間的版本心結;他談音樂學領域熱門的「音樂語言的反諷」,也勾勒柴可夫斯基的同性情誼。書中透露最喜歡的鋼琴家是米開蘭傑理。他似乎不同意貝多芬,認為貝氏是為音樂形式而作;「他的音樂沒有一首我感動,他沒有旋律」。李歐梵也認為極簡派的格拉斯(Philip Glass)拿庸俗當趣事,不在他的品味名單之內。 文學課堂上有回教到《遊園驚夢》,李歐梵正愁如何向美國人解釋白先勇筆下「美人遲暮」的心境,不知怎得,想起《玫瑰騎士》的元帥夫人,李歐梵式的「往事追憶」,可能就從這樣的況味開始述說。(黃俊銘) 【舞蹈】 傳達起始與重生的希望─《創世紀》 遲早,你會問人、自問或被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兒來的? 或許你的父母曾經半開玩笑地回答:「垃圾堆撿來的。」或是:「石頭裡蹦出來的。」也或許你曾靦腆但強作鎮定地打開人體構造圖,為你的孩子解析精卵相遇的結果,但這個答案並未能終止,因為父母的前代還有祖父母,祖父母的前代還有前前代,族繁不及追溯。
-
專輯(一)
大牌盡出、議題不斷的音樂年
今年預計有維也納愛樂、北德廣播交響、英國皇家愛樂、聖彼得堡愛樂等大型樂團訪台,兩廳院也請出現代音樂團體EM攻非主流市場;歌劇有《莎樂美》、《崔斯坦與伊索德》、《浮士德的天譴》、《三便士歌劇》,華人李雲迪、宗緒嫻、陳泰成也有新演出,今年的音樂盛事,不論樂種規模、曲目幅度,很可能居歷年之冠。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新年的音樂新鮮事 新年有新鮮事嗎?北市交與普羅樂團(廖嘉弘領軍)照例仿維也納愛樂傳統雙雙推出「新年音樂會」,只不過人家的傳統是史特勞斯家族的音樂都算數,我們這兒定義更寬,北市交開出《阿爾卑斯交響曲》,連浪漫派後期的理夏德.史特勞斯都納進,至於普羅則維持了正宗「維也納氣質」。 一月管弦樂的重頭戲,請鎖定林克昌與呂紹嘉。長榮由林克昌領軍,去年擴編後「試演」反應不惡,尤其整齊畫一、紀律分明的團訓及每場必演台灣(世界)民謠的鮮明形象,看得出長榮迥異於公設樂團的經營格局。不過企業與藝術立場究竟有無扞挌,月初的「創團音樂會」將有答案。 呂紹嘉又回來了,這回跟北市交合作,帶來舒伯特的未完成與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呂紹嘉受德奧音樂訓練,有心人或許察覺他反而鮮少在台北演出正宗德國曲目,如今有三百年光榮傳統的漢諾威歌劇院音樂總監光環的加持,這位台灣之子取回什麼樣的德國經(canon)值得樂迷期待。 本月的室內樂演出不妨體驗「NSO與加布利爾室內樂」,簡文彬邀請維也納愛樂雙簧管首席加布利爾來台演協奏曲,順道夥同NSO聲部首席,玩一場在實驗劇場的室內樂之夜,簡文彬當年在藝專主修鋼琴,亦將親自下海放「手」一搏,這場超鮮組合不敢妄稱絕後,但肯定「空前」。 本月獨奏家鎖定薛偉。這位同《梁祝》齊名的小提琴家,去年的紀錄是擔任「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小提琴組的評審及正式加盟EMI,成為該公司唯一一位全球發行的華人音樂家(胡乃元只做區域發行),此番帶來貝多芬《克羅采》,並與高市國協演《梁祝》巡迴各地,這位骨子裡中國血液與濃濃英國風格調合出的傑出華人捧著新片來台,奉勸死忠唱片的老饕樂友,可以出門聽音樂會了。(黃俊銘) 【舞蹈】 多「層」表演引深思─白舞寺《七匡乙咚》 俗話有一句:看一個影生一個孩子,原意大約是貶的,指人誇張其事、大驚小怪;可是,想像力就是這麼來的,藝術創作恐怕也少不了這個過程。 一個孩子,不論他是不是孤獨的,不用人教,他早晚會對著一個「他者」說話。這個「他者」有可能是空氣、紙娃娃
-
主角上場
現代不協和音,如何「解決」?
《八月雪》拍板定案為「新歌劇」,按新聞稿上解釋是「將京劇與歌劇結合、超越傳統唱腔與作曲法」,高行健宣稱它是二十一世紀新劇種,台灣劇專與國光等京劇單位合作打造一種「前所未有、全能演員的全方位戲劇」,企圖心旺盛。 報載高行健為《八月雪》邀約作曲家與間一波三折,原定的譚盾意外退出,本地作曲家亦有意角逐,最後由大陸旅法作曲家許舒亞出線。其實若以傳統歌劇觀之,作曲者的重要性絕不在編導之下,按西方歌劇的規格,劇作詞是顏料,作曲家恐怕才是揮灑的畫匠。 許舒亞出身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九二年以作曲第一獎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曾獲第五屆貝桑松國際交響樂作曲比賽第一大獎,為中國作曲界極被看好的法系大將。早在《八月雪》之前,許舒亞已成功寫過芭蕾舞劇《馬可波羅的眼淚》,《紐約時報》語出驚人:「許舒亞的音樂給觀眾的巨大震撼,甚至超過了舞劇本身。」 去程式化、安「聲」立命 十一月初走進排演場,陳郁秀情商找來支援音樂訓練的李靜美、江靖波正巧未當班,高行健遂親自發號施令,鋼琴排練於是開啟音樂。演員實在不諳現代音樂曲折的旋律,音樂走到那兒,場上沒人摸得著頭緒,身旁的傳達只好透過小節數「轉譯」讓演員明暸,這是彩排即景,展現了打造新歌劇的為難。然而諾貝爾文學獎出身的高行健並不氣餒,乾脆信賴自己的藝術直覺、兼以小說家獨有的說故事本領,即興為演員解構劇作符碼、安「聲」立命。高行健要演員「去程式化」,也讓京劇賴以發聲的小嗓休憩,高行健要創造一種新的聲音,「讓人的從真嗓到假嗓的過渡中,找到新的運用。」 所謂的歌劇美聲(bel canto),是為美好的歌劇線條與特定的劇院空間服務,聲音的傳達能力與音色品質是檢驗所謂「美聲」最好的標竿,因此高行健找來李靜美做發聲訓練,除了開發京劇演員的「真嗓」,還希望此等真/假嗓音能穿透樂團、先聲奪人。 其實在中文歌劇世界裡,論辯各流派唱腔本難脫離本位,海峽兩岸都各有厚重的前史,八○年代從發聲法與語言的關係、平劇唱腔與中國歌可能的聯繫,一路爭論至九○年代(註);至於對岸的「民族/美聲唱法」論戰亦不遑多讓,高行健宣稱的「將京劇與歌劇結合」絕非華文界第一次試煉,對前人努力也不盡公允。 一次理念的冒險</stron
-
樂響思考
歌劇新勢力,怎麼走?
新世紀看歌劇演出,簡約與娛樂二股勢力已大致底定。因此不管你喜不喜歡,歌劇所面臨的競爭已經不是「與另一部歌劇」或者與「世界」共步的競爭。台灣的歌劇必須嚴肅地找到與李安、與果陀綠光、與《哈利波特》同台競爭的優勢,才有新的希望。
-
主角上場
從灰姑娘到Prima Donna
「從我的家鄉朴次茅斯市來到卡內基廳,如果長途跋涉約六百哩距離,需要花上三個星期,然而事實上,我卻旅行了人生的大半時間才走到這裡。」芭托的歌唱生涯不可謂沒有半點運氣,或許行事還真有傳言中的霸氣,然而不要忘了,她到底是多麼熱愛歌唱啊!
-
藝史探索
英雄與歷史之歌
迷戀表面的繁榮,沉浸於當中形式化的英雄、歷史性的題材,貴族們在「莊嚴歌劇」裡,好似看到自我的反影,卻也慢慢消耗他們所享有的特權和尊容。在桃花源式的鄉愁裡,無意識到,當時啟蒙運動,已匯聚成改變歐洲歷史的動力。
-
十週年專題
奔跑的獅子 林靜芸
一直覺得夏宇的詩句:「你不覺得她/她很適合早上嗎/你不覺得她很適合/譬如説/奔跑」,很適合用來介紹林靜芸。因爲她從第四期加入《表演藝術》起,陪我們奔跑過近百期;另外,據說她每朝游泳,偶爾玩大提琴,確實適合優優雅雅,早上來到。 許多人不知道,林靜芸歷經幾家藝文媒體主編,以爲該是新聞專業出身,然而她可是紮紮實實「學音樂的」。文藻法文科畢業後在美國著名的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拿到鋼琴演奏學士。哪裡知道方出校門,彈鋼琴的手不愼受傷,哭哭啼啼一個暑假後,林靜芸被福茂唱片相中,擔任旗下《音樂月刊》(原《罐頭音樂》雜誌)主編,據說「那個年代」的藝文記者(如中時的黃寤蘭)都記得那位記者會現場常以「流利英語」發問的音樂系女孩,而筆者記憶所及,音樂科班插手新聞領域,林靜芸也算是先鋒。 林靜芸現職爲《自由時報》藝文版主編,已屬於本雜誌「退除役官兵」級的元老人物,她主編《表演藝術》長達九年的革命情誼,幾乎同雜誌畫上等號。同事間流傳一個笑話,找不到照片問前任編輯,找不到前任編輯,問林靜芸就對了。 九二年從英國留學回台之後,林靜芸說她是「一寫完論文,就打電話跟黃碧端(時任兩廳院副主任兼《表演藝術》總編輯)報到。」當時雜誌正値草創,一切都在兵荒馬亂的階段,編輯沒天沒日的工作,在雜誌社打地舖也是常有的事。甫接下主編的林靜芸開始察覺整個編輯流程有問題,她將原本比較接近編輯「書籍」的人員配置重組,繼而畫分「戲劇/戲曲/音樂/舞蹈」等專業領域,讓每個編輯有獨立負責的區域;換句話說,在「表演藝術」的大架構底下,林靜芸希望個別編輯扮演該領域類似「主編」或者「責任編輯」的角色。而這樣的編輯思考也一直沿用至今,是許多人認定《表演藝術》尊重藝術專業的最好說明。 《表演藝術》多次獲得金鼎獎肯定,並且歷經幾番兩廳院人事更迭,依然獲得支持與尊重,林靜芸數度有感而發的表示「我想當初這批人堅持不走機關刊物、堅持上架銷售,如今看起來顯然是對的。」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這個雜誌「有意識地」將個人色彩降到最低,它沒有藝術人專斷的一家之言,並且作爲一個獨立運作的媒體,它並不自限以兩廳院節目爲唯一報導對象,林靜芸認爲這樣的做法等於「幫雜誌社找到了一個比較廣泛的民意支持。」即使轉任報界,她仍
-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教我如何不想她
我永遠忘不了大五的某一個炎熱的下午,老師正在「雕」我那破碎的法文咬字,爾後她突然很感慨地說:「我真希望你們趕快出國深造,語文變好一些。不過,那個時候我也看不到了。」 當時我幾乎不敢看老師那張慈愛又遮不住風霜的容顏,我只是覺得眼角一陣發燙,支支吾吾接不上半句。
-
新秀登場
覓一張歐洲歌劇院的通行證
陳興安當然是見了國立維也納歌劇院的總監夫人。雖「不中」,不過試唱間裡的假面微笑倒也離真正的歌劇院舞台「亦不遠矣」。所謂「見過世面」應該也超不出這種上上級的經驗了吧!
-
焦點
青春火焰的背後
「我有感覺我會贏,我想觀衆都喜歡我,我很感謝他們。」這樣的豪語出自十八歲的少年應該不算意外,因為青春火焰正在熾熱燃燒時,往往在舞台上是最動人與興奮交雜的。
-
焦點
一條實現夢想的日光大道
楊呈偉與他所帶領的「第二代劇團」算是亞裔人「新世代」的典型。他們更年輕,更沒有歷史包袱;他們的生活經驗就是美國經驗;他們的母語或許有其他選項,但通常是美式英語。楊呈偉以這一代所共同熟知的音樂劇文化做為初步認同,他試圖透過這齣即將渡海來台的《鋪軌》所續織的「大歷史」或許就是更深層意識裡的認同。
-
焦點 十五歲了,然後呢?
訪朱宗慶
「做人最衰──剃頭、打鼓、吹鼓吹。」甫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朱宗慶曾經在得獎感言上如此感慨地表示;不過經常自嘲出身平凡、是「打鼓的」的朱宗慶,如今的職稱是「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系主任曁研究所所長」,並兼任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總裁諮詢顧問,朱宗慶藉著敲打不僅改寫了台灣的打擊樂史,也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
研討會
關於國樂交響化的延伸思考
語義的不同程度理解造成「傳統」與「現代國樂」這二種不同槪念的語言機制錯置,這次在會場上的激烈火花常常都是這樣來的
-
焦點
騷動,開始解放的青春期
朱宗慶打擊樂團即將過十五歲生日,八〇年代的打擊青年如今多已為人父(母),清澀的學生氣質也換上堅定自信的表情;不會再有人問:打鼓能做什麼?不會有人質疑為什麼到打擊樂團「上班」。打擊與心跳是同一件事,都在思考生命的脈搏與能量。悠悠十五載,像是十五歲的青春期少年,開始蛻變並同時解放。
-
異人館
從青春榮耀的冠冕慢慢走來
私底下的簡文彬其實有種極為獨特的氣味:他的言談傾向「大而化之」,遇到關鍵問題常輕描淡寫、一語帶過;然而他並非不健談,說起歐陸歌劇院現在大量冒出些單憑一、二套曲目(repetoire)混口飯吃的青年指揮,又顯得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