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娜
-
四手聯談
人生是個奏鳴曲式
人生該如何「狂想曲」或「練習曲」?前者是過度亢奮的生活方式,而後者則是無聊、毫不存在、無頭無腦反覆著永無發展可能性的無謂事務。難道在我們人生曲目中,無法找到一種比較富有詩意的形式?
-
幕後筆記BEHIND THE SCENE
連體雙胞胎二十五年
國內知名的雙鋼琴搭檔魏樂富、葉綠娜夫婦,四手聯彈的歷史今年恰好跨越的四分之一世紀、進入了「銀婚」的階段。魏樂富以其生花妙筆、加上葉綠娜的精采編譯,為我們寫下這廿五年兩人一起「刷洗」黑白琴鍵的有趣點滴
-
音樂
女性而斯拉夫風味的彈奏
特魯爾的彈奏總是深入樂曲其中而非置身於外地掌控大局,與德奧傳統的「精神性」及樂曲結構為彈奏重點的詮釋哲學不太相同。貝多芬的作品一百一十一號奏鳴曲為貝多芬所作之最後一首奏鳴曲,曲中的悲劇性及精神性精聚力反映出人生的抽象掙扎與對比抗爭,然而在特魯爾的彈奏中變成了抒情、美妙的旋律刻劃與吟唱。
-
炫技的傳承
被引向毀滅的天才?
「當他欲製造出整個交響樂團的聲響時,他的兩手和手指都只在琴鍵上平靜地移動著,從不敲打;所有的時刻都是柔潤與豐沃佔著優勢,他一定擁有了不得的肌肉力量,讓他能夠隨著意願掌握一切。」Johannes Magendanz如此寫道。
-
回想與回響 Echo
在萬花筒中觀看巴赫的作曲奧秘
在巨大音樂廳中,以演奏會用的大鋼琴所彈出的聲音與音效,雖然音量與力度都強烈許多,然而,原本親密「貼近」的感受和氣氛,可能失色許多。
-
炫技的傳承
鋼琴家中的「神」
佛里德海姆晚年雖然充滿了困境,卻從不失幽默與迷人的氣息,這位出奇博學、具深刻洞察力的音樂家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一直念念不忘追隨著李斯特學琴時的興奮感與對音樂生命的熱情。他寫道:「我曾經走過製造音樂者的途徑;也夢過他們所做的夢,現在,一切都顯得如此清晰。我滿足了!」
-
炫技的傳承
詩意中帶銳利的炫技家
約瑟菲是一位極注意細節的「精緻」大師,他的彈奏總是以「精緻」、「詩意」為本質和精髓,是一位能彈奏如歌似的音色、在鋼琴上做出微弱聲響變化陰影多彩的鋼琴家。聽過他彈奏的人永遠都不會忘記其寬廣的彈奏風格,雖讓人容易理解,卻也帶有某種銳利。
-
炫技的傳承
鋼琴上的魔法師
曾經聽過李斯特兩位弟子達貝爾和羅森塔爾演奏的奧國作曲家沃爾夫描述道:「假使我們要比較這兩位炫技家(Virtuoso)的彈琴,一位是如一道燦爛的閃光;而另一位則是一片由煤塊引燃的火焰。羅森塔爾的彈奏使你燃燒,而達貝爾的彈奏讓你溫暖。羅森塔爾彈得如神一般,當我聽完演奏時,感覺恰似才從一片恐怖危機中,毛髮未損地僥倖逃出」。
-
炫技的傳承
鋼琴上的「小巨人」
達貝爾不僅琴技傑出,音樂常識更是無人能比。曾有人如此描述他彈琴時的姿態:「半人、半鋼琴的怪獸」,因為,他演奏時,幾乎人身已與鋼琴融合為一 !而他彈奏時的力量巨大無比,幾乎在每篇樂評中都離不開"titanic"(力大無比)的描述。
-
回想與回響 Echo
充滿智慧的鋼琴家
普雷特涅夫不彈衆人「想聽」的樣式,而是彈自己想達到的境界。當晚的貝多芬奏鳴曲正如他企圖想達到的「自然、自如、有效率,展現出巨大數量的小細節, 而不影響整首樂曲計畫的全貌」,因而流露出精神上的「交流與溝通」。
-
炫技的傳承
忠實於李斯特的偉人
畢羅喜歡放兩台鋼琴在舞台上,視情形,看演出時是把臉面對觀衆或是背對著觀衆,來決定「藐視」聽衆的方式,在一次他指揮首演布拉姆斯交響曲後, 聽衆們毫無反應,他轉身向聽衆們說「你們似乎還聽不懂這個曲子, 那我們只好再從頭演奏一次了」,這回果真掌聲如雷。
-
炫技的傳承
被世人淡忘的早逝天才
陶錫克的另一個拿手好戲是彈奏蕭邦e小調鋼琴協奏曲最後兩手平行的最快速音群部分,他不是用單音彈出,而是全都加上八度音,奔馳而下!每當他彈完時,音樂家們總會歇斯底里地不停鼓掌,而在台上的指揮也總是猛敲指揮棒喝采,直到棒子斷掉為止。這大概就是「炫技」的最佳範例吧!
-
炫技的傳承
站在鋼琴上的魔鬼
「我從未見過,有任何事物比他坐在鋼琴旁的樣子更完美了,雖然,他現在幾乎是位老人,他的磁力卻是無盡的,他彈奏時,我簡直無法消受,他能夠隨心所欲地讓我哭泣當李斯特彈任何悲愴的音樂時,聽起來就像他已經經歷過所有事情似地,而將每個人的創傷又再重新掀起。每個人曾經受過的苦,又再回到眼前。」艾咪道。
-
名家訪談
愛與執著的藝術家形象
這位目光銳利、頭腦清晰、年近七十二歲的鋼琴大師──德慕斯(Jrg Demus),應該算是目前碩果僅存,仍然活躍於世界舞台,並承繼著德奧傳統浪漫時期藝術家精神與風骨的鋼琴演奏家。他擁有自己的一個小音樂廳,全套的錄音器材、錄音師,他自創名爲Demusica──集合Demus與Musica(音樂)的唱片品牌。他曾經錄製過三百五十張以上的唱片,其中有許多是他自己的作品,他也擁有八十多架古董歷史鋼琴(古鋼琴),其中包含有史以來最老的一架「鋼琴」和貝多芬使用過的Broadwood鋼琴等等。他精力充沛,生命力強勁,對音樂熱愛與執著,隨時毫不妥協地與週遭音樂環境相抗衡,他堅持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口無遮攔地表達出心中的愛與恨。他對「鋼琴」樂器,與音樂上的知識及演奏經驗豐富,是足以讓所有習樂者嘆爲觀止。他眞是一位活在自己音樂王國中的「帝王」。 在一九六七年時,德慕斯曾經出版過一本類似「自傳」,名爲《詮釋的歷險》Abenteuer der Interpretation的書,書裡對音樂家及音樂現象及觀念多有論述。聲樂家費雪.狄斯考(Fischer-Dieskau)爲此書寫了序言,他寫道:「德慕斯不只是一位偉大、有成就的鋼琴家,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藝術家裡的思想家與文字權威。」因此,在此次訪談前,魏樂富又再重新仔細詳讀了這本書,並將其中一些理念提出來與德慕斯討論,雖然,我們把所有問題,都打好字,印在三張紙上,然而,德慕斯先生就好像他不看譜演奏一樣的,看也不看紙張一眼。他希望我們以對談的方式進行訪問。 訪談結束要不是急著帶大師去吃晚飯,他還會繼續不厭其煩地滔滔大談。他問我們是不是也覺得比起上一次十多年前來台灣,人們對音樂的知識「增長」了許多,不再只是外行人的表面空談。我們謝了大師爲台灣帶來的一切,他興奮地拿出了手邊最後一張舒伯特時代歷史樂器錄音的CD送給我們,而這也將成爲筆者對這位充滿著堅強生命力、活力、毅力的大師之最佳回憶。 文字|葉綠娜 鋼琴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
名家訪談
偉大鋼琴彈奏時代的最後一瞥
偉大的鋼琴彈奏時代已經過去了 ?「可以這麼說,是過去了!」堪稱二十世紀碩果僅存、仍然承繼德奧彈奏傳統的鋼琴家德慕斯如是說。最近來台演出的他,讓老樂迷驚歎其雖年過七旬、卻依舊硬底子打造的指尖工夫。本刊特邀鋼琴家魏樂富、葉綠娜夫婦專訪德慕斯,為這位屬於「偉大鋼琴彈奏時代」的大師留下見證。
-
德國
飛舞在八千八百個琴鍵上的二千隻手指
一百架鋼琴像巨獸似地分佈在巨大的舞台上,二十架平台鋼琴圍成二圈半圓,立在一個特別為支撐二萬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重量,而延伸出來加蓋的舞台上。另外的八十架直立式鋼琴則在原始舞台上,分成六排面對面地站立著。負責掌控二百隻猛獸的馴獸師普雷克爾特,用他的指揮棒精準馴服了二千隻手指。
-
音樂
簡樸與強勁的琴音
從第一個樂句開始,陳必先就展現了不刻意炫耀個人技巧,不誇張虛浮感情的彈奏技法。而這正是有別於其他國家演奏傳統,而真正屬於「德國音樂」的演奏哲學。
-
焦點
昇華命運之擊,打造璀璨舞台
佛萊雪承認,在他無法使用右手彈奏之後,整個生命因此改觀,然而,他還是堅強地繼續彈奏一些單獨只爲左手而作的鋼琴音樂,也開始學習指揮,從其他角度來認識音樂。佛萊雪認爲,在人生中,只要你願意接納自己,不論在多糟糕的情況下,都有可能產生美好的結局。
-
里程碑 Milestone
顚覆傳統的革命鬥士
固爾達(1930-2000.1)在近代古典音樂界裡,算是有史以來最激進,有著最強烈實際行動的思想革命軍。他不只在音樂上,甚至在言論上,都一直不掩飾、不虛僞地致力於實現使命。而他也是唯一一位,能夠橫跨古典與爵士的古典音樂家。
-
音樂
陽剛之美以外
如此充滿內在、親密感受的樂曲一到了龐大音樂廳中,自然就無法保有原來的氣氛與特質了!然而,殷承宗手下的〈雪泥蹤跡〉仍然成功的顯現了雪地裡孤寂蒼白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