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走吧!直到自己變成街道,變成路
右手寫書,左手教書的吳明益,以《浮光》一書,爬梳攝影史並書寫個人影像史。書中以「正片」、「負片」的結構方式將兩者並陳,互相滲透與對話。他透過「負片」的人文抒懷,也將自己揉進了「正片」的脈絡之中。這是《浮光》最吸引人之處,看一名創作者如何誠懇面對媒材、面對自己與拍攝對象。
右手寫書,左手教書的吳明益,以《浮光》一書,爬梳攝影史並書寫個人影像史。書中以「正片」、「負片」的結構方式將兩者並陳,互相滲透與對話。他透過「負片」的人文抒懷,也將自己揉進了「正片」的脈絡之中。這是《浮光》最吸引人之處,看一名創作者如何誠懇面對媒材、面對自己與拍攝對象。
欣賞完精采的音樂會之後,人人都期待如「甜點」般的安可曲。如今貼心的演奏家已經將它們完整打包,讓樂迷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將安可曲目通通帶回家。法國鋼琴家薩洛挑選了知名的巴洛克曲目;小提琴家希拉蕊.韓甚至廣徵安可曲目,親自挑選錄製。
在這「文創」兩字當道的時代,藝術家比任何時代都更卑微,因為在我們這個所謂的文創社會,藝術家不但要懂得經營自己,更要懂得如何提案子申請補助,而提案的文案有一定的寫法,一定的社會觀或文創邏輯,藝術家可能窮盡一生也不會寫那種文案,就譬如我自己就不會寫。
攝影:劉振祥 時間:二○一三年12月1日
去年四月,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舉辦了入厝儀式,正式宣告移師宜蘭利澤簡。九個月過去,劇團的工作行程依舊滿檔:演出、巡迴、推廣教學、國際交流於此同時,他們持續忙著打包、搬運、整理劇團十幾年來的家當,甚至又多租了一間穀倉,要讓偶戲村更完整。 原先多住在台北的劇團核心成員們也來到宜蘭租屋,展開新的生活。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說:「在這裡才發現,生活也可以很簡單。」儘管,他們一開始,是「想用較低的房租成本,換取更大的創作空間」;現在,往前邁進的夢想目標,卻一點也不簡單。向來嚮往法國陽光劇團生活模式的她們,期待將利澤簡的老穀倉,落實為偶戲創作基地,達成「國際偶戲村」的願景。
藝術經紀人沒有老師,全靠自己摸索,如果沒有像投資人一樣的眼光,肯定輸得悽慘,所以「挑對象」也必須要快狠準。但究竟要以什麼標準來評定?說白了,就是「喜歡」或「不喜歡」兩回事,只不過,為什麼?這就非常難了。徐鵬博說:「哪些是好的?誰不是我的菜?我心裡都有底。我就是找我很喜歡的。」
KUSO經典畫作,彰顯當代觀點,是許多藝術家愛玩的手法,台灣藝術家近期展出的「出古入今II:玩轉古畫」個展中,則是回到十四、五世紀「老大師」的時代,借用他們的經典繪畫,加入台灣元素,讓國外生長、習畫後返台定居的他,逐步建立面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方式。
剛過完年,馬上碰上的是西洋情人節。愛情在我們的人生中占多少分量?愛情有多少層次?愛情的真諦為何?愛情會造成人性的變異嗎?電影也許無法解答種種問題,我們也無法一一試煉,但電影總是展現出愛情的種種風貌與變形。
到紐約去玩,你肯定不會錯過百老匯音樂劇,諸如《獅子王》、《歌劇魅影》、《美女與野獸》等。然而,你知道東京也能看到同樣規模的音樂劇嗎?除了語言改成日語之外,其他包括音樂、燈光、舞台、服裝,幾乎一模一樣,以日本人的「龜毛」要求,有些技術甚至超越紐約!「四季劇團」目前在日本有八個專用劇場,每年超過三千場的演出,一天估計大約有八場,如果加上巡迴公演等,多的時候全日本有十二個地方同時上演。在東京有「春」、「秋」、「夏」、「海」、「自由」五個劇場,其他還有北海道四季劇場、新名古屋音樂劇劇場及大阪四季劇場。
身兼作曲家與詩人的戴洪軒,逝世迄今廿年,透過三部文集的重新編輯、集結而成的《狂人之血》,我們可以認識這位宏觀的、全方位的藝術家,他寫詩為文的一桿利筆,總是能一針見血地一再道出驚人之語,這在以前國內音樂剛起步的「青澀年代」固然獨樹一幟,即使到了數十年後的今日,這些詩文仍不見一絲老化的皺紋。
以七首蕭邦名曲為底,鋼琴家謝世嫻改編出蘊含自己生命思索的作品,說明了謝世嫻心目中的蕭邦並非永遠那麼多愁善感,而是偶爾也擁有一些透明晶亮的玫瑰色夢想。一樣以經典來發想,拉赫瑪尼諾夫與顧拜杜琳娜都曾有異曲同工的創意。與前輩作曲家挑探戈,舞步更是令人沉醉!
我說寫作者最好有個其他工作,其實意思與維吉尼亞.伍爾芙說過的經典名言差不多:女性要從事寫作,最好有錢和屬於自己的房間。那麼,女性如何擁有錢與自己房間呢?如果僅僅是靠丈夫提供,那麼不是屬於自己的,如果是屬於自己的,那麼錢從哪裡來?
地點:中國廣州大劇院舞台 時間:二○一○年十月六日
「藝術行政」這四個字,大概是近五年,因為文創產業的瞬間發達,即便不是名列關鍵字排行榜裡,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可就算是對圈內人,面對這些大部分只出現在節目冊演職人員名單的名字,不進場的黑衣人(劇場技術crew的簡稱),到底藝術行政在做些什麼,也仍然模糊得很難解釋。但從洪凱西的身上,可以看見的,不只是這一代中堅藝術行政的自我養成之路,或許能明確一些藝術行政的定位與未來可能的方向。
在台灣頗具知名度的日本攝影大師杉本博司,近期舉辦在台首次個展「時光.淬鍊.影像」,展出一九七○年代成名以來的代表作約五十餘件,包含「透視畫館」、「劇場」、「觀念之形」、「服飾雕刻」與「充電場」等系列。在杉本建構的極簡世界裡,光線與時間被濃縮成詩意的觀念影像,呈現人類記憶的深層,探尋人與世界的連結。
今年的農曆過年落在一月底,台灣電影延續著往年的好氣勢,也在一月端出了熱鬧的賀歲片,同時為弱勢發聲的紀錄片也沒有缺席,共構開啟了二○一四年的台灣電影。
坐落於馬德里市中心的馬德里皇家劇院(Teatro Real de Madrid),隔著東方廣場(Plaza de Oriente)與馬德里皇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對望,連同緊鄰的伊莎貝拉二世廣場(Plaza de IsabelⅡ,俗稱歌劇院廣場),以及頗具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特色的舊城區,共同建構了馬德里市中心最具特色的建築群。
劇場影像設計師周東彥與編舞家周書毅合作的《空的記憶》,在演出之後,交出了一本實體記錄書,透過影像與文字,將創作過程中的問題,回覆解答。如果對周東彥而言,《空的記憶》是「一首不小心寫大了的詩」,那麼,或許這本劇場書就是詩背後清晰的註解。
都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當最後的音符在空中消散後,舞台上就什麼也沒有留下。然而在音樂類型中,比「稍縱即逝」更短暫的,非即興莫屬了。若將一般音樂演奏比喻為舞蹈,那麼即興演奏的舞蹈場所,就像是在鋼索上。在演奏的同時又即時創作,雖然在舞台上處處是危機,卻也常激發出潛在的能量。
重看《大亨小傳》,我非常喜歡巴茲.魯曼的詮釋。我看出小時候看小說及舊版電影沒看出的重點,《大亨小傳》不只是在講述一段無望之愛,其實是在說一個黃金時代中道德淪喪的故事。而無論是過去或現在,富者恆富,這是金錢社會的潛規則,而每一個社會都一樣不平等,金錢就是階級。
地點:國家戲劇院後台 時間:二○一三年三月七日
最近在「flying V群眾募資平台」上出現了一個專案,標題是「帶著鋼琴去旅行 X 無盡熱血音樂環島計畫」。這是四個橫跨七年級前後段,熱愛音樂的大男生成宗翰、盧易之、蔡曜宇、簡子毅,他們相遇後觸發的夢想計畫。 年輕人談夢想,聽起來總似輕狂不切實際,但他們在募資前已完成此計畫的東部行,出發時間點是在四個人相繼退伍後的三個月內。或許沒考慮周全,或許細節不盡完善,資金也不足,就連計畫能申請補助的管道都還弄不清楚。不過要談行動力,毫無類似經驗的他們一頭栽進計畫之中,在超乎想像的短時間內身體力行,無疑是行動力十足。 採訪當天是他們固定週末早上的排練時間,約在製作人成宗翰的家,也是他們平時的排練地點。一抵達,旅行的要角之一兩千三百c.c.重型機車Alice停在樓下好好地在那率先迎賓。他們為每一台旅行用交通工具取上名字,重型機車、器材車、補給車,都是他們充滿生命力的夥伴。
一九八八年,史蒂夫.妮可思(Steve Nichols)發表《後人類宣言》Post-human Manifesto一書,儘管學術界和藝術界對於「後人類」的定義不一,但是這個詞彙已普遍運用在形容當代社會分歧、複雜的生命經驗與身分認同。陳明惠策展的「後人類慾望」匯集英、澳、德、日、韓、芬蘭、挪威與台灣等廿五組藝術家的六十件作品,分別從複製人、跨性人、改造人等三個面向,詮釋「後人類」這項文化課題。
阿莫多瓦、奉俊昊、伍迪.艾倫、三谷幸喜和諾亞.鮑姆巴赫,有什麼共同點?他們都擅長自編自導,一條鞭地創作出風格鮮明的作品。十二月他們各自端出精采影片,影迷有福了。
被譽為「低音管教父」的徐家駒與「豎琴教父」的李武男,在成為「教父」的路途上,其實都做了很多外人不解、付出與回收不成正比的「傻事」,但他們努力的領域,或許沒有明星的光環,也沒有聚光燈的亮麗,但缺少了這些「多餘」,不圓滿的不僅是舞台上的樂團,還有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