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umns
專欄

 

 

 

專欄 Columns

情懷

生活中有多少個釋迦拈花,耶穌上十字架,都是極好的,文學、藝術的表現,也是最真實的宗教啟示,我們就算看過,後來也記不全了。明知道「此中有真言,欲辯已忘言」,明知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都是最高的文學、藝術的表現,可是就沒去實踐,沒去仔細體驗,也就打不開它們免費的「啟示」了。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慌,廿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文字|李立群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專欄 Columns

它很美,但不是我的菜

品味是要被培養的,愈多的接觸,了解愈多,可以作為參考的質素就愈多。但往往從外面看,和在裡面長就是兩碼子事。用看的畢竟只是視覺、聽覺和頭腦的事,而從裡面長的多了很多身體力行和時間的浸淫,當然能夠體會的事自然不同。這件事怎麼說都說不清楚,所以我們可以用它說不清楚的模糊地帶盡情地去演繹自己的想像和理解。

文字|古名伸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專欄 Columns

寫企畫案的隱藏版密技是:可以成為生活享受的理由。趁機趕緊找些不錯的演員和設計互相聊聊刺激刺激,偷一些想法丟進企畫案裡,順便吃吃喝喝下載些新的八卦也不賴。反正早點準備,寫得好又有錢拿,何樂而不為?反而我們應該捫心自問,這次為企畫案花了多少心力?寫的如何?或許我們花太多時間更愛耽溺在痛苦的、偉大的、藝術家的自己。

文字|王嘉明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專欄 Columns

聊聊

另一個優點,他有在急就章又不得不像打亂仗的電視表演中,盡量幫助演員的能耐,讓演員可以充分發揮;稍微有點名氣的演員,或多或少都有點「超級尊嚴」,一捅就傷,所以導演何演員溝通的能力,往往會成為一齣戲拍攝效果的關鍵。告訴你「結論」或者「指令」和教導你如何「思維」與「創造」,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文字|李立群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專欄 Columns

從《封神榜》到複雜理論

每件事情好像也都有它自己的封神榜,時間到了,該上榜的人就自己飄了上去。也許其實只是我年歲漸長,對於人和事的網絡大了,比較能運作帷幄,所以因與果的順序其實沒那麼玄。尤其數學家已經計算出來,世界上每個人與另一個人的關聯,絕對不會超過六個連結,不管他們有多麼地天南地北毫不相干,都逃不過這個運算。所以人類的文明與心思,會如蝴蝶效應般地有其相互影響的法則。

文字|古名伸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專欄 Columns

變聲男孩的「喔咿喔咿喔~~」

「哈囉!」他用著裝出來的低音說,直到他發現那是他媽打來的電話。「嗨~老媽!」他的聲音變高,分岔音突然出現,雖然他盡量保持小聲講話,但我還是完完整整地聽到了所有用鴨子叫聲講的談話內容。啊哈~被我發現了,原來他一直在偽裝。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全盤跟我的室友們招供,一起偷笑他。但我們都喜歡馬特,所以決定不告訴其他人。直到現在,我還經常想到馬特,並試圖在臉書上尋找他,但都沒成功。

文字|范德騰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專欄 Columns

改,比原創難,很多原本的文字和設定不太能直接拿來用,過程中多了一個步驟是扮演,資料的大量閱讀,是為了演好莎士比亞、杜斯妥也夫斯基或吉本芭娜娜,演好得先撕裂自己,如何用他們眼睛看到這世界,如何用心感受他人,然後用手寫下這些文字,然後以這樣的表演/感應/附身,望向眼前的劇場及所有參與者,重新想像,如何實際地,創作一齣作品。

文字|王嘉明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專欄 Columns

就這麼回事

「雖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的人,是我們經常可以欣賞得到,又很願意羨慕並且學習的人,但那是一種什麼人?舉個例,舉不出來!也就是偶而會發生的一些人和事,當他們沒有天天發生的時候,犯不犯錯誤?老天會扣幾分還是加幾分?大概不是這樣計算的。是人,都得先想清楚了再決定怎麼活!那還真是很難活了,我到今天還經常是迷迷糊糊的。

文字|李立群
第290期 / 2017年02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專欄 Columns

寫不完的(續)

李安替美國拍了一部「主旋律」電影,拍得好,全世界持不同觀點的人,默默地再看,默默地被教育。他比巴斯天幸運多了,因為時代所帶來的民主自由環境,讓李安不須真的去戰場,也可以在資訊的幫助下,做到一個導演內心真實的表白,而又可以脫離心理事實的造作,觀眾也不需要真的去戰場,通過電影這種作品,也可以達到了心情與心靈的自我超越。

文字|李立群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專欄 Columns

名字真的很重要!

美國總統選舉後,大家都很震驚希拉蕊敗選。在接下來的幾天,同一個主題的笑話,會有許多不同的版本,並被廣泛地流傳著。我看到的第一個是:最悲傷的音符。在這些字的下面,有著用五線譜標示的三個音Si、La、Re。我大笑。希拉蕊敗選,這是她的悲歌。我把這個秀給我太太看,她也笑了。第二天,有個類似的笑話被流傳,但這個更進一步。這三個音被標示成音名,變成BAD。所以,她沒有贏得選舉,是因為命運,任何台灣算命師,都可以跟她這樣說:「如果妳的名字是BAD,那怎麼可能贏?」

文字|范德騰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專欄 Columns

寫不完的

他在家畫了一幅客廳的角落,一個小小的壁爐,裡面有一堆小小的火光,微弱而有溫暖,壁爐上的東西有花瓶,瓶裡有花,有個小盒子,盒子上放了一尊聖母像,牆上貼了好多畫,沒裱過的,一眼看過去暗淡中有溫暖,更有寧靜,明白了畫家來自於遍布屍體、戰車和爆炸的環境他是個人,他畫這幅畫是在修行;一個不到卅歲的年輕人,買走了那幅畫。

文字|李立群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表藝年鑑廣告圖片
專欄 Columns

即興,無所不練

我覺得臉開始發燙,大家在等我出牌,但我的大腦當機了!我看著那排混成一堆的牌,不知該打出哪張。好心人說:「不要想,丟出去就對了。」我覺得腦漿真的要炸出來了,我整個呆滯,最後,好心人幫我抓出一張牌丟出去,其他三人連想都沒想的丟出牌,然後又輪到我了。我的大腦仍不管用,頓時,我感到了即興的尷尬。

文字|范德騰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專欄 Columns

如果只是提提問,那根本不叫好奇,那頂多是表演好奇,什麼事前功課都沒準備又厚臉皮又想推卸責任的人,常常也是問問題最多的人,例如許多人會舉美國學生常常課堂提問踴躍,但美國人有比較聰明或有智慧嗎?刻板印象總是讓人厭煩,如惡靈般不斷騷擾糾纏。話說回來,如果連好奇的問題都沒有,那寫什麼劇本?導什麼戲呀?

文字|王嘉明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專欄 Columns

舞蹈行旅

這個舞蹈世界是空前的,沒有國界的,雖說語言也許會造成某程度的困難,一但進到舞蹈教室或劇場,所有的困難等級就隨之降低許多。我不知道其他藝術領域如何,但知道相較之下舞蹈人是比較沒有語彙障礙,並且容易跟人分享空間的。全球化讓邊界模糊了,舞蹈人從一個小小的領域出走,老的、小的,如進行一個約定好的計畫般,在世界各地通行無阻。

文字|古名伸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專欄 Columns

經典!

其實,我們小孩也喜歡老歌,但有些太慢、歌手又愛浮誇抖音的愛情歌,真的就讓我們不敢苟同。我姐姐很愛用取笑的方式模仿這些,她會假裝拿著麥克風,把頭往後仰,然後把嘴張得盡可能大,並在那拉得無敵長的抖音上,伸出舌頭上下擺動。我們其他人會瘋狂大笑,完全不能懂我們的父母為何會喜歡這種恐怖的歌。那時,我媽就會說:「也許這首歌沒有變成經典,但它在當時可是很受歡迎的呢!」

文字|范德騰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