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ture
專題

Y│Yes, I do

準・馬寇爾:永續就從想像如何讓世界更好開始!

文字|準・馬寇爾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劉奕伶:永續就從思考開始!

文字|劉奕伶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陳品蓉:永續就從現在開始!

文字|陳品蓉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蔡博丞:永續就從B.GREEN開始!

文字|蔡博丞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葉素伶:永續就從小事開始!

文字|葉素伶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莊菀萍:永續就從吃喝玩樂開始!

文字|莊菀萍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孫瑞君:永續就從上班族的平凡小事開始!

文字|孫瑞君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櫻井弘二 :永續就從珍惜每一刻開始!

文字|櫻井弘二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Z│Zoomers

Z世代 推動永續走向未來的關鍵族群

文字|張慧慧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永續 A to Z(五)

R│Rights

舉手,為自己權利做對的事

收到這篇書寫邀約時,得知獲得的字母是「R」,要談「劇場中的權利」,於是突然好奇為什麼「R」是「權利」,我想應該就是「Right」吧!但為何「右邊」是「權利」?又為何是「正確」?查資料的時候,知道右邊與西方信仰的關係,但我加上了自己的想像,讓這個詞更具有畫面:當投票的時候,人們舉起慣用手右手作為同意票;又或是舉起手在抗議現場表示反對現況,作為自我權利的爭取。有人將手舉起來表達了自己贊成或反對,這是我對「Right」的想像,要舉手才會獲得屬於自己的權利。 請問,有沒有便當? 我剛接觸劇場的時期,是現在所謂「小劇場運動」的後期,那時我常常在許多為各種社會議題倡議的小型劇團演出。由於住在家裡沒有房租的經濟壓力,覺得自己可以幸運地降臨在這個世界,能夠以一點點能力為這個社會付出,其實是開心的。以致於演出都不會很在意工作費,常常一個演出下來,可以獲得一個簡單的便當,和劇組一起吃就很滿足。而慶功宴更是那時在排練高壓期,鼓舞整個劇組的動力。還記得有一年我計算自己整年度的收入,大約是6萬吧,那是在我離開每個月3萬2的軟體工程師之後的幾年。 有次我在一個經常為弱勢發聲的劇團,擔任小型呈現的導演。即將演出的前兩個小時,問製作人前輩便當什麼時候來,還記得她原本平淡的臉,突然將眉毛轉成八字眉、嘴巴噘起來,苦臉的表情說:「因為這個計畫沒有通過補助,所以沒有便當。」我這才知道,原來有演出不但沒有演出費,連便當都沒有。有便當不是理所當然,看著演員們的表情,自己感受很懊悔,如果一開始就說清楚,就會有心理準備或是不參與。而這段經驗就成為了後來在藝創工會做的論壇劇場《請問,有沒有便當?》,為的是未來不要再有懊悔的我。 簽一份「對」的合約 而在以工會理事的視角觀察了藝文領域兩年之後,發現合約在台灣,尤其是藝文界非常不盛行,除了不習慣之外,有聽過一種說法是,寫合約會把很多事情說死了,如果之後演出盈餘多了也不方便分給大家。相信讀者們一定知道這個說法的結局,演出沒有砍人事費就萬幸了,怎麼可能有盈餘? 又或是另一種更具夢想的說法是,藝術作品的誕生過程,充滿著那些無法被言說、文字的事物,而那些事物正是藝術工作者一直被吸引的,因此,應該把重點放在那些真
S│Stage

面對舞台的出生到死亡 永續製作再進化

文字|楊金源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T│Theater

劇場建築的永續變身原則

文字|吳岳霖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U│University

藝術高等教育的永續行動

文字|盧佳培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V│Vehicle

低碳的交通工具

文字|黃梓柔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W│Warehouse

讓「共好」成為「永續」

台灣表演藝術倉儲環境的提升 文字|吳岳霖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X│∞

循環經濟 讓物件不只有一次的生命

文字|袁浩程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永續 A to Z(四)

N│NPAC

國家兩廳院:我們已在「永續」這條路上,持續前行

已營運超過35年的國家兩廳院(下簡稱兩廳院),不只是台灣第一座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更是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指標,因此必須跳脫單純「演出場地」性質,強化公共性與社會影響力。從「人人、數位、有機、無牆」到「永續共融、韌性治理、智慧創新」的營運策略,其實都是藉策略的延續、盤點與整合,去回應一座劇場、或是不只是劇場如何永續營運的可能。不過,兩廳院對於永續思維的出現要到2021年之後。以此為座標,透過回頭檢視、現階段盤點到未來規劃,既是在呈現「永續」於兩廳院發展的時代切片,也在找尋兩廳院在劇場永續與世界劇場的位置。 尚無永續思維下的先行作為 兩廳院面對永續議題最根本的、也最困難的是建築本身,因為30多年前的設計理念本就不會將節能等方向納入;所以,這十多年來已陸續汰換老舊燈具為LED燈具、空調設備轉為冰水主機等。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形容,兩廳院已經存在,不可能打掉重練,就好像一個人外觀好好的,但內臟全都得換過。 另一方面,從2016年開始,兩廳院也陸續完成合於法規的無障礙席次、身心障礙席次、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坡道、服務台感應線圈等硬體設施,並且藉由口述影像、輕鬆自在場等設計,進一步往所謂的「共融場館」邁進,呼應「人人的劇場」價值,讓不同民眾都有可能走進兩廳院欣賞演出。 這些看來皆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作為,其實初始並非透過永續思維來想像與規劃的。以場館的硬體更新來說,包含燈具、空調等,最初是很實質面地解決劇場電能與電費的耗費。而「共融」也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重新定位一座場館的功能與存在意義,作為兩廳院前一階段的主要目標。這些都明確呼應了永續發展目標對於社會共好、環境保護等面向的實質作為,讓兩廳院在擬定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時,能夠從「共融」走向「永續共融」。 以2021年作為發展基準,也與全球COVID-19疫情導致的危機有關。負責國際交流與發展的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觀察到國際對於永續的討論,進而透過聯合國於2015年公布的永續定義,回頭檢視兩廳院的過去,才察覺兩廳院在無形中已符合部分項目,特別是「共融」之於優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性別平權(Gender Equality)、減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
N│NPAC

臺中國家歌劇院:永續,在生活裡發生

文字|吳岳霖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N│NPAC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扎根深化,讓藝術可以永續

文字|吳岳霖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O│Organization

團結是力量 聯盟攜手探索綠色未來

文字|齊義維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P│Production

從命題作文到內在思維,製作與創作裡的劇場永續

文字|吳岳霖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Q│Q&A

許艷玲X何鴻棋X嚴孝銘:永續與時尚的藝術化

文字|李秋玫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永續 A to Z(三)

H│History

「永續」概念的發展簡史

什麼是永續? 從英文來看,永續性Sustainability是由sustain+ability 組合而成,sustain意思是「支持某人或某事,使其能夠持續生活存在」,ability是指 「能力」,合在一起簡言之,就是「可持續的能力」,因此「永續性」,也常被稱為「可持續性」。 永續概念的發展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國際社會共同認知到現代化發展模式造成環境惡化,人類社會所仰賴的自然生態遭受損害,會中通過《斯德哥爾摩宣言》(Stockholm Declaration)強調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經濟、社會、人權的健全發展都至關重要,須國際合作共同面對,會議的座右銘「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也成為現代環境運動的重要標語。 1987年聯合國第42屆大會「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首次提出了將經濟發展、自然資源保育以及社會公平和包容三者結合起來,並將「永續發展」一詞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 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Rio+20)以「我們想要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為題,提出新永續發展典範,強調消除貧窮,促進永續、包容與公平的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改變不永續的消費生產模式,保護生態系統與自然資源的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On the Road to RIO+20, Stamatios Christopoulos, 2012 https://www.slideshare.net/undpeuropeandcis/united-nations-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