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鑠齊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如果我是植物,碧娜就是適合我的天氣!
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的資深舞者多彌尼克.梅希(Dominique Mercy),從第一次訪台演出《康乃馨》時就令人極為印象深刻,與碧娜合作超過三十年的他,這次更主持舞蹈工作坊,帶領本地舞者體驗碧娜式的舞蹈。本刊趁此機會,訪問這位優雅的舞者,一談他與碧娜工作的種種。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簡潔.入世.熱情馬祖卡
我們觀賞碧娜對於社會關懷的手法,她善用簡單的取材、直接的陳述,藉著事物的比對來呈現議題的特性。是一種感知(to perceive)的過程,她讓我們在感官的世界接收到「生猛般」的資料,並且轉換成真正可用的資訊。讓我們實際感知到內在心靈對這世界的意象,而非外在世界的本身。
-
戲劇
打嘴砲比打手槍爽
在這一齣超過三小時半的戲裡,導演掌握著精準的控制能力,既能讓觀眾笑,又能讓演員哭,導演真是徹底把他的劇場當做一個「作秀場」,讓他的觀眾在這裡想要得到的,就像看一場電視綜藝節目那樣消費他者、娛樂自已罷了!
-
音樂
瑕不掩瑜、充滿童趣的冒險之旅
《糖果屋》的製作十分用心,在傳統的詮釋裡包含了許多創新的思維,試圖在市場和理想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點。雖在某些樂段時,歌手和樂團的默契度不足,略為可惜,但整體而言仍是瑕不掩瑜,成功地引領全場的大小朋友們進行一場充滿童趣的冒險之旅。
-
專題
郭文泰 白皮膚下的台灣靈魂
美國長大,目前定居台灣的河床劇團編導郭文泰(Craig Quintero),深深地迷上這兒的一景一物,而他在劇場創作裡所探討的內容,更是與台灣經驗密不可分,米系列三部曲《鍋巴》、《稀飯》與《爆米香》,就是他在台灣生活的最佳紀錄。
-
戲劇
殘缺的肉眼.折扣的心靈
可惜的是,在台北的演出,且不論因巡迴而減少的場景,上述極美而撩亂的視覺眼見帶來的卻是表面、制式且空洞的表演,缺乏最重要的心靈感動。台灣觀眾付出了一流的高票價,欣賞到的卻是打折的演出。
-
專題
王耀慶 活在當下 愉悅旅行
活躍於電視螢光幕的王耀慶,觀眾對他的印象或許停留在綜藝式的喜感之中,然而在去年底上演的《水滸傳》裡,卻在王耀慶的身上看到了最精到的舞台細胞,讓觀眾不禁大呼過癮,如此的多樣王耀慶是否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旅行經驗,值得期待。
-
專題
張翰 修煉旅行 內在發光
張翰,旅遊衝動型水瓶座,去過日本九次、大陸的內蒙雲南北京上海,他屈指歷數:「巴黎、雪梨、洛杉磯、曼谷、普吉島、峇里島、尼泊爾」繁如天星,就像他的經歷一樣多元:他是電影與舞台劇演員、紀錄片與廣告片導演、廣播電台主持人,還有,目前仍是自由行遊客,嚮往成為真正背包客去年張翰在林奕華的《水滸傳》中飆演兄弟情義,今年的《西遊記》,則變成一場修煉,旅行就是修煉。
-
戲劇 七名劇作家 九則生活片段
徐堰鈴《約會》 拼接城市女同志的愛情
台灣劇場編導演全才徐堰鈴,延續以往的關注主題,帶來新作《約會》,集結十七位演員,七名劇作家,以九則生活片段,拼接起現代城市女同志的愛情樣貌,熟成一串甜美的有機片段。一改前齣作品《三姊妹》的寓言體意識流,徐堰鈴這回寫實得很。
-
藝號人物 People 笑聲中 有強壯自己的力量
呂曼茵 在劇場找到回家的路
來自後山花蓮的呂曼茵,一路從劇場走到螢光幕前,從演員到編導,一貫用她溫暖如和煦陽光的笑聲,穿越層層生命中的低潮陰暗。雖然在螢幕的演出已獲肯定,但她仍覺得自己是屬於劇場的:「劇場是我最終要回來的地方,我覺得在劇場就跟在家裡一樣舒服!」這個月她將演出戲盒劇團的《攔截,公路》,愛樂劇工廠將搬演的《宅男的異想世界》也是出自她手,讓我們透過她爽朗的笑聲來認識她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極簡音樂達人
賴偉峰 藏在硬式冷調下的 熱靈魂
賴偉峰小檔案 媒體工作者,資深樂評人,古典啟示錄台長,音響評論專家。欣賞古典音樂超過二十年,聆賞極簡音樂約莫十年;收藏古典樂唱片六千張,極簡音樂CD將近五十張。在極簡音樂中聽到神聖,幾乎出神忘我。 「我會聽現代音樂有兩個因素,一是音樂顯現出當今的時代性與激起使命感,二是在古典和浪漫樂派之外,想要有個冒險,去聽聽不一樣的音樂!」資深樂評人、「古典啟示錄」個人新聞台台長賴偉峰感性描述他的極簡音樂之旅。「心情需要沉澱時,適合聽極簡音樂。」然而,「當你陷下去之後,卻能感受強大的情緒感染力,它不明顯著相,而像隱性的環境氛圍。」冷中之熱,重覆性漸次累積的張力,聆聽極簡音樂竟是這麼弔詭的回事。 極簡音樂初聽雷同,境界不一 極簡音樂,或稱極微音樂、低限音樂,最大特色在於重覆性。它運用極少的動機,讓一段旋律或節奏不斷反覆與變化,如同布拉姆斯的三十二段變奏曲。就變形而言,古典音樂是改變一個樂句的語調和和聲,極簡音樂則變動非常小,但時間累積長,音樂連續性強,「所以你能感覺到它的變化性,就像『今天天氣很好』這句話,連續講一百次是不同的。」賴偉峰生動比喻。每支極簡音樂,初聽似乎雷同,但音樂家的想法和樂曲標題,使曲子的意味境界不一樣。例如菲利普‧格拉斯的《法老王》、《機械生活》象徵性濃厚,而《沙灘上的愛因斯坦》則在劇場舞台之外讓音樂延展。 賴偉峰談到喜愛的極簡音樂家:「菲利普.格拉斯是美系而城市味的,他的作品文化質感濃厚,接觸面向深廣,例如野生動物、環境議題,將之與作曲結合,構成多元題材與具有認知高度的作曲風格。」另一位是以《鋼琴師與她的情人》電影配樂聞名的麥可.尼曼(Michael Nyman),他的音樂是「歐系的極簡主義」,擅用絃樂、鋼琴、與電子樂中低音等配器,以古典音樂元素和系統進行拼貼、倒裝,比如在他的音樂中可聽到普塞爾(Henry Purcell)的低音、舒曼的旋律、莫札特的和聲混用,將傳統的對位、和聲、節奏賦予時代生命,匠心獨具。 表達資本主義的社會疏離感 史帝夫.賴克(Steve Reich)是上述二人的前輩,他是混音魔法師,<em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林懷民:雖然陳舊,仍是間體貼的好劇院
它是華格納式的空間,德國歌劇院的翻版。面對如此大的舞台,我們的製作反趨精簡,這個超大舞台日後成為一個丈量尺度。九○年代以後,到兩廳院首演新舞作,接著就可以到全世界巡演了!這對雲門來說深具重要性。
-
戲劇
一種文化產業式的豪華感
管你喜不喜歡林奕華的戲,他的最新作品《水滸傳》,毫不掩飾地把這個消費社會最時尚的「身體主義」,轉化為一種文化產業式的「豪華」場面,用來阻截原著強烈的傳統意識,你就不能不承認,「非常林奕華」的想像力較台灣同世代的劇場導演實具有更敏銳的「現代」感。
-
戲劇
劇場?商場?
《水滸傳》是一個林氏商場體驗的過程,在全劇真實與扮演的交錯中,小至賣笑與娛樂、他對經典的拆解、他在劇場創造出的時尚幻象,大至論述裡對消費主義的回應(他只是回應,並不是站在不同陣線上),讓觀眾在其中各取所需。他改變了台灣劇場向來習慣尋找精神依歸的表達方式。
-
專題
朱中愷 耽溺紅酒與爵士的戲劇張力
資深爵士樂評人朱中愷,除了是經驗豐富的媒體工作者,也是音樂圈內知名的紅酒迷,更蒐藏了不少經典紅酒,而嗜好爵士樂與紅酒的他,更是從兩者中都享受到多面向的戲劇力量:「如果沒有音樂和酒,來消解生活中的煩,我可能會工作大潰敗。」朱中愷的肺腑之言:「紅酒也讓我知道什麼酒適宜搭配巴洛克音樂或霍洛維玆的鋼琴曲,體會另種平衡的美感。」
-
歐洲人文筆記
捉風,捕影
他們捉風捕影。林懷民一直對光影有很深的感觸和運用,而從九一一後,蔡國強意識到宇宙的悲愴感。他們一起說說,一切又不算數。捕風捉影,回到宇宙。雲門是一個宇宙。
-
藝號人物 People 以人文素養折服歐洲的台灣指揮
呂紹嘉:音樂會後,盼你我抱著滿滿充實的心回家
編按: 這個樂季,蒞臨台北的國際巨星之多,令人目不暇給。除了歐洲大樂團外,更有揚名國際舞台的亞裔音樂大師。今井信子與鄭明勳的舞台丰采,相信留給台灣觀眾很深的印象;每年固定回台演出的「台灣之光」──呂紹嘉,今年更將與陳必先──被歐洲樂壇譽為「中國奇蹟」的鋼琴家──攜手打造亮眼的曲目。經由專訪,我們發現這些大師們的共同特色:亞洲的嚴謹思維、世界村的國際觀、深研典籍、關懷當代,當然,也看到舞台下,大師們深厚的人文光采。 我總是期許自己,每次演出能讓聽眾在不需事先作功課的情況下,自然地被曲子吸引,跟我們一起經歷全新的音樂旅程──這也是音樂藝術所以特別之處。 ──呂紹嘉
-
舞蹈
身體意象消失於隱喻不在之中
崛起於七○年代戒嚴時期的「雲門」,它所意味的就不僅是戒嚴政治所賦予身體動作的一種保守性,從《薪傳》即可略見一斑,直至現今仍能看到從「太極導引」發展到以書法為概念的中國情調,無一不是身體在翻轉之中可以掰出五、六個以上的動作,大概只能說看「雲門」的觀眾,也許無法適應當代舞蹈其實可以不需要那麼多動作的,或者說動作不應該用來只是壓迫身體在移動時產生動力。這次「雲門」在最新的舞作《風.影》中,號稱與當代重要藝術家的合作,讓我們期待的是兩位大師的合作在表現當代性上,所更能揮灑出來的恢宏格局。 在拚湊起來的動作中迷失的觀點 林懷民作為《風.影》的編舞家,他的表敘能力幾乎都被覆蓋於蔡國強巨大的陰影下,如何在最好的timing把代表蔡國強符號的「爆炸」在舞台上呈現?這也不僅是因兩位大師的合作,而產生這個令人好奇的問題,更可能因此創造了華人藝術家在當代藝術上一種新美學的表現形式。 然而,答案竟然是通過投影的方法來呈現蔡大師的作品記憶,這就顯得有些些抄捷徑了,當然為了這樣的呈現形式,又不得不設計出舞者模仿京劇場面的耍大旗技藝,好讓「爆炸」投影在白色大旗上面,這一切都合情合理到近乎跟看好萊塢電影一樣,令人(尤其是曾在廣場看「雲門」表演的那五萬位觀眾)在小市民的審美經驗上產生很單純化的滿足。 而當代舞蹈中所被論述的「舞蹈」之意義,在這支號稱以結合當代藝術為創作議題的舞作上,就看得出左支右絀,其「意義」不是通過身體意象的形塑而產生,卻在拚湊起來的東、西方動作之中漸漸喪失,終至看到後半部,仍然無法從編舞家提供讓我們可資運用的元素(裝置、影像、聲音)中,建構出一個在觀賞上通過現實思維得以捕捉其意的觀點。 就算有編舞家自己形塑的隱喻嵌於其中,譬如說,玻璃鏡斜掛而倒映出來的身體像顯微鏡下蠕動的生物,配上了青蛙呱呱叫的音效,詭異有餘,卻因「爆炸」語境所延展的旨意缺少了一定的穿透力,當碰到這樣稍具「意義」的隱喻,反而無法讓詭異配合作品議題而產生一定的效用性;語境缺乏了這樣的效用性,反導致作品的隱喻系統在穩定性上的不足。 動作無力形塑身體隱喻的深度感 或者說,場面上諸種所呈現的意象,是用了一種被化約了的語言所表達出來;假若那
-
戲劇
各自精采的舞踏與南管
由於劇本本身詼諧逗趣,《朱文走鬼》若是照本演出其實已經相當討好。可惜南管和舞踏雖然各自表現得可圈可點,卻在融合時出現了落差,除了南管演員在舞踏的表演上味道不足之外,整體性也因為這樣的落差而被削弱。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回顧與前瞻-為表演藝術「開拓視野」,就要比大眾的眼光再前進一點
如何開發新節目?就要看創意!
外貌威嚴又華貴的兩廳院,看似「老成」,其實也不過剛要迎接二十歲的成年禮,本刊特地專訪兩廳院的大家長藝術總監平珩,一談兩廳院的「生日願望」。平珩指出,她希望兩廳院的形象可以至少是「五十歲的外表,三十歲的活力」,能夠更親民,可以瘋狂,也可以優雅,而且是一種品味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