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亂碼2010》 純粹肢體的變幻旅程
編舞家古名伸新作《亂碼2010》將在十位表演者包含九位舞者與一位音樂家的共同即興編創下展開一場場無法預期未來的挑戰,有如一個球隊,如何傳接球,如何出招接招;不說故事,但在非語言的肢體動力行為中,卻照見濃縮版的人生,舞者上演的可能是愛情、事業、家庭、自我等林林總總,觀眾亦可在觀看中搜尋線索,編製自己的故事。
-
焦點專題 Focus
傳統清音 踏出勾欄的美麗探險
南管音樂家王心心,雖然一身傳統氣息,但在創作的路途上,卻是開放不拘的。從與現代舞合作的《昭君出塞》、《琵琶行》,到近期將上演的兩檔演出:與歌劇導演漢柏斯合作的《羽》及與指揮家簡文彬、導演魏瑛娟合作的《時空情人音樂會》,跨界的實驗讓王心心一次次嘗試超乎以往的南管演出形式。而她最在意的,仍是在這些跨界的實驗中,找到讓鍾愛的南管音樂,與時代俱進的路途。
-
焦點人物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張秀如 澆灌南台灣的芭蕾園丁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張秀如,二十多年來在南台灣執著耕耘芭蕾舞蹈教育,更創立舞團、每年費心製作舞劇演出,就是為了讓一手教出的芭蕾舞者,能有上台讓技藝精進的機會。雖然台灣的芭蕾發展可說是相對弱勢,但張秀如仍期待:「希望大家多看到芭蕾,多運用芭蕾,台灣的孩子絕對可以跳芭蕾!」
-
演出評論 Review
一場純淨的「奉獻」與「吞噬」
開場時廚房食具的鏗鏘聲,與後來兩位演員斬釘截鐵、呼吸貫徹的台詞,交相呼應,帶出了吃食和饑渴(或說不滿足比較合適)的狀態。道具與聲音小得恰到好處,空調悶得、氣氛緊張得瀕臨壓力邊緣,導演沒有考慮塑造誇張的女妖造型,私下反而能讓這兩位質地純淨的演員,義無反顧地為導演理念「奉獻」。
-
演出評論 Review
符號化時代 無厘頭感性
《月球水》儘管「玩」得瘋狂,大致來說都謹守舞蹈劇場的特質舞蹈,原就是身體和空間之間,不斷建立出新的關係。只不過每一段建立新關係後,並不企圖堆砌成一完整的意義,相反地,卻是各種意義的消解、斷落。編舞家流暢操作這些通俗符號,錯亂嫁接,從而顛覆原符號所指涉,也釋放了我們無形間被萬萬千千符號綁縛著的心智。
-
演出評論 Review
王羽佳與台灣的邂逅
王羽佳以十足浪漫的風格表現史克里亞賓,並在樂感上帶出史克里亞賓最崇拜的蕭邦的影子,同時以超技方式的表現彈奏一首左右手完全是八度組成的練習曲,激動澎拜地表現俄國作品的火焰。她那令人屏息而乾淨俐落的快捷八度手腕技巧,展現了一種職業級的演奏水準。
-
新銳藝評 Review
一場達辛妮亞與達辛妮亞共同的追尋
達辛妮亞的追尋,並非只停留在各文化中以性別為分野的主體/客體二元論(事實上,這在廿一世紀早已算是老掉牙的議題)。當唐吉訶德建構了一個瘋狂失序的想像世界,對抗當時已具有現代資本社會雛型的原則秩序,達辛妮亞也同樣拒絕再現任何明確的界線與分類。這並可從她如何在劇中玩弄雙關語看出端倪。
-
特別企畫 Feature
爵士,為何愛「女聲」?
只要有爵士女伶,總是演出票房保證,這一點不只在台灣如此,在世界各地也情狀一致。為什麼爵士女伶會這麼吸引觀眾目光?她們的迷人之處何在?又憑什麼與男歌手分庭抗禮,甚至更受到樂迷青睞?本文從「歷史」、「人聲當作器樂」、「新時代」等角度分析,探討爵士「女聲」的魅力來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老三大」永銘人心 新女伶色藝逼人
不同世代爵士女歌手的「超級比一比」 說起上個世紀的爵士女伶,赫赫有名的當然是所謂的「三大」:莎拉.沃恩、比莉.哈樂黛和艾拉.費茲傑羅,這三位創下的爵士傳奇迄今依然傳唱。而後輩女伶也是人才輩出,不同於前輩的出身草莽、走江湖練出一身歌藝,新女伶多出身學院,而且多數面貌姣好,更樂於嘗試多樣風格,企圖走出與前輩不一樣的爵士之路。
-
特別企畫 Feature
Scat即興揮灑 玩聲音魅力無邊
Scat是爵士歌手在演唱完歌曲的主要旋律後,會使用一些沒有意義的母音,讓自己像樂器一樣的即興,並不演唱歌詞。Scat女歌手有很多,爵士女歌手吳青推薦了美國的迪迪.布里姬沃特、歐洲的瑪麗亞.琵雅.狄薇朵、亞洲的韓裔旅法歌手羅韻萱,她們每一位都身懷絕技,讓我們來看看吳青眼中她們「玩聲音」的精采功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清新可人女孩風 甜得讓你上癮
爵士樂女伶中除了有渾厚與狂野的歌嗓,也有「甜」入人心的柔情美聲。前輩的典範就是去年以八十高齡逝世的布洛森.迪兒莉,迷人的後輩則有去年前後訪台的史黛西.肯特與珍.夢海。雖說都是「甜姐兒」,卻也有濃甜與清甜之分,各擅勝場,就是讓你聽到上癮。讓我們聽聽聲音也走甜美風的歌手史茵茵怎麼說。
-
特別企畫 Feature
輕吹民謠鄉村風 爵士歌姬撫慰你心
雖然貼上「民謠鄉村」的標籤,與感覺上都會感很強的爵士似乎沾不上邊,但在廣泛爵士大海中,還是有那如鄉村民謠般撫慰人心的清新歌聲:除了有歌路寬廣如台灣天后江蕙的黛安娜.克瑞兒,還有歌路本身就很鄉村、長得又很「鄰家」的諾拉.瓊絲,以及在結合南美民謠與爵士吉他演奏上大放異彩的芭蒂.阿薩德。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低沈感性 帶你放鬆享受慵懶爵士
伴隨著鋼琴或吉他,低沈而感性的女聲,就是這麼容易卸下你的心防,讓你只想抱個抱枕往沙發上一靠,慵懶放鬆地進入那美妙的爵士音樂世界。爵士女歌手的低音女傑不少,本身也是低沈嗓音的Tammy唐么玫特地為本刊讀者推薦她最愛的三位:雪莉.荷恩、「塔克與貝蒂」的貝蒂與卡珊卓.威爾森,介紹她們各具特色的低音魅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她唱得瞎掰 你聽得陶醉
你不知道的歌唱惡趣味 「即興」、「擬聲」等這些高難度的爵士歌唱技巧,對爵士歌手來說是較高的演場門檻。這些技巧學會了,唱爵士樂當然不再是困難。不過,學會這些東西還有沒有其他的幫助?說來有趣,幫助還真大!忘詞了可以用咻比嘟哇的擬聲演唱含混過去,或是即興自創融入當下氣氛的歌詞蒙混過去,聽眾不但不會開汽水,還會給你用力鼓掌咧!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特才藝 造就出人頭地
女歌手在爵士樂壇想出人頭地,光有一副天生好嗓子,是遠遠不夠的,超越職業演奏家的樂器技巧,讓人眼睛一亮的創作能力,鮮明個人風格與演唱能力,這一切幾乎都只是基本配備而已。真正有辦法引人注意的,往往都有一些獨特的才藝與能力──譬如會模仿,或嫁對人,甚至是超級印鈔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蓮.艾莉亞:JAZZ是讓人盡情釋放自己的媒介
出身巴西的爵士女伶艾蓮.艾莉亞,是樂壇罕見的傑出歌手與卓越的鋼琴家,自小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下長大,很早就確立了要走上演奏的路線。她以慵懶富磁性的聲線、細膩咀嚼歌詞意境的演唱方式,自在感與歌曲詮釋風格,展現了Bossa Nova的神韻精髓。這次她將擔綱「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的壓軸演出,趁此機會,本刊再邀爵士音樂節目主持人沈鴻元,與艾莉亞先來一場輕鬆愉快的越洋訪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夏日瘋爵士 濃濃古巴味
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一樣邀來多位大師級人物演出,包括薩克斯風手帕奎多.德里維拉、鋼琴手邱裘.瓦爾德斯,還有新生代傑出的薩克斯風手約書亞.瑞德曼與壓軸的爵士女伶、鋼琴手艾蓮.艾莉亞。前兩位大師都出身古巴,都將古巴音樂與爵士風格巧妙融合,展現獨特的音樂風情,也讓這次的派對顯得「很古巴」!
-
即將上場 Preview
古典芭蕾?現代芭蕾! 台北展藝競風華
今年邁入第四屆的「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依舊邀請多位來自國際知名芭蕾舞團的舞星來共襄盛舉。這回除了依然有精采的經典舞碼中的雙人舞演出,更將展演六支首度在台灣演出的現代芭蕾作品,展現芭蕾舞的多元和豐富。
-
即將上場 Preview
即興、輕鬆、幽默 美式踢踏舞動自由
由舞工廠舞團舉辦的「台北踢踏節」,將邀集紐約、東京、台灣的踢踏好手齊聚一堂,透過研習營、講座、即興之夜和《節奏,大放異彩》四個部分,帶給民眾自由奔放的美式踢踏盛會。同時演出也首度移師高雄,南台灣也可以看到美式踢踏的自由奔放!
-
即將上場 Preview
《漣漪效應》 思索人際間能量永續
《漣漪效應》說的是現代社會中廣泛的人際互動效應:人人希望擴散自身的資源和力量,發展出不斷擴散的臉書網絡、不斷擴張的媒體形式能量互相撞擊,卻也互相消融。肢體語彙包括不拘流派的現代舞動作,講求「銳利」與「分解」;武術的彈腿、馬步、翻滾;街舞的breaking、popping、wave;民族舞的S型三道彎的角度運用。孫梲泰以free style的表現手法,將之融合成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