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旅德編舞家林美虹最新力作
《北方旅館》 窺看每道房門後的秘密
旅德編舞家林美虹在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於今年三月首演了新作《北方旅館》,共有十一幕及數段插曲,像部電影般,由十五位舞者分別扮演不同角色,表現光怪陸離的族群,陸續地進出旅館,像是生命中的過渡驛站。有人努力開創未來尋求新機,有人則沈浸於過往的悲痛回憶,帶著破碎的心離開。每個門後都暗藏玄機,每個房間裡似有說不完的秘密,而每個靈魂深處更潛藏著無限渴望、焦慮與不安。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新聞/劇場,戲劇化的一體兩面?
同樣一則國際新聞,在印度、德國、美國、古巴、中東會有什麼不同的處理方式?近幾年以創意批判聞名的柏林劇團「里米尼會議紀錄」(Rimini Protokoll)(註1)的新作《插播新聞:每日新聞秀》Breaking News: Ein Tagesschauspiel,在巡迴多個歐洲城市之後,七月十六日來到了慕尼黑Muffathalle演出,讓觀眾在兩個小時內看遍各國新聞台,自行評斷電視新聞對事件的呈現方式,體驗新聞的戲劇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掘探人性深處 挑戰藝術可能
具法國舞蹈發展指標性的「蒙彼里埃舞蹈節」,每年編舞家在這裡演出為數相當的首演新創作,使這個舞蹈節成為透視法國當代舞蹈藝術面貌的重要節慶。本刊駐法特約記者羅苑韶親臨現場,特以專文介紹四檔首演舞作,形式殊異、表現大膽,或探索人性或探索藝術本質,都讓我們得以窺見法國舞蹈的多元面向與豐富思考。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在巴黎夏日藝術節 到作曲家家裡聽音樂
巴黎夏日藝術節今年昂然邁入第十九屆,依然菜色豐富多元,在劇院關門休息的暑假,巴黎人依舊可以在戶外與非正式表演場所享受藝文饗宴。像「到皮耶.昂立家待一小時」這樣的節目,讓觀眾到作曲家皮耶.昂立的家聆賞他的音樂作品,像是進入創作的殿堂膜拜,令人更有不同的感受。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Theatreland導覽,優游倫敦劇場百年風華
倫敦西區向來被暱稱為Theatreland,三五步便是一家劇院,不論是愛德華時代建立的百年老店,或是近年落成的新穎場地,各自上演口碑戲碼,再怎麼迷路都有戲看。近來「倫敦劇院協會」巧思推出Theatreland Walking Tour活動,號召戲迷跟著專業導遊穿梭巷弄,藉由參觀各家劇院建築及解說軼事,以瞭解倫敦戲劇百年近代史。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舞奇才莎夏.瓦茲 推出十五週年回顧展
曾經帶著作品《肉體》造訪台灣的德國當紅編舞家莎夏.瓦茲,今年九月將歡慶舞團成立十五週年,特地在駐團地「放射系統」推出十五週年回顧展,除了有Waltz this way!的慶生派對邀請民眾免費入場同歡外,更有一系列瓦茲的作品回顧演出,讓熱愛舞蹈的觀眾可以見證一個舞蹈家的藝術成長與試煉。
-
藝壇動態
「拉芳.LAFA」舞團巡演國外,表現亮眼
【台灣】 「拉芳.LAFA」舞團巡演國外,表現亮眼 由知名舞蹈家許芳宜與編舞家布拉瑞揚所共同創辦的「拉芳.LAFA」舞團,近期的新作《Song V》,請音樂大師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作曲,以極簡音樂搭配肢體,發展許芳宜在葛蘭姆技巧之外的可能性。這支作品於今年七月受邀為美國維爾國際舞蹈藝術節的開幕表演,大獲好評;緊接著許芳宜又將前往雅各枕舞蹈藝術節,配合之前曾參與拍攝的《慢舞Slow Dancing》攝影展作現場示範,《Song V》也將在當地演出五場。而於今年九月下旬,拉芳舞團還受邀至紐約的秋季舞蹈節,演出經典舊作《Single Room》,這是台灣舞團第一次受邀參加,拉芳舞團於國外逐漸綻放光芒,令人期待!(林侖靜) 探索社會的脈動,「2008台北雙年展」九月開幕 二○○八年台北雙年展由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廣邀各國藝術家參與,本次是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探尋的主軸主要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所呈現出的社會混亂;包含都會轉型、外勞處境、國家分裂、戰爭情勢、生態破壞等等,而許多藝術家更來台灣製作在地作品,各種作品將以影像、裝置、行動藝術等方式展出;此外,本次展覽還有「介入式行動創作」,部分作品將被記錄後重新編排呈現。活動期間亦將同步進行研討會、影展以及營隊,讓創作與觀眾產生對話,而展場除了台北市立美術館主展場外,更擴大範圍,在台北啤酒廠、小巨蛋、中山美術公園、捷運忠孝新生站等地都有不同的呈現,「二○○八台北雙年展」展期自二○○八年九月十三日至二○○九年一月四日。詳情請洽:www.taipeibiennial.org(林侖靜) 「國際海報設計三重奏」九月登場 246 捷克與波蘭在全球海報藝術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高度的藝術眼光與審美設計令人驚豔,本次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與學學文創志業共同策劃的「國際海報設計三重奏/International Trio of Poster Design」展覽,將於九月十日至十月十二日,在學學文創GALLERY(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207號)展出捷克、
-
藝術家的OFF學
拆房子折房子疊房子
不同於其他建築師,對於空間維度的變異思索與折疊空間結構的設計實踐貫穿Calatrava所有作品,遊賞他的建築如歷經一場拆解(或組合)空間的視覺益智遊戲,觀者可任意由一組弧線、曲面、稜柱或尖角入手,試著找出反覆的元素,開始拆房子折房子疊房子甚至聞見樓宇結構線條因反覆串接衍生而出的節奏,如歌般。
-
專題
方文山 舞台,另一種人生風景
今年剛以〈青花瓷〉再度拿得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的方文山說,自己寫的歌被稱為「中國風」純屬無心插柳,就像他高職畢業,當過水電工、貨車司機,原本想要拍電影,還認真上了編劇班,卻意外踏入歌壇,被封為「中國風大師」;如今更被屏風表演班編導李國修相中,參與新作《六義幫》的演出,走上舞台。他的人生,彷彿總是不按牌理出牌,但仔細推究,才發現這些生命轉折並非偶然。
-
專題
新象30 繁花綻放
新象三十歲了。 三十而立,可喜可賀。 三十年的拓荒,播種,耕耘,灌溉,成長,到今天的繁花綻放,不易,實在不容易。其中有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委屈、折磨與承擔;多少迷人的片刻與欣慰的時光。「新象」自己感受得到,會寫在許博允的傳記裡,但也印映在朋友們的心中,更會記錄在台灣的文化發展的史冊上。
-
專題
挑戰每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我和許博允的工作性質雖然大不相同,但在「伺候」藝術家這件事上,卻有許多交集。三十多年來,許先生憑著個人魅力與意志力,成功說服許多「大牌」藝術家來台,過程備極艱辛。而我有幸幫他們分擔許多「瑣事」,也算是為台灣的文化觀光盡一分心力。
-
藝@書
如果你老是商業不成、藝術不就
對搞創作的人而言,藝術與商業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一直都是個課題,要嘛你完全不鳥這事,要嘛就得好好被它糾纏。劇作家紀蔚然的新書《誤解莎士比亞》就大剌剌地找「商業也成,藝術也就」的劇壇前輩莎士比亞麻煩,一路Kuso出一本言之有物的捧腹佳作;而看來藝術商業兩得宜的設計家葉錦添,卻是在《神思陌路》中道出創作心路,原來訣竅就在兩個字:放空。
-
藝@CD
帶著孩子聆聽 隨著音樂認識藝術
孩子只是小,不笨,易感的心也能分辨質感,靈活的小身體也需要活動。本文介紹的三組CD,都非常適合家長或老師帶領孩子聆賞,或帶動唱跳,或隨著故事欣賞美好音樂,讓孩子的心田萌發藝術的種子。
-
藝@電影
意外的人生,就是如此動人
平凡如你我,不免都想在電影中體驗不一樣的意外人生,九月第一週同時上檔的《偽鈔風暴》、《交錯效應》與《在屋頂上流浪》,恰巧都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藉著別人的坎坷,坐一趟意外人生的雲霄飛車。
-
藝@電影
荷索是瘋子,也是知識分子的良心
充滿了熱情與悲憫心的德國電影與紀錄片導演荷索,創作路上做過許多常人難解但令人動容的事蹟。集結荷索重要作品、七張DVD一套的《荷索電影神話》,讓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瘋狂執著與獨特美感。
-
達人推薦
鴻鴻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常客推薦—曾美蘭、周冠妘
-
演出評論 Review
廟口才看得到的粉絲傳奇
-
特別企畫 Feature
時代新音 一洗傳統之耳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體驗日本時代的藝文風
現在去東京旅遊,「銀座」可謂必到之處,百貨公司、精品店、畫廊、餐廳和有名的歌舞伎廳應有盡有,好不繁榮。但是你能想像在日據時期的台灣,在當時的南北大城也都各有一條被暱稱為「銀座」的商店街嗎?你可知道那時的少年郎也和時下的年輕人一樣:看電影、泡咖啡店、逛書店,甚至還去玩賭馬、海水浴、打撞球?也許他們會對「清國奴」的稱謂感到反感,會對日、台不平等的待遇私下抱怨,但是卻也不可否認的,由於二十世紀初的台灣現代都市開始逐現雛形,許多休閒娛樂也開始趨於多元化,隨著西方現代戲劇(Drama)的引進,台灣的「新劇」也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了。本月份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閹雞》與十月即將上演的《高砂館》,都是那時的「新劇」代表作,於是本刊就藉著這個機會,製作了「台灣新劇.復古流行ing」的特別企畫,帶領讀者領略日本時代下的寶島藝文風。 同樣是在日本時代被引進台灣的留聲機,在當時也挾帶著爵士樂,飄洋過海地從美國新大陸一起進入了這個美麗的島嶼。這個被維吉爾.湯姆森(Virgil Thomson)形容是「自歐洲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以來,最震懾人心的民間音樂」,以它通俗的熱情與演奏者可參與音樂創作的即興解放形式,與「新劇」一樣,在本地落腳、生根,並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混入了些許的上海風,而後更是伴著一九五○至七○年代的美軍駐台基地的與ICRT廣播的設立,JAZZ在台灣也更加地「搖擺」了起來。當然,近年來兩廳院一年一度的「夏日爵士派對」更是成功地將爵士樂推上了大舞台,成為台灣爵士樂迷絕不可錯過的盛宴。在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的節目中,除了有知名的西方大師來台獻藝之外,還有日本的爵士鋼琴手上原廣美與台灣的Delta On the Main Street(DOMS)、絲竹空爵士樂團等一同加入,在本期的雜誌中,編輯部也準備了第一手的專訪與介紹。 在稱之為數位時代的今天,各種藝術創作也因為電腦的加入,而有了新的風貌。但你可知道,藉著電腦的軟體程式,編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現在就請讀者們趕緊翻開本期的【藝活誌】看看,說不定未來的舞台演出創作上,你也可以參與其中,畢竟在web2.0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不可能,也許哪天會出現有一支開放給網友共同完成編舞的舞作上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