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電影導薦Movie
三月奧斯卡,獨立製片雄覇天下
從今年奧斯卡入圍名單可以看出,今年是獨立製片的天下,雖說李安將是大贏家,仍有許多好看的電影不容錯過,三月上映的有大衛.柯能堡的《暴力效應》,與伍迪.艾倫的《愛情決勝點》;李安的同學史派克.李也推出最新力作《臥底》。
-
歐洲人文筆記
他一直在動,他叫比爾
除了舞蹈,他可以在同一時間裡創作幾個不同領域的作品,他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動的人,當他不動時,便是在思考動與不動的關連,身體與空間甚至身體與記憶的關連。比爾從來不想下一秒鐘,常常,他的世界秩序只剩下呼吸,他的舞者或穿襪子或穿舞鞋,但都有無窮無盡的身體想像,舞蹈的狀態便是宇宙的狀態,從來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只是活著,跳著,甚至於安靜,再安靜。
-
演員的庫藏記憶
春暖花自開
好花就像一個好作品,是創作者的心靈在創作的過程中,彷彿接觸了永恆;尤其是當他們在老人院裡最後綻放時,充滿了我這樣欣賞者的心靈,成為一種對我這種人的救贖。那花開得多艷、多乾脆啊!
-
狂飆繆思
變奏曲的挑戰
在一首變奏曲裡,通常會有快速度的變奏、慢旋律線條的變奏、大小調的變奏等,然而在樂曲的最後,還是會回到完整主題呈現。但是最難的還是「開始」,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旋律是最具挑戰性的,就像那群在卡內基廳聽柏林愛樂入門音樂會的小朋友,或是在台北某一個圖書館裡坐在第一排聽演講音樂會的小朋友,他們都不知不覺地開始了。
-
兩廳院達人
與藝術家面對面的「千手觀音」
我們常笑說,節目部是「藝術家」,能與藝術大師對談創作的形式與內容;節目部是「採購」,要有高度鑑別力及敏銳度,從國內外眾多藝術「菜單」裡,挑出叫好又叫座的節目;節目部也是「業務行政」,談價、簽約、核銷、請款、協調一手包。他們是接機、叫車、扛行李、訂房的「藝術家保姆」,同時也是「張老師」,每當導演創作遇到瓶頸、劇本難產,搖身一變當起心理諮商!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丁劇場—劇場演員的朝聖地
歐丁劇場是怎樣的一個劇場?為何能成為世界各地戲劇工作者絡繹不絕前往的朝聖地?二○○二年策畫邀請歐丁劇場來台演出,並曾赴歐丁劇場擔任客座講師的本地劇場工作者彭雅玲,從她與「歐丁人」相處與親身的經驗中,娓娓道來歐丁劇場之所以特殊之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漂流的文化島嶼,要在劇場中相遇
歐丁劇場創辦人尤金諾.芭芭縱橫劇場近半個世紀, 他跟亞陶一樣寫出詩意而充滿靈光的理論書籍; 和葛羅托斯基一樣與固定班底、持續創造出令人信服的演出。 亞陶跟葛氏俱往矣,幸好還有芭芭讓不同的身體文化在劇場相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學習如何學習」,正是我們創團的基本精神
尤金諾.芭芭上回應兩廳院之邀,來台參與2002年國際劇場藝術節演出時, 曾在劇院舉辦一週的大師班課程, 負責翻譯的李立亨,最後一個下午跟大師進行了一場訪談。 芭芭的每一本書,總是充滿詩意的文筆和親切的語法。 訪談中,他針對導演、劇場跟觀眾的關係等議題,也作出許多精采回應。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安徒生日記出發
《安徒生之夢》探討失去夢想的人生
尤金諾‧芭芭以這篇安徒生的日記為抽象故事的主軸,團員再以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為材料發展,打造出一個關於安徒生的王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杜麗娘的現代驚夢
《遊園》的故事意念取自湯顯祖《牡丹亭驚夢》一折。舞台上的甄詠蓓是個現代打扮的女園丁,傾注心力照料一花一草,內心卻遊走於天堂與地獄之間,思尋屬於自己的神仙美眷。女園丁一人在舞台上喃喃自語、寫信撕信、來回走進,以創意強烈的肢體感,演繹杜麗娘死後的魂遊。而甄詠蓓獨挑大樑,融合京劇身段與現代劇場的演出,更是此劇一大看頭。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天馬行空的契訶夫狂想曲
《短打契訶夫》劇本選材自契訶夫五部短篇故事,以《列車上》為結構主軸,描述四名旅客登上開往俄國冰原的火車,再串聯起《殼中人》、《卡契坦加》、《打瞌睡》以及《羅特希爾德家族的小提琴》,笑中有淚的精采故事於焉展開。該劇表演融合了豐富的想像力,透過台詞念白,默劇般的精準肢體,即興喜劇般的笑料,極簡形式,打造一齣契訶夫狂想曲。
-
藝號人物 People
寧靜致遠 淡泊中的不凡藝業
將於三月初來台的知名鋼琴家、有「俄國鋼琴第一夫人」美稱的蕾昂絲卡雅,以紮實的鋼琴功力與細膩的風格詮釋,遊刃於德奧與俄國曲目之間,曾是鋼琴大師李希特最推崇的雙鋼琴搭檔,不凡的室內樂功力,更是連鮑羅定四重奏與阿班.貝爾格四重奏都點名盛讚。曾訪問多位國際知名鋼琴家的樂評人焦元溥,也從他訪問蕾昂絲卡雅的經驗出發,專文介紹這位鋼琴夫人的不凡藝業與音樂人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面對大師,你準備好了嗎?
雖然二十年來,國家交響樂團已經接待無數國際指揮,但真正在世界樂壇具有巨星分量者,紐約愛樂指揮羅林‧馬捷爾是第一位。三月十七日,馬捷爾將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出,樂團能從大師身上學到什麼「馬捷爾經驗」?資深樂評人楊忠衡從馬捷爾的音樂背景及大師地位,在演出前深入剖析馬捷爾將給NSO的一堂課,與樂迷共同期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馬捷爾:廣泛的閱讀,是所有音樂專業人士都必須具備的態度
從踏入表演藝術的幕後工作開始,好像跟老先生比較有緣。既非藝文記者、也非以「筆耕」為業的我,竟然能在入行不到二十個年頭裡,有幸「私下」與三位世紀指揮大師「聊聊」:九○年代初期訪台時八十歲的傑利畢達克、曾三度訪華的小澤征爾(七十一歲)及即將二度訪台的羅林.馬捷爾(七十六歲)。 傑利畢達克親切如鄰家爺爺,隨時將你摟在懷裡疼愛一番;小澤幽默隨和,談起海鮮與麵食,片刻讓你食指大動;馬捷爾熱情快語,立即激起你對音樂的熱情、對知識的渴望。然而這三個來自歐、亞、美三個不同地區的音樂大師面對音樂時,卻又都嚴肅得不得了!不,不只音樂,他們的知識廣泛又豐厚,與他們對話,獲益最多的竟不是從音樂出發的觀點,而是從人本出發!
-
音樂
刻畫亮眼的音樂星空
節目以理夏德.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奏開場,短短一分鐘的樂段充滿爆棚能量,音樂總監王雅蕙在尾聲做出巧妙分句,刻意塑造樂曲已經結束的感覺。接下來的巴赫的第三號管絃樂組曲,指揮設定的步調比較輕盈,品味偏向法國舞蹈組曲,嚴謹德奧紋理雖非詮釋重點,卻也適切召喚當年萊比錫商展或齊瑪曼咖啡館的悠遊氛圍。
-
音樂
獨奏合奏皆精采的莫札特之夜
霍內克的獨奏,快板流暢灑脫,慢板柔美卻不耽溺,基本上堅持古典樂派原味,揚棄浪漫取向。國台交縮小編制之後,合奏精密度大大提高,接近室內樂水平,也充分顯示指揮者對小型組合的掌控相當得心應手。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時代異端 舞蹈天才
瑪莎.葛蘭姆 永遠的傳奇繆思
這名出身美國小鎮,身高一米六,二十二歲才開始習舞的女子,在九十七年的生命中,致力創作七十載,留下的一百八十一支舞作,取材從希臘神話、美國拓荒時代故事到聖經故事,時而縱情狂野、時而溫馨雀躍,或將人類的貪婪、忌妒描繪得淋漓盡致。曾有人批評葛蘭姆的性格沉默主觀、寡言難搞,她在自傳《血的回憶》說:「一個被視為異端的人,往往不論做什麼都被誤解,她總是逆著多數人的風向前進。我就是個異端,我的行事與一般人不同。」
-
音樂
卡拉揚盛讚:「來自天堂的聲音」
曾獲指揮大師卡拉揚親口讚賞為「來自天堂的聲音」,韓籍女高音周淑美是繼台籍女高音朱苔麗外,第二張驚豔國際樂壇的亞洲面孔。《魔笛》的夜后、《後宮誘逃》的康斯坦絲、《納克索斯島的阿莉安德奈》的彩賓奈塔、《霍夫曼的故事》的奧琳匹亞等,都是周淑美的拿手角色。為韓國歷史大戲《明成皇后》演唱主題曲,更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巨星級人物。
-
音樂 彈琴像結婚,指揮像交女友
「彈」、「指」兼修的指揮大師瓦薩里
對樂迷而言,瓦薩里代表了二十世紀大師的傳承,他演奏時洋溢十足的浪漫性格和詩意,一向為樂界所津津樂道。鋼琴家出身的他巧妙比喻,指揮像交女朋友,短時間就可以練成,彈琴卻是要與一首曲子「結婚」,必須真正喜歡才行。「音樂是什麼?不在音樂的表面,而是隱藏在音符背後的東西!」
-
音樂
從音樂神童到鋼琴大師
十二歲就驚豔世人,後因卡拉揚欽點,使之成為樂壇當紅炸子雞的青年鋼琴家紀辛,被當今樂壇譽為莫札特以降、最驚人的天才。他沒有參加大賽、得過大獎,教育程度只相當於國中,憑藉著在家自學,琴藝卻有超齡的成熟與驚人功力。此次訪台,紀辛將演出擅長的蕭邦四首詼諧曲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展現他的大師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