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亞維儂
龍飛鳳舞隆河畔
邁入第五十二屆的法國「亞維儂藝術節」 從七月十日至八月二日舉行,東方的傳統 與西方的古典即將撞撃亞維儂夏日的星空 。今年「亞洲之慾」專題除了邀請台灣團隊外,還有韓國、日本與西藏參加。
-
亞維儂
台灣藝術大躍進
世界知名的亞維儂藝術節此次以「亞洲之慾」爲主題, 邀請台灣八個表演團體赴法演出,參加的團體雖然備覺榮耀,但事實上壓力極大,除了演出成敗與否外,人手、經費的不,也讓團體在準備的過程咬緊了牙。
-
台北
書店裡的「異地振盪」
七月,誠品書店藝文空間將以「異地振盪」爲題, 揭開今年「地下開放劇場」的活動。活動分成舞蹈及戲劇兩部分進行,除台灣之外,還請到國外的戲劇、舞蹈團體共同參與。
-
特別企畫 Feature
7-11全年無休的創作與愛情
九五年劇場導演魏瑛娟赴美求學,留在台灣的陳宏一正為S. O. S.姊妹拍攝音樂錄影帶,MTV畫面上出現了一行字:「1999年12月31日,我要娶妳」,他把愛意與思念,偷偷藏進了作品,並且深信:她一定會看見、會明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十指纏繞化浪漫琴音
葉綠娜的雙手白皙細小,魏樂富則寛如巨掌, 兩人在雙鋼琴上的演出,更是恰如其分地分配一、二聲部,一抬頭,一個眼波流轉,自然看見了兩人的默契。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與婚共舞
在舞台上,葉台竹和吳素君是最相襯的一對搭檔,在生活中,他們形影不離,同進同出;當年,他們從台北唯一的、簡單而克難的律動敎室開始起舞,然後一起隨著雲門舞集世界巡演,在許多國際頂尖的表演廳,他們演《白蛇傳》中的白蛇和許仙,演《薪傳》中的新郎和新娘四十歲以後,「許仙」蓄了鬚髯,「白素貞」剪去如雲秀髮, 他們加入四人舞團「台北越界」,舞蹈變成了遊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鼓舞相遇 自在動靜
優劇場的方向不停幻化,用力的、刻苦的找尋「生命的目的」, 沒有人問阿蘭這種尋覓中的深心寂寞是不是影響了她的婚姻感情。直至黃志文(阿禪)從印度捎來一張明信片,阿蘭才突然有種發現同伴的驚喜。
-
聲音劇場
冬天的故事
Stefen眞正迷戀的是「故事」(story) 而不是「紀錄」(document), 他的生命本身是個高潮迭起的故事, 他的每張音樂製作背後,也都隱約有情節。
-
現代音樂盒
賦予「皮爾金」現代的靈魂
賽偉儒的《皮爾金》刻意忽略過去 一再被強調的浪漫成分, 代之以幽默和略帶嘲諷式的口吻, 這樣的音樂性格較之葛利格 更來得和易卜生的原始劇作接近。
-
舞與影的對話
弔詭的舞蹈錄像(下)
錄像在舞蹈的應用是一種進步嗎? 舞蹈在錄像裡失去了什麼?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一個政治性的問題
「反劇評」現象其實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議題,這個議題大約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劇場資源分配的權力關係,一是歷史定位與解釋權的爭奪。
-
回想與回響 Echo
跳舞也可以很快樂
相對於悲觀,巴西人所採取的逆向思考──「樂天」表現,令我們驚嘆他們的生活哲思,並且轉化成藝術的呈現,而非只是肢體表演。
-
法國
當西方遇見東方
透過演員的化妝進行解說,放映演出在當地祭典實際情形的紀錄片,以及專家在表演前後等待諮詢等活動,該藝術節不僅想讓觀衆像往常一樣「看」表演,更希望讓觀衆了解形成表演的環境與文化。
-
德國
身體的藝術
身體劇場所講求的是一個沒有衝突且不需要英雄主義的劇場,在動作中展現移動身體的藝術(Art of moving body in motion),藉由說、唱、喊、跳等各種可能性以及時空的改變現象來表達。
-
戲曲
竹林中的探險 觀《羅生門》戲曲演出
《羅生門》令戲曲界欣慰的是 傳統的表演藝術在此並沒有被 完全捨棄,京劇演員可以盡情 發揮自身數十年技藝磨練的成 果,然而,筆者在爲水袖、蹻步熱烈鼓掌的同時,思考的卻 反而是:鑼鼓配合下如此形象 化、外化的表演程式到底適不 適合《羅生門》?如此熱烈熱 鬧的氣氛是否直接影響這齣戲 的風格?
-
舞蹈
女孩們的閨房遊戲
「一九八九初夏的遊戲」有少女的輕愁,天眞、淘氣和活力,但「三十舞蹈劇場」若要走得更久更遠,勢必得跨越自設的小圈圈。放眼四周,關照姐妹情誼外的人事物了!
-
舞蹈
瞬間動力,靜止瞬間
全作結構嚴謹,各項元素扣合緊密,整體節奏漸進,最後終於沈寂。在極小的時空裡完成一 精緻的小宇宙。
-
戲劇
台灣製中國守財奴
大多數的觀衆根本不在乎演的 是什麼劇,他們在乎的是有沒 有笑點。旣然觀衆是以爆笑的 點數評斷是否値回票價,劇團 競相「賣笑」實在不足爲奇。 就這一點來看,台灣藝術學院 的《守財奴》堅守笑劇的馬其 諾防線,確實難得。
-
戲劇
不以「六十分」當滿分
如果綠光劇團的方向與目標只僅歸屬於戲劇類小品,那麼《同學會》稱得上精緻的小 品;如果非得號稱「歌舞劇」的話,那麼歌舞表演這部分所 呈現的成績,卻是扣分之處。
-
戲劇
無力的成人世界,無力的《同學會》
儘管是憂鬱星期一的晚上,儘 管國父紀念館外細雨霏霏,台 下幾乎座無虛席,笑浪此起彼 落,在滿場的笑聲中,竟微微 浮出一股焦慮:《同學會》說 了這麼多,但到底面對(或閃 躱)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