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黎煥雄 面對時間,我們都是失敗主義者
黎煥雄說,就世俗的眼光來看,他們總是期待你修正,一修正二修正三之後,就不要再失敗了,但他想問,為什麼我們不能一再嘗試或一再失敗?但這並不是那種完全勵志或正能量的去想:一定要從這個過程學習到什麼,而是提醒自己,試著去到達一種剛剛好的謙卑,無論是對於自己,或是對於世界。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手作塗抹 抵抗的社會藝術
前高雄「豆皮文藝咖啡館」老闆劉秋兒,在結束呈現「混亂美學」實驗平台的咖啡館後,回歸藝術家身分,近期在台北伊通公園舉辦個展「缺牙鋼琴」,在簡子傑擔綱策展下,回顧其主要的創作軌跡。劉秋兒將日常物件、抗議文宣、海報卡片等加以變造、拼組、塗抹,成其「圖抗系」繪畫,塗抹之於他,是抵抗,也是藝術勞動介入社會的象徵。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金馬電影季 趕場看這裡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電影盛會金馬國際影展,當影迷摩拳擦掌爭相搶票之際,可知有哪些電影獨樹一幟、不可錯過?除了銀幕女神珍妮.摩露主演、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執導的《如歌的中板》,還有與表演藝術人事相關的兩部記錄片《巴黎歌劇院》與《紅盒子》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為了藝術為了愛
卡拉絲,可說是許多樂迷心中永遠的DIVA,才華洋溢的她,可以唱愛作夢又病懨懨的咪咪,可以唱貴氣的巴黎交際花茶花女,可以唱放蕩風騷的煙草女工卡門,演什麼像什麼,彷彿進入了歌劇以後,卡拉絲本人就不存在了,而是劇中的女主角活脫脫地走了出來。今年正逢卡拉絲辭世四十周年,透過《卡拉絲Live 大全集》,讓我們一飽耳福,再度瞻仰歌劇女神的丰采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又貴又難 藝術何以立國?
身兼編導又是劇場經營者,日本導演平田織佐對文化藝術生態與政策的思索,盡在其《藝術立國論》一書中,具體建言藝術為何又如何是國家、經濟、產業、地方、國民權利與素養的基石。但對一般人來說,藝術「太貴」又「太難」,要解決這兩大困難,平田也提出解題方案,值得我們參考。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愛上身體的碰撞 即興演出正當時
近期的即興演出氣氛相當活絡,十一月就有不少活動可以參與。 二○一一年開跑的「國際愛跳舞即興節」(i-dance Taipei,簡稱idt),由長年推展接觸即興的編舞家古名伸主辦,兩年一度匯聚香港、韓國、日本等地的創作者們,如今年邀請的法國戴劍、日本勝部知子及鹿島聖子、韓國金奉鎬等,以跨界的實驗與對話,探索舞蹈、交換藝術感知。除了有系列不同的演出陣容,並有「即興流水席」免費參加的極興接力,與論壇等活動。 此外,驫舞劇場近年推動以即興、冒險、碰撞為前提的演出計畫「混沌身響」亦步入第二季,本月分別有伍宇烈X Jolle Landre、楊乃璇X巻上公一X Mark van Tongeren等兩檔。舞蹈方面,除了是台灣觀眾並不陌生的香港編舞家伍宇烈與近期因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藝術擴散計畫」而跳進咖啡館的編舞家楊乃璇,搭配的音樂創作者也來頭不小,有前衛日本音樂家巻上公一、長年研究音樂、聲音與人聲的民族音樂學家Mark van Tongeren與古典背景卻玩即興、搞跨界,年逾六十仍能量充滿的法國低音提琴家Jolle Landre等。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生而為粉我很抱歉》 席琳.狄翁鐵粉的現實幻境
魁北克作者希瓦涅(Olivier Choinire)的原劇本Flicit,在二○○八年被英國劇場界師奶級劇作家邱琪兒(Caryl Churchill)翻譯成英文版本的Bliss,這個虛實混呈,將崇拜與幻想、八卦和日常並現的作品,今年十二月也將在黃郁晴的編排和執導下,以《生而為粉我很抱歉》之名搬上華山烏梅劇院舞台。 這一切被劇作家設定在「鏡子另一端」所發生的事全出自一位大賣場員工、巨星席琳.狄翁(Cline Dion)的超級粉絲Caro,她敘述、幻想、操作、創造的另一種現世,所謂的鏡子,其實「可以代表許多投射,」黃郁晴說,「譬如對偶像的崇拜、看著鏡子裡希望自己可以更好的想像,兒時成為流行明星的願望等等。」 她表示,這其實是一個關於社會邊緣小人物的故事,就如那位恣意妄想、連結自身與偶像的劇中主角般,「生活是充滿挫敗的,與人相處也總是困難重重,不過當她聽著歌、在作為粉絲的世界中,無遠弗屆的想像力讓她得以從現實逃脫。」即使在自媒體發達、直播盛行的今日,汲汲營營攫取目光的人們,實則依舊無法成為如席琳.狄翁般獨特的存在,抱歉或許並非對誰,更像是發現自己終究辜負了自己的期待。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帕派約安努《偉大馴服者》
我們終究會被時間打敗。 最近身邊有同事離世,每當遇到和死亡有關時刻,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人生,確認走一遭的意義。快樂的、嬉鬧的、難過的、瘋癲的、當生命之鐘不再轉動,會破碎成什麼模樣。 或者說,時間永遠不會停,停的只有手上那只倒數碼錶,世界仍舊運轉,我們所能確認的,只有身邊那一小群極為親密,記得我們微笑、願意獻上一朵花的人。 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在《偉大馴服者》裡說:「時間是生命的馴獸師。」無論多麼花好月圓、風光明媚,最後都將走向終點。 這位因執行二○○四年雅典奧運開、閉幕式而聲名大噪的導演,很好奇在他卅年深厚文化、美學底蘊下,如何以身體為染料,詮釋出生命的荒唐、調皮的馬戲團感,以及當我們終將要被時間打敗時,要以什麼樣的眼光與姿態,面對現下的種種。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アマハラAMAHARA當臺灣灰牛拉背時》、《重考時光》
十一月除了舞蹈秋天《偉大馴服者》外,預計也會去看在兩廳院地下停車場演出的《重考時光》。在看過八月底Baboo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社交場」的作品《悲劇景觀》後,讓我對他如何延伸此種「景觀敘事」的內容感到好奇。《悲劇景觀》的演出過程流暢、表現手法熟稔俐落,而在《重考時光》裡會如何重現、再考時間、空間及事件,觀演關係又會如何在前作之後繼續發展,並因應停車場實地改變,同或不同之處都想一探究竟。另外,其實也想與這群演員們合作。 其二,還有日本劇團維新派在衛武營戶外園區的《アマハラAMAHARA當臺灣灰牛拉背時》,這個作品既是該團第一次到訪台灣,卻也是維新派的最後演出。「在有歷史背景的場地上建造出虛構的劇場」(呃這次他們是要搭一艘船),可想製作舞台尺寸很大、成本頗高,難以想像的是到底「維新派」可以做成怎麼樣、以及為什麼「必須」做成這樣。難得有機會能夠親眼目睹、親身體驗,當然也想登上那艘巨大的船,遊歷這趟特別的旅程。
-
「香港週2017@台北」十一月盛大開展
由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主辦的年度文化交流盛事「香港週@台北」,今年大步邁入第六年,將於十一月廿四日至十二月三日盛大展開,活動以音樂為主軸,深度的帶出此次「音.越」主題。
-
舞蹈空間親子舞劇再出擊 《藍騎士和白武士》搭起親子溝通機會
去年,舞蹈空間《不聽話孩子的故事》大受歡迎,許多家長因演出內容找到和孩子們衍生創意對話的機會,因此激勵舞團萌生推出續篇念頭,十月起將全台巡演新作《藍騎士和白武士》。
-
兩廳院卅周年戶外活動「眾聲之所」 光影電音狂歡無設限
國家兩廳院廿八日傍晚五點起至十點,將以十四組優秀的音樂、音像、裝置藝術家輪番上陣的「眾聲之所」邀請民眾一起來參加卅周年慶,打造屬於所有人的生日派對。
-
睽違十年 國光劇團與NSO經典再現《快雪時晴》
睽違十年,國光劇團與國家交響樂團應國家兩廳院歡慶卅周年之邀將演出四場《快雪時晴》,鍾耀光作曲、李超編腔、簡文彬指揮,唐文華、魏海敏、巫白玉璽、張芳瑜領銜主演。
-
無獨有偶《微塵.望鄉》 以奇幻詩意探討移人異鄉寫真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自二○一五年演出關注獨居老人議題的《洋子YoKo》後,睽違兩年再度推出年度溫暖劇作《微塵.望鄉》,新移民題材勢必引起廣大話題。
-
北市交十一月美巡音樂會 讓世界聽見台北的聲音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睽違廿六年,即將於十一月二日於美國加州庫帕提諾佛林特表演藝術中心、四日於加州聖地牙哥雅各布音樂中心柯普萊交響音樂廳演出,讓世界聽見台北的聲音。
-
2018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精彩10光 PERFECT 10
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從二○○九年正式啟動至明年將邁入第十年,2018TIFA「精彩10 光 PERFECT 10」是新的開始,廿檔節目讓所有朋友一起迎接TIFA精采十年。
-
Sumi Jo與楊雪霏首度在台合作演出
來自韓國的花腔女高音Sumi Jo及中國的古典吉他家楊雪霏,兩人首度在台合作演出,並邀請台灣鋼琴家徐嘉琪擔任鋼琴伴奏,傳達女性能量,發揮音樂的影響力,讓世界更美好。
-
台南人劇團《天書第一部:被遺忘的神》 變裝皇后與難民角色為被壓迫者發聲
編導演全才藝術家蔡柏璋新作《天書第一部:被遺忘的神》,透過一個英雄重返的旅程,隱喻人類總是藉由宗教、種族、階級、性向的不同,進行各種歧視傷害的美麗與哀愁。
-
亞洲新型態藝術完美呈現 擊樂劇場《木蘭》十一月起全台巡演
朱宗慶打擊樂團策畫製作演出,由導演李小平、作曲家洪千惠與京劇名角朱勝麗等重量級藝術家聯手演繹的擊樂劇場《木蘭》,十一月起將於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巡演九場。
-
果陀劇場、屏風表演班首度合作 真情重現李國修經典《徵婚啟事》
果陀劇場將重現李國修經典舞台劇《徵婚啟事》!屏風表演班暫停營運後,戲迷深感不捨,而果陀劇場與屏風表演班此次攜手,導演梁志民希望能為《徵婚啟事》帶來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