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木蘭少女》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音樂劇,不論是百老匯音樂劇或是歐陸音樂劇,有別於戲劇的表演方式,音樂劇演員能夠藉由音樂與舞蹈,來更深刻地呈現出人物的情感,還有言語無法表達的強烈情感與衝突。 花木蘭,中國文學中一位代父從軍的女性人物,是民間流傳甚廣的女中豪傑、民族英雄,這位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因為父親年老體弱,家中又無其他成年男子,孝順的她便女扮男裝,代替父親上了戰場。 木蘭的孝順舉動深植人心,但如果木蘭並不是眾人所知的出於自願的呢?這部華語原創音樂劇《木蘭少女》顛覆了大家所知的故事,以現代人的思維角度出發,重新去詮釋故事的不同面貌,並融入了最熱門且貼近時代的兩性差異、性別認同、家庭倫理等議題。木蘭從軍到底是「自己選擇」下的心甘情願,又或者是在「沒有選擇」下自我犧牲而代父從軍呢? 「我飛,我願,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逆風才是遠行的路,逆風才能吹開新的路」,很期待七月看木蘭如何帶著我們逆風飛往高處,深入雲端、飛向夢想,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
國臺交樂季壓軸巨獻 夏漢與水藍重量登場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本樂季壓軸巨獻,由美國猶太裔小提琴家吉爾夏漢與指揮水藍重量登場,兩位音樂家將與國臺交合作演出浦羅柯菲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
《尋,山裡的祖居所》 一場東西方文化美麗的相遇
TAI身體劇場與法國作曲家羅蘭‧奧澤共製《尋,山裡的祖居所》,雙方在八個多月的製作期內,高度尊重彼此的合作方式,呈現出難得異文化高度交融的感動,是一場美麗的劇場相遇。
-
楊景翔演劇團《女僕》 全新重製經典文本
楊景翔演劇團新作《女僕》,延伸一貫對女性觀點的獨特詮釋,以法國劇作家尚‧惹內一九四七年誕生的經典文本,用戲中戲形式刻畫社會階級對立下,壓抑而扭曲的底層人性。
-
《螢姬物語》一段口白 讓吳定謙導演感動落淚
唐美雲歌仔戲團新戲《螢姬物語》一場母子戲,導演吳定謙對唐美雲的演技讚嘆不已,幾次因平淡而深情的口白落淚,這也是唐美雲在歌仔戲舞台首次同時詮釋「父親」和「母親」角色。
-
2017女節:不要叫我姊節 百位劇場女力進攻國家戲劇院
第六屆女節以「不要叫我姊節」為題,匯集百位女性劇場工作者、十三組創作者,挖掘當代女性集體記憶與關注焦點,並深入國家戲劇院後台私密空間,挑戰微型劇場特殊觀戲體驗。
-
專訪《死亡筆記本》音樂劇導演 栗山民也:演員,要充分地意識到自己站在舞台上
曾獲得紀伊國屋戲劇獎等重要獎項的栗山民也,這次執導作品《死亡筆記本》即將來台演出,本刊專訪栗山導演一談其對演員的要求,及對《死亡筆記本》與此次演出演員的看法。
-
女子舞蹈小劇場 《抽屜人》《詭 跡》精華再現
旅美編舞家張婷婷與羅文瑾首度攜手合作,推出「女子舞蹈小劇場經典舞作1+1」,將《抽屜人》、《詭 跡》搬上兩廳院實驗劇場,呈現女性美學特質,並帶來耳目一新的舞動感受。
-
2017兩廳院夏日爵士全饗宴 自由搖擺夜
今年夏日爵士派對,兩廳院將突破過去固定形式,以「爵士全饗宴 自由搖擺夜」為主軸核心,結合不同空間氛圍,樂聲貫穿其中,引領觀眾在各式空間中聆聽爵士美聲。
-
第一部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 世界首演
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親自擘畫、指揮,路寒袖劇本指導,賴美貞劇本創作,錢南章作曲,曾慧誠導演的原創閩南語國樂歌劇《李天祿的四個女人》,今晚世界首演。
-
李銘宸《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反思自身與現實生活關係
2017新點子劇展壓軸作、由導演李銘宸從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發想的作品《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以戈爾德思創作所關注的社會境況與其中痛苦掙扎的人物出發。
-
NSO與麥可.桑德林、莎賓.梅耶同台演出《極致古典》音樂會
國家交響樂團《極致古典》音樂會,邀請德勒斯登愛樂首席指揮麥可.桑德林與單簧管女王莎賓.梅耶同台演出,透過三首經典作品,讓樂迷一窺古典音樂史上承先啟後的精隨。
-
烏犬劇場《二路埋伏》 翻轉江湖小人物
英雄們在這不斷造神的資訊時代快速誕生,也快速地在這徬徨的時代裡墮落;不斷想階級翻轉卻不斷掉落的輪迴,在輪迴裡依然奮力掙扎,就是烏犬劇場《二路埋伏》描述的小人物江湖。
-
陶身體劇場黑白雙舞作《6》《7》 讓舞蹈回歸肢體
中國舞蹈家陶冶以八○後的編創力,搭配上九○後舞者的爆發力,打造陶身體劇場極致肢體美學,以獨特的舞蹈語言躍上國際舞壇。本週末,陶冶將在雲門劇場演出《6》、《7》。
-
2017新點子舞展「微舞作」 三場關於身體的習題論述
新點子舞展第一檔演出「微舞作」將上演,一次呈現林祐如《朵朵》、陳武康《One dance, one dances, one danced》與劉彥成《怪獸》三支獨舞作品。
-
河床劇團《開房間計畫:徹夜未眠》 打造專屬於你的夜晚
河床劇團將邀觀眾看戲,只為一個人的戲。《開房間計畫:徹夜未眠》打破劇場常規,徹夜演出,全程卅分鐘的演出從深夜開始,演員們將帶領觀眾探索台南老爺行旅獨特的建築風景。
-
《反反反》 述說女性的反抗
由舞蹈空間舞團、科索劇場、荷蘭舞蹈劇場及西班牙花舞集劇場共同製作的《反反反》,用遊戲、獨白、看似自由、卻步步精雕的生活化舞蹈,引領觀眾進入西班牙編舞家瑪芮娜的觀點。
-
《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默默計畫2017》 以舞蹈承載土地
黑眼睛跨劇團創團八年以來第一個舞蹈作品《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默默計畫2017》,由駐團藝術家余彥芳領軍,聚集舞蹈、戲劇、影像、燈光、音樂等各領域藝術家共同創作。
-
許芳宜&藝術家《Salute》 致敬與傳承
今年九月,走過了廿五年職業舞者生涯的許芳宜將推出新作《Salute》,感謝她的身體,向自己職業舞者生涯致敬,同時也向所有表演藝術工作者愛她和她愛的朋友們致意。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IP劇與粉絲經濟
「IP劇」是這幾年娛樂產業最流行的關鍵字,電視、電影只要和IP劇沾上邊,幾乎都有一定的收視、票房保證。近來,IP劇熱潮更吹向劇場界,成了表演藝術圈躍躍欲試的另類市場。什麼是IP劇?說穿了,就是指將具有人氣的動漫、小說或遊戲和歌曲等具有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內容進行再創造,改編而成的影視、舞台作品。 IP劇蔚為風潮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其帶動的粉絲經濟。無論改編的是動漫、小說,還是網路遊戲,早已有穩定的粉絲基礎,及廣大的知名度,宣傳已具話題,操作上只須借力使力,便可吸引粉絲進劇場看戲。除了粉絲支持,IP劇的授權觀念是流動的,只要有市場,相同的內容可以在不同表現媒介轉換、傳播,例如網路小說可以搬上舞台、拍成連續劇,亦可以開發線上遊戲,發行相關週邊商品。 在亞洲,日本商業劇場的IP劇模式由來已久,不僅題材多元、廣泛,製作也頗具規模。其中尤以漫畫改編最為盛行。例如,擁有百年歷史的寶塚歌劇團,就曾搬演池田理代子的漫畫《凡爾賽玫瑰》,挽救了當時劇團的經營危機。此後,寶塚亦嘗試改編其他少女漫畫,並多次創下票房佳績。 此外,不少台灣觀眾熟知漫畫,例如手塚治虫的《怪醫黑傑克》、武內直子的《美少女戰士》、八神浩樹的《灌籃高手》、美內鈴惠的《玻璃假面》、高橋陽一的《足球小將》,都曾以舞台形式面見粉絲。 即將來台公演的《死亡筆記本》,即是取材世界銷量超過三千萬冊,大場鶇原作、小畑健繪圖的日本懸疑推理漫畫。原作以寫實社會事件為經,死神奇幻世界為緯,探討道德、正義、法律,三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類似的主題,從中國明代的《水滸傳》到廿世紀美國的《超人》,都可見此蹤跡。而《死亡筆記本》中,更突顯此一矛盾,在精采的鬥智推理與代表著無可抗力的死神加持下,增添了這本漫畫的可看度。 繼電影版《死亡筆記本》成功地立體化粉絲對原著人物的想像之後,音樂劇版在二○一五年搬上舞台,熱演至今。全劇捨棄龐雜枝節,緊扣著夜神月與少年L之間的「正邪之戰」。故事裡的相互推理、刺探、隱藏、猜忌,在舞台上轉化成為激烈的對唱、對話和對質,甚至「對打」。飾演L的小池徹平、飾演夜神月的柿澤勇人、浦井建治,更是戲迷期待的焦點。本期封面故事,聚焦《死亡筆記本》及其延伸的漫畫改編議題,同時專訪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一談他們對表演的看法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