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專欄 Columns
貝多芬 我搬家的好夥伴
我隨手播放了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最後一個樂章,我發現,我瞬間得到了正在尋找的能量,這讓我的打包工作變得輕鬆許多。因為這個樂章只有九分鐘,所以我得重複播放著它,在那同時,我隨著音樂的拍子整理書架,在聽完第五輪時,我居然清空書架也打包好它們了。現在,我知道是哪位作曲家最會寫打包用樂曲了!
-
專欄 Columns
由
理由層層疊疊像墜入迷霧,沒完沒了,失去方向,有可能墮落為語言遊戲,也可能成為探索未知的利器,面對理由四通八達,轉來繞去,像劇本的詮釋、個性的塑造、字體的使用如何抓住、選擇和編織理由網,就是風格和sense。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勞資爭議引爆 大都會歌劇院新季險些開天窗
這個夏天紐約歌劇圈不平靜,因為首屈一指的大都會歌劇院爆發勞資爭議,院方打算減薪,工會當然不從,於是隔空透過媒體互批放話,看不出溝通誠意。眼看新樂季即將來臨,樂迷也深恐重演一九八○年因勞資爭議停止演出的尷尬狀況。所幸雙方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利於解決問題,終於達成協議,解除了歌劇院開天窗的危機。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布雷根玆藝術節 《魔笛》眩目上演
以在湖上搭建巨型舞台演出歌劇聞名的「布雷根玆藝術節」,今年延續去年劇碼《魔笛》,三隻巨大的噴火龍矗立在水面上,主舞台寬達廿二公尺,炫麗奪目;戶外演出即便碰上風雨,台上歌手與雨奮戰,麥克風失靈也不放棄,台下觀眾也支持到底。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以巴衝突延燒 藝術團體受以國政府補助惹爭議
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軍事衝突,也引發英國的反戰抗議,更波及接受以國政府補助的藝文展演或演出團體。如英國猶太影展被長期合作的三輪車劇院要求不得接受以國大使館贊助,更有參加愛丁堡藝穗節的以色列劇團因遭抵制無劇院可供公開演出。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資深演員艾瑞克.茹甫 接任法蘭西戲劇院行政總監
法蘭西戲劇院新任行政總監艾瑞克.茹甫於八月初正式上台,身為法蘭西戲劇院資深演員的他,與多位其他劇院總監一起角逐,最後在總統奧朗德圈選下出線。茹甫表示將停止舞台演出,全力投注於行政事務,將促進法蘭西戲劇院與其他公立劇院合作,並推動該團朝國際化邁進。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從「粉絲話劇」到經典笑場 成也觀眾敗也觀眾
最近改編自當紅小說《盜墓筆記》系列的舞台劇,以「眾籌」(群眾集資)方式,完成了市場上的票房奇蹟,也打造出「粉絲話劇」的新興名詞;而北京人藝的經典大戲《雷雨》學生公益場時被觀眾笑場,引發演員不滿,但時代已經不同,經典的詮釋是否也該與時俱進?亦值得深思。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秋冬港澳兩地 多個表演藝術研討會陸續登場
九月開始,港澳兩地有多個研討會陸續登場:「2014澳門劇場研討會」將透過港台藝文團隊資助政策的深度觀察,反思當地資助制度:香港話劇團「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探索「劇本的文學性、以及劇場和文學結合的創意」;香港演藝學院卅周年也舉行「亞洲的蛻變:游觀創意與演藝教育」國際研討會;另香港的城市當代舞蹈團與小型舞團「多空間」亦有研討會活動。
-
藝號人物 People 大提琴女神
瓦列芙斯卡 淡泊名利 自然不凡
當年與大提琴家杜普蕾齊名,被譽為「當代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的最佳詮釋者」瓦列芙斯卡,這位來自廿世紀的大提琴女神,終於要造訪台灣了!在音樂事業如日中天之時,瓦列芙斯卡為愛走天涯,遠嫁阿根廷。雖然淡出國際樂壇,但在阿根廷依然未放下琴弓,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
藝號人物 People 加拿大旅英編舞
家馬利芬特 在詩意的光影中起舞
詩意的光影中,人的動作或沉或急,行雲流水一般從容這是羅素.馬利芬特的舞蹈,富含東方禪意。這位芭蕾出身,在現代舞領域大放光彩的舞者/編舞家,對身體的動作探索充滿熱情,而長期學習太極,也讓他的動作語彙有著不同於其他編舞家的流動與沉緩。與芭蕾天后西薇.姬蘭一同演出兩人經典的雙人舞作PUSH,馬利芬特的詩意舞步,將首度在台灣展現。
-
藝號人物 People
「我們很開心!」——姬蘭眼中的馬利芬特
在倫敦演出的空檔間,西薇.姬蘭抽空受訪。她爽朗、直接的個性,以及對藝術的想法與堅持,也在訪問中展露無遺。談及當初邀請馬利芬特合作PUSH的過程,姬蘭笑說她的確覺得自己應該:堅持到底!不免讓人好奇她花了多久時間說服對方。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我是這樣看世界」系列音樂會
落樂生歌 音符的旅行與生根萌芽
今年兩廳院的「我是這樣看世界」講座音樂會,以「落樂生歌」為主題,三場呈現三種音樂風格,代表了美國重要的音樂傳統昔時樂、爵士樂與黑人靈歌,在時間與空間的變遷下,於世界的另一端開出當地的花與果,更為世界音樂增添新的樂境與風貌。
-
即將上場 Preview 新一代擬聲演唱天后
蘿貝塔.坎芭芮妮 大師也驚嘆的歌聲
來自義大利的爵士女伶蘿貝塔.坎芭芮妮,十二歲就開始唱歌了,從前代女伶艾拉.費茲潔羅、莎拉.沃恩等人作品得到體悟,也練就一口擬聲演唱的好功夫,連老牌鋼琴大師漢克.瓊斯(Hank Jones)在聽了她的演唱後,都不禁擊節叫好,讚她是「未來半世紀裡最厲害的爵士歌手!」
-
即將上場 Preview 「還」給台灣樂迷一場音樂盛宴
鋼琴騎士卡薩里斯 「首度」登「台」?!
去年因為心肌梗塞送醫、臨時取消兩場訪台音樂會的知名鋼琴家卡薩里斯,沒忘記他與台灣樂迷的約定,將在九月初再訪台灣,「首度」登「台」演出。被譽為天才與鬼才的他,除了鋼琴演奏技巧精湛,更擅長即興演奏與樂曲改編,這次訪台,將帶來多元的曲目,也包含他的精采改編,讓久等的樂迷一次滿足!
-
即將上場 Preview 重排老戲 好戲重排
從傳統底蘊中探得現代感
去年演出獲廣大回響、並讓女主角黃宇琳拿到傳藝金曲最佳表演新秀獎的《知己》,李寶春今年再度搬上舞台,且邀中國京、崑劇團名角錢振榮、李鴻良、徐孟珂等一同演出;同時也推出新老戲系列的《雲羅山》,還邀郎祖筠參演,為將該劇增添詼諧、喜劇的色彩,李寶春說,重排「老戲」,就要讓觀眾感受老戲的「現代感」。
-
即將上場 Preview 光環舞集迎接卅周年
《舞輪脈》 年輕世代首次接棒出手
為了慶祝舞團卅歲,光環舞集推出嬰兒油系列新作《舞輪脈》,除了由藝術總監劉紹爐編創探索身體與聲音之作,更特別的是由年輕世代舞者首度參與編創的《曲..直的油戲》,透過四條繩子與嬰兒油的運用,讓觀眾看到了年輕世代都會經歷關於衝突、摩擦、矛盾的生命狀態。
-
焦點專題 Focus
神聖與俗常的再連結
觀眾席的燈光暗下,投射燈緩緩並深刻地聚在表演者的身上和舞台場景,這時,舞台上的某種神聖性和儀式感就自此展開,此間演出者的激昂或場面的壯闊,都是所有在場觀眾親眼所見。然而,這份當下得出的真實情感,或是這些場景鋪墊的所有心血,是否就隨著舞台而起、又隨著曲終人散而佚失了呢?表演藝術紀錄片今日在台灣的萌生與迸發,為我們俗常的生活場景中重現了什麼?又創造了什麼呢?
-
焦點專題 Focus
黃明川 持續先行 探索影像新美學
可說是台灣獨立電影工作者第一人,黃明川的創作路途總是比別人走得更早也當然更艱辛,因為他不但是在環境中力求獨立製片的自由度,更堅持探索影像的新美學。投入紀錄片多年的他,鏡頭下取材多元,更記錄了從傳統到當代不斷衍生的各種藝術類型。去年策劃了第一屆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黃明川透過策展,以開闊的視角,呈現更多元的藝術影像美感經驗。
-
焦點專題 Focus
陳芯宜 尋找生命與藝術的答案
以《流浪神狗人》廣為人知的導演陳芯宜,把拍攝無垢舞蹈劇場十年的成果,剪輯成紀錄片《行者》,將在近期上映。鏡頭下關懷人物類型廣泛的她,曾經陷入創作的瓶頸與困惑,因為早期的劇場與身體訓練經驗,她讓自己的關注回到人的身體上,拍攝編舞家林麗珍或舞踏家秦Kanoko,對她而言,都是在試圖回答對生命的疑問。
-
焦點專題 Focus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 拍的是表演,更是生活
拍過《海洋熱》、《誰在那邊唱》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等與音樂、表演相關的紀錄片,身為阿美族原住民的龍男,記錄片中的主軸就是「原住民」,透過記錄原民歌手、音樂家,他呈現了台上的精采演出,更呈現了台下的生活與現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