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五色繽紛各顯神通 劇院策展秀出品味
除了規模最大的「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東京地區有許多大大小小由各個劇院推出的戲劇節(演劇祭),其中如老牌的「愛麗絲戲劇節」、「池袋演劇祭」,是許多年輕劇場人才出線的跳板。而也有不少標榜劇場負責人品味的策展如「佐藤佐吉演劇祭」等。各色大菜小宴,讓想去東京看戲的觀眾目不暇給!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情報網超便利 琳瑯滿目等你來
愛看戲的人有福了!東京的小劇場演出多元又豐富,琳瑯滿目足以讓你眼花撩亂,本刊特地整理了相關情報資訊,讓讀者從出發前到落地後,都不用擔心如何找戲看,只要煩惱時間不夠用!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從投入到淡出 一個東京「前」劇場人的歷程
從四國島鄉村來到東京、原本想當漫畫家的垣內友香里,卻在到了東京、接觸劇場之後,一頭栽入了這個世界。一邊打工一邊參與劇團的辛苦無法阻擋她的夢想,她也在身體表演的領域得到了表現的滿足但三一一震災的發生,讓她重新省思藝術的意義與自己的劇場生命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專訪日本青年團導演
平田織佐:年輕導演要多看戲、多戀愛、多旅行
平田織佐,一九六二年生於東京。被稱為日本小劇場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相較於第一代(六○年代)義憤填膺的抗爭,以及第二代(七○年代)情緒濃烈的嘶吼,小劇場第三代平田織佐的戲劇顯得安靜而平淡,「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會總是發生連續性的戲劇化事件,大多是被安靜、平淡的時間所占據,而這種平凡卻巨大的存在感就足以展現戲劇性了。」這就是他的戲劇風格安靜的戲劇。 日本近代戲劇演進過程中,因為過度重視西洋戲劇的引進,在劇本的翻譯上也直接採用了西洋的語法和邏輯。於是,在平田的劇本裡,他便開始提倡「當代戲劇口語理論」,演員不會說出像翻譯劇本一樣的怪腔怪調台詞,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平淡對話,如此巨大的顛覆深深影響了接下來的劇場新人。 今年的臺北藝術節,平田織佐與日本青年團劇團將應邀來台演出他與大阪大學機器人劇場合作的《三姐妹》,趁此機會,一起來認識青年團劇團與平田織佐。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機器人の戲 反思人類社會
由日本青年團導演平田織佐與機器人學者石黑浩合作的「機器人戲劇」計畫,已陸續推出了多齣作品,臺北藝術節將演出的《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正是其中之一。透過擬真機器人與真人演員同台,平田對當前的人類處境、社會問題提出質疑與反思,讓觀眾能夠藉此進一步思索「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與價值。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安靜戲劇中的機器人救贖
主張將戲劇語言回歸到日本現實性上的平田織佐,讓人想起作品特色一樣以平淡真實反映當代生活本質的俄國劇作家契訶夫。這次改編自契訶夫劇作的《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將場景移到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地方城市,時間則改為距今不久後的「近未來」,三姊妹之一的「分身」即是人形機器人。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專訪兩廳院代理藝術總監
李惠美 營造創意花園 擦亮領導品牌
個性直爽、熱情理性的新任代理藝術總監李惠美,任職於兩廳院廿七年,從籌備階段就開始參與兩廳院工作,歷任企畫行銷部經理及副總監等職務,策畫節目近四千場。李惠美的接棒,代表著兩廳院中生代的薪傳,而在兩廳院尚待升格為國家文化藝術中心之時,她仍將帶領大家往「國際化」及「全民共享」的既定方向努力,並且提出建置創意中心的構想,期待兩廳院能成為台灣表演藝術的培育花園。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金枝演社資深演員
施冬麟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看金枝演社的戲,他力道十足的演出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施冬麟,這位一身流浪氣息的粗獷演員,卻有著極其清醒、敏銳的靈魂,深切地相信,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以獨角戲《王子》再度挑戰哈姆雷特一角,施冬麟說:「這齣戲是我的投射,與哈姆雷特糾纏許久的很大原因是,我非常認同他看待世界的眼光。」
-
企畫特輯 Special 跟隨作曲家的反骨顛覆
《華格納大爆炸》 搬演創作的「宇宙緣起」
一向「不按牌理出牌」的廣藝愛樂,碰上華格納兩百周年誕辰,也選擇異於其他團隊的慶生方式,徹底跟隨華格納的革命精神進行顛覆。這次便與臺北藝術節委創的《華格納大爆炸》合作,隨同陳玉慧、安娜.蒂斯摩與莫里茲.嘉格恩三位藝術家,從「宇宙緣起」探索到「創作緣起」,最後則將以華格納歌劇發展的電音派對,為這另類的慶生畫下句點。
-
藝視窗 News
環球劇場推《哈姆雷特》兩年環繞世界
【台灣】 第33屆行政院文化獎即日起受理推薦 第33屆行政院文化獎即日起展開推薦受理作業,至102年8月23日止。行政院文化獎是由官方主辦、國家最高之文化獎項,表揚國內外傑出文化人士的終身成就。文化部成立後首度以新業務職掌的大格局辦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遴選作業,舉凡:文學、電影/影像、美術、工藝、博物館、文化資產、音樂、戲劇/戲曲、舞蹈、歷史、文化創意產業、流行文化等,均涵括在受獎人提名範疇內。 行政院文化獎評審作業過程,除經提名人以書面提名外,尚須經提名委員以外三名委員審查同意,提出全體委員會議,經三分之二以上之委員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以上通過後,報請行政院長核定。受獎人除可獲頒「文化獎章」及獎金外,文化部亦規劃推廣活動以表彰其在文化領域之成就與貢獻。 合於條件者,請備齊相關表件,經由符合資格之提名人以書面具名推薦,逕寄100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之1號,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吳佩璇小姐收,電話02-33436355。推薦提名規定及書表參文化部網站www.moc.gov.tw。 「舞在一起.觸動城市工作坊」招募學員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舞在一起.觸動城市工作坊」,即日起展開學員招募。該活動從引導身體觸感及認識身體結構出發,透過遊戲過程,帶領學員體會「接觸即興」的魅力,開發肢體律動,共同以街區印象和五感能量進行創作。 活動將由黎美光、于明珠、鄭伊雯、許程崴、余彥芳、洪紹晴等授課,時間為9月1日與8日兩天晚上6點到9點,地點在新北投七一園區大排練室。活動全程免費,為確保報名者權益,報名時需先繳交500元保證金,於活動結束後退還。學員須完成兩堂學習課程,並於9月15日於台北街角與古舞團一起表演工作坊成果。活動詳情可參網頁www.cityyeast.com,或電洽02-25792528。 北市文化局「表演藝術專案補助」即日起受理申請 為因應105年「臺北藝術中心」的啟用,今年首度開辦的「表演藝術專案補助計畫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薩賓娜的危險療程
榮格愛上她的聰明和絕佳表達能力,在女孩身上找到浪漫的愛情,在幾次通信中,他把薩賓娜的症狀分次(沒有說明是同一人)告訴佛洛依德,並要求已接受他為精神分析學界王國的未來子嗣的佛氏替他解惑,佛洛依德不知史碧爾埃已愛上榮格,他搬出他的性和肛門論點,這一點他從不動搖。這樣為薩賓娜治療也真是危險療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另一種對話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郭文泰 作戲,走進觀眾的生命
河床劇場導演郭文泰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一九九二年來台後,不知不覺也跟著台灣化了。他說話有台灣腔的「欸~」,喜歡吃台式蛋餅,讀夏宇的詩,看民間八家將廟會。只是,他依舊不習慣台灣的熱,躲進星巴克成為他避暑的方式之一。 他的劇團堅持「手工」打造,舞台道具是靠自己DIY完成,因為唯有動手自己做,才會拉進演員與空間的關係。他還更進一步期許自己的戲能走入觀眾的生命裡,在他們的生命裡,慢慢地發酵。
-
企畫特輯 Special
當代藝術家的暑期訓練
這個行動令人感受到「對症下藥」的功效,五萬塊和幾十桶水泥漆,如果用在一般都會區,可能像風中的蠟燭一樣,一下子就煙消雲散,用在「大林埔」,立刻有很好效果,令人覺得五萬塊真的很有用。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人體雕塑探尋內在本質
當代中國女性雕塑家向京,以「全裸」系列鵲起藝壇。現正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的「這個世界會好嗎?向京在台北」個展,集結「全裸」、「凡人」和「異境」三大系列,分別呈現裸女、雜技團和動物這三種題材。透過裸裎的軀體,向京探索的是人的內在本質。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兩代之間,豈一個「愛」字了得?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濃濃的愛,有深深的期待,也因此造成了糾結複雜的各種情結與「情節」。在迎接父親節的這個月份,多部院線電影讓我們體會多樣的親子關係,了解兩代之間,並不是只有一個「愛」字可以解釋一切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陰霾底下的光亮
儘管世局愈發艱困,但每一個人手中握有的力量,都可能讓我們成為未來史學家筆下不可小覷、沛然莫能禦的非凡小人物。攝影書《屋頂上》與採訪報導書《TAIWAN368新故鄉動員令》,帶我們看到立足台灣,在各行各業、山邊海隅,持續理想前進的小人物,他們的生命故事,為處於陰霾中的我們,點燃了光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爵士帶路 走進童年記憶的大門
市面上少有為兒童所設計的爵士音樂專輯,新近發行的《屋頂上的動物園》就是一張令人驚喜的聲音。透過多種爵士風格去框架我們所熟悉的十一首經典童謠與歌曲。這些豐富多元的素材,透過即興、翻唱、拼貼、重組等手法,「搖擺」與「切分音」的風格手法,跳脫了我們的聽覺習慣,讓原本熟悉的旋律有了新的面容與表情。
-
舞蹈新訊
再探柴科夫斯基 余能盛挑戰《天鵝湖》
旅歐多年的編舞家余能盛,近年來數度著眼於其最鍾愛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舞劇以外的音樂創作,並試圖探索作曲家的情感深度、再將其濃烈的音樂語言 轉譯至芭蕾。今年度返台公演,余能盛首次詮釋柴科夫斯基最知名舞劇《天鵝湖》,保留四幕結構而濃縮精整,以更立體的性格、愈加緊湊的情節,引領觀眾重探湖 畔這虛幻交織的起伏波折。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成立近廿年來,朝向根植台灣的職業芭蕾舞團邁進,《再現華麗經典~天鵝湖》為舞團年度製 作,以創團以來的最大製作規格向核心舞作《天鵝湖》致敬。除了四幕布景、百套舞衣、四十五名國內傑出芭蕾舞者,更邀請布加勒斯特國家歌劇院三位首席舞者、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北、台中、台南場)、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高雄場)共同合作,樂團各由Dirk Kaftan、蕭邦享擔任指揮。不僅承繼了歐洲、台灣芭蕾舞者交流的良好傳統,盤旋轉盼間,更能激盪出《天鵝湖》的亮眼創新。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安德魯與多莉妮》
導演發想的起源,是法國哲學家Andre寫給妻子Dorine的最後一封情書,兩人共同生活了五十八年,老妻患上退化性疾病,即將忘記這一生讓他們成為自己、並為彼此而活的愛情,於是,丈夫主動選擇了共赴死亡,以抗拒身不由己的遺忘。《安德魯與多莉妮》讓演員戴上面具,封住最擅長說「我愛你」的語言和臉部表情,以自創的劇場手法(精準的肢體,完整的角色設定,富象徵的視覺聽覺符號),啟動觀者的想像力,超越老生常談、真人真事的「耽溺」。此劇的關懷,本身就很吸引人,但,人生臨界點上的故事,感觸既多又深,如何可以保有幽默的基調,與虎視眈眈的老病死過招?又,這麼一個「不發一語」的戲,竟能贏得歐洲藝術節的最佳節目獎及最佳編劇獎,更讓我有非看不可的衝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