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
-
即將上場 Preview 「321小戲節」遊走文學森林
四組台南團隊 日本老屋遇見莎士比亞
邁入第三年的「321小戲節」,邀來末路小花劇團、影響.新劇團、阿伯樂戲工廠與耳邊風工作站,四個台南在地團隊,以「莎士比亞的日式花園」為命題,讓莎翁經典劇作與321巷的非典型空間相遇,台灣團隊、日式房舍、英國文本,共同激盪出未知的莎士比亞。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跟上莎翁四百年祭 十四行詩入樂來
今年是莎翁逝世四百年紀念,除了搬演其戲劇、或其戲劇改編而成的各種藝術演出,作曲家洛福斯.溫萊特從莎翁的十四行詩入手,編織入樂,也是別具特色。這張專輯只選了莎翁九首詩,但卻有十六軌,因為不少是朗誦後才再入樂,一樣呈現了非凡的戲劇張力。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北京青戲節以莎士比亞重振聲勢 期待穩定發展的未來
這幾年因為經費問題,品質難以提昇的「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今年終於能夠因經費到位,早早宣布節目內容,將以莎翁為主題,把他卅七部劇作以及十四行詩,以演出、展覽、競賽、漫畫、讀劇、網路等多種形式呈現給觀眾,向大師致敬,同時也以莎翁為題目,讓中國青年戲劇人命題作文。這樣的氣勢,讓人興起期待之心,未來,是否也能如此穩定經營,成為北京這個「文化之都」的名片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由《奧瑟羅》到《奧泰羅》
玻伊多的劇本掌握了威爾第對人性黑暗面的興趣,應是作曲家終於決定譜寫的主因。莎劇中,亞果殺死愛蜜莉亞後逃走,很快被追回;歌劇裡,愛蜜莉亞並未受到傷害,亞果逃走後的下場如何,在劇中亦無交待。由此可見,歌劇的訴求在於人性中邪惡的一面,至於壞人是否受到懲罰,則不是重點。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信?不信?這是個問題
由電影導演羅蘭.艾默瑞奇於二○一一年推出的《莎士比亞的秘密》一片,因劇情設定為那些偉大的「莎劇」其實都不是莎士比亞本人所寫,作者其實另有其人,不論故事是虛是實,都引起現實「莎學」界的緊張,也把正統派與懷疑派的長年爭論搬上檯面,原來長期以來有不少人質疑莎劇作者的身分,其中還包含了名作家狄更斯、馬克.吐溫等,但這方面的聲音一直被壓抑。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亞」寫了「莎劇」,To be-lieve, or not be-lieve. That is the question!?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戰爭之王》 探究領袖風範
歐陸當紅導演伊沃.凡.赫夫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近期推出的新製《戰爭之王》,挑戰莎翁三部史詩劇《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重現中世紀末期英國王朝的政權更迭。藉由莎翁筆下三個完全不同的君主形象,凡.赫夫在劇中中探詢執政者的領袖風範:身負重任的王位繼承人,如何獨排眾議成為一名英明的統治者?面對政治危機,國家領袖要怎麼做出明確的抉擇?權力的鬥爭是否造就了恐怖的獨裁者?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如何「白話」仍有原味? 莎劇翻譯真是個問題
美國知名的「奧瑞岡莎士比亞戲劇節」近期宣布,邀請多位劇作家把莎劇翻成當代英文並演出,因為莎劇的語言歷經四百年,對現代觀眾來說確有理解上的困難,之前的白話譯本多只為了讓人理解原文而非演出用,但這個翻譯計畫的譯本將會上台演出,影響勢必不同以往。如何讓白話本上台演出,而不失莎劇語言原味,正是爭議所在。
-
特別企畫 Feature
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 2016 莎風再起!
二○一六年全球戲劇圈的頭條大事,莫過於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了。雖說兩年前才剛歡慶莎翁四百五十歲的生日,但今年的紀念活動依然熱鬧非凡。 在莎士比亞的故鄉英國,「環球哈姆雷特」計畫,歷經一百九十六國的長征,將回到環球劇場,在莎翁逝世紀念日當天,畫下句點。 奠定今日莎劇地位的法國,各大城市的公立劇院、民間劇場,均推出相關製作,題材多元、風格各異,歌劇與音樂演出,亦趕上熱潮。 號稱莎翁「鐵粉」的德國,在新劇季中亦有許多知名導演的莎劇製作,詮釋上扣合當下社會議題,手法推陳出新,展現莎劇對現實的關照。 亞洲在這場慶典中也沒有缺席,中國舉辦「湯顯祖.莎士比亞」戲劇文化年共襄盛舉,日本則有百年老店寶塚歌劇團為紀念活動拉開序幕。 台灣則將迎來法國大導歐利維耶.畢在上任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後,親自改編、執導的《李爾王》;素以京劇新詮莎劇著稱的當代傳奇劇場,一改以往悲劇題材,用百老匯音樂劇曲風,演繹喜劇《仲夏夜之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英國篇
故鄉慶典沒完沒了 巨構新齣征服世界
身為莎翁故鄉,英國的莎劇演出本就是家常便飯,時逢大型周年祭,則更是擴大規模,意圖舉(全)球同歡!接續二○一四年慶賀莎翁四百五十歲,今年依然熱鬧:環球劇場「環球哈姆雷特」計畫旅行兩年終於返航,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推出歷史劇「王與國」系列,亦遠征美、亞;另荷蘭名導凡.霍夫也推出融合多齣歷史劇的《戰爭之王》,還有知名莎劇代表肯尼斯.布萊納創團新作加上展覽、研討會、演講、音樂演出等,你在英國不「莎」也難!
-
特別企畫 Feature 法國篇
最強「莎粉」集中地 多元製作遍地開花
英國孕育了最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而法國則在歷史上催生了最好的莎劇觀眾,在這個紀念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的時刻,法國各地都推出各式製作與活動,從巴黎到外省,從國家級劇院到民間劇場,取材繽紛風貌多元,就連音樂界也躬逢其盛,推出相關歌劇與音樂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篇
定目好戲剽悍繼續 新年新製接力奔騰
德國人對莎翁的愛比起英法「莎粉」可說是不遑多讓,決不是衝著什麼莎翁幾百年生辰忌辰,其實平常就時時在「練」!幾齣去年推出的佳作,如歐斯特麥耶與拉斯.艾丁格合作的《理查三世》、提曼.寇勒的《一報還一報》、《馬克白》、史泰曼的《威尼斯商人》等今年續燒,還有克里根堡將以《暴風雨》向莎翁致意二○一六的德國劇壇,莎翁只有更火紅!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日本篇
寶塚演繹莎翁人生 舊愛新歡共襄盛舉
莎劇在日本也是人人想挑戰的對象,不管是傳統藝能或小劇場,甚至影視圈,不時有莎劇製作推出,今年遇上莎翁四百年忌辰,更有理由大鳴大放!寶塚著眼莎翁本尊推出新劇,其他的經典演出也是新舊並出,真的「莎」很大!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中國篇
滬廣中外共歡 北京「先鋒」演繹
「莎風」陣陣襲來,中國各大城市也不能自外,上海話劇中心除了自家排出四檔,還將迎來近廿部中外莎作,上海大劇院更迎來莎翁家鄉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歷史劇系列,重磅登場。廣州推出「湯顯祖.莎士比亞」戲劇文化年,連莎劇改編的粵劇也共襄盛舉。標榜「先鋒」的北京也不遑多讓,黃盈與丁一滕分別挑戰《麥克白》,張揚年輕人的生猛觀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譯筆忠實優美 舞台翻轉詮釋
歐利維耶.畢 經典過手 就不只是經典
身兼編、導、譯、演才華的歐利維耶.畢,一九九○年代就活躍於法國劇壇,但進入新世紀才開始導演經典劇作,包括希臘悲劇、莎劇等,文字功力強大的他,多是親自將原典譯為法文,文辭優美有致;但當他搬演經典時,卻是極盡翻轉之能事,血腥、暴力、裸露、性交,缺一不歡,而這些元素往往在素樸、極簡裝飾的舞台上赤裸呈顯歐利維耶.畢似乎再一次通過這個方式,提醒觀眾劇場的靈魂就是文字、演員身體與場面調度,其他一切常是可有可無的妝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顧廿世紀血腥暴行 直白揭露末日警訊
歐利維耶.畢的《李爾王》意圖跳脫現代政治的隱喻,將眼光投射至人類在廿世紀的血腥暴行,劇中刻意使用誇張的表演,強調語言的空洞,演員們竭盡所能的瘋狂嘶吼,彷彿要在斷氣前用話語捕捉生命最後的火花。他用直白、具象的手法,將劇中的人性醜惡化作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畫面,成功地挑戰了觀眾的極限,讓觀眾認識到莎劇黑暗、殘酷的一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馬克白》、《李爾王》到《仲夏夜之夢》
吳興國 生命的轉折 莎劇相伴
以改編莎士比亞劇作《馬克白》的《慾望城國》打響名號的當代傳奇劇場,今年卅歲了!回顧一路走來的曲折歷程,藝術總監吳興國發現,在重要的轉折點上,都與莎士比亞緊密相連:創團時以《馬克白》揚起改革大旗;生命消沉時因《李爾王》重啟舞台;來到卅年,帶著年輕一輩演員成立青年團,一起搬演青春洋溢的愛情喜劇《仲夏夜之夢》從傳統再創新的路上,吳興國悟到:「不必和別人打仗,而是面對自己。」年底將重演《慾望城國》的他說:「這次,可不可以再不一樣一點點?」
-
新銳藝評 Review
彼岸花
子供鉅人劇團選擇以死者的視角作為開場,在看似無關的人、事、物、語中,勾勒中佛教業力的輪迴與執著。由是演員們重複性的出現「何時還能再見面?」、「在那片荒野。」、「在那個連話語都被剝奪、吹著海風的地方。」等台詞,這也表現出無論存亡,其實我們都對這人世間存有極深的執念,而那片荒野,也就如同「彼岸」,是個只能遙想卻達到不了的地方。
-
演出評論 Review
跨文化的新文本建構
這次蜷川劇場來台演出的《哈姆雷特》,雖於他為舊作,但由飾演王子的藤原龍也創造出新的角色詮釋,更為接近當今日本年輕人在人格退化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精神分裂狀態,蜷川要處理的不是正文本中To be or Not to be的哈姆雷特,而是當代日本年輕人無法割斷「伊底帕斯情結」的症候群反應。因此,當蜷川把莎劇劇場轉化為十九世紀末日本的下階層庶民活動的廣場圍觀《哈》劇時,已是同時在意味著西歐現代性與日本民眾的關係。
-
演出評論 Review
哈姆雷特的市場旋風
這齣戲是以沿用「歌舞伎」的戲中戲,作為中場休息的切割點。在這裡,一貫地,我們總是受到很賞心悅目的場景。畢竟,日本文化中的傳統元素是那般不可抗拒。但,卻也很容易引發我們探究,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美感經驗,在召喚著我們的嚮往呢?若是「異國情調」的吸引,當真便會連帶影響到戲的尾端,當西洋劍術登場對峙時,我們像在欣賞偶像劇的劍術對壘,蹦跳的是粉絲的心,而不是哈姆雷特對命運的悲劇性一搏。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台上的理查三世 王嘉明的莎劇導演功課
莎士比亞的歷史劇《理查三世》刻畫英國玫瑰戰爭中最後一位君王,演繹詭譎多變的政治風暴理查三世,一位駝背跛腳、矮小醜陋、性格暴虐、充滿心機的獨裁者,他為奪權登基不惜剷除異議人士,許多人命喪在他的計謀與慾望之下。 理查三世的反派形象深植人心,來到當代,卻不斷有歷史學者、文學作家企圖為之平反。一九五一年,英國作家約瑟芬.鐵伊的推理小說《時間的女兒》,就以許多真實的證據和線索,重新給予他不同的歷史定位。二○一二年,萊斯特市中心教堂旁一座停車場,挖出理查三世的遺骸,日前更在英國重新戴上王冠風光下葬。 繼《泰特斯》、《羅密歐與茱麗葉》後,導演王嘉明再度與莎士比亞交手。他重新翻譯、改寫劇本,將理查三世放上解剖台,透過同步錄像、身聲分離、人偶同台等手法,追尋歷史如何被述說與建構,探問是權力讓真相變成曖昧不明,還是真相的姿態就是曖昧不明? 從文本到形式、王嘉明如何思考莎劇在當代舞台的轉譯與搬演?肉身與聲音分離的表演形式,如何落實於演員表演中?空間調度與聲響設計,又如何呼應他的導演觀點?本刊走入《理查三世》排練現場,深入解析王嘉明的導演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