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黃宇琳

相關文章 15 篇
  • 黃宇琳主演的《崔氏》虛構出一個沒意識到自己不合時宜、卻又極力表現的過氣歌星。
    戲劇

    當代女性的「癡夢」 探問「活下去的力量」 黃宇琳獨角戲《崔氏》

    繼《碰老戲四郎》之後,本事劇團團長、編劇邢本寧再度與導演王瑋廉與音樂設計柯智豪合作,透過獨角戲形式,為演員黃宇琳作戲,從戲曲經典《癡夢》出發,新戲《崔氏》探問(身為女性)「活下去的力量」,虛構出一個沒意識到自己不合時宜、卻又極力表現的過氣歌星,讓兩個活在兩個不同的時空的「崔氏」,在劇場裡彼此溝通,然後共同發聲。

    文字|吳岳霖、登曼波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 導演的荒謬來自形式,狀似說演相聲的兩人,使盡力氣說廢話,邊演邊娛樂自己也娛樂觀眾。
    戲曲

    哀悼戲曲 虛空一場

    栢優座版《椅子》雖說荒謬,卻更多是譏諷與奚嘲,華麗演繹,不惴不懼。虛空的反面其實是過度認真,如果再犀利些,對戲曲的嘲弄再刻意些,這一堂荒謬底深沉的悲哀就更巨大,睇視著的觀眾也才會冷直了背,暗自愧慚吧。

    文字|紀慧玲、BubuJojo
    第290期 / 2017年02月號
  • 黃宇琳與顧正秋在拜師儀式時合影。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跟顧老師學戲 既古典又自由 京劇小天后黃宇琳談恩師顧正秋

    黃宇琳從顧正秋身上看到一位藝術家的宏觀,除了看哪齣戲好就特別去找那位名師學其真傳外,「老師也看各家版本,從不說自己的版本比較好,只解釋她的版本是如何堆疊角色供你參考。」這樣的高度讓黃宇琳對戲曲有更自由的想法,「傳統不是不可破,只是不能直直戳破,要慢慢揉進而開展,需要時間經驗累積再呈現。」

    文字|陳淑英、劉耀武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 黃宇琳
    專題

    戲曲扮鬼 先瞧腳下功夫 京劇演員黃宇琳

    花旦科班出身的「京劇小天后」黃宇琳,拿手招牌戲之一就是〈活捉三郎〉,她飾演因紅杏出牆、威脅丈夫宋江而被殺的閻惜姣,化作鬼魂後仍對情人三郎念念不忘,於是施展鬼步,一探情郎。這其中要演出美麗的鬼姿,黃宇琳強調重點就在京劇的蹻功,運用這難練的技巧,成功塑造各種不一樣的女鬼。在京劇裡,要當美麗的阿飄,從足下開始

    文字|陳茂康、許斌
    第278期 / 2016年02月號
  • 《慶頂珠》中,李寶春飾蕭恩(右),黃宇琳飾蕭桂英。
    戲曲

    國寶丑角孫正揚助陣 台北新劇團「好老戲」 角兒們現絕活

    今年台北新劇團公演「好老戲」,推出《雙姣奇緣》、《慶頂珠》與《一捧雪》三齣全本經典老戲,李寶春、黃宇琳、楊燕毅擔綱,並邀得八十四歲高齡的丑角國寶孫正陽出馬,角兒們挑戰經典,絕活展現,正是戲迷之福!

    文字|廖俊逞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 黃宇琳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黃宇琳 表演之路不設限 成就「名角」指日可待

    京劇是以演員為中心的表演藝術,一個好角兒可以撐起一台戲。台灣京劇發展向來傾斜,造不出明星、出不了名角。科班出身的黃宇琳,憑藉著先天資質,再加上後天努力,在不同類型的舞台演出中吸收養分,成為京劇界的新偶像,讓人足以期待,台灣下一個京劇名角的誕生。

    文字|本刊編輯部、登曼波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魏海敏(左)與黃宇琳(右)
    特別企畫 Feature

    京劇大觀園 兩代名伶知遇相惜 魏海敏 ╳ 黃宇琳

    二○○三年,國光劇團推出由魏海敏主演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讓她表演能量全面發揮,穩坐「京劇天后」的地位。「紅樓老作手」陳西汀的劇本,將人性寫得通透,「明是一盆火,暗裡一把刀」的鳳辣子,在魏海敏的鮮活詮釋下,盡展潑辣狠毒。 相隔十年,王安祈為「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再訪大觀園,新編《探春》,為她磊落清勁的舞台特質,量身打造。其中一場「抄檢大觀園」,將可見黃宇琳與特別跨刀飾演王熙鳳的魏海敏同台飆戲。《王熙鳳》與《探春》聯演,世代接棒的傳承意味頗為濃厚。 魏海敏與黃宇琳,一個是台灣最重要的戲曲名伶,一個是備受各界力捧的新生代旦角,兩個不同時空背景養成的京劇演員,不見《紅樓夢》裡明爭暗鬥的女人攻防,卻有前輩提攜後輩的惺惺相惜。 在藝術追求的道路上,他們有相同的體悟:唱老戲,是新編戲的基礎,演新編戲,則為老戲加入創造角色的意識,兩者相輔相成,而傳統,就是培養一個京劇演員最好的養分。 說台灣京劇名角後繼有人,或許還太早,但相信所有戲迷的內心,一定都期待著,這麼一天的到來。

    文字|王婧、登曼波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 王小棣
    藝號人物 People

    劇場暨影劇編導王小棣 再續未竟的劇場夢

    說起王小棣,大家就會想起她的影劇作品如《大醫院小醫師》、《赴宴》、《波麗士大人》,還有最近在文林苑都更案、華隆罷工、大埔事件等現場聲援的身影。但資深些的劇場觀眾,應該也不會忘了她經營的「民心劇場」,曾經推出不少實驗性劇作,也培養出蔡明亮、李小平等現在響噹噹的導演暌違劇場剛好廿年,王小棣回來了,在兩廳院的邀約下,以與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合作的獨角戲《丈夫的一千零一夜》重返劇場,她還是忘不了「心目中理想的劇場」

    文字|李玉玲、許斌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出身京劇科班的許栢昂、黃宇琳,創立了「栢優座」劇團,以平台角色自許,從事京劇、曲藝及現代戲劇的創作與推廣。
    焦點專題(二) Focus 創立「栢優座」 自許為創作推廣平台

    許栢昂、黃宇琳 不忘初衷打造京劇未來

    出身京劇科班的許栢昂、黃宇琳,眼見劇校學弟妹們對未來的徬徨,決意挑起傳承的擔子,創立了「栢優座」劇團,以平台角色自許,從事京劇、曲藝及現代戲劇的創作與推廣。「創新不是革命,是最初信念的傳承與延續。」栢優座創始團長許栢昂說,「台灣京劇界是我的家,我做這些是因為我愛我的家人、愛這門藝術」

    文字|李晏如、Adward Tsai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巴山秀才》中,李寶春飾孟登科,王豔飾孟娘。
    戲曲 搶救老戲 復刻重編

    李寶春精心錘鍊 演出老戲的現代精神

    文武老生李寶春的「新老戲」系列是他的金字招牌,標榜以現代精神體現傳統京劇的樣貌及精華唱段的寓意。這回的演出邀請京劇界名角孫正陽、楊燕毅、王豔、黃宇琳、田磊,排出的劇目堪稱是瀕臨絕種的保護類老戲,包括《巴山秀才》、《鳳還巢》、《斷密澗風雲》,及兩岸首次演出的《渭南之戰》。

    文字|廖俊逞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五花洞  掃蕩群魔》將出現多個真假潘金蓮同台亂舞。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歡慶民國百年 京劇名角反串大動員--國光劇團「喜劇京典.歡樂百分百」

    為慶祝民國百年的生日,國光劇團特於歲尾年初,策劃了本次戲曲界聯演,除了劇碼熱鬧喜趣,並動員國光、台北新劇團、當代傳奇劇場與相聲瓦舍的多位演員共襄盛舉外,最令人矚目的是名角們的「反串」,如本行老生的唐文華這回將反串程派青衣、本行青衣的魏海敏反串丑婆等,料將讓觀眾笑到噴飯灑淚!!

    文字|廖俊逞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 《牡丹亭》的〈幽媾〉邀請台灣崑曲巾生楊汗如(右)和陳美蘭(左)再度攜手。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不扮鬼作瘋,你哪知京劇的厲害?!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表示,「鬼.瘋」系列精選數齣「鬼戲」與「瘋戲」的代表性劇目,不論是「疑心生暗鬼」或「真實」的人鬼交流,不管是「真瘋」或「裝瘋」,一方面強調劇情與演員內在真實情感的出發,一方面更藉由劇中角色在「不正常的精神狀態」下,演員如何以唱念做打對應詮釋,來突顯京劇的表演藝術之美。

    文字|廖俊逞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 黃士偉唱作俱佳的全方位劇場表演者,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表演組畢業,橫跨舞台劇、相聲、音樂劇、廣告等多元表演領域。
    專題

    為新生代喝采!

    他們的共同特色都是練就了一套適應環境的本領,不管是出身戲劇、舞蹈、音樂或傳統戲曲的領域。有的幸運兒因為師長前輩特別拉了一把,從而確立自己的志向,當然也懂得飲水思源;有的人卻在環境的競爭條件下,耐心等候自己最閃亮的一刻,從容地接受台底下的掌聲!

    文字|廖俊逞、黃麗如、王凌莉、賴惠娟、施如芳、白水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 由莊周(左,李寶春飾)點化成人的二百五(孫正陽飾),一段鼓勵田氏的演講雖當場獲得掌聲,但其中有濃厚的編劇「夫子自道」的意味。
    戲曲

    試妻,到底試了什麼? 台北新劇團《試妻大劈棺》

    從《試》劇整齣戲的演出當中,雖然可以看得出來編劇試圖為田氏「翻案」的努力,但可惜的是,編劇沒有讓田氏自己好好地說話,反而替她說了太多話,以至於努力不到頭,也不對頭。

    文字|張啓豐、林鑠齊
    第115期 / 2002年07月號
  • 京劇版《原野》以悲憫的態度看「復仇」,用「色不異空」的角度解讀原作。
    焦點專題 Focus

    京劇版《原野》,參悟「寬恕是福」

    京劇版《原野》由李寶春與黃宇琳主演,最癡狂也最人性的愛情,刀林彈雨兩相甘心。豐富的舞台意象:蒼鬱遼闊的原野,陽光灑出如黃金的愛情夢幻,象徵曹禺對人性不滅的信心;黑夜降臨在樹林時的迷茫,深深發掘了人的心靈之複雜多面,也傳達了「心獄」遠比牢獄可怕三分。

    文字|廖俊逞
    第203期 / 2009年1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