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7:真實人生編織入戲,素人讓劇場更有料?
既「跨國」也在地 演員與觀眾交織生命故事
以前都說「戲假情真」,意思是劇情雖是虛擬、其中流動的情感為真,但今年的劇場卻因多部大量素人表演者參與的製作,而展現了「戲真情更真」風景。素人演員的真實經驗編織入戲,今年除了有國際性的合作呈現,更多的是在各地方發展、帶有限地創作性質,與地方人文、觀眾互動緊密的製作,也帶起了劇場虛實的擾動、觀演關係的模糊等等思考。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8:食物連結土地記憶,藉「吃」探尋人生況味
舞台辦/扮桌正流行 有形無形皆有味
「辦桌」可說是台灣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也是台灣文化的符碼、接地氣的保證,今年表演藝術界不約而同出現了多項與辦桌/飲食主題相關的節目,而且分散全台各地,觀眾透過參與共食,分享了戲劇角色的人生滋味,或只是借用辦桌形式,領略創作者所想傳達的故事與情感。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9:跨學科激盪觸發,藝術家企圖翻轉思考
跨域知識為參照 尋索多重整合與辯證可能
在「跨界」已成日常,多元媒介與形式在表演藝術中同台並陳也司空見慣的今日,藝術家的「跨」,卻也跨出新的方向。今年已可見一些創作上借重另一知識領域重新思考創作的轉向,如出身學院體系的馬戲工作者向民俗儀式身體取經學習,舞蹈工作者接觸科學文本以激發創作思考等。可以看出藝術創作也在思考如何消除學科的界線劃分,培養在不同知識領域間比較、分析、整合、全觀的能力,回到知識總體以建構美學方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10:音樂藝術節蓬勃發展,走向專業與多元
大師名家齊聚分享 年輕學子獲益良多
在國內舉辦國際性音樂活動不是新鮮事,但近年的活動內容卻愈趨多元,朝向更專業、更獨特、因材施教的方向邁進,尤其幕後推手是一群耕耘多年的音樂家,如低音提琴家傅永和的「蘭陽國際低音提琴夏令營」、鋼琴家嚴俊傑的國際性鋼琴藝術節,還有小提琴大師林昭亮的「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他們本著自己的學習歷程與專業經驗,將內容規劃得更為專業,也讓參與的學子獲益匪淺。
-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8表演藝術回顧
十大現象觀察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如何經略全新表藝版圖? 原創音樂劇大爆發,卅年發展迎「高點」? 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體驗方式多元 地方藝術節開始重視策展 讓表演更「接地氣」? 傳統藝術節目陡增,展現創新力量? 藝術創作陪伴,作品製作期拉長 重演、巡演節目大增,延續製作壽命? 創作與導引,為青少年打開劇場之門 國藝會接手承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 各種體驗參與,各場館延伸推廣活動多元化 PAR People of the year 布拉瑞揚 汪兆謙 林勤超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1: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幕,如何經略全新表藝版圖?
國表藝全員到齊 競合互助中驅動劇場未來
十月中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文化中心風光開幕,也標誌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的完成。北中南的三個國家級場館背負著推動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重任,已有卅一年歷史的國家兩廳院帶頭轉型,尋找台灣表演藝術的標誌、提升品質,透過活動來與社會產生關連,臺中國家歌劇院則藉由各種低門檻活動增加與歌劇院的互動,而衛武營則先以南台灣觀眾為目標,訂出「開幕起一年室內入場觀眾應達廿五萬人次」的高標準,以示經營決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2:原創音樂劇大爆發,卅年發展迎「高點」?
蓬勃背後卻見蒼白 產業未來仍待努力
這一年可說是台灣原創音樂劇製作大爆發的一年,不管是首演、重演或重製,數量超過廿個,可說是歷年來的高點。然此時台灣音樂劇發展乍看蓬勃,其實外強中乾,量雖然逐年增加,但產出的質卻有道不出的無奈,大多數創作者和劇團總是倚靠熱情和衝勁,突破困境和挑戰。相較於音樂劇產業發展完熟的韓國,與起飛中的中國,台灣的音樂劇如要更上層樓,政府的扶植挹注、場館的合作共製,都可能讓未來看到一片藍天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3: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體驗方式多元
後數位時代 「參與體驗」成為最真實的現實
回看今年的表演形式呈現,最令人有感的莫過於「參與式藝術」,不管是戴上耳機、五感齊發的行走體驗,在過程中參與投票、議題討論,或是以素人身分加入演出,多樣的參與體驗表演可說是蓬勃發展,蔚為風潮。表演藝術獨有的現場性與共時性,讓參與成為個人獨特的經驗,是這類型藝術深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4:地方藝術節開始重視策展 讓表演更「接地氣」?
策展體現各地創意 拉進觀眾與藝術的距離
各地藝術節舉辦多年,往年面貌多是各團製作的巡迴大串連,但近年加入了策展概念,讓個別藝術節呈現出具自我特色的面貌,如今年首次舉辦的「跳島舞蹈節:新竹跳」、邀來前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策展的「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基隆「聽潮招待所」等。「藝術節就是創造一次人與人相聚的時刻」如何讓這樣的相遇有更多可能,讓藝術與人得到更有意義的互動,是在地藝術節可持續深耕的課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5:傳統藝術節目陡增,展現創新力量?
青年接班展長才 繽紛華采奔未來
愛好傳統藝術的戲迷、樂迷,可能都有發現這一年可說是傳藝演出爆量的一年,而且除了量的蓬勃,更有質的變換,新編創作如潮湧來,更有許多為青年戲曲人才打造的展演舞台,讓他們的技藝與創意被更多人看見,這都讓我們看見傳統往下扎根的實力與努力,同時也看見傳統向未來奔湧的張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6:藝術創作陪伴,作品製作期拉長
乘著共製經濟的網 活化創作與製作生態
今年的表演藝術舞台,有著「豐收」的氛圍,因為幾個令人矚目的製作,都歷經了二至六年的製作期,因為場館或機構的長期奧援與陪伴,讓作品得以醞釀發展,終至冒芽生長,甚至成熟茁壯。這股支持的精神與視野,鬆動了過去公部門補助與藝術家之間的僵固關係,也透過場館機構多向連結與共製關係,編織出一張培育藝術家的網。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7:重演、巡演節目大增,延續製作壽命?
增加場次分攤成本 打響口碑也面對票房難題
因應北中南場館增加、各地藝術節蓬勃展開,許多團隊在創作之初就會考量日後重演或巡演行程,以往巡演多是大團專利,現在許多中小型製作也多了許多全台走透透的機會。巡演重演雖然有可分攤製作成本、增加作品曝光度的好處,但巡演人事費成本往往被邀請單位低估,讓團隊看見大餅卻吃不到,而且走出舒適圈,也需面對票房行銷壓力,這些都是團隊必須評估的因素。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8:創作與導引,為青少年打開劇場之門
不只「面向」青少年 更要並肩共學、用戲說話
今年國家兩廳院的「新點子劇展」特別以「心之秘密:青春就是半成品」為題,推出以青少年為核心的作品,同時舉辦工作坊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國際論壇,也讓人關注到青少年這個少被關注的族群。而已滿十八歲的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嘉義阮劇團的草草戲劇節、台南的十六歲小戲節與影響.新劇場的「少年扮戲計畫」,都在這一年看到相當的積累與成績,讓人感到不管是「為青少年演出」或「由青少年演出」,都值得劇場工作者繼續努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9:國藝會接手承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
獎助計畫更多元 評鑑與陪伴並行
接手原文化部辦理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國藝會除了從去年起先展開專案評鑑,再邀請專家學者探討補助機制,歷經一年研擬,將原「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修訂為「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辦法」,新辦法打破「分級」概念,免除團隊受級別限制、框住對營運的想像,也設計了六種計畫類型,提供團隊更多的選擇。作為中介組織,國藝會自許是一個服務平台,抱持同理心,站在團隊立場,為其解決可能遭遇的問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10:各種體驗參與,各場館延伸推廣活動多元化
賣力突破同溫層 想方設法拓展新觀眾
隨著北中南各地場館的陸續開張,各場館的藝術推廣活動也如火如荼地推展開來,讓藝術殿堂不再神秘的各種Open House、線上線下與實境互動的劇院手遊、體驗空間奇妙的各種活動這些,標誌著這是北中南各大場館戮力拓展舒適圈、突破同溫層的一年。各場館力圖開發新的受眾,以設計多元的體驗活動,試圖讓從未接觸表演藝術的觀眾從無感到有感,由未知引發好奇,無痛地進入藝術世界,進而知曉「有一種生活叫表演藝術」。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打破框架 創新思維
二○一四年是台灣社會的價值系統,歷經破壞與重建的一年,也是我們的思維與行為框架,面臨挑戰與改造的時刻。從反核、反國光石化所高舉的環境正義,大埔案反圈地所訴求的土地正義,到反黑箱服貿協議的太陽花運動,甚而到香港的占中與攸關台灣人民食安的「滅頂行動」,一波又一波的公民運動,喚醒了許多對公共議題冷感的人,特別是年輕世代,站出來,透過質疑、顛覆僵化的固有結構、尋找新的價值認同。雖然改變帶來未知和不確定,但陣痛過後,迎接我們的,將是全然新生。 對表演藝術圈來說,今年亦呈現出變動、洗牌、盤整的態勢。「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成立,整合台北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三場館,在「一法人多場館」的制度下,彼此串聯、流通,既要發展當地特色、連接在地資源,更要建立合作機制,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重塑台灣表演藝術的新版圖。相較於台灣,中國的文化發展步伐更是快速,各地大劇院的興蓋、商業劇場的市場擴張,以及樂團專業化的轉型,讓對岸求才若渴,紛向台灣招兵買馬,造成國內表藝人才的位移與流動。 自表演工作坊出走、屏風表演班休團,台灣正式進入「後大劇場」時代,不僅「大團」的定義不同於過去,在演出規模上,也打破以往「非大即小」的局面,長銷式的中型劇場成了最主流的模式。市場導向的製作,翻轉了從創作出發的傳統,而劇場新品牌接續躍起與劇場自產明星的效應,也大大改變了台灣的劇場風景。在舞蹈圈,編舞家站上大舞台,除了面對不同空間,激盪不同的創作想法外,大型劇場相繼落成,更是其「不得不然」的現實因素,然而,從舞作的敘事結構、場面調度、表演能量到最實際的觀眾問題,編舞家們準備好了嗎? 傳統媒體的式微,網路世代的崛起,影響了大眾閱讀習慣,當報刊的藝評空間萎縮,評論從原本的公共領域退到半公半私的網路世界,如何影響藝文評論的環境?國藝會今年首度推出「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扶植獨立評論人,一時之間藝評遍地開花,但值得探究的是,專業如何建立?多元觀點如何紛陳?眾聲喧嘩之外,藝評的深度與對話關係,仍待進一步耕耘。與此同時,具指標意義的台新藝術獎,從去年改換新制,打破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獎項的區分,成為類型混雜、論述競逐的場域,藉以回應當代藝術去疆界的風潮,這是否會牽動新一波創作潮流,有待觀察。 除上述,二○一四年台灣的表演藝術還有什麼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4表演藝術回顧
十大現象觀察 整合北中南三場館中,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成立 音樂、技術人員湧向對岸,表藝人才遭「磁吸」? 「後大劇場時代」來臨,團隊經營路數翻新 國藝會藝評專案開跑,藝評遍地開花 改革樂器及編制,國樂團向「西」靠攏? 站上大舞台,編舞家們準備好了嗎? 社會時事比戲好看,劇場還能做什麼? 戲劇跨國製作,跨不過語言的障礙? 台灣新編京劇,對岸戲迷驚豔 「台新藝術獎」新制,是新定位還是新局限? PAR PEOPLE OF THE YEAR 簡文彬 黃翊 黃宇琳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1:整合北中南三場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成立
扎根土地放眼國際 開啟台灣表演藝術的新座標
如果說一九八七年國家兩廳院的完工,是台灣藝文發展重要的里程碑,那麼二○一四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成立,將為台灣開啟表演藝術的新座標。從此以後,台北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將共同肩負推動台灣藝術文化推廣扎根的重責,三大場館既競爭又合作,對外與世界接軌,對內則為庶民服務,共同展現台灣多元、豐沛的文化面貌。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2:音樂、技術人員湧向對岸,表藝人才遭「磁吸」?
中國市場興起機會多 供需現實各有考量
這一年來,已有「上海樂隊學院」、浙江交響樂團先後來台招生、徵才,而台灣專業技術劇場人才赴對岸工作也時有聽聞。究其原因,各地表演場館的興蓋、商業劇場的發展、中國樂團專業化的轉型、主題樂園的興建等釋出眾多工作機會,都造成對岸表藝人才的強力需求,加上優渥的薪資吸引力,的確造成難擋的磁吸效應。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3:「後大劇場時代」來臨,團隊經營路數翻新
中型演出長銷當道 製作導向凌駕導演品牌
過去台灣劇場生態的經營樣貌,在表演工作坊出走、屏風表演班休團之後,有了路數翻新、重新洗牌的趨勢。如從製作端就打造擴大演出市場可能,中型製作成為討喜的樣態,由導演(創作者)主導製作方向的態勢改變、發展出製作人導向或策展人(主題)導向的製作模式,而劇場新興團隊展現出接班態勢與劇場明星的綻放光芒讓人看見不一樣的劇場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