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4:國藝會藝評專案開跑,藝評遍地開花
網路平台多元紛陳 「深度」與「對話」仍待耕耘
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讓藝評人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評論書寫,並在「表演藝術評論台」發表,呈現出表演藝術評論遍地開花、多元紛陳的美好榮景。從紙媒到網路,評論的寫作重心也有轉移,多為看過戲的人而寫,以分析與評價為重。但網路平台的框架多以單一作品為評論標的,少見深度的趨勢型評論,而評論是否能超越文字,以口頭或座談影片呈現,打造更多公共性與對話?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5:改革樂器及編制,國樂團向「西」靠攏?
追求好聲音 不止「西化」更待「多元化」
國樂界為追求更多藝術可能性,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歇;而今年,台灣兩大國樂團臺灣國樂團與臺北市立國樂團分別在樂器與編制上展開變革,前者以「環保胡琴」統合樂團音色,後者以之前未用到的傳統樂器加入編制、改良音準等,對國樂交響化形式來說,頗具指標意義。雖然國樂的西化、交響化是大勢所趨,但傳統音樂的特色是否會流失?國樂的審美能否發展出多元性?也待我們持續觀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6:站上大舞台,編舞家們準備好了嗎?
必要選擇但非終點 關鍵仍在創作需求
近兩年因國家兩廳院「1+1」舞蹈系列,幾位編舞家在國家劇院大舞台上展現不同以往的創作視野,加上未來多所大型表演場館將陸續啟用,編舞家們也可能「必」得接受大劇場的挑戰。但真的非變「大」不可嗎?其實仍應回歸創作本身需求,大小舞台、另類空間都「必須有可能」。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7:社會時事比戲好看,劇場還能做什麼?
「政治正確」剝奪想像 放下宣言開始提問
這一年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已經讓街頭比劇場還有戲劇感,連藝評人都想提名「太陽花運動」角逐台新藝術獎;面對這樣的狀況,劇場人還能怎樣在劇場裡演「政治」?有人在演出中呈現當下預言未來,但其實是展現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有人改編史詩小說翻轉寓言,但卻流於扁平;也有人透過在經典中置入在地情境,帶動觀眾的提問與學習能力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8:戲劇跨國製作,跨不過語言的障礙?
製作期短磨合不足 聲音轉譯徒留表演鴻溝
跨國製作風潮不歇,從年初兩廳院的《愛情剖面》,臺北藝術節的《目連拯救母親大地》、《九面芙烈達》,到近期由廖瓊枝主演的《殘酷日誌》,都是國外編導與台灣團隊或演員的合作。但令人期待的合作卻未都令人滿意,過程中處處顯露跨國合作的不協調與表演體系的不同調,舞台上語言、聲音表達轉譯也呈現嚴重斷裂。製作期短讓本地演員難以消化文本建構自然的語言表演,不諳本地語言的外籍導演也無法進入語境與演員工作,都是未來跨國製作須注意改善的方向。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9:台灣新編京劇,對岸戲迷驚豔
題材創新深入角色內在 貼近當代吸引年輕族群
在台發展五十年的京劇,返回京劇發源地演出,竟讓中國觀眾大為驚豔!今年國光劇團與台灣新劇團帶著新編作品赴對岸演出,皆備受肯定,究其因由,國光藝術總監王安祈與新劇團製作人辜懷群分別指出:台灣京劇不高舉教化意涵,在題材上創新,深入角色內在,並透過多元劇場元素運用,打造象徵隱喻的舞台美學,都更貼近當代精神,特別能引起年輕觀眾的共鳴。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10:「台新藝術獎」新制,是新定位還是新局限?
打破疆界回應社會 各種論述權力競逐
「台新藝術獎」從去年改換新制,打破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獎項的區分,同時在全年度的評選過程中,強調讓來自不同領域的提名觀察人(藝評人)以評論與社會對話。從「場域」的角度來說,台新獎自此變成一個更複雜的,各種論述權力競逐、混雜的評論空間;而另一方面,新制台新獎對藝術與社會連結的側重,是否會牽動新一波創作潮流?或是讓年輕創作者的基本功無法被看見?抑或是開啟了美學對話的另一個空間?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充滿變動 回歸初衷
跨過了馬雅曆法的二○一二末日說,世界並未毀滅,但迎接我們的,是更具挑戰並充滿破壞能量的二○一三年。回顧過去這一年,從洪仲丘案、黑心食品、九月政爭、廣大興案到大埔事件,都讓人有混亂、憂懼、迷惘的感受。 對表演藝術圈來說,去年亦是不平靜的一年。屏風表演班在經營高點宣布解散、營運十六年的新舞臺恐吹熄燈號、華山藝術生活節將成絕響、兩岸服貿協定的未止爭議也為國內的表演藝術環境,帶來諸多騷動和不確定的因素。 《PAR表演藝術》雜誌在編輯群總結整理後,從生態和趨勢兩個面向,為讀者歸納出二○一三年十大值得關注的表演藝術事件和現象。 就生態面而言,文化部掛牌上路將近六百天,和表演藝術領域相關的政策,如「國家品牌表演藝術團體扶植計畫」、延續文建會時期的「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表演藝術團體和場館媒合計畫」、「華山藝術生活節」等都有一定效益,但如何持續累積,宣示文化部的視野和格局,有待共同監督,持續檢視。 台灣唯一一座由民間經營的專業劇場「新舞臺」,因所屬企業母體的搬遷,面臨關門的命運,讓表演場館不足的問題,更形雪上加霜。儘管表演藝術界發起搶救行動,台北市政府也積極介入,新舞臺的存廢,至今仍在未定之天。另一方面,屏風表演班也因靈魂人物李國修的辭世,無限期暫停演出。沒有李國修的屏風,如何繼續延續?或說結束在最美的高點,才是真正的「功德圓滿」? 懸而未決的《服貿協議》,其中與表演藝術有關的劇場經營,不免讓人憂慮資金背後,對於自由言論的壓制及避之唯恐不及的審批制度。中國市場大機會多,國內的表演團隊前進大陸,面對牢不可破的體制,必須抱持相當大的決心,不過,就算有所妥協,又能有多少效益?兩岸表演藝術的往來互動,若不建立公開且透明的交流平台,未來還是困難重重。 大環境紛亂變動,反映在創作上的,是藝術家對於創作價值的思索與回歸初衷的探問。 二○一三年最賣座的紀錄片《看見台灣》教我們重新思考人和土地的關係。這股潮流,亦出現在表演藝術中。創作者們走出排練場,或踏足城市廢墟,或回返原鄉,或從勞動中學習;或在部落發展創作;而地方藝術節如台南、淡水,也以在地空間人文與劇場結合,展現獨到特色。除了回歸土地人文,台灣現代劇場近年隨著新生代劇作家崛起,以及大量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3表演藝術回顧
十大現象觀察 盤點地下管線後,文化部的下一步? 新舞臺吹起熄燈號!? 李國修辭世,屏風表演班休團 貼近土地、深入城市的劇場 新作搬演雲湧,讀劇蔚為風潮 視覺藝術人才帶來劇場新向度 「微型劇場」的空間與創作思考 小品音樂劇繽紛展現 新生代接棒,戲曲題材觸角廣 劇場登陸,「服貿」是福是禍?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陳武康 「驫舞」邁入十年 名揚國內外將登大舞台 李銘宸 日常物件打造奇觀 開創劇場新美學 吳曜宇 初次比賽一鳴驚人 聰慧潛質前途看好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1:盤點地下管線後,文化部的下一步?
在新舊震盪之間 尋找文化新局
文化部誕生將近六百天,龍部長說前五百多天,她忙著查找「地下管線」,讓過去彼此脈絡不清、接連不上的政策與制度可以重新整理,讓行政步上正軌。當然對表演藝術領域來說,如令人眼睛一亮的「國家品牌表演藝術團體扶植計畫」、延續文建會時期的「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表演藝術團體和場館媒合計畫」、「華山藝術生活節」等都有一定效益,但民眾對文化部的期許,還是能成為提出更高文化格局的舵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2:新舞臺吹起熄燈號!?
搶救藝術地標 商業與文化繼續拉扯
甫於前年完成休館整修,正待大步邁開步伐的新舞臺,卻在去年宣布將吹起熄燈號,因為所屬企業母體的規劃,新舞臺原址必須出售,也宣告劇場經營告終。消息一出,馬上引發表演藝術界大地震,紛紛發出「搶救新舞臺,原址不熄燈」的搶救之聲,極力想抱住這方在「台北曼哈頓」的藝術地標。但即使在北市府的介入下,力圖找出留下新舞臺的可能,但畢竟企業有企業自己的財政考量,一切,都仍在拉扯擺盪中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3:李國修辭世,屏風表演班休團
靈魂人物隕落 說承繼太沉重?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的辭世,令劇場人與觀眾遺憾懷念,而隨之宣告的屏風無限期暫停演出消息,更是讓人扼腕。雖說接班者未把話說死,表示仍在思考延續屏風的可能性,但靈魂人物的離去,的確對團隊來說,是難以負擔的沉重:繼續下去是否能維持創作原味?製作重擔是否承擔得起?如果結束在最美的高點,是不是才叫「功德圓滿」?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4:貼近土地、深入城市的劇場
創作腳踏泥土 尋索「心的距離」
「回歸土地人文」是今年表演藝術創作者一個顯見的脈絡:或踏足城市中衰敝角落,探索社區故事;或回返原鄉,以舞呈現謝天祭典;或整團帶到田中央,從勞動中學習;或在部落蹲點,最後與族人以當地傳說發展出創作;而城市藝術節如台南、淡水,則以在地空間人文與劇場結合,展現獨到特色這些走出劇院的表演,於創作者而言是主動尋找安守位置與「心」的距離,而「在地化」的演出發展固然可喜,但如何在「觀光化」可能帶來的商業化中,不失文化底蘊,則是必須慎思之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5:新作搬演雲湧,讀劇蔚為風潮
於是,重返「劇作家年代」?
台灣現代劇場以「導演」為創作主體的趨勢,近幾年隨著新生代編劇冒出頭、且劇本都能被搬演的現象而有了變化。而今年至少有六、七個劇團或單位,不約而同地舉辦對外公開並甚至售票的讀劇活動,也讓人對「讀劇」演出形式重新思考。以上種種,是否代表了台灣現代劇場,可能重返「劇作家年代」?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6:視覺藝術人才帶來劇場新向度
材質轉換劇場空間 編創突破混種定義
這一年的劇場,清楚地看到視覺藝術人才的投入,所打造出來的風景變化。吳季璁、周東彥、李銘宸等人,透過材質與身體、空間的思索,物件的重新定義,向感知提問、尋找新的觀看與敘事。有趣的是,這些作品大多散發一種荒涼況味,無論視覺上再如何鮮豔、擁擠,骨子裡似乎都有失落世代於內在追尋的鄉愁。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7:「微型劇場」的空間與創作思考
城市的臨時惡所 讓觀眾快樂「參與遊戲」
「公寓聯展」、「超親密小戲節」、「開房間計畫」、「臺北藝穗節」林林總總走出正規劇場、開發另類演出空間的「微型劇場」,在台灣劇場界成為不可忽視的現象。這些演出觀眾人數甚少,甚至是一人體驗,各式生活物件堂皇入戲,演員一天可能要演個十場這樣的劇場,開啟了觀眾另類的觀戲空間體驗,找到角色扮演的參與感,及在遊戲中秘密品嚐到的、破壞常規的樂趣。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8:小品音樂劇繽紛展現
熱情之聲不受限 困境帶來更多可能性
台灣的音樂劇發展,除了大舞台的展演,更發展出「小品音樂劇」路線,光是這一年,就出現了多齣令人驚豔的製作如《早餐好了吧》、《阿茲大帝》、《下午,美術館裡的四個人》、《鐵工廠莎瓦哩卡阿工仔!》、《愛神紅包場》等,題材多樣,讓人看到豐富的可能性,在音樂劇並非顯學的台灣劇場,熱情歌者的驚豔之聲,令人欣喜!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紛擾與自省
哭牆、死海、聖城、荒漠?還是漫天的烽火?不知您對以色列的印象是甚麼?「以色列」之名從早期代表著一支民族,到現在成為一個國家,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廷、花剌子模、蒙古、鄂圖曼帝國它們都曾統治過這片黃沙,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也都在此刻下了各自的歷史。這個自古以來就紛紛擾擾的上帝應許之地,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各自的想像。但是,今天在本刊中介紹的以色列,應該和大家印象中的有所不同。一道道曾經在戰火下磨練出的敏捷身影,如今,卻在世界的舞台上爆發出無比的力量,綿密而多元的文化也灌溉出了豐沛的音樂之葩,以色列的音樂與舞蹈已在全球藝術版圖上嶄露頭角。現在,就讓我們從舞台上,欣賞以色列表演藝術的現在進行式。 表演藝術,不但反映當下時代潮流與社會脈動,也被歷史脈絡所牽動。以色列如此,台灣亦然。隨著民國一○一年的腳步遠離,過去一整年台灣表演藝術環境的氛圍,又是如何影響著幕前幕後的整體表現?《PAR表演藝術》雜誌經過編輯群總結整理,反覆討論,從生態與創作兩大面向切入,歸納出二○一二年十大值得關注的表演藝術事件和現象。 就生態面而言,文化部掛牌成立,龍應台部長走馬上任,可說是表演藝術界的頭條大事。從文建會到文化部,國家的文化政策如何轉向?未來資源能否提升?如何分配?追求文化創意「產業化」的同時,如何提供表演藝術從業人口更具體和明確的保障?種種不確定性因素,仍值得持續觀注。 自從二○○八年金融危機起,全球表演市場陷入低潮。然而中國的表演藝術市場,似乎無畏金融危機的威脅,展現了國際市場潛力,建構亞洲表演藝術市場核心的版圖。過去國際團隊的「亞洲巡演」幾乎以日本為主要據點,如今,則牽制於中國市場。面對中國崛起,台灣是否會被邊緣化?台灣市場的自由與多元性,如何保有優勢,創造更多正面的可能?而自從華山文創園區ROT之後,台灣其他的「文創園區」也承襲這樣的經營模式,但在如此一統性的格局下,空間與藝術還能激盪出多少的活力,值得玩味。 儘管大環境喧囂紛擾,就創作面而言,創作者在藝術追求上卻是自省自覺的。資深劇場人自發成立「小劇場學校」,「三缺一劇團」的「Lab」計畫實踐演員的「創作性訓練」,引發劇評和劇場人的關注和熱烈討論。年輕表演者對身體訓練的自覺、渴望及行動,是當前文創當道、行銷遮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2表演藝術回顧
文建會升格文化部 精采政策萬眾期待 中國牽制亞洲表演市場 台灣多元自由抵擋邊緣命運 樂團紛紛出國巡演 挑戰他國音樂市場 跨國製作蔚為風潮 生命與文化的激盪 台灣新曲輩出 文化積累更進一步 國內原創劇作搬演頻繁 「市場」尚未成氣候 歌仔戲綻放新風貌 可塑性高亮點不斷 產業想像下的文創園區ROT 逐漸喪失的藝術活力 小劇場再起身體訓練風 打造表演基底深化劇場美學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簡莉穎 風格迥異題材多元 質量俱佳潛力無窮 孫尚綺 凝聚歐陸舞壇目光 建構舞蹈演出新「視」界 曾宇謙 備受國際大賽肯定 樂壇縱橫前途燦亮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一:文建會升格文化部
部長魅力媒體難擋 精采政策萬眾期待
去年的五二○,文建會正式升格文化部,也標舉了台灣文化發展的嶄新里程碑。出任部長的龍應台挾原本作家身分的高知名度,讓文化部的媒體曝光值也創新高,但如何將外界的支持力,轉化為整合政府內部資源與對外推動政策的力量,過去七個月不斷考驗著龍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