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紐約愛樂明年是新音樂總監愛倫.吉伯特(見圖)上任首季,當然是要傾盡全力以求一炮而紅。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新樂季節目公佈 節目減縮但仍有好料

紐約愛樂迎新開出精采菜色 大都會四檔首演令人期待

開春以後,傳統上是美國表演藝術機構宣布新季節目的時候。這原本是最讓樂迷劇迷興奮的日子,滿心期待九月開始有什麼不可錯過的節目。然而自從去年年底以來,由東到西不斷傳出的大小團體破產、縮編、取消演出的消息,突然叫人警覺:別以為有表演可看是理所當然的。

文字|謝朝宗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從歌劇出發 以舞蹈喧嘩

在柏林看威廉.佛塞作品《解作》

有「舞蹈國王」美譽的編舞大師威廉.佛塞,一月率自己的舞團在柏林演出他二○○三年的作品《解作》,此作靈感來自加拿大著名女詩人安娜.卡森的同名歌劇,但卻非照章搬演,佛塞解讀卡森的文本後用他的語言傳述給舞者,而舞者用身體來詮釋這些文字,再由觀眾以自身的經歷來感受作品。舞作以多語紛呈、聲音實驗來呈現,動作設計也一反佛塞之前的精準漂亮的編舞風格,轉往探索身體的可變性。

文字|俞秀青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賴聲川與香港話劇團的集體即興演出

《水中之書》 回歸「生活」演出「哲學」

曾與香港話劇團合作過《如夢之夢》、《暗戀桃花源》等戲的賴聲川,這次首度從零開始、用「集體即興創作」方法,與香港話劇團的演員發展出新作《水中之書》。延續賴聲川近年來創作中對佛教哲學的探討與關懷,《水中之書》讓演員以香港為背景、探討「快樂」這件事。他希望從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做出跟佛法有關的戲,因為佛法本來就是生活中的東西。

文字|潘詩韻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規模僅次於愛丁堡藝穗節

阿德雷得藝穗節 充滿邊緣生命力

號稱規模僅次於愛丁堡藝穗節的「阿德雷得藝穗節」(Adelaide Fringe),今年共有超過四九七七位表演者參與,在二百五十九個場地,演出五百一十七場表演。有別於主流表演藝術活動的阿德雷得藝穗節,號召另類、非主流、地下文化、獨立藝術的參與,因此他們的表演場地可能發生在公園、工廠、廣場、或是廢棄的場域,跳脫出別於菁英主義的劇場藝術,更宣示象徵自由開放的演出精神。

文字|江家華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馬戲學校畢業演出 技藝精湛趣味多樣

集合前國立歐迪翁劇院總監、導演兼燈光設計拉佛東和藝術指導杜瑞及編舞家卡洛塔,為法國香檳區「馬戲藝術高等學校」畢業生設計一場七十分鐘的馬戲舞蹈戲劇表演「第二十場首演」,在巴黎維特公園演出,混合馬戲、舞蹈、音樂、戲劇等表演元素,年輕男女表演者年紀自二十至二十七歲,在戲劇燈光場景氣氛下,展現令人屏息的技巧。

文字|羅苑韶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國際默劇節 沒有語言的神奇花園

倫敦的冬日凜冽且憂鬱,日照時間短少,但每年冬季舉辦的國際默劇節(London International Mime Festival),總能以獨特的戲劇形式和幽默感照亮寒冷的冬夜。長達半個月的二○○九倫敦國際默劇節甫落幕,包括舞蹈、偶戲、默劇、馬戲等多元的形式,在五個重要的展演場所演出,今年的表演團體來自英、美、法、德、俄、西班牙等國家,而默劇節已經舉辦了三十多個年頭,成為倫敦歷史最悠久的戲劇節之一。

文字|劉郁青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魯巴托舞團《三男奔跑》 舞出男人的喪父心情

今年一月「魯巴托舞團」在柏林由室內體育館所改建的「舞蹈表演廳」首演新作《三男奔跑》,此作由海爾編導,並由褒曼、瑞斯及威克特-蒙力那共同編舞、表演,結合影像與肢體,以男人失去父親的共同感受相互撫慰,作品透著淡淡的愁緒、感傷,但不沈重、濫情,是個極誠懇而簡單的舞作

文字|俞秀青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大都會歌劇院 開源節流渡經濟寒冬

經濟蕭條對表演藝術首當其衝的影響是捐款與贊助,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每年年度經費的主要來源由三十億美元銳減剩下三分之一,立即的應變措施是緊急開會要求員工減薪,由總經理開始,員工從上到下減少百分之十的薪資。面對明年度新製作計畫,董事會決定刪除四個比較昂貴的製作;同時,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壓力,取消調漲票券的提議,希望留住既有的觀眾之外更希望維持售票的收入。

文字|王如萍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Labapalooza偶戲實驗室派對 想像與熱情起舞

紐約聖安倉庫偶戲實驗室迷你偶戲節

紐約寒冷的天氣與慘澹的經濟並沒有阻擋觀眾駐足劇場的慾望,紐約的聖安倉庫在一月中發表了他們駐劇場偶戲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發表演出。演出場場爆滿,有許多跨領域的藝術家及多層次觀眾,包括定居紐約的偶戲工作者鄭淑芸,她特地為台灣的觀眾做了詳盡的偶戲節報導。

文字|鄭淑芸
第195期 / 2009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表演百大人物榜 金牌製作人麥金塔封王

自一八八○年起每週四固定發行的英國The Stage週報,每年年底固定票選出當年度表演藝術界百大人物榜;甫公佈的二○○八年的劇作家榜中,品特自然是名列其中,在英國甚至世界性舞台的重量級地位無庸置疑,如今巨星殞落,更添唏噓之意。而細細檢視新出爐的榜單,許多變化也值得玩味注意。

文字|Mosla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舞蹈之夜」 挑釁觀眾視聽極限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德國「柏林舞蹈之夜」(Tanznacht Berlin 2008),是由舞蹈工廠(Tanzfabrik)在兩千年首創。原來只是一整夜的多團匯演,在往後幾屆逐漸擴大為多天性的舞蹈節,二○○六年甚至在二十多個劇場表演。舞蹈之夜的創辦原意是要促使駐柏林的舞團、創作者有機會展現他們的作品,藉著相互觀摩切磋,讓柏林舞壇更蓬勃多元!

文字|俞秀青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表演藝術博覽會 理性與感性的交匯

全美表演藝術經紀人協會每年一月在紐約舉行,今年邁入第五十二個年頭,一月九日到十三日為期五天。會場主要在紐約中城的希爾頓飯店,三層樓的會場容納三百多個大小攤位,擺放表演藝術個人或團隊的文字和影音資料,而連串匯演也同時展開,短短五天舉行了一千二百多個大小表演活動,如同表演流水席。

文字|王如萍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風景未能獨好,苦旅險路重重?

看余秋雨原創中國音樂劇《長河》

上海知名文化學者余秋雨策劃、編劇的音樂劇《長河》於去年十二月底推出,蔚為中國藝文界的一大盛事。這齣音樂劇由香港電影導演關錦鵬跨界執導,黃梅戲名角、余秋雨的妻子馬蘭主演,音樂總監和造型設計則是同樣來自香港的鮑比達和張叔平,余秋雨希望藉此打造出屬於東方文化意境的音樂劇,以便躋身於全球視野中的藝術殿堂。

文字|李翠芝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比利時編舞家vs.中國功夫

西迪拉比《佛經》 少林武僧的現代禪舞

曾與阿喀朗.汗合作《零度複數》並訪台演出的比利時編舞家西迪拉比,去年推出和中國河南少林寺合作的新作品《佛經》,在歐洲掀起暴紅風潮!《佛經》以獨特形式表現人與自然眾生的和諧,十七位武僧在盒內面壁靜坐或牆上飛簷走壁,他們將少林拳、少林棍等七十二絕技表演得淋漓盡致;醉拳、猴拳與鷹拳等在絃樂的伴奏下,不但不失陽剛之氣,並兼具優柔唯美的更高藝術境界,將禪武幻化為禪舞!

文字|俞秀青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異國舞者巴黎驚艷 獨舞展演創新風景

巴黎上個月間,幾支獨舞作品構成的舞蹈風景,可看到以現代舞蹈語彙表現傳統文化、包容古典舞蹈形式、又大量援用舞台元素製造戲劇效果等舞作,分別是森山開次(Kaiji Moriyama)、香塔拉(Shantala Shivalingappa)、和葛瑞可(Emio Greco)的葛瑞可PC舞團(聯合創作人Pieter C. Scholten名字縮寫)。

文字|羅苑韶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對抗景氣冷颼颼 劇院聯手促銷求活

金融海嘯威力驚人,倫敦劇場界也難逃淹沒厄運!不少製作因賣座冷清被迫停演,再好的卡司也無法引客上門,為了求生存,各家劇院只好從「票價」下手,大幅降價刺激買氣,不但有四十五齣節目聯手推出優惠,票價十五鎊起跳,連《歌劇魅影》金牌製作人卡麥隆.麥金塔也破天荒推出家庭套票,讓一家四口進劇院一人只要六百多元台幣。

文字|Mosla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美國國家藝文獎 表演藝術獲獎多

小布希任內最後一次 還加頒五項總統公民勳章

美國國家藝文獎是最高榮譽的國家級藝術與人文成就獎,每年均邀全美相關領域代表提名人選,總統最後評選並宣佈獲獎名單,表揚對國家藝文創作、研究、發展、教育和推廣等等有特殊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去年十一月四日是小布希總統任內最後一次決選該獎並頒發獎項,九組得獎者中,就有五項屬於表演藝術領域。

文字|王如萍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在古蹟中舞動生命關懷

柏林「美麗山舞蹈之夜」演出紀實

由柏林美麗山區市政府所主辦的藝文活動「美麗山舞蹈之夜」,每年徵選舞蹈家參與演出,演出場地就在市政府裡的古蹟大廳「光庭」。雖然只有一夜的演出,市府仍大費周章地架設舞台、燈光與觀眾席,並負責全部的宣傳行政事宜,讓參與的藝術家能心無旁鶩地編創表演,且因場地的自由,讓觀眾能輕鬆地觀賞。

文字|俞秀青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許芳宜主演Clytemnestra 葛蘭姆經典浴火重生

專訪葛蘭姆舞團藝術總監珍耐特.艾柏

瑪莎.葛蘭姆舞團走過兩次重大的經營危機,終於在現任藝術總監珍耐特.艾柏的步步為營下,重回正軌,財務也獲得平衡與穩定發展。去年展開葛氏經典Clytemnestra的重建計畫,以紀念該舞的創作五十週年,並由台灣舞者、前葛蘭姆舞團首席許芳宜擔綱主角,去年九月的試演會即博得眾人喝采。

文字|王如萍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女神呼喚,世界響應!

碧娜.鮑許舞蹈節(Fest mit Pina)2008

由德國舞蹈大師碧娜.鮑許擔任藝術總監的「碧娜.鮑許舞蹈節」,在去年十一月於杜塞道夫、埃森與烏帕塔三個城市舉行,連續三週,來自世界各國的知名舞團與舞者群集,共呈現超過七十場演出。演出者多數是不同舞蹈型態的個中翹楚,演出水平比一般舞蹈節要高!距上次舉行時隔四年,簡直就像是舞蹈界的奧林匹克。本刊德國特約作者俞秀青親臨現場,為讀者帶來現場盛況!

文字|俞秀青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春心藝動 香江文化盛宴開

2009香港藝術節精采節目先覽

每年二月的香港藝術節,是凜凜寒冬中首檔迎春的藝術饗宴,今年雖然遭逢金融海嘯、景氣低迷,但去年十月中展開的門票預售,卻是破紀錄地超過五成。新場地與頂尖藝術家、話題性製作,都是吸引觀眾仍願在景氣寒流中購票的原因。本刊特邀香港劇評人潘詩韻,為大家預先介紹這次香港藝術節中不可錯過的多檔演出。

文字|潘詩韻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羅浮宮邀請布列茲 從繪畫與音樂思考「未完成和完結」

接受羅浮宮邀請,利用博物館內部多元展演廳堂,布列茲和博物館方共同籌畫推出系列音樂會、演講、論壇以及展覽「作品片段」,思索「未完成和完結」課題,探討藝術創作過程。系列音樂會中的大型交響樂由布列茲指揮國立巴黎交響樂團演出,分別於十二月一日在普雷耶音樂廳、二日在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底下演出。這二場音樂會是羅浮宮首度嘗試以網路直播方式,對全世界樂迷發聲。

文字|羅苑韶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爵士音樂節 深秋樂動嘉年華

「倫敦爵士音樂節」的嘹亮樂聲已持續十六個年頭,十一月因此成為倫敦爵士樂迷最引領期盼的時節;為期十天的演出期內,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爵士風樂曲演出將近兩百場,從象徵帝國富力的皇家亞伯特廳、實驗風格強烈的巴比肯中心,到街巷中充滿人情招呼的咖啡廳及酒吧,爵士樂聲處處飄揚,吸引超過六萬名的樂迷共襄盛舉。

文字|Mosla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東西文化 扯不清的結

紐約下一波藝術節

每年十月到十二月上陣的「下一波藝術節」,可謂是當代表演藝術的指標展示場,精英製作薈萃,創意新作並榮,可以從中觀察到最新的表演藝術創作趨勢。這次介紹的三齣作品,不論是台灣出品的優人神鼓《金剛心》,中法人員合作的Les Sept Planches de la Ruse,或是取材印度故事、音樂與肢體的Arjuna's Dilemma,都可看出多元文化混融的意圖。

文字|王如萍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