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敦智
-
焦点专题 Focus
「历史的返视、评论的在场」第三讲侧记
降雨冬夜,气温约廿度,社会创新实验中心一楼广场举办饶舌歌竞赛,音浪声不断,2019「不和谐开讲」迈入连续第三周。表演艺术评论台站长纪慧玲开场,表示凄风苦雨、外头有歌唱大赛的夜晚,讲座内容考验同时参与者体力与脑力。今夜上下半场题目分别具聚焦与发散性质,前者由徐玮莹主讲、苏威嘉回应「舞评论/述之自由与不自由以骉舞剧场《自由步》舞评为例」;后者为由傅裕惠主讲、周慧玲回应「评论的历史性/在场性」。
-
戏剧
打破参与式戏剧观演关系
若把「参与式戏剧」、「沉浸式戏剧」、「环境剧场」等表演类型共同视为光谱中的一区,则其艺术手法主要诉求或可大致分为两点:第一,对非典型空间的转化与利用;第二,打破传统观演关系,制造观众更主动、独特、或者私密的观看经验。本文接著将以后者为重点,简述该价值在历史中的流变与转化,以及《好事清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与锚定的位置。
-
回想与回响 Echo
用系统冲撞系统,而后大爆炸
皮歇.克朗淳的重新制造,在既有传统文化的符号里,重新争取到话语权后,不愠不火地将所要反抗、述说的内容爆发出来,作为对王权绝对正确性的反抗,让舞蹈作品本身除了艺术层面的突破,更与泰国当今政治局势产生对话关系。为什么需要在此刻拆解泰国传统舞蹈作品?在此也有了清晰的回答。这也是少见在艺术与现实两种层面上,同时与当代现状有深刻嵌合与呼应关系的作品。
-
回想与回响 Echo 「第二届冉而山国际行为艺术节」观察之二
卡夫卡式行为
集结起来的十七位行为艺术家作品有些几乎无法理解,有些则能够轻易掌握,正是这种不断来回在彻底无法理解与可能理解间的暧昧界线本身,让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生猛地从主流符号丛脱离出去,成功从主流外边,给予抗议、挤压、变形,为少数、弱势的政治地位发声。因此,若要简单总结第二届冉而山国际艺术节的形貌,那或许就是场生活里变异的卡夫卡式行为。
-
戏剧
超越忏悔:当诸众被重新抛至殖民者前
事实证明,战争的集体性,大多时候皆是被建构出来。那场甲午战争激起的系列波澜,后来又延续到二战,催生出高俊宏《小说:台籍日本兵张正光与我》里的故事。其中纳入台籍日本兵的日本帝国战争面貌,又是另一个层次的场景。若想观测这系列历史切片间黏稠的关系,则除了台湾既有的资料,《夹缝辙痕》则提供了超越台湾视野的另一种观点,为跨帝国、身分认同的诸众样貌,增添了新的可能。
-
戏剧
以情感泉涌,包装冷漠之心的人们
鬼影不只出现在三人各自的房间/故事,编剧蔡志擎在许多层面不断重复「鬼」的意象,意图表现人被看不见的事物撼动自身处境的状态。然而,作为导演的蔡志擎,在诠释上反而过于保守。他与设计群并未抓住不断重现的「鬼」,以剧场语言重新表达。所有不可见,最后仅透过文字与语言暗示,而写实基调的诠释,则削弱了剧本所欲表现的议题。
-
戏曲
光阴后花园里的一场散步
观众在自得的叙事脚步间藉戏曲共同回望,没有冒险,没有花稍的铺排技巧,只有与自已进行长达一小时的细细长谈,最后抵达难以和解与企及的身分根源。这也是本戏适合后续加演的优势,它看似占尽先天优势,触及种族、戏曲、城市发展、女性等议题,却选择内向而专注地在精神面蜿蜒流转,变得精致、动人且发人深省。
-
戏剧
现实问题在有与没有之间
这名始终站在「炎性」事发地点旁,以宛如播报员口吻说明事由的人,也为剧本带来前后一致的冷调性。然而这份「冷」,最后却成为贯穿整出作品的主轴。三位主角乘载的议题与痛苦从原先膨涨、饱和、塞满的处境,被转化成宛如幽灵穿梭于不同场景,若有似无的形象。
-
戏曲
从布袋戏萌芽的当代精神
尽管作品后半翻出的主题别具新意,但在前段未能埋足伏笔,制造孟丽君对自我认同的不同思索。因此就结果看来,全剧内在精神大致断成两截:前半仍是那个讲述女性身不由己的陈旧故事,后半才逐渐浮现自我认同的全新议题。若能进一步改善此现象,剧本确实有以相同素材,提炼出截然不同内在精神、与由当代浮现之核心问题的空间。
-
戏剧
反「扁平悲剧」:对现实的重新测量与发现
双线的叙事,一以营造出空洞的存在,一以重新照亮现实的暗区。尽管手法并不强烈、尖锐,但作品确实数度以后设手法跳脱叙述,让思考的可能性,因为疏离而找到穿插的缝隙。喜闹、平淡调性的背后,作者反思了悲剧意义。拾起被主流所抛弃瘖哑现实的同时,也还给了亚里斯多德《诗学》以降的悲剧理解,一个较庄严的面貌。
-
戏剧 巴黎北方剧院《为什么?》
彼得.布鲁克的永恒提问 一场洗尽铅华的漫步
「为什么是剧场?为什么让生命与热情在此燃烧,而不是其他地方?剧场可以做什么?剧场里可以、或应该得到什么?」成为彼得.布鲁克从《何以如是》到《为什么?》的持续问答。花了七十年的时光,他持续面对这个最根本却也最庞杂的问题,去接近自由的状态,也发现简单的形式。
-
戏剧
主观的史,与焦虑的诗
《白噪音》对时间所进行的简单折叠,形成了一把双面刃,既可能激起关注,也可能抹去脉络。与其把问题归咎于作品,不如把这股折叠背后的动力,诠释为台湾面对佚失中的历史、与新进挑战夹击,所挤压出的共同焦虑。
-
戏剧
存在显露于语言销毁之后
对观众而言,两个小时左右的篇幅并没有真正回到虚无,相反地,而是因为所有语言都被销毁,而让背后存在的意义与可能性,变得透风而清楚。在这「零」的空间里而非男方以语言所建立起的「一」,观众更加了解,是什么曾存在于两个人之间。因为一切建立起的都被毁灭,语言试图为一切做出明确隔间的帘幕,被撕扯下来、丢弃一旁;所以,那些原本无法被填进语言的图表中,被排除、掩蔽的意义们,便自暗处重新显露出来。
-
戏剧
透过舞蹈场域,重新容纳边缘
阿波舞的社会意义,是在故事里经由戏谑、悲剧到升华等循序渐进的手段,召唤被社会主流价值所贱斥的边缘、低下与不入流者。以欢乐形象出现在舞台上,高喊欢迎傻瓜的舞蹈,实际上是在呼喊所有被权力推挤到边缘的人,来这里恢复自己的价值、与「人」的身分。遭受不平等待遇者,透过阿波舞展开的全新场域,因此能重返平等,且不必自我抹灭,能同时拥抱过去与现在的状态。
-
戏剧
资本主义时代的荒凉竞逐
戈尔德斯在一九八五年法国对资本主义心理疆域展开的探勘,在二○一八年的台湾未见偏差与过时。不断汰换器物以求续存的经济结构,离奇将自己抛进了心理时空相对停滞,且使全球地理迈向均质化的空间。另一方面,沉浸式剧场不等于非传统观演关系。当心理上双方并未形成互动,作品内部又缺乏可依循的脉络性解释时,在这场对资本主义而言位于非中心空间所展开的幽微抗衡里,观众更进一步被推往作品的外缘。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谁是典范?如何转移? 当代剧场史讨论再起
「台湾当代剧场发展轨迹四十年论坛」之后,由表演艺术评论台主办的「兰陵40之后──台湾戏剧╱剧场(史)研究再展开」讨论会,针对前述论坛所引发的关于台湾剧场史观点与论述等争议,再续讨论,包含前述论坛的论文发表人、场边观察者、现场参与者各抒看法,热烈辩论之间,台湾剧场研究在众人背影里,仍留下许多问题等待研究与解答。
-
即将上场 Preview 321小戏节
「文字的身影」 走走、停停 在人生的缩影间
321小戏节转眼间来到第四年。从二○一四年的「原地散步」、一五年「走x戏.交换记忆」,到去年「莎士比亚的日式花园」后,今年主题订为「文字的身影」。作品包括阮剧团的《禁止使用2.0》、阿伯乐戏工场的《他妈的菜骑鸭》、稻草人现代舞蹈团的《第七种孤独》及由321小戏节创办团队、台南人剧团导演吕柏伸所带来的《死亡就在外面》。
-
即将上场 Preview 王嘉明与鸣海康平
《1984,三姐妹一家子的日子》 道德色彩的箝制 无所不在的监视
由王嘉明编剧,并与鸣海康平共同执导的《1984,三姐妹一家子的日子》衍生自乔治.欧威尔的《1984》与契诃夫《三姐妹》,王嘉明从监视、以及由家庭亲密衍生出的牵制关系,拉出了一条主线。为了体现与当代连结的监视关系,《三姐妹》时空被搬移到近未来,网路、视讯、针孔摄影无所不在,但戏的场景却延续《三姐妹》的设定,一直坐困家中,内、外的两种压迫,突显了监视的本质。
-
焦点专题 Focus
发出自己的声音 成为自己的样子
平素以肢体锻炼展现舞台上的激昂澎湃,九天民俗技艺团的成员首度转换表演形式,将演出首部小剧场制作《禁区》,他们与阮剧团合作,以二○一六年汪兆谦、许正平于「纪录剧场工作坊」发表的剧本《禁止使用》出发,结合九天团员自身成长记忆,要窥探每个人长大过程中被封印、禁止、贴上标签,从此黑暗无光的记忆。从横冲直撞的阵头表演,到细腻的内心独白,如何让这群人的生命透过自己,能被完整述说,是演员、导演、编剧的共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