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专栏

从儿童演戏娱乐成人到成人演戏娱乐儿童

儿童演剧娱乐成人,代表的是成人视儿童为财产;成人演剧娱乐儿童,却代表了现代人平等的思想。儿童剧的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进展上跨跃了重要的一步。

儿童演剧娱乐成人,代表的是成人视儿童为财产;成人演剧娱乐儿童,却代表了现代人平等的思想。儿童剧的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进展上跨跃了重要的一步。

旅港十月,错过了台湾几次的戏剧高潮,从本地剧团演出的《蝴蝶君》、《雷雨》到北京人艺首次来台公演的《天下第一楼》和日本蜷川剧场诠释的东方《米蒂亚》,都失去了观赏的机会。返台后,又适逢台湾戏剧的淡季。翻开《表演艺术》七月号所载七月八日至八月七日一个月内的演出节目单,其中舞台剧的演出寥寥无几,只有中视舞台剧团演出三场《老百姓胡同》、香港样本剧团演出两场《想你,爱你,恨你》、瑞典皇家剧团演出五场《沙德侯爵夫人》、台南演出一场《默哈拉》、花莲演出一场《天外风云》;再就是八十二年度的大专院校话剧比赛。对台湾全省而言,这样的演出场次,自然算不上热闹。

然而使我大为惊奇的是,在这同一个月中,儿童剧的演出却意外的频繁。同一节目单显示:九歌儿童剧团在台北幼狮艺文中心从七月十四日开始,断续演出无名儿童剧一场、《小白兔历险记》两场、《喷火小恐龙》五场、《土豆与毛豆》一场,共计九场之多。还有一元布偶剧团在新竹市文化中心演出《伊凡与魔鬼》一场、纸风车剧团在台中市文化中心演出《长角的暴龙》一场;另外有七月三十日台北市社教馆的牛耳第二届国际儿童节木偶戏的演出及八月三日美国地下铁影偶剧团的演出,在长长的炎夏假日中,儿童们有眼福了。可惜的是这些演出,多半都集中在台北一地,偶尔在邻近台北的新竹、台中出现一场,南部和东部均付诸阙如。

儿童剧是相当晚出的一种剧型。二十世纪在欧美等国出现,到二次大战后才真正受到教育界和演剧界的注意。在二十世纪前,不但没有儿童剧,甚至常常由儿童来演戏娱乐成人,中外都不乏先例。我国在淸乾隆时代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即因用十几岁的孩子演戏而驰名京师。英国十六世纪伊丽莎白一世的宫廷中豢养有专门唱歌演戏的男孩,称作Boy Company。早期欧洲的剧团也常用男孩来饰演女角。对成人观众而言,在观赏剧艺之外,不无狎翫的心理。

儿童剧的产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明了儿童护育重要性以后的衍生物。儿童演剧娱乐成人代表的是成人视儿童为财产、为剥削对象的时代;成人演剧娱乐儿童却代表了现代人平等民主的思想,视儿童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不但不可任意驱使,反而应给予加倍的护养才行。儿童剧的出现,象征着在人类文明的进展上跨跃了重要的一步。

儿童剧自然不仅指由成人专为儿童演出的戏剧,也包括儿童自演的戏剧在内。但是通常职业性的儿童剧团都是由成人组成的,正如撰写儿童故事的并非儿童,而系出于成人之手。过去较好的儿童故事都是老少咸宜的,像《小王子》、《爱丽丝漫游仙境》等就是成人与儿童都爱读的作品。成人与儿童其实有许多重叠的心理领域,诸如对神秘事物的向往,喜爱涉险捜奇,以及追求正义的热忱,都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减退。所以专为成人观赏的一些舞剧,如《天鹅湖》、《睡美人》、《胡桃钳》等不是取自童话,就是内容与童话无异。儿童剧的创作,是否也该追求老少咸宜的境界呢?

我们现在已经有好几个专攻儿童剧的剧团,实在令人欣喜。儿童剧的蓬勃,不但大有助于儿童教育,而且对未来舞台剧的发展也是一股不可轻忽的力量!

 

文字|马森 戏剧学者,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