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原称河南梆子,是河南最主要的代表剧种。二月份,台湾唯一专业豫剧团──飞马豫剧队,将由「豫剧皇后」王海玲及大陆「中州第一小生」王希玲领衔在国家剧院演出。
豫剧
《金殿抗婚》
2月18日 19:00
《王魁负桂英》
2月19日 19:00
《唐伯虎点秋香》
2月20日 19:00
国家戏剧院
中国自有戏曲以来,剧种一向繁多。除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淸传奇,以及近代的京戏等薪火相传的代表剧种之外,更普遍的就是广被全国各地,虽不见经传却深受群众欢迎,扎根于鄕土方言及俗曲小调的各地方戏曲。
明淸时期,基于使用的语系不同,北方所形成的弦索腔及梆子腔,南方所形成的弋阳腔及昆山腔,加上活动于长江流域的徽、汉二调,汇合西皮、二黄而成的皮黄腔,分别在广大的民间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方言及俗曲日益纠结衍变,产生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声腔变种,终至形成了各自的声腔系统,呈现出多采多姿的地方剧种。
单以梆子腔系来说,源于明代的西秦腔,出自古为秦地的陕西、甘肃一带,由民间流行的小令演变而成,称为秦腔。又因采用硬木梆子敲击节奏,故又称梆子腔。秦腔流传各地时,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逐渐衍变为各地的梆子腔支系,如在陕西除了有秦腔还有同州梆子等,在山西有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及蒲州梆子等,河北有河北梆子,山东有山东梆子,河南有河南梆子等,形成枝叶茂盛的梆子腔系各地方剧种。其间表演体制都是以生旦净三大行为主,都有粗犷、高亢的唱腔、既生活又夸张的表演风格,唯一的差别仅表现在所使用的语言及演唱腔调的不同。
豫剧的流传
「豫剧」因在声腔上属于梆子腔系,故原称作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故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简称「豫」,河南梆子又是河南最主要的代表剧种,现代就称为「豫剧」了。
河南地处中州,洛阳与开封曾是几个朝代建都之地,有著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北宋与金时,杂剧的一支重要流派「中州调」就是在河南形成的。明末淸初,秦腔已流传到长江流域,陕西和山西梆子一直在向中州地区传播;当河南梆子还处在「本地土腔」的初期阶段时,曾受到民歌小调及其他剧种的影响,它就依附在主宰鄕间戏台的罗罗腔(又称罗戏)戏班中演唱。
由于长期与罗戏同台,吸收了许多罗戏剧目和曲牌,唱腔及行腔风格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除罗戏外,河南梆子还受到皮黄腔很大的影响,梆子中掺皮黄的现象很普遍,它不但吸收皮黄唱腔调门,在表演和武打方面也多有借鉴。
乾隆时期,开封已是中州地区戏曲荟萃之地,最早的河南梆子是在这里出现的,当时称「汴梁戏」,习惯上又称「祥符调」,是豫剧最早的唱调。祥符调不断向四处传播,由于各处方言发音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传至商丘一带,称「豫东调」;流入洛阳的一支,发展为「豫西调」;流入东南沙河流域的称「沙河调」。
在上述四个支派中,以祥符调的力量最为雄厚,它与沙河调、豫东调比较接近,一般统称为「豫东调」,以商丘、开封为活动中心,声腔的语言基础是中州音韵的豫东语调。「豫西调」以洛阳为活动中心,声腔的语言基础是中州音韵的豫西语调。前者,在发声上多用假嗓,音域较高,俗称「上五音」,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流畅轻快;后者,在发声上多用真嗓,音域较低,俗称「下五音」,男声苍劲悲壮,女声低回婉转。
淸末民初,河南梆子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演员,各行各角,从唱腔到表演都提升至一个新的阶段。三〇年代,女演员登上剧坛,为河南梆子注入一股新血。个中翘楚者有陈素贞,色艺俱佳,举止娴静,能创新腔,尤工表演,时人以「豫剧之梅兰芳」誉之。又有艺精德高的常香玉,以素无门户之见,善于艺术革新著称。她本习豫西调,但能吸收豫东调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同时还借鉴坠子、大鼓书以及秦腔的演唱方法,从而创造出一套活泼、庄重,有悲有喜,音色优美,韵味甜浓的常派唱腔,在豫剧中独树一帜。雀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旦角,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与此同时,以旦角为主的剧目越来越成为剧团上演的主要戏码。
豫剧传统剧目约有七百余出,取材多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唱词道白通俗易懂,并带有中州地区的语言音韵和生活口语化的特点,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间风格。经过加工整理的优秀剧目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大祭桩》、《秦香莲》、《花打朝》、《对花枪》、《秦雪梅》、《香囊记》、《桃花庵》、《洛阳桥》、《破洪州》、《三上轿》、《唐知县审诰命》等。此外又创作有现代戏,摸索创造新的唱腔。在题材上,结合现代环境,反映社会现实,设计一套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新唱腔,颇能掌握时代的脉动。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属板式变化体,简单流畅,节奏鲜明;唱词多为七字或十字句,通俗易懂,近似说白。近年来演员多以真声演唱,所以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淸晰,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淸。加之表演细腻,真切感人,从而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故一跃而成为梆子腔系中的一技独秀。在大陆近三百种地方剧种中,豫剧能与京剧、评剧(河北地方剧)、黄梅戏、越剧合称五大剧种,不但流行河南全省,又传播到邻近各省,甚至甘肃、靑海、新疆、西藏、黑龙江等地也都有专业豫剧团体的活动。
「二王」联演经典名剧
至于台湾能有一个唯一的专业豫剧团队,则不能不算是异数了,早期虽属国军的「中州豫剧团」,使豫剧维持不坠,但使之发扬则应归功于由中州豫剧团化身的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虽不能说张岫云与王海玲挽救了豫剧,但可以说飞马豫剧队的团队精神就是豫剧在台湾的异数了。
张岫云精于豫剧,在大陆即享盛名,民国四十二年成军的飞马豫剧队在其号召下,成绩斐然。并于四十八年招收豫剧第一期坐科学生,以「海」字为名。张岫云身兼教职,为豫剧薪传立下了基础,如全才旦角王海玲,小生、老旦俱佳的刘海燕,文武小生李海雯,文武老生刘海霞等均为一时之选。五十八年国防部以剧队成效卓著,核予正式编制与定额经费,肯定了豫剧队是支纪律良好、剧艺精良的文化尖兵。
七〇年代豫剧队不但完成了保存阶段任务,从此更迈入了发扬求精的阶段。不断的改编老戏赋予新生,强化伴奏场面改良唱腔,创新表演手法,去芜存菁,淬励精炼,在传统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提升,并以旺盛的企图心及敬业的团队精神,投身文化建设。除原有的劳军演出外,更大量排定民间演出,开拓观众层面,如七十五年受邀参加台北市艺术季演出《香囊记》与《大祭桩》,不但广受新生代观众欢迎,更受到学术界的肯定与推崇。此外,豫剧队不仅达成劳军及慰解旅台鄕亲的思鄕情结,更能发挥艺术的魅力,向豫剧国剧化的目标迈进。
这次飞马豫剧队在国家戏剧院的公演,推出《金殿抗婚》、《王魁负桂英》、《唐伯虎点秋香》等三出民间传说经典名剧。前两出由王海玲及大陆郑州豫剧团王希玲担纲演出。其中旦角王海玲不但获得河南同鄕会所封「豫剧皇后」头衔,更以其扮相俏丽,做表细致,嗓音圆亮及淋漓尽致的演技,荣获一九九一年亚洲最杰出艺人奖。生角王希玲则为大陆一级演员,获选各项大奖,其中以一九九三年中共文化部文华奖表演奖榜首为最;凭著求真、求新、求深的演技,拥有「中州第一小生」的令誉。二王联演,不仅加强了两岸豫剧的借镜,更象征两岸的戏曲文化交流。
文字|牛川海 中国文化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