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搞错?怎么会有人用「恋人」来形容唐太宗和魏征?不是应该用「千里马与伯乐」来形容吗?他们俩又不是同志!不过,在王牌编剧陈亚先的眼里,他们的君臣关系恰如男女谈情,一个欲迎还拒,一个欲去还留,相互爱慕欣赏……。于是他把这番男人之间的纠缠加以描写,并在治国宏愿中掺入深层隐私,成为新编京剧《李世民与魏征》最引人入胜之处。
PROGRAM 国立国光剧团《李世民与魏征》
TIME 5.14~16
PLACE 台北国家戏剧院
二王一后担纲,演出人性小品
《李世民与魏征》是陈亚先十多年前的剧本,过去从未上演,它没有大陆新编京剧近年来流行的大场面与大论述,反而以抒情小品来呈现历史格局;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慧眼识英雄,她认为这样的剧情描写恰巧符合了台湾「个性化」的新鉴赏观,不必阐述什么大道理,能够勾掘出内心的人性才能引发共鸣。因此,《李世民与魏征》便成为国立国光剧团二○○四年度剧作。
此次国光剧团特别排出「二王一后」的阵容,横跨传统与现代领域的吴兴国与当家老生唐文华分别饰演唐太宗李世民与忠臣魏征,并情商魏海敏出饰成熟体事的长孙皇后。艺术总监王安祈并打破了「行当角色不重复」的定律,将以往以老生形象出现的李世民,及以花脸演出的魏征,改为两位老生的同台戏,王安祈认为,行当、嗓音若是差太远,就无法突显剧中两人性格中的相叠、相吸处。
「近年来台湾的年轻观众对流派、行当、唱腔身段认识不多,但是却有敏锐的鉴赏力,可以跳跃过唱念做打,与剧情人物作直接的心灵交流,因此不避讳行当角色重复。」王安祈说。话说回来,两位老生在舞台上,基本唱念做打的功夫差不多,如何运用眼神、演技,让观众看出两人年龄与个性的不同,则端赖两人的功力!
两老生台上飙戏,贤皇后玉手调筝
舞台上,饰演魏征的唐文华走马派老生路线,吴兴国则不戴髯口,是个兼具几分武生气质的老生。唐文华过去也曾在传统剧目《君臣諌》里饰演过魏征,此次《李世民与魏征》增加了许多内心戏的部分,困难度也增加不少;而他虽以马派见长,但也不僵化,反而根据剧情需要来融合各派所长。例如魏征与李世民惺惺相惜时,以马派的潇洒来表现;魏征叙事道理时,则以菊派的温柔婉约最合适;但是当魏征直言相谏时,就以麒派的夸张刚强才能显现其气魄了。
而吴兴国二十年来跨足京剧、舞蹈、电影、现代戏剧,这番创发经历与个人英挺气质,扮演有远见、有魄力、年轻气盛的李世民恰如其分。两种气质的老生,在台上一样精采,当他们携手一起营造编剧所要的「缠绵韵致」时,一定能激发出想不到的美感经验!
至于魏海敏所饰演的长孙皇后,可也不是个简单的绿叶角色,戏份虽然不多,但却极具关键性。她并不是以正面劝说或含辛茹苦等传统女性形象出现,而是以敏锐心思与四两拨千金的幽默语言,适时地给予点示开解,因此展现了比男人更清明睿智的境界。王安祈以「男性棋局对奕,女子在后方高处玉手调筝」的构图来形容李世民、魏征与长孙皇后的关系,长孙皇后的「高高在上」、「俯瞰运筹」地位即不言可明。
巧笔暗书,点露李魏深层欲望
王安祈认为,此剧的最高成就不在于写出了「求谏难、纳谏不易、进谏更难」的心理,而是在曲折发展的情节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李世民和魏征内在的深层欲望。李世民想成就「仁德之名」,魏征则在意「得遇与否」,而魏征如何能在善体君心的前题下,运用机巧智谋来成就君王之名,造就「君臣相知、如鱼得水」的历史佳话,这才是使此剧能真实生动的重要原因!
Par戏曲解码室
「行当」─京剧中把角色分为五类,就是大家熟知的「生、旦、净、末、丑」,每种行当依性别、年龄、性格、身份而有不同的表演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