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心贪婪的马克白夫人,恨夫杀子的楼兰女,阴騺倨傲的王熙凤,到个性扭曲的曹七巧,魏海敏用高难度的角色,一次次试炼自己,成就精采。
台湾五十年的京剧里,如果没有魏海敏,旦行在传统的深化与现代的创新两条道路上,不管是深度与广度都将缺了一大块。
访问约在「星巴克」,大片玻璃窗透著刺眼阳光,坐在酒红沙发上的魏海敏,也有一股令人无法逼视的亮丽。稳居台湾京剧青衣祭酒地位,魏海敏有双俊俏的凤眼,深厚的戏曲训练出清晰的咬字与沈稳中气,但一身彩虹条纹线衫搭上嫩红波浪卷围巾的造型,又是十足俐落的现代女性。
正工梅派青衣学习「使坏」
五月国光剧团即将演出为她量身定作的新编京剧《金锁记》,挑战众多张爱玲迷心中泼辣恶毒的曹七巧,谈起此事,她神情有掩不住的兴奋:「坏女人好演,但曹七巧的坏又要演得令人同情,一个演员碰到这样的角色实在是太棒了,可以演得很过瘾。!」魏海敏的曹七巧将从年轻演到老,如何在梅派真传的根柢里,创造出「京剧曹七巧」,再创她个人的戏剧高峰,令人拭目以待。
十一岁学艺,初学刀马旦、后习青衣,在七年正规科班调教下,魏海敏是沈稳雍容、坐卧有度的正工梅派青衣,一指一眸间增减讲求分寸,进退有规有矩。「使坏」,不在梅派百年来的字典里。
但魏海敏使坏,不是第一次了。
对观众而言,魏海敏真正震撼性的变化,发生在当代传奇剧场改编自莎剧《马克白》的新编京剧《欲望城国》(1986)上。「在《欲望城国》里,我第一次学会演坏女人,」演了十多年青衣的魏海敏坦承,一开始无法接受马克白夫人这样的角色,演起来心中有疙瘩,自己也不满意。朋友纷纷劝她不要淌这滩浑水,却激起了她不服输的性格。自我要求高的魏海敏,开始放下对反派角色的成见,思考马克白夫人的性格,心态与行为动机。
「她从小就是京剧明星,红得很顺,几乎没有负面评价,可是我总觉得有些内在的东西没有出来。但在《欲望城国》中,她对角色的个性揣摩非常深入,让我惊讶。」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回忆,这场演出让她从此对魏海敏刮目相看。
从守成的演出者到角色灵魂的创造者
但自我要求甚高的她却说:「回想起来,直到一九九一年在伦敦国家剧院时,我才真正觉得自己在敖叔征(即马克白)夫人这个角色的表演上到位了。」在一次次眼神、动作、声腔的调整下,马克白夫人不再只是调唆杀人的执行者,而是野心大、城府深的复杂人物。这场演出让英国戏剧界人士报以热烈掌声,跨越语言障碍,感受到魏海敏的表演强度。
从雍容严谨的《贵妃醉酒》到《欲望城国》里的马克白夫人,传统京剧演员往往在「典范在夙昔」或是「开创新典范」两端光谱里,接受来来回回的挑战,这中间是一条怎样的取决之路?
在许多人眼中,魏海敏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天赋型演员。然而,魏海敏很清楚,没有演员可以靠天赋吃一辈子。时时挑战自己的性格,让魏海敏从守成的演出者,一跃成为角色灵魂的创造者。一九八二年,魏海敏到香港观摩京剧名伶梅葆玖、童芷苓的演出,让她深深震慑:「原来京戏不是一板一眼而已,它也能演出生动、自然且细腻。在他们的演出里,我看到『境界』二字。」
魏海敏说:「唱得了好戏最大的原因是要看过好戏,打开了视野。」第一次,在京剧生涯里,她强烈地感受到学习的目标,并开始想去体会京剧更深层的内涵。
于是,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一年,拜了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为师。这位入行超过二十年的名伶,毅然放下身段,诚诚恳恳地从基础的动作、表情学起,连共鸣发声都作了一次彻底的学习。「在大陆每个流派都有系统,但台湾并没有规范。」魏海敏扳起手指,细数起四大门派的特色,「重新学习京剧,学习正正本本的梅派方法。」
用《楼兰女》解放肢体
如果说与梅葆玖的学习是一个戏曲演员对专业基础的锤炼,那么在现代剧场里肢体与声音的开发,则让魏海敏一个劲斗翻出了祖师爷山门外。参与当代传奇剧场,对魏海敏产生重大影响。《欲望城国》突破了魏海敏固守行当角色心理,然而,一直要到改编自希腊悲剧《米蒂亚》的《楼兰女》(1994),才解放了她:「在《楼兰女》,我真的跨越了一道门,之后你叫我在台上跳踢踏舞,我也敢,心理障碍可说是完全克服。」她笑著说。
魏海敏在这出戏中,第一次接触到现代剧场的训练,她形容那是大开眼界的感觉。 林秀伟要她在漆黑的房间放松自己,想像自己是动物或植物,罗北安和李永丰则教导她剧场肢体:「像演员间手的触碰、身体的互动,这在京剧里哪会有啊?男女对唱都互相不看的,都只看观众!」
没有京剧锣鼓,《楼兰女》在音乐上结合了印加音乐,却仍保持京剧的发声技巧等精髓,叶锦添设计的服装华丽沈重得动都动不了,非程式化的演出,对传统训练出身的魏海敏来说,她成功地将自己归零重塑,也重新创造一套表演方式。虽然口头上轻描淡写,但能成功挑战自己,仍让她掩不住得意:「《楼兰女》虽然没有京剧元素,但不是京剧演员也真的唱不了,因为那个耐力,一般演员动不了的。」
魏海敏说:「老戏是个银行,演老戏就是在吸收养料;而演新戏完全是在创作,但如果没有传统的积累,就没法创作出好的作品。」魏海敏就在传统与创新间吞吐养份与机会。二○○二年演出国光剧团《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凤辣子,不但台湾演出博得满堂彩,远征京剧发源地北京与上海,同样令对岸的戏迷赞叹倾服。作家亮轩特别撰文称赞魏海敏,表情动作合於戏曲表现的美感,同时展现戏剧表现的张力,「在许多时候,这两者未必能够兼备,她却做到了,是为当家青衣,果然名不虚传。」
完整塑造王熙凤
魏海敏一直是个不放松、不偷懒的演员。为了戏剧达到高标准的呈现,她高度自我要求,对别人也十分严格。年轻演员与魏海敏合作,都格外绷紧神经,因为走位错误或音调失准,她指正的重砲绝对不留情面,很多人私下表示「很怕她」。「台上像王熙凤,台下也像王熙凤,」一位戏剧界人士表示,魏海敏十分强势,合作伙伴压力都很大。不过,「剧场本来就需要这种人,太客气反而不好,」王安祈持平而论。
从野心贪婪的马克白夫人,恨夫杀子的楼兰女,阴騺倨傲的王熙凤,到个性扭曲的曹七巧,魏海敏用高难度的角色,一次次试炼自己,打磨同侪。她深知,一朵烟火再美,也不算完整,唯有每朵烟火都爆开,才能成就满天的精采。
PAR人物小档案
魏海敏
●1957年生于台北,祖籍河北省清宛县,魔羯座。
●由于父亲热爱京戏,让她与京剧结缘。十岁进海光剧校习艺,初学刀马旦、后习青衣。启蒙老师为周铭新女士,后拜师承梅兰芳大师之名青衣奏慧芬老师。
●海光剧校毕业后,再入国立艺专进修,于1986年毕业。
●于1991年拜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为师。
●曾获多次国军文艺竞赛最佳演员奖、国家文艺奖与旦角金像奖、十大杰出青年,并于1996年荣获中国大陆的戏曲演员最高荣誉梅花奖。1996年十一月,更当选「1996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乃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获奖者,同时是以京剧艺术成就获颁此项荣誉。
●1995年成立「魏海敏京剧艺术文教基金会」,致力于京剧艺术的推展与薪传。
PAR名词解码室
四大门派
这里指的是由民国初年「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位旦角演员所传下的表演流派。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于是诞生了上述「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表演各有其特色与专长戏码:梅兰芳表演雍容华贵、典雅清丽,而且勇于创新,对后世演员影响甚大,代表戏码有《宇宙锋》、《奇双会》、《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尚小云嗓音宽亮刚劲,代表戏码有《昭君出塞》、《梁红玉》、《双阳公主》等;程砚秋 唱腔深邃沉郁、外柔内刚, 尤擅刻画柔韧、坚毅、深沉的妇女性格,代表戏码有《梨花记》、《龙马姻缘》、《花舫缘》、《红拂传》;荀慧生 擅青衣、花旦、刀马旦,尤以扮演天真、热情的少女见长, 代表戏码有《丹青引》、《钗头凤》、《香罗带》等。
他们眼中的魏海敏
吴兴国、唐文华、李小平:「她真的很直率!」
提起魏海敏,吴兴国、唐文华与李小平三个与她相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不约而同地直呼「她真的很直率!」
二十年前邀请魏海敏合作《欲望城国》,让当代传奇剧场一战成名的吴兴国表示,魏海敏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演员,心直口快,在表演专业上非常坚持。「她排戏从来不给面子,要做哪样就哪样,」身为导演的吴兴国解释,传统剧场里,主角本来就有很大发挥空间,从小演主角到大的魏海敏,自然很有自己的想法。
魏海敏的主见不只针对国内同侪,对国外导演也一视同仁。吴兴国回忆,在排演《奥瑞斯提亚》时,魏海敏原本对「母亲在台上被杀」的剧情非常不能接受,频频向美国导演谢喜纳(Richard Schechner)抗议,经过几个月动之情、说之理的开导,才接受导演的安排,让众人松一口气。
对同辈尚且如此不拘客套,对后辈而言,魏姐的强悍作风,自然是犹有过之。与魏海敏合作过《李世民与魏征》、《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戏的导演李小平,感受深刻。「所谓『是龙就要有性』,你准备不好就要听她的,」他表示,魏海敏会主动挖掘角色内涵,所以与她讨论剧本,一定要研究得非常透彻,提出独特的观点、想法,才说服得了她。「她是个有想法,愿意挑战自己、精益求精的演员。你要够认真,她才会接受你,」李小平有感而发。
魏海敏、吴兴国、李小平都是火象星座,个性霹雳火爆,对角色诠释也很有主见,所以「为艺术的争执」时时刻刻在排练场上演。身为天秤座的演员唐文华,则多半扮演缓颊的角色。「她的个性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会当著面说『你这样根本不对』,有些人很难接受,」唐文华表示,所以当排练气氛因此变很僵时,他就会去买饮料、点心请大家,借此软化气氛。「她对艺术要求严谨而务实,每出戏都认真以待,跟她演戏是棋逢对手,所以格外精采。」唐文华说。(王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