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挟著金士杰和卜学亮的知名度,创下首演后四个月便急加场次的盛况。(果陀剧场 提供)
上海

MIT沪地有声 看台剧正流行

上海的岁末演出黄金档期,却正是「台风」狂吹,包含表演工作坊、屏风表演班、果陀剧场、相声瓦舍等剧团接力演出,且多是商业邀演、售票演出。除了果陀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是翻译剧本,其他几出都与怀旧、两岸分隔等的历史沧桑符号有关,透过剧场,中国的观众也阅读了台湾的过去。

上海的岁末演出黄金档期,却正是「台风」狂吹,包含表演工作坊、屏风表演班、果陀剧场、相声瓦舍等剧团接力演出,且多是商业邀演、售票演出。除了果陀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是翻译剧本,其他几出都与怀旧、两岸分隔等的历史沧桑符号有关,透过剧场,中国的观众也阅读了台湾的过去。

上海到了十二月还在面临最长的秋季,正值岁末演出的黄金期,近来推出的好戏,众人纷纷谈论的是「目前流行看台湾剧」,几乎台北知名的剧团(表演工作坊、屏风表演班、果陀剧场、相声瓦舍,还有以个人身分演出的魏海敏、李宝春),无不披挂上阵转到沪地搭台演戏。这些整编加演的剧目,先前在台上演时,也是赢得不少的彩声,有的是经典传承版,有的是热门畅销版,当时观赏的感觉说实在有大小不一的感动,如今在异乡地看家乡戏,真有戏梦人生知多少之慨了。

两岸交流  此消彼长

两岸交流开放廿年,早期是中国的剧团访台居多,票房都不错。及至九○年代初期,台湾首度造访上海的民营剧团,当推屏风表演班,以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初次试水,不同笑点的表现,反映两岸回异的戏剧生态。廿年间彼此剧业的惨澹经营,各自练就一身生存本领,近期的演出交流,明显的是台湾剧团来沪,多是商演邀约;而中国团体赴台,多半负有文化使命,以观摩交流为宗旨,总体而论,两岸交流此消彼长已多有改变。

擅演歌舞与翻译名作的果陀剧场,也尝试带著歌舞剧打响中国市场,可惜各种因素的欠缺下,竞争不及洋剧,退居至小剧场制作,而后选择了口碑极佳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重返上海滩,挟著金士杰和卜学亮的知名度,当然剧本的深透人性和悲喜交织,亦是一大助力,创下首演后四个月便急加场次的盛况。

表坊的情况又是特例了,戏未演却先红,剧本在文艺青年中广为流传,等到剧团正式公演,轰动的效应,使其奠定开拓广大市场的信念,算是台湾剧团中的先锋角色,月初上演的《宝岛一村》,结合影视创作人才,还有赖声川、王伟忠的名牌加持,创下三度来沪、场场热映的热潮(据悉又签下明年四度之约)堪称是台剧的点钞机。

反而是最先尝试这块市场的屏风表演班,自去年在市郊的城市舞台,低调重演《莎姆雷特》后,其经典之作《京剧启示录》在台复排密集巡演期间,尚有余力转至浦东东方艺术中心加映四场,颇是意外之喜。相声瓦舍亦将在元旦赶上这波台剧热潮……除了果陀的改编翻译,和台湾本土文化连结较浅,其余几出戏无不在怀旧、老戏、老兵、眷村、探亲、一九四九年、国剧、传承、国共等的历史沧桑符号中,一一和中原文化作某种隐喻的连结,台湾的过去,中国来不及参与,透过表演观赏,也是种弥补方式,剧场里召唤著另一种渴求被关注生命共同体的精魂。

三好优势  助益两岸剧场

台剧的幕前后人员,并非如同中国的剧团,多是通过专业学院养成教育,我们自有一套作业系统,所以双方有欣赏的互补作用。同样经历台湾口碑与市场的检验后,这批沪地发声的台剧,在专业上也有长足的进步,每个剧团皆以看家好戏献艺,因为戏好也带动好演员的诞生,无论是广为观众熟知的金士杰或樊光耀,甚至配角的朱德刚和杜诗梅一段歌仔戏的串演,上海的喝采声绝不亚于台北的热烈。戏好、演员好等有利因素,使票房开出长红,这些放眼于华人大两岸的热门题材,似乎让台剧有了另一种发声渠道,有了站稳大上海的立足之地,期望打通江浙长三角更广的文艺市场,毕竟演出是种近似于手工业的精致文化,几场演出并不能回收成本,唯有正面走向更多的巡演机遇,对两岸来说是合则两喜,借此台湾能够磨练得更好,大陆自由包容度也更高了。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