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一群相当特殊的观众,因为儿童并没有买票的能力,真正从荷包掏出钱来的是他们的父母。决定是否看表演时,通常父母扮演的是搜集资料的角色,由父母和儿童共同做决定,最后父母付费带小孩进场看演出。有制作、宣传成人剧经验的剧团都知道,推销儿童剧事半功倍,因为家长不会放心小孩子一个人来看戏,所以卖儿童剧的票是从两张起跳的,而且比起成人剧,儿童剧受不景气的影响较小。
兼顾大人和小孩
如果剧团的儿童戏剧顾问徐琬莹强调,儿童剧的目标观众不是儿童,而是亲子。所以,经营儿童市场的团体必须双管齐下,努力吸引儿童的注意的同时,也要让演出讯息成功地传达给父母们,付出较多心力来耕耘双重目标。
除了行销手法上必须兼顾父母和儿童之外,节目内容的设计也要依循同样的道理。朱宗庆打击乐团在这方面的经营,可说是成功的案例。在他们场场几乎爆满的儿童音乐会上,常可见父母和小孩挂著兴高采烈满足的笑容走出剧场,这时候,若趁势宣传下一个档期,票房成绩想必也不会差太远。而辜公亮文教基金会办「出将入相─儿童传统戏剧节」的时候,辜怀群常遇到小孩的爸妈或爷爷奶奶抱怨孩子太入迷,害他们「每个礼拜都得陪著排队,好累」。辜怀群说,在这种情况下,节目更必须是大人看得下去的,疲劳如果再加上乏味的表演内容轰炸,谁都不可能再买票带小孩找罪受了。
明确分龄,差别对待
确认目标这方面,专营儿童节目的儿童剧团应该是最清楚的。例如九歌儿童剧团的市场锁定四到十二岁的儿童,纸风车儿童剧团是以四到十歳的孩子为主要观众,目标观众的年龄层设定在学龄前、后的孩子,乃意在「大小通吃」,现有的儿童剧团普遍有这种想法,然而,以现场反应来看,多半是学龄前、亦即六岁以下的小朋友,对目前剧团所谓的儿童剧较有反应。
掌握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求,绝对是成功经营儿童节目的不二法门。事实上,儿童在学龄前后的差异就很大:学龄前的儿童偏向图像思考,还没有逻辑观念,因此简单、平铺直叙的包装造型和故事最吸引他们,学龄后的孩子已经有判断和逻辑能力,可以使用文字来思考,对人性黑暗面和某些禁忌也会跃跃欲试地想去挑战。因此,表演团体必须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给予不同的对待。徐琬莹就表示,台湾目前可见的儿童剧,不管是本土自制或是从外国引进的节目,适合观赏的年龄层大多都在八岁以下,她就曾经在观众席亲眼看到稍大的孩子看不下去的样子。
创造独特价値感
可见,儿童剧要有更清楚的分龄,才能免于观众流失。纸风车文教基会执行长李永丰也建议剧团厘清本身的特色及诉求,以品牌经营的观念经营儿童市场。如朱宗庆打击乐团,讲究的是快乐、自然而然学习音乐,九歌儿童剧团以温馨的戏偶操作为特色,纸风车剧团则以让观众每次走进剧场都有不同体验的「创意」为核心。这些区隔在观众心目中会形成独一无二的价値感,对守住观众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从许多儿童搜集各式各样的神奇宝贝、电力怪兽的行为来看,儿童是物品的搜集者,故除了演出的本身,剧团开发周边产品的空间相当充裕。像纸风车剧团制作奖状、拼图、灯笼、尪仔标或送或卖给观众,或是像在「出将入相─儿童传统戏剧节」活动的场外,以亲子同游为诉求,赠送小朋友喜爱的纹身贴纸、气球,设立各式民俗摊位,免费供试吃试玩等等,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特约撰述|陈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