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汪俊彦、周伶芝策展的「平行剧场:轨迹与重影的厅院35」,以戏剧院地下层、邻近表演艺术图书馆的废弃车道为主要展出空间,将于10月展出。两位策展人从两厅院35年累积的档案之中汲取关键字,成为展间命题的设定,包括:「经典定义」、「自由、情感、世界的身体辩证关系」、「边界、他者、历史实验与制造」、「城市景观、新自由、战争、域外」等,他们透过这些关键字检视35年来,在两厅院这个国家机构带领下的台湾表演艺术,意图展现及彰显的特质、样貌与流变。
除了两厅院旧有档案库,两位策展人还从《PAR表演艺术》杂志、舞团、剧团等外部借调资料,无形中扩大厅院的记忆库,借由文件、影像、声音等展品的铺陈,不仅提供了观者重新阅读历史档案的路径,更期待著能为当代表演艺术创作者开启不同的视野,并于未来提出回应的可能性。
Q:面对35年积累如山的档案,展场设计上会有哪些侧重?在展览之外又延伸出「档案演绎」,展、演两者之间是如何衔接?
汪:废车道是衔接地面和地下空间的廊道,很符合这次试图作为中介、节点的策展构想,我们还蛮喜欢这种处在中介,但又孕育各种可能性的空间感。
以前展览的方法,一个材料在这里交代完,任务就结束了;这次展览,同一个材料可能会在不同展间出现。每个档案都有稍微的不等同性,但又可以有某些沟通的可能性,这种一直无法互相化约的状态,是这次展览最有趣的地方。我们试图让档案诞生出更多的讯息,而不是把档案归类在讯息里。我们抛出的讯息在展览会出现之外,也可能会在「档案演绎」的回应当中跑出来。
周:我策划「档案演绎」时,想的是具备自编自导自演能力、哲学性思考的创作者,会如何将档案的阅读与思索,转化为身体和物质性调度的表演文本。因此邀请高俊耀、郑尹真、许栢昂这3位创作者,从他们对各自关心的美学问题或档案对象提问,例如对「经典」或「传统」在界限和定义上的重新挪移,换个角度能否看到情感和意识形态的角力,或者能否探究归类框架的意义,进而找到突破与重组的可能。
而我们在思考展场时,希望它具有未完成、不确定性和悬浮感,可能具有某种工地样貌。在这里,有机或随机的阅读、偶然和主动的关系可以怎么构成?我的构想是从体感跟阅读出发,透过光箱、声音、透明片等媒介创造出阅读的体感,观者从影像、聆听、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刺点,这些刺点可能会创造出某种剧场感知或剧场之梦的召唤,进而对表演艺术产生新的想法跟解读。我们提供的是平行的框架,让观者在每个展间的身体游历也能找到自己搭建的轨迹。
为此,我邀请影像设计庄知耕和声音设计林育德加入展览。庄知耕处理演出录影拼贴下的技术时间、叙事流变的形式以及影像的脆弱性。林育德则把不同作品的声音取样集结在一起,观众会在同一展间里听到声音的相互回荡,可能是《牡丹亭》的唱词、当代无调性音乐的乐句、剧本中的诗句等透过另类编辑的聆听叙事,让观者对档案撷取、摘录甚至错误引用,也或是片段记忆的重新检视,而得以对过往时空进行混杂阅读。
这可以帮助我们去想,在这个时间的节点,我们怎么样持续面对身上「混杂」的文化脉络,它其实可以有各种提问、回返与诠释。或把魏海敏的《楼兰女》、《金锁记》、《欧兰朵》、《千年舞台,我却没怎么活过》等截然不同的扮相放在一起,当一位表演者本身就呈现剧场美学思想的流变,这些形象放在一起,对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刺激?
汪:我们谈的「混杂」不是乌托邦式、天真的那种无限大的包容,而是像伶芝的提醒:当我们以为「单一」的时候,其实都是处在混杂的状态里。
换句话说,像声音,我们以为听到的是京剧,而当我们处在「台湾是京剧」时,台湾也同时是别的,所以那样的声音经验,又再次回到「平行剧场」,不一定是现身的,不一定是你意识到的,但它却是充斥在这个清楚的物质跟历史时空当中。我们并非要乌托邦式的尊重歧异性和混合性,而是我们去正视或意识到那个历史的物质的复杂程度当中,其实我们会感知有各式各样的声音讯息,在各种平行时空或同时代中,各式各样的档案正在发声——重新建立起多层次的重影和多轨迹的认识,会是我们重新面对历史的重要态度。
汪俊彦
台大中文系学士、戏剧所硕士、康乃尔大学剧场艺术博士。曾获菁英留学奖学金、傅尔布莱特奖学金等;现任教台大,开设文化研究与艺术批评相关课程。长期撰写剧评,研究涉及美学与文化翻译。2021-22担任台新艺术奖提名观察人。
周伶芝
策展、艺评、剧场构作、文字工作者、剧场美学与创作相关课程讲师等。专题编辑企划,讲座与工作坊规划。以不同角色参与各艺术节、表演艺术创作、团队和场馆之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