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文华(郝御翔 摄)
艺术家请回答

唐文华 把每一次上台 都当作是人生的最后一次

甫获第34届传艺金曲奖最佳演员奖的唐文华,是国光剧团首席文武老生,胡少安先生嫡传弟子,拥有高亢圆润的嗓音和细腻有致的做表,曾被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先生誉为「台湾须生第一人」。而他近年最被戏迷津津乐道的,是与唐美云歌仔戏团的合作,演出《冥游记——帝王之宴》里的李世民、《卧龙:永远的彼日》中的刘备,跨越京剧与歌仔戏间的疆界,未见任何扞格。于是,大家都好奇这段跨界经验,以及他在日常里更多未曾曝光的趣味小事,在这次的回答里一次满足!

甫获第34届传艺金曲奖最佳演员奖的唐文华,是国光剧团首席文武老生,胡少安先生嫡传弟子,拥有高亢圆润的嗓音和细腻有致的做表,曾被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先生誉为「台湾须生第一人」。而他近年最被戏迷津津乐道的,是与唐美云歌仔戏团的合作,演出《冥游记——帝王之宴》里的李世民、《卧龙:永远的彼日》中的刘备,跨越京剧与歌仔戏间的疆界,未见任何扞格。于是,大家都好奇这段跨界经验,以及他在日常里更多未曾曝光的趣味小事,在这次的回答里一次满足!

2023 NTT遇见巨人—唐美云歌仔戏团《卧龙:永远的彼日》

2023/11/4~5  14:30

台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

Q:请问唐老师最喜欢演出的折子戏,以及最害怕演出的折子戏?

A每一个折子戏都喜欢,每一个都想挑战。

不同派别的,声音不同展现的,还有反串不同行当的。我在特别的日子,像是过年、团庆之类的节庆,反串过花脸,我反串过小丑,也反串过青衣。在本科之外,让观众看到不同的一面,与观众同乐,更丰富艺术的展现。真要说的话,我每一个都很喜欢,也很喜欢挑战,享受挑战,所以特别喜欢哪个折子戏,实在很难回答。

我最害怕演出的就是关老爷。

最主要是我对关老爷的尊敬。演关老爷的难度很高,因为关老爷是「人神化」,如果在艺术层面、在人生体验上没有到达到一个高度,很容易把关老爷演轻了。关老爷跟其他的人物完全不同,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一尊像,看书的时候、提刀的模样,甚至是一抬腿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尊像。有人说没演好关老爷会走霉运,但我认为这其实是自己对艺术的谨慎态度,我虽然怕演关公,但在安祈老师的规划下演了不少关公戏,像是《关公走麦城》、《群借华》一赶三,前几年台湾戏曲中心开台时为我量身打造的《关公在剧场》等。

在有限的时间里头,汲取关公生命中的重要篇幅呈现给观众,这个戏又是关公对自己的一个省思,这在一般传统戏是没有的。可是加入现代表演之后,可以把关公的一生进行回顾,悟也好、破也好,把关公的性格进行剖析,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对可敬对手的相识之遇。关公就是因为这个过程而被点化,才能「人神化」,这个在场上演出是很扣人心弦的。这让观众看到关公的另外一面,透过现代表演与艺术手法,重新整合,重新设计安排,是很有意思的。

Q:非常喜欢唐老师跨界到歌仔戏的演出,以后老师还会想挑战其他剧种、或是别种类型的演出吗?

A其实各种不同形式的表演我都愿意去尝试,但因为我对艺术的要求比较严谨,会希望每个作品都能有很好的品质,有很好的效果,才去演出。

我会参加唐团的演出也是缘分,我其实跟唐美云老师在年轻时就认识了,只是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打拼奋斗,前几年我们一起参加湾声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唐老师邀请我参加唐团的演出,只是没想到为我量身订做了《冥游记》的李世民,甚至把这次合作当作唐美云歌仔戏团成立25周年的大戏——对唐美云老师来讲,有很重大的意义,也就是前半生的创作,在成团25周年这个点上有新的突破,并且是新的里程碑。

大家都以为「跨界」是去玩一玩、开开心心,但我们完全投入,甚至有观众,不管是我的观众,还是唐团的戏迷,看了以后都说:「哇,感觉唐文华老师不是跨界,他就是唐美云歌仔戏团的团员!」

其实我对「跨界」这个名词,有另一层解释,是要把自己的这行做好,然后才跨界去别的领域合作。我出去,就是有品牌,就是有一定的sense,所以出去更要谨慎,一定要资源共享,把京剧的好带到歌仔戏,让歌仔戏的朋友们看到,我对待歌仔戏比京剧还要谨慎、还要认真,这样才是双赢局面,才会「一加一大于二」。这一次《卧龙:永远的彼日》挑战更大,虽然没有之前的戏分多、那么累,可是这种男人之间的浪漫情怀,得要不温不火,既不抢戏,又不能示弱,让双唐在台上看起来是非常舒服的,并让观众落泪。真正的表演艺术其实是「不动比动还难」,表现出那种内在情绪的饱满。

在《冥游记》后,确实有一些邀约,但我希望演出还是很谨慎的,能留下精品才重要。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口述:唐文华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