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米尼纪录剧团《这不是个大使馆》
2024/4/13 台北 国家戏剧院
3位各自领域的专家,来到舞台上成为表演者,他们的人生背景和代表性创造了整个剧场架构,以纪录剧场的形式描绘台湾的外交现况。从3人轮流叙述自身的故事开始,带出台湾不同国族认知的源起和冲突,描写台湾在外交上的现实困境,在剧场中设立一间大使馆,观看我们可以如何在困境与冲突中探寻自身价值和共处方式。
由3位专家所带出的代表意识,是提到台湾国家议题时最直接的3个选项:退休外交官吴建国,对两岸关系看待抱持著「认祖不归宗」,在政府单位完成外交生涯;台湾数位外交协会理事长郭家佑,成长于台湾意识开始寻思的年代,透过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推动外交;曾在国外求学多年的音乐家王思雅,来自带起台湾风潮珍珠奶茶的商业世家,在台湾意识与推崇合作的理念之间拉扯,是想要中华民国还是台湾,抑或是尚未准备好走向任何一方?
《这不是个大使馆》已在欧洲几个城市巡回,可以想像在台湾和台湾之外演出时所承载的意义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件事是相通的,就是必须在舞台上呈现最忠实的台湾,并且充分包容各种声音后,留给观众充足的感性和理性空间。
台上仅有3位表演者,就已经有3种拉锯的国家意识,现场有将近1500位观众,而台湾民族组成和历史的复杂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作品在面对台湾观众的时候,能否给予所有声音平等的位置会是一项挑战,碍于表演者选择及篇幅上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原住民在剧中是透过影片提及,在上述3种立场选择的背后,还有许多民族和历史因素的不同认知,需要同时保持关注与宽容。
在国家意识这个话题上,作品呈现是相对平和的氛围,包括结尾也暗示著「共好」的讯息。剧中吴建国与郭家佑有为了政治立场的争论,但那些争论不是激愤的,而是举出一个「我不同意」的牌子,再接下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这提示了一种愿意接纳的包容性,在极易造成社会分歧的议题上,可能没有唯一解答,但必须不停寻找更好的讨论方式。
而为了能够达成趋近理性的讨论,3位专家人生故事的感性成分在这里扮演了很大的作用。开头不小篇幅的自我介绍,清楚讲述了每个人的理念与情感为何产生,透过日常口吻的分享,终于能够在不先带有政治偏见的情况下,了解一个人所经历的成长时代,他的生活甚至热情理想,是如何建构他对世界的认知还有对台湾这块国土期望的不同。这些故事能够做到消弭人与人之间不理解的相互伤害,拉近相异立场共同对话的可能性。这不只是台上的三位演员,也包含观众是否要选择认同舞台上的哪一个立场,以及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对立情况。
除了清晰的文本内容外,亲近感与幽默两项特质则成为将全体观众一起带入这场讨论与思考的动机。如同剧本的设计,在场的观众便是参加大使馆开幕会的来宾,所以剧中有多处巧妙的观众互动,搭配科技的运用在毫无出戏的转换之下,观众自然而然地走进表演者的谈话之间。「幽默」在作品当中时不时穿插显现,要找出严肃题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元素,又提供自嘲后的反思,幽默可能是最好的方式。表演上仍然放置了一些细微的人格设定,让3位素人演员在舞台上看起来「像个表演者」,所以他们可能在台上有歌唱和舞蹈动作,观赏时有合理的流畅感而不被「不自然」影响,但与此同时真实的说话语气和时而没有表演痕迹的真情流露,又带来一种亲近如同置身这场对话之中的感受。
透过剧场,我们看见不同立场的背后是同样深爱台湾的真心,这是在现实争论中总是容易被遗忘的事情,我们是否忘了去同理、忘了在意许多声音、也忘了重视内心的情感,面对国家认同该如何保有感性的力量后达成理性思考。
在《这不是个大使馆》中,剧场的独特价值被鲜明体现:实现不可能的可能性,带来舒适的对话空间,因为在剧场中,人们愿意聆听也得以被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