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学者王圣闳于2018年为台新艺术奖撰写年度观察报告时,提及「周边事件」蓬勃发展的现象:
相较于「展示」本身,我们是否已来到一个更为侧重「事件生产」的时代?如果仔细观察近年台湾当代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许多中、大型的展览必定会配备极其绵密的周边事件。无论是论坛、讲座、工作坊、教育推广活动,还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小型对谈,策办者们总是力求在展览期间塞满每一个能够维系讨论热度(以及脸书活动曝光度)的周末时段。(注1)
时间过了6年,即便对隔行如隔山的表演艺术界而言,这段文字依然适用。
如果表演艺术在于台上台下、此时此刻的聚集与交流,那么观众就演前演后的对话需求,期待的又是什么?
对于曾听过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分享创作的观众,一定不陌生「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这句话。(注2)这是创作者愿意将自由诠释权交予观众的余裕,也是观众对自己、对作品的双重信任——然而,却也将作品闭锁于观众独一无二、不须言语的个人体验之中。近年,随著当代剧场愈来愈强调公共性与集体思辨,更试图以任何形式的「讨论」,延续作品本身内建意义。或说,将作品视为某种抛砖引玉,提供议题切入点,引发公众╱观众关注。
表演艺术的「周边事件」,当然不见得全都具备深厚思辨意涵。这类活动,大致可分为「行销宣传」与「作品诠释」两种类型,多以「与观众建立连结」为目的,也都行之有年。前者寻找的是潜在观众,借由对谈、访谈向大众宣告「事件即将发生」,有时更试图与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人物对话,拓展可能的观众群。附加任务则是让观众进场前,能对作品有一定的认识。这对现今资讯爆炸、活动密集的当代社会而言,自有其存在必要。至于宣传物与内容物是否一致,不是这阶段该烦恼的事情。至于后者,如节目单文字资讯的延伸,类别涵盖演前导聆、演后座谈、策展系列节目论坛等。此外,近年场馆常于售票网页或社群媒体公告导聆╱座谈名单,也成为吸引观众购票的动机之一,或如馆方曾有企划人员私下表示「有演后座谈的场次总是卖得比较快」。
演出结束后的发酵与酝酿,似乎是强调「群聚」的表演艺术界(以欧美剧场为典范)始终向往的境界。国家戏剧院2017年整修后重新开幕,便借由地面层商店区的规划提出如此想像:「大幕落下之后,这里依然开著灯,有人赶著离场回家、有人想散步思考,如今多了个选择,可到此一游,找个地方待一下,整理整顿心情,或七嘴八舌交换心得、尽情闲聊乱聊、直到夜深。」(注3)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终究难以在台湾剧场生态实践,反倒愈来愈常出现演前导聆、演后座谈「爆场」的大场面。
以创作者与作品为主体的演前导聆、演后座谈,是经过「引导」后的对话,如同观演关系之间媒介:前者补足背景资讯、提点观众值得留意的小细节;后者则让观众反向对创作者提问,让自身的自由诠释得以落地。林怀民说「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相信,那么到底谁拥有「公开诠释作品」的权利?
创作者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近年在表演艺术生态愈发受到重视的「策展人」一职,如黄鼎云于表演艺术评论台「策展」专题文章所言,提及「主要工作内容,在于『挑选节目』并安排延伸性活动(讲座、大师班、出版、工作坊等等)⋯⋯透过对自身美学品味以及对目标观众的理解与需求进行推荐与代言」(注4),自然也获得一定的诠释权。
「策展」本为源自视觉艺术的实践,然而随著此概念引介至表演艺术圈,尤以艺术节为显。过往较为中性的「节目规划」,愈发倚重策展人角色「编排」节目,提供观众可能的切入途径。观众阅读作品,不再只是阅读作品本身,还纳入了系列节目彼此呼应与连结、如何在策展脉络下解读作品等。
国家两厅院2024年秋天艺术节《羊之歌》演后座谈邀请知名意见领袖担任主持人,意外引发风波。主办方原意是藉主持人引入第三方观点,试图拓展作品、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对话面向;然后续针对主持人是否喧宾夺主之争论,让人再次探问「究竟谁才(被认可)有作品诠释权」。此案例反让我回想2018年周伶芝策展松烟「LAB实验启动计划」,曾就叶名桦舞作《十七年蝉》邀请昆虫学家陈振祥与编舞家对谈。跨领域专家并非为作品代言,却能有效开展作品的解读视野。
如果观众想要的是不经他人、最直接的作品交流,是否还有其他形式的演后座谈,能促成更平等且开放的对话空间?二条通剧汇与文策院合办的音乐剧读剧发表平台「读剧汇」,不再让观众单方面向创作者寻求解答,反而也让创作者反问观众,检视创作设定是否有效,是另一种翻转对话的实践。不过此举针对开发中的商业作品,与思辨型的「演出附带事件」又有所不同——即便不可否定,此过程同样能让观众针对创作提出更深刻的议题思考。
戏剧学者陈正熙曾于〈从演出谢幕之后谈起〉文中感叹:
创作者的体贴,会不会反而剥夺了观众自行玩味剖析的乐趣?什么样的责任?对我而言,是创作者娱乐、慰藉、刺激、挑战、启发观众的责任,具体展现于作品本身,无需落幕之后的补充说明;也是观众对演出做批判性思考的责任,在演出结束后,从自己的观点独立开展。(注5)
在作品之外,如果我们还需要更多,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同时保有开放诠释的自由与多方观点的交流呢?
注:
- 王圣闳:〈2018年度观察报告〉,ARTALKS网站,2019.03.08。
- 汪宜儒:〈大人的模样──艺术提醒我的二三事〉,中央社+,2019.01.03。
- 陈茂康:〈「戏台咖」 体验剧场生活 从这里开始〉,《PAR表演艺术》第293期(2017年05月)。
- 黄鼎云:〈当策展成为共制与共创的平台──回顾2018-2020年台北艺术节〉,表演艺术评论台,2024.11.15。
- 陈正熙:〈从演出谢幕之后谈起〉,《PAR表演艺术》官网限定报导,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