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他山之石

我們的「職業」交響樂團團員與音樂敎師們,在我們爲自己的利益爭論不休之時,是否能先想想,在我們的社會中到底是否有足夠支持音樂(古典音樂)活動與支持展演古典音樂團體的群衆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否定的「原因」會是什麼呢?

我們的「職業」交響樂團團員與音樂敎師們,在我們爲自己的利益爭論不休之時,是否能先想想,在我們的社會中到底是否有足夠支持音樂(古典音樂)活動與支持展演古典音樂團體的群衆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否定的「原因」會是什麼呢?

《1996春風化雨》Mr. Holland's Opus這部以一位美國公立中學(Public School,美國十二年義務敎育公立學校之通稱)音樂敎師爲題材的電影,自上演以來,在世界各地感動了數以萬計的觀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敎育學院」的敎授亞伯利斯(Dr. Harold F. Abeles)甚至把這部電影做爲硏究所敎學討論的一個主題材料。

《1996春風化雨》的電影故事發生在一九六〇年代,電影的主角荷蘭德先生一心想成爲作曲家,然而在現實環境的壓迫下,使他不太情願地進入一所公立中學敎授音樂。原本只打算把敎學作爲一個短暫過渡性工作的他,最後卻在許多的因由下使他認命地在那所中學整整待了三十年,直到一九九〇年代。在這三十年中,他運用各種方式靈活的敎導學生認識音樂,透過樂隊合奏、個別指導樂器的學習、課堂的講授等等方式,以誨人不倦的精神,把學生帶入音樂的園地,而他夢想成爲作曲家的願望也因此一直未能實現。到了九〇年代,學校面臨財務困難,在縮減經費的壓力下,藝術敎育的課程首當其衝。與其它的藝術課程一樣,音樂也面臨削減的命運。荷蘭德先生心有不甘地因此退離了從事了三十年的敎職。離校當天,三十年來他所敎導的學生,瞞著他悄悄地回校,替他舉辦了一場歡送會,會中的高潮則是這些曾在中學時參與樂隊的學生,重新湊合在一齊,合成了一個樂隊,要荷蘭德先生再次指揮演出。這些學生,在九〇年代都已是事業有成的人,其中還包括了一位州長。由州長的口中說出,這些集合在此的人,都是荷蘭德先生的「作品」(Opus)。這部電影的名稱如果從片名直譯應該是《荷蘭德先生的作品》Mr. Holland's Opus。劇情發展到最後,才令許多人恍然大悟,音樂敎育也是人格養成敎育的一部分,音樂敎育原來也有它社會功能性重要的一面。(如果我們的政府官員能意識到這一點那該有多好?)

音樂工作者主動參與音樂扎根工作

劇情的生動感人固然是這部電影能使一般觀衆激賞的原因。令美國音樂敎學者感到興趣的,卻是這部電影中,從一九六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所涵蓋的音樂敎育思想與方法方面的變遷;對台灣的音樂敎育工作者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美國音樂敎育所具有的彈性、活潑、又能尊重個人特質的因才施敎方式;特別是一般學校中的「管弦樂團」以及個別指導樂團樂器演奏的設計了。台灣一般普通音樂敎育的刻板與缺乏彈性是衆所周知的事,而「管弦樂團」與各種不同樂器的個別指導,則僅僅存在於設有「音樂班」的學校;「管弦樂團」與各種不同樂器的個別指導,又是專屬「音樂班」的「特殊現象」!在普通班的音樂課程中,除了因樂器缺陷難以掌握音準的直笛(recorder)以及吉他(guitar)以外,管弦樂隊的樂器是少有個別指導的。透過實際演奏樂器的學習,進而學習到如何欣賞音樂,在台灣似乎是件遙不可及的事!

有關一九九〇年代削減藝術課程的現象,在《1996春風化雨》的影片中並沒有多加著墨,然而這卻是美國一九九〇年代全國的普遍事實。而美國的音樂界以及音樂專門學校對這種現象的反應又是如何呢?

今年三月三十日《聯合報》家庭生活版中的「他山之石」由尹筱晴簡短地報導了一則有關美國「學校音樂開放日」的消息。內容是這樣的:

美國公立學校持續削減音樂課程,使得學生沒法接觸樂器。爲填補這個缺憾,全美一些交響樂團和音樂學校正贊助所謂「學校開放日」的活動,激發一般孩子們對管弦樂的興趣。在「學校開放日」,主辦單位向與會的親子們介紹樂器、演奏會和音樂課程。自活動推出後,外界的反應極爲熱烈。

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院」(大學前)預備學校主管拉尼托女士説:「我們想讓學生了解,何種樂器令他們心生感動。此外,這也是讓家長熟悉孩子開始學音樂時,會發生什麼狀況的方法。」

「新英格蘭音樂院」(大學前)預備學校小號手柯普勒斯指出,不管小孩選哪樣樂器,「就是要讓孩子欣賞音樂,且必須及早開始。」

這個報導雖然簡短,卻讓人注意到,「音樂家」或「音樂敎師」對「削減音樂課程」的反應;他們並沒有發表什麼嚴正的抗議聲明,或走向街頭。而是設法去「彌補」這個「缺憾」。而參與「彌補」活動的竟然是當地的「交響樂團」與「音樂專科學校」。這點對台灣的音樂工作者來說,也是値得省思的。

從業餘轉變成職業樂團的「基礎」

其實美國職業管弦樂團的成立,不僅需要足夠組成樂團的音樂人才,更需要當地社會群衆的支持。美國大多數的職業管弦樂團,都是在社會群衆的千呼萬喚之下,才組織成職業團體的。就以在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的「亞伯庫基交響樂團」(Alberquerque Symphony Orchestra)來說,這個樂團的成立過程,可以作爲一般美國交響樂團成立的一個代表。

「亞伯庫基交響樂團」是由成立於一九三二年的「亞伯庫基城市交響樂團」(Alberquerque Civic Symphonc)蛻變而來的。「亞伯庫基城市交響樂團」在當時是個純業餘的團體。一九三〇年代的亞伯庫基還是個音樂文化落後的城市,不僅組成交響樂團的人員不足,在城市中愛樂的市民更不足以支持一個「職業的」交響樂團。「亞伯庫基城市交響樂團」在成立的數年間,團員招收的原則都是「來者不拒」。因此它的成員,除了學校的老師、音樂系的學生以外,也包括了社區中能吹會拉的人物。雖然沒有一位團員領薪,這個樂團卻維持了多年定期演出的紀錄。直到一九四五年,一位傑出的音樂家佛德烈克(Kurt Fredrick)的到來,這個團體才開始了蛻變。佛德烈克有感於當地音樂人才及音樂支持者的不足,開始致力於培養演奏人才及愛樂的群衆。他由中、小學開始著手,敎授小提琴、音樂欣賞,並且在樂隊演出時,加上解說及示範。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他不僅造就了無數足以擔任樂團工作的新血,最重要的是他已培養出一群樂於支持樂團活動的愛樂人士。這個樂團在一九五〇年間即已在愛樂者的推動下醞釀改爲「職業樂團」。而「亞伯庫基城市交響樂團」終於在一九五八年新任指揮波尼(Maurize Bonney)的手下,重新改組、並改名爲現在的職業性的「亞伯庫基交響樂團」。「亞伯庫基交響樂團」從「業餘的」蛻變爲「職業的」時間,足足長達有二十六年。然而經由這樣誕生的樂團,與當地社會的關係自然十分密切。它是當地眞正需要的產物,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當地培養愛樂者,不僅是專業音樂學校的事,也是交響樂團必須肩負的責任;因爲培養當地的愛樂者,不僅能在日後爲當地的交響樂團添加新血,也是爲交響樂團日後的生存厚植基礎。

瞭解美國職業交響樂團的形成背景,或許對目前美國削減藝術課程後,「交響樂團」及「音樂專科學校」主動參與學校「音樂開放日」的行爲就可以理解而不以爲怪了。《荷蘭德先生的作品》中的「管弦樂隊」、個別敎學的目的,其實與「新英格蘭音樂院」大學前預備學校小號手的話一樣,就是「要讓孩子欣賞音樂,且必須及早開始。」因爲唯有持續的擁有廣大愛樂者的支持,職業交響樂團以及音樂專業學校才能得以持續的生存。這原是互爲因果的。

我們的「職業」交響樂團團員與音樂敎師們,在我們爲自己的利益爭論不休之時,是否能先想想,在我們的社會中到底是否有足夠支持音樂(古典音樂)活動與支持展演古典音樂團體的群衆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否定的「原因」會是什麼呢?

 

文字|張己任 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