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藝術社群向來被認爲(也自認)是弱勢的少數,不易引來媒體的鎂光燈。在大眾市場導向的傳播生態當中,報紙或電視的確都不會把藝術文化列爲版面和時段的重心,然而網際網路的興起爲藝術機構和藝術工作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至少我們還能擁有一個沒有篇幅限制、不怕訊息扭曲的管道和社會大眾溝通。
儘管位於台北三芝鄕間的一個小型社區之內,「李天祿布袋戲博物館」卻可能吸引全球各地的愛藝人士──透過網際網路──前來欣賞。
李天祿與國際連線
三月初,具有工程背景的台灣大學戲劇硏究所副敎授李賢輝拜訪了台灣布袋戲的國寶級藝師李天祿先生。在這座剛於去年底落成開幕的博物館內,老少年齡相隔半個世紀,但是八十八歲的李老先生似乎對年輕的李副敎授所談的計畫很能了解,一口答應讓他一身的布袋戲絕活和一屋的戲偶蒐藏送上網際網路。
李天祿、亦宛然、布袋戲,上了網路之後,他們有機會使台灣的能見度在全球文化社區當中再度獲得提升,也能幫助台灣自己的子民認識這項傳統藝術,很方便地取用相關的資訊。
一九九五年四月一日,中華電信公司的前身電信局開辦網際網路的連線申請。兩年以來,台灣的網路族群從大學院校師生快速繁衍到商界人士和社會大衆。在今年三月的統計中,學術網路TANet已經超過五十萬名用戶,而中華電信和資策會網路事業群分別經營的HiNet和Seed Net則分別接近了二十萬和十萬的大關,如果加入其他網路服務公司的客戶,台灣大體已經擁有八十多萬的網路人口。然而大衆爭相上網,台灣自有的網路內容卻無法等比例成長。
網際網路的佈建伸展和運用已經是改造生活文明的強大推力,由於文字、圖像、影音融於一爐而冶之,資訊產生、蒐集、處理、儲存、傳輸的成本大幅降低,只要有創意、夠靈活,誰都有機會(和權利)在網路上發言、出版、展演。網路可以讓大量使用者和資訊源同時互動,澈底改變了以往閱讀、觀賞的實體接觸經驗,超越時空限制,也沒有主流意識能加以宰制,是個百花奔放的多媒體環境,因而被稱爲「第二次文藝復興」。
藝文上網,尋找新出路
台灣的藝術社群向來被認爲(也自認)是弱勢的少數,不易引來媒體的鎂光燈。在大衆市場導向的傳播生態當中,報紙或電視的確都不會把藝術文化列爲版面和時段的重心,然而網際網路的興起爲藝術機構和藝術工作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至少我們還能擁有一個沒有篇幅限制、不怕訊息扭曲的管道和社會大衆溝通。
當然,上網路涉及許多技術問題,包括位址申請、網頁製作、資訊呈現、網站推廣、內容更新,以及互動保持等煩瑣的工作,說的比做的簡單。網路也不是萬靈丹,無法掃除藝術發展所碰到的重重障礙。藝術家也許先天厭惡(或是恐懼)科技,但是當它可以成爲工具的時候,不用反而可惜。
台灣擁有全球第三的資訊硬體產業實力,缺的是文化和藝術的素養去充實電腦和網路的軟體和內容。而這卻是最佳的時機,讓科技和藝術互相發現彼此的優點,也一起創造未來可以共享的資產。
李天祿上網路,藝術發現了新的出路。
文字|黃志全 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