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道具是林麗珍的特長之一,加上張鶴金的舞台設計與鄭國陽的燈光設計,既寫實又抽象的自然界景象應運而生,在意境的營造上可圈可點。
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
9月7〜9日
國家戲劇院
《花神祭》取境自四季的晴雨晦明、寒暑變化,反射宇宙運行的週而復始,細述兩性間的惺惺相惜與生命的枯榮興衰。取名「花神」充滿女性的溫柔細緻,祭儀的過程緩慢地延續著,在沉寂的死亡後常產生悸動的咆哮。動作與舞步在此舞劇中是簡約的,韻味與神氣卻貫注在每一位舞者的舉手投足之間,與西方的舞蹈技巧相較,其動作與舞步的變化屈指可數,然而細緻流動、如詩的畫面在凝神靜氣中運轉。林麗珍以簡單的舞蹈形式來細述生命萬物的自然法則,以劇場的整體張力來取代複雜的舞蹈動作。
緩慢的傳統戲曲韻味
《花神祭》劇場形式的運作與傳統的戲劇非常類似。舞者常由舞台的正後方與兩側進出場,由遠而近,一切人世間的事件與景象就發生在舞台的中、上區域。舞者的動力具有由緩而急、由輕轉驟的現象,就如傳統戲劇中旦角身段一般,徐徐逸逸的舞步與繞樑不去的傳統戲曲韻味甚相投。對習慣在瞬間獵取訊息的現代觀衆而言,調整知覺的感應速度是必要的。由於緩慢,觀衆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去欣賞舞台的全貌,細細品嚐舞作的內涵,爲汲汲營營的忙碌衆生,闢建一塊人間淨土。惟此情況確實考驗某些觀衆的耐心,就如初接觸傳統戲曲的年輕人,常有按捺不住的焦慮。
融合中西身體美學
善用道具是林麗珍的特長之一,一塊綢緞可成爲簾幕、帳棚、船舶、幃幔等等,蘆葦、樹枝、花草、羽毛、樂器、白雪……,加上張鶴金的舞台設計與鄭國陽的燈光設計,既寫實又抽象的自然界景象應運而生,在意境的營造上可圈可點。《花神祭》中最大膽的創新是劇中人物的造型,融合中西身體的美學。女舞者半裸的身軀、臉著平劇的彩妝、戴上頭套,在含蓄中帶有性解放的意味,充分表現了現代女性的新思維與傳統女性的婉約溫柔。在《花神祭》中雖隱隱約約可看見《醮》的身影,但是經過林麗珍爲它洗淨鉛華、淨身沐浴後,顯露其較樸實眞摯的一面,只是它們都兼具浪漫唯美與原始狂野的風格。
文字|江映碧 私立文化大學舞蹈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