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林奕華對於張愛玲的理解(appreciation),將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與他所身處的當代(香港)社會與現代成功女性的形象加以連結並置,確有獨到之處。但當他試圖將張愛玲的人情世故,轉化為現代男女的性別/感情/社會教育素材的意圖,就不免讓入有所保留了。
表演工作坊、非常林奕華《張愛玲,請留言》
5月25、26日
國家戲劇院
從正在流行的益智猜獎節目「一筆OUT消」開始,從一連串關於張愛玲生平細節的對答開始,「非常林奕華」的導演林奕華在《張愛玲,請留言》中,以張愛玲的作品與生平片段爲主,穿插對照以港台兩地的流行文化光影、關於張愛玲的聯想,並置組合成一個請張愛玲出場發言、卻又不斷以林奕華的聲音搶佔舞台中心的演出。在《張》劇的演出中,隔著將近五十年(自張愛玲於一九五五年離開香港轉赴美國之後)的時間,林奕華和張愛玲進行了一段並不那麼和諧、甚至更接近各說各話的對談。在這個對談裡,張愛玲藉由丁阿小、顧曼禎、沈世鈞、范柳原、白流蘇這些小說人物,叨叨敘述她對於世理人情和紅塵男女的嘲諷、感傷和悲憫;另一方面,林奕華則將張愛玲與當代成功女性並置,試圖從不同世代女性在家庭、愛情、婚姻、社會的處境,歸納出有關傳統倫理、性別與感情教育的論述,建構一個有效的教育範例。
編導意圖沈重,意象經營成功
對喜愛張愛玲作品的觀衆而言,林奕華的意圖似乎是太過沉重,對於小說中的那些紅塵男女,在混亂的世道中求一塊清靜之地,在惱人的情感關係中求一點平和心思,也似乎比個人在性別關係或社會板塊中的位置更爲重要。大多數的讀者如果在情感或性別認同上有所困擾,他們大概不會像劇中那位向張小姐求助的讀者,或者對張愛玲發出一連串有關中國女人的問題的林奕華一樣,想要寫信給小說作者尋求協助。換言之,導演林奕華對隱居的張愛玲提出「請留言」的要求,會不會是太強人所難了,會不會是對張愛玲的一種誤會(詮釋)?
導演林奕華將小說中的人物(張愛玲生命中的人物),和電視節目「一筆OUT消」中的參賽者並列對比,並且利用參賽者/婚宴賓客的對話與相互指責/猜忌,刻意強調社會與人性的黝暗面向,和人們對於情感/性別的無知與無奈。導演的用意或許在於刺激觀衆的情緒,進而引發他們對於相關問題的思考,但就演出本身來看,導演個人的意志/意圖,在這一方面的展現其實是近乎粗暴的。相對而言,在對於張愛玲的生平與作品的處理方面,導演卻又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抒情詩意,和對於劇場元素的純熟掌握:如胡蘭成一角在舞台上的剪影,如張愛玲受困家中(傳統家庭、獨居異鄕)的場景,如小說人物/情境的敘述模擬。導演在這一方面的表現,也有一大部分得助於舞台視覺方面的表現。
除了張愛玲的文字外,舞台空間與意象的經營,或許就是整個演出中最爲突出的部分。幾塊(長/正)方形色板/色塊的上下移動拆組,將舞台畫面作縱橫的切割,呼應著我們(包括《張》劇的創作群與觀衆)所理解的張愛玲的面貌──時隱時現、零碎片段、曖昧模糊;以電影《齊瓦哥醫生》的片段影像(電影結局前一次錯失的重逢),在幾個層次的螢幕/白紗上和舞台上的演員身影重疊,創造出舞台本身物質空間(physical)的深度,和(電影中的與戲劇裡的)角色的心理面向,讓虛擬的影像與實質的人體,在相互重疊、疏離、對應的不同關係中,相當準確地表現出眞實人生與藝術創作的複雜關係。一塊看似大而無當的平台,在流動的轉換之間,除了指示角色所處的空間之外,更多了遮掩、延伸、斷裂、重疊等等在實質與心理上的功能。創作者也非常有效而有趣地運用了影視媒介,讓演出不僅限於實體(舞台與演員身體),呈現出本地劇場中難得一見的、確實可以被稱之爲「多媒體」的演出形式。
只看見演員的身分與導演的論證
與舞台影像的部分相比較,表演的部分雖有一定水準,但就顯得不那麼出色。丁乃箏在不同角色與情緒之間的轉換相當流暢,並且表現出難得一見的自我克制;另一方面,其他演員的表現雖然大致平穩,但並無特別之處。就表演而言,最主要的問題或許在於所謂「角色」的塑造:除了張愛玲之外,演出中最動人的角色其實是只有形象、沒有聲音的胡蘭成。相對而言,其他所謂的角色(參賽者/宴會賓客),除了最表面的身分之外,就只剩下導演加在他們身上的論證,而演員也無法完全跳脫角色的限制,讓觀衆看到樸素的、裸露的、眞實的個體。這種在扮演(acting)與存在(existing)之間的矛盾與不安,雖然也呼應了文學虛擬與構造現實之間的拉扯關係,但演員似乎並非是有意識地在這兩者之間自在轉換,卻比較像是無可奈何的尷尬。
導演林奕華對於張愛玲的理解(appreciation),將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與他所身處的當代(香港)社會與現代成功女性的形象加以連結並置,確有獨到之處。但當他試圖將張愛玲的人情世故,轉化爲現代男女的性別/感情/社會教育素材的意圖,就不免讓人有所保留了。小說讀者在張愛玲作品中看到的,可能是自我的劣根性,可能是愛情競逐與婚姻體制的荒謬可笑,可能是對世間男女的悲憫,也可能是對書中花花世界的想像,但從導演林奕華眼中所看到的張愛玲,似乎少了這許多詮釋的模糊與可能,這之所以演出中最爲感人的部分,仍舊是張愛玲的文字與無聲的影像片段,導演個人的論述辯證,多少還是讓我們感到些許的不耐與無奈。因此,林奕華個人希望在這個演出中完成的教育意圖,或許正是他無法達到目的的眞正原因。
導演林奕華給了我們一個動人的演出,可惜的是,我們在《張愛玲,請留言》中還是無法免於受到教育者林奕華的聲音的干擾。
如張愛玲無法擺脫生命中的一些惱人的事物(如蚤子)一樣,或許這也是林奕華所無法擺脫的?
文字|陳正熙 國立台灣戲專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