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無敵?!(林鑠齊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青春無敵YOUNG GUNS

青春無敵?!

─台灣劇場下一波創作風景

他們是一群漫遊於MTV影像、虛擬網路、電玩文化的六、七年級創作者,丟開五年級對社會所懷抱的使命感、對歷史議題的關照、文學經典的敬仰,一切從自我出發,「就是要好玩!」,表演性格與生俱來,無厘頭很正常,古今中外、各式跨界大拼貼很平常……他們的劇場,果真「青春無敵」?!

他們是一群漫遊於MTV影像、虛擬網路、電玩文化的六、七年級創作者,丟開五年級對社會所懷抱的使命感、對歷史議題的關照、文學經典的敬仰,一切從自我出發,「就是要好玩!」,表演性格與生俱來,無厘頭很正常,古今中外、各式跨界大拼貼很平常……他們的劇場,果真「青春無敵」?!

撕掉「個人主義」、「反傳統」、「草莓族」、「跳躍式思考」的刻板標籤,也無需上一代太多的關注和呵護,六、七年級正以他們正以自己的言說方式,為劇場帶來下一波的創作風景。

意義誠可貴,無厘頭價更高

港星周星馳的《功夫》自年初起在華語電影市場寫下新紀錄,周星馳個人的無厘頭風格,在當代搖身成為連學院也臣服的新經典,他的搞笑技法成為一種文化顯學,在網路上與出版市場熱烈回響討論,連文化評論者南方朔都評周星馳的電影為「沒有水準的水準」。

周星馳獨創的無厘頭風格,的確深刻影響了從小看他電影長大的劇場六、七年級生,在近年的台灣小劇場裡,就不乏作品充滿遊戲性和顛覆性語言,及無厘頭式的創意邏輯。

長年游走於劇場與電影創作兩端,今年新聞局千萬輔導金得主之一的五年級導演鴻鴻,這幾年也注意到劇場新生代的「無厘頭」趨勢,其中,在他眼裡,非科班出身的六年級後段班導演Gobi,作品最能傳達新世代的無厘頭活力。Gobi曾領著學校話劇社在皇冠小劇場公演《五個鬼娃與一顆電池》,五個機械娃娃因為一顆壞電池而驚愕不已,遂而展開一場誰是鬼娃的抓鬼遊戲。不過,故事情節不重要,仿星爺的無厘頭手法複製拼貼才是導演的企圖,像是和劇情毫不相干的白爛通俗劇和廣告諧仿,毫無邏輯的語言拼接,都讓觀眾捧腹爆笑。

直接把武器當成玩具

前年,導演魏瑛娟在誠品戲劇節發表的《30P:不好讀》,發出的電子報上號稱是「莎妹創團以來最具吞世代無厘頭精神」的作品,找來一堆七年級生,企圖「把知識揉成垃圾、把書本踩在腳下、把閱讀當作遊戲」,重新思索閱讀、知識、消費、人際關係、寂寞與快感經驗。全劇以吞世代搞kuso(惡搞)的精神,從書名展開一連串望文生義、不求甚解的誤讀嘲諷。魏瑛娟說,無厘頭似乎已經內化成六、七年級的生理反應,「這一代年輕人很容易對瞬息萬變的資訊做出直接回應,處理資訊的能力強,但容易落入淺碟思考的危機。」

另類文學雜誌《壹詩歌》編輯,也是台東劇團創作新銳的六年級編導劉亮延卻認為,比起五年級對社會所懷抱的使命感、對歷史議題的關照、文學經典的敬仰,很顯然地,年輕創作者對於上述議題早已「免疫」。他說,六年級的創作者,其實是把上一代所使用的武器(諸如:身體解放,族群議題、社會禁忌、地域與認同等)鎖進箱子裡,或者另一種極端的方式,是把「武器」與「反動」的相關性切斷,直接把武器當成玩具,整個加以日常一般化。

打破虛擬與真實的疆界

對於六、七年級而言,無國界的網路是他們共同的家,透過網路生活、思考、哈啦與經營社群。而電動遊戲的3D立體動畫,更強化現實與虛幻的交錯,特別是RPG(Role-Playing-Game角色扮演遊戲)的興起。身處在自築的虛擬王國之中,鴻鴻比較擔心的是,新一代所創作的作品,往往從「我」出發,,彷彿沒有把對外界溝通的觸角張開,「新生代創作者對現實感知不明,造成他們作品空有形式、缺乏真實感,只在自己的虛擬世界自得其樂。」

導演魏瑛娟也同意,相較於四年級的「尊重經典」、五年級的「解構經典」,「我就是經典」代表普遍六、七年級的表達方式,他們勇於表現自我,把「我」當作是整個世界的中心,以「我」為主體的世界觀,「跟我們那一代的導演,習慣透過隱喻、符號、佈局和結構來傳達想法很不相同。」

時時刻刻都在扮演狀態中

年輕一代的創作者真的被困縛在虛擬的資訊迷宮之中嗎?跨領域創作者湯濰瑄倒不這麼認為,她說,這一代年輕人佔有選擇接收資訊種類的優勢,他們還是可能以古典的模式來思維,這跟年輕與否並無直接關聯,「關鍵在於創作者以什麼樣的觀點看待自己和時代、和處理資訊的關係。」去年十二月在華山藝文特區發表,大受好評的作品《盜火計畫》,便是她在運用數位科技為創作媒介之餘,思考日新月異的影像手法,如何地模糊和改變了人對虛和實的認知。

從網路聊天室裡多重身分的虛擬交友、線上遊戲乃至Cosplay的同人扮裝文化,六、七年級生不只在劇場裡扮演、在虛擬世界裡扮演、連生活中他們也都時刻在扮演狀態中。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劉維公和北藝大戲劇系副教授馬汀尼不約而同地認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表演性格強烈。對他們而言,真與假、台上與台下不再二元劃分,甚至真相也成了一個無解、或者根本不重要的問題。

在七年級導演蔣韜去年的台大畢業製作《Chance》中,即透過演員甄選的形式,讓表演「真」與「假」的問題浮上檯面,觀眾往往在看戲的同時,腦海常浮現「這是在演戲?還是真的?」的疑問。對「什麼是好表演?」提出無解的問答,他的作品進而批判了通常只提供單一答案的僵化教育體系。

流行與藝術交融的混血世代

周杰倫在華語歌壇的崛起,堪稱是這個世代的另一波文化現象。根據報章媒體對周式熱潮的剖析,周杰倫得以大行其道絕非偶然。他大膽挪用古典素材料,如《刀馬旦》中,嘻哈曲風與西皮二黃的結合;《東風破》中小調詩詞、二胡和琵琶的借用,讓人發現原來流行在與精緻藝術相互流通、滲透之後,居然能產生如此出人意表的創意!

劇場人陳柏維,一手創立「眼球愛地球」,除了是一個跨界表演的標誌,更是一個自創服裝品牌。二○○三年八月在紅樓劇場首演的《眼球先生夜總會》,將跨界精神發揮到極致,除了艷麗詭譎的服裝秀精神外,大雜燴的表演葷素不忌、拼接了胡撇仔戲、日本歌舞伎、台語鄉土劇加上國際標準舞、魔術秀、反串秀……,除了演出,出版攝影書、發行唱片等,早已形塑一個文化產業的雛型,月前還受到日本NHK的注意,驚艷日本媒體。

藝術與流行不再截然二分,是否代表了這個世代創作者共通的思考模式?戲劇學者王友輝認為,媒體的混用,劇種的混用,甚至通俗文化符碼的混用,在這一代的創作裡,蔚為風潮。諸如傳統戲曲元素、空間、影像多媒體、裝置藝術、雜技表演、服裝秀,乃至於戲偶的加入,都將成為下一波舞台上相當令人矚目的特色。

我們本就生活在多元混融的環境中…

小劇場當紅導演,作品曾獲選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的王嘉明編導的《拜月計畫—中秋夜魔宴》,除了想像力豐富的寓言式情節之外,演出中更重要的創意是融合傳統雜技,將魔術、綢吊、扯鈴、轉毯、疊羅漢、椅子頂等幻化為情節中的奇幻想像,以及年輕世代熟悉的街舞、現場電音、媒體影像等等表演類型穿插期間,擴大戲劇舞台上的表演可能性。

在科技藝術的使用上,二○○○年成立「泰順街唱團」的湯濰瑄和蘇匯宇堪稱是典型橫跨劇場和視覺藝術界的創作者。同為學美術出身,還在師大美術系就讀時,就對前衛藝術有強烈的敏感度,這個兩人組從一開始就是走影像、表演與空間結合的三合一創作。

對年輕人而言,跨不跨界早已不是重點,因為他們生成的環境本就是一個多元文化混融的模式,何謂原創?就讀北藝大研究所導演組的鄭智文認為,他們不是拓荒者,所肩負的責任不是去創造新的美學,而像是一個旅遊家,從早已存在的遊戲規則中,發現和組織既有的素材,形成他們那一代獨特的美學。

創作環境更優渥 創作思考更艱難

身處資訊爆炸、媒體飽和與資訊噪音充斥的「亂世」,許多創作前輩都認為,現在的創作環境比起以前更為優渥,被關注的機會也比較多,尤其在文化生態上有比較健全的發展,保障小眾創作者生存的空間。然而,王友輝憂心地說,在新聞比劇場好看、社會事件比演出更駭人、在網路成為一個人人可以是創作者的發表平台的時空裡,創作者想要藉由劇場傳達些什麼,這樣的思考似乎是越來越困難了。

蘇匯宇頗認同劇場前輩的觀察,他說,這個世代的優勢與劣勢都在於資訊的流通與爆炸,能看到的比以前多太多,所以能想的能做的,反而變少了。蔣韜說,對他們這一代而言,在劇場裡不知道該去「推翻」什麼,「批判」什麼,「我更嚮往八○年代小劇場的美好一役。」

PAR 名詞解碼室 Kuso

在日文原本是「可惡」的意思,通常也拿來當成罵人的口頭禪。但對台灣的網路世代而言,kuso則廣泛當成「惡搞」、「好笑」的意思。kuso在台灣早期只限於網路,後來則利用網路的特性,影響範圍愈來愈大,許多漫畫、自拍照片、遊戲和網路上的文章都是展現這種次文化的管道。像是周星馳電影中的經典對白、通俗八點檔的劇情,都被拿來改造成一些顛倒是非的惡搞笑話。

Cosplay

即「Costume Play」的縮寫,同人扮裝,同人(doujin)一詞,是日文引入的,指的是「志同道合的同好」模仿遊戲、動畫、漫畫裡面的人物裝扮,以供其他玩家欣賞以及會場展示。Cosplay所講究的不只是外表、服飾上的打扮,也要做到所扮演的角色的神態。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去那裡看最 Young的表演?

整理 廖俊逞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地址: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節目洽詢:02-33939889

相關網址:http://www.ntch.edu.tw

國家戲劇院附設的實驗劇場,是國內實驗性劇場演出的規模和設備最完整的空間。實驗劇場光是入口設計——從愛國東路側三號門進入,坐電梯上三樓,就常讓人有置身迷宮的冒險之感。兩廳院每年固定舉辦「新點子劇展」的甄選和邀演,所挑選出來的節目,均是實驗精神濃烈、且製作完整的小劇場作品,是看小劇場最佳入門管道。

■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B1

節目洽詢:02-25148486

相關網址:http://www.danceforum.com.tw/

從台北敦化北路環亞飯店旁的巷子走到街底,可以看見一個長三角形的慶城公園,公園前的皇冠文化集團地下室就是小劇場所在。每年五、六月間舉辦的「皇冠藝術節」,挖掘不少劇場潛力新秀;跨國交流的「小亞細亞戲劇網絡」,領你看見亞洲劇場表演風貌。

■牯嶺街小劇場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節目洽詢:02-25954610

相關網址:http://www.ifkids.com.tw/theatre/

前身為中正二分局派出所,經台北市文化局重新規畫後成為實驗劇場交流和演出的空間,劇場內還保存原來嫌犯拘留所的小牢房,成為兼具建築歷史說明的趣味風景。這裡不定期推出研習和演出活動,設立至今,曾舉辦過「放風藝術節」、「明日之星劇展」等,前者推荐劇場新人,後者則提供大學生一個戲劇演出的舞台。

■華山藝文特區

地址:中正區八德路1段1號

節目洽詢:02-25775931

相關網址:http://www4.cca.gov.tw/artsquery/theater/a630454.htm

前身是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斑駁巨大的廠房與粗獷的空間能量,從一九九七年被藝術家們發現以來,就成為台灣最珍貴的前衛藝術展演空間。主要表演場地有三處,「果酒禮堂」、「烏梅酒廠」和「四連棟」,由於空間結構特殊,常激發創作者許多創作靈光,到這裡,可以感受不同於黑盒子劇場的曠野之味。但最近文建會計畫將此地改建為大樓,華山未來的風貌充滿了未定數。

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B2

節目洽詢:02-27755977

相關網址:http://www.eslitebooks.com/

每年九、十月舉辦誠品戲劇節,為國內相當具有特色的主題策展式戲劇節,而這些主題的設計也與書店本身產生聯結,繼前年「一個舞台四齣戲」、去年「衍童話」兩個主題之後,今年預計將主題鎖定為「作家」,讓導演按題作答。

■台南人劇團戲工場

地址:台南市東區勝利路85號

節目洽詢:06-2747605

相關網址:http://www.tainanjen.org.tw

台南人劇團附設劇場,是南部地區觀賞小劇場的據點。戲工場每年固定邀請以新人發表新作為主的「新劇展」、每隔年邀集南、北小劇場團體演出的「府城戲劇節」,以及不定期的戲劇發表和研習營。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