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歌時間》的劇中人物一個句子也沒說,但也一樣展現劇作家的詩性和對小人物的關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歐洲人文筆記

那些年,娜拉是怎麼活過來的?

葛茲與許多偉大的作家一樣,都是無可救藥的偷窺狂,《點歌時間》的誕生也是出於偷窺欲及幻想。他關懷女性和中下階級人物是出自真心,而非他的社會屬性,幾乎有布萊希特的高度,只不過他沒有布氏那麼有名,他也有海明威的氣質,男性、陽剛、永不妥協,只不過他沒法把自己一槍射死。

葛茲與許多偉大的作家一樣,都是無可救藥的偷窺狂,《點歌時間》的誕生也是出於偷窺欲及幻想。他關懷女性和中下階級人物是出自真心,而非他的社會屬性,幾乎有布萊希特的高度,只不過他沒有布氏那麼有名,他也有海明威的氣質,男性、陽剛、永不妥協,只不過他沒法把自己一槍射死。

有人問我,這次「世界之窗—德國狂潮」節目中為何請來二個歐斯特麥耶作品,《娜拉》和《點歌時間》之間的關連,是不是「娜拉出走以後,在廿一世紀便成為《點歌時間》的單身女子,」聽起來也有道理,真的有道理。但,但,但,我必須說,娜拉從十九世紀出走後,就不停分身演變,《點歌時間》裡的女子,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

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娜拉到處都是,早不再叫娜拉了。

他的人生是一則漫長的自殺未遂

《點歌時間》Wunschkonzert是德國劇作家法蘭斯.葛茲(Franz Xaver Kroetz)早年的作品,劇本寫於一九七○年代,其實最早的草稿只是密密麻麻的二張紙。

法蘭斯.葛茲是德國當代傳奇人物。他曾是當紅的一線電視劇男演員,以演出kir Royale名噪一時,那齣戲當年爆紅,而他是最受女性垂青的男主角,那時他出門都得帶鴨舌帽及一群保鏢。早期成名的日子使他過得日夜顛倒,也使他失去身心平衡;他後來透露,他的人生有多次自殺未遂,那個時期是他的第一次,但他運氣好被人救起。

法蘭斯.葛茲後來曾說,他的人生是一則漫長的自殺未遂,或者這麼說,是一個如何阻止自己自殺的生命故事。他灰暗、憂鬱和悲觀甚至憤怒的基調從來未變,他的人生是一個精采或無聊到不行的人生,是一個無法對自我或他人生命負責但最終被迫盡責者的人生。

而最終他只能回到寫作一事。

德國著名女作家佛萊瑟(Marie Luise Fleisser)早年說過,德國有三個叛逆小子,他們是法斯賓達、葛茲和馬丁.史佩爾,這三人也是她最心愛的兒子,但法斯賓達早夭,死時才卅七歲,而史佩爾也早過世了,只剩一個不想活還活著的葛茲。

一直是前衛激進的創作者

毫無疑問,葛茲曾是躁鬱病患者,曾經一度也做過心理治療,他做做停停,九○年代和小他廿歲的妻子搬到西班牙大加納利群島,過著隱居和莫名其妙的日子,他的創作愈來愈少,直到有一天他驚覺自己竟然已經六十歲了。他覺醒後,也離婚了,前幾個月前搬回慕尼黑,宣稱封筆不再寫作,從此只當劇場導演。

葛茲是慕尼黑人,出生在一個南德中上天主教家庭,從小最不能忍受的便是週遭的一切小資調調。父親曾是納粹,按照他的用詞是「納粹的走狗」,也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他說,像他這樣的兒子命運「不是變成同志便是加入共產黨」,他選擇後者,很早便是共產黨員,曾經出任德國共產黨分區主委或類似的職位,時至今天雖對老左派常半帶嘲諷半帶批判,但還保有那張共產黨證。

葛茲創作速度驚人,他什麼都寫,也愛寫詩,不但是導演也是演員。集中地說,應該叫他劇作家,即便那麼多年寫寫停停,竟也創作了六十五個劇本,以中期的作品最受人注目。《點歌時間》便帶有那濃厚的社會主義批判精神,而他的社會批判在時間之流的衝擊下,也許色彩不再那麼明顯,但無疑葛茲一直是前衛激進的創作者,走在時代前面,作品即便在今天的台北甚或東京柏林莫斯科,都一樣可以引起大眾的共鳴。

無可救藥的偷窺狂

葛茲從佛萊瑟那裡繼承了優雅無比的德語抒情書寫傳統,《點歌時間》的劇中人物一個句子也沒說,但也一樣展現劇作家的詩性和對小人物的關懷。葛茲與許多偉大的作家一樣,都是無可救藥的偷窺狂,《點歌時間》的誕生也是出於偷窺欲及幻想。他關懷女性和中下階級人物是出自真心,而非他的社會屬性,幾乎有布萊希特的高度,只不過他沒有布氏那麼有名,他也有海明威的氣質,男性、陽剛、永不妥協,只不過他沒法把自己一槍射死。

在看《點歌時間》時,我一直是戚戚然,戲結束前,我心裡默念著,不,這位女子的希望火種並未熄滅,就跟法蘭斯一樣,我但願她放下念頭,回去躺下,再去失眠,輾轉難安,再去一天又一天地重複過她那小小無謂的生活,就跟那些年的葛茲一樣,成為無感的倖存者。

我其實也不確定什麼樣的結局比較好。我只知道,葛茲活下來了,葛茲好好地活下來了。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陳玉慧    
從小寫抒情散文及小說,後來編劇和導演。    
報導獨家國際新聞,在德國媒體評論。    
生於台灣,住在歐洲,去了全世界......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